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是(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有)
本文目录一览:
- 1、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什么?
- 2、糖皮质激素的药理应用
- 3、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有哪些?有哪些副作用和并发症?
- 4、糖皮质激素的药物有哪些药理作用,常用有哪些
- 5、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 6、[药理学]关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什么?
指导意见:糖皮质的药理作用可以概括为“四抗三系”。 “四抗”是指:1抗炎作用、2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3抗毒作用、4抗休克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应用
抗炎 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对抗下述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①物理性损伤,如烧伤、创伤等;②化学性损伤,如酸、碱损伤, ③生物性损伤,如细菌、病毒感染,④免疫性损伤,如各型变态反应,⑤无菌性炎症,如缺血性组织损伤等。在各种急性炎症的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早期的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和吞噬等反应,从而改善炎症早期出现的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在炎症后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抑制胶原蛋白、粘多糖的合成及肉芽组织增生,从而防止炎症后期的粘连和瘢痕形成,减轻炎症的后遗症。但必须注意,炎症反应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炎症后期的反应也是组织修复的重要过程,故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和修复功能,可导致感染扩散和延缓创口愈合。 免疫抑制与抗过敏 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反应有多方面的抑制作用,能缓解许多过敏性疾病的症状,抑制因过敏反应而产生的病理变化,如过敏性充血、水肿、渗出、皮疹、平滑肌痉挛及细胞损害等,能抑制组织器官的移植排异反应,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也能发挥一定的近期疗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作用与下述因素有关:①抑制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②抑制淋巴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使淋巴细胞破坏、解体,也可使淋巴细胞移行至血管外组织,从而使循环淋巴细胞数减少。③诱导淋巴细胞凋亡。④干扰淋巴细胞在抗原作用下的分裂和增殖;⑤干扰补体参与的免疫反应。动物实验表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可干扰体液免疫,可能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抑制了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使抗体生成减少有关。近年研究还认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某些与慢性炎症有关的细胞因子(IL-2,IL-6和TNF-α等)的基因表达。 抗休克 超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已广泛用于各种严重休克,特别是中毒性休克的治疗。其作用可能与糖皮质激素的下列机制有关:①稳定溶酶体膜(membrane of lysosome),阻止或减少蛋白水解酶(proteinase)的释放,减少心肌抑制因子(myocardio-depressant factor,MDF)的形成,避免或减轻了由MDF引起的心肌收缩力下降、内脏血管收缩和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降低等病理变化,阻断了休克的恶性循环。此外,水解酶释放的减少也可减轻组织细胞的损害;②降低血管对某些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③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扩张痉挛血管、增加肾血流量;④提高机体对细菌的耐受能力。 退热 糖皮质激素有迅速而良好的退热作用,可用于严重中毒性感染如肝炎、伤寒、脑膜炎、急性血吸虫病、败血症及晚期癌症的发热。糖皮质激素的退热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体温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有关。但是在发热诊断末明前,不可滥用糖皮质激素,以免掩盖症状使诊断困难。 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大剂量可使血小板增多,并提高纤维蛋白原浓度,缩短凝血时间;加快骨髓中性粒细胞释放入血循环,使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但它们的游走、吞噬、消化异物和糖酵解等功能被降低。另一方面,糖皮质激素可使淋巴组织萎缩,导致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减少。 对骨骼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成骨细胞的活力,减少骨中胶原的合成,促进胶原和骨基质的分解,使骨盐不易沉着,骨质形成发生障碍而导致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糖皮质激素增多症患者或长期大量应用本类药物者。出现骨质疏松时,特别是在脊椎骨,可有腰背痛,甚至发生压缩性骨折、鱼骨样及楔形畸形。大量糖皮质激素还可促进钙自尿中排泄,使骨盐进一步减少,这也是糖皮质激素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骨质疏松是应用糖皮质激素必须停药的重要指征之一。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s能影响认知能力及精神行为,并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可出现欣快、不安、行动增多、激动、失眠甚至产生焦虑、抑郁及不同程度的躁狂等异常行为,甚至诱发癫痫发作或精神失常。儿童用大剂量时易发生惊厥。糖皮质激素的中枢可能与其减少脑中γ-氨基丁酸的浓度有关。 对胃肠道 糖皮质激素可增加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同时,由于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胃粘液分泌减少,上皮细胞更换率减低,使胃粘膜自我保护与修复能力削弱。故长期应用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有诱发或加重溃疡形成的危险。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有哪些?有哪些副作用和并发症?
1、 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1) 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多毛、糖尿、皮肤变薄等。为GCS使代谢紊乱所致。
2) 诱发或加重感染。
3) 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 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5) 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缓。
6)诱发精神病和癫痫。
7)抑制儿童生长发育。
8)其他:负氮平衡,食欲增加,低血钙,高血糖倾向,消化性溃烂,欣快。
2、 停药反应
1) 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长期用药者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当久用GCS后,可致皮质萎缩。突然停药后,如遇到应激状态,可因体内缺乏GCS而引发肾上腺危象发生。
2) 反跳现象与停药症状。
编辑本段
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表现和治疗
表现
(一) 同一部位外用高效皮质类固醇激素3周以上,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干燥脱屑、萎缩、萎缩纹、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痤疮、色素沉着异常、酒渣鼻样皮炎、口周皮炎、光过敏、多毛、不易辩认的癣,鱼鳞病样变化等继发症状等。
(二)应用上述激素药物后,原发病病情虽可得到迅速改善;一旦停药,1—2日内,用药部位皮肤发生显著红斑、丘疹、皲裂、脱屑、小脓疮、瘙痒和触痛等症状。当再用该药,上述症状和体征会很快减退,如再停用,皮炎症状又迅速再次发作,而且逐渐加重,对激素的依赖性较为明显,尤其以面部、外阴部多见。
(三) 局部有明显自觉瘙痒或灼热感。
病因
(一)适应症选择错误: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抗过敏作用,外用后能减轻充血和水肿,使瘙痒的程度和某些皮肤损害的炎性反应暂时得以缓解和消退,人们往往被这一假象所蒙混,长期滥用,导致不良后果。有少数人还用这类药品代替护肤霜搽抹面部,长期在正常的面部使用;有的还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抗炎”作用误解为抗生素的消炎抗菌作用而长期反复不当的滥用。
(二) 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皮质类固醇激素强效制剂,最容易引起皮肤萎缩等副作用,但由于使用者的随意性,这类药物被滥用了。
(三) 用药时间过长:即使小面积外擦皮质类固醇激素,若时间过长,同样可导致系统性副作用。
(四)美容市场的混乱与美容化妆品滥用:有的美容院为了拉住消费者,将激素掺进嫩肤、美白的化妆品中蒙骗消费者,使不少渴求美容护肤的消费者,在长期应用他们的所谓“特效嫩肤、美白的化妆品 ”后产生依赖,而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
糖皮质激素的药物有哪些药理作用,常用有哪些
本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是的药理作用:抗炎,抗过敏(抗免疫),抗毒素及抗休克,即"四抗"药理作用.临床常见药物有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贝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是他米松等.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一、调节物质代谢,主要是促进脂肪分解,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
二、影响水盐代谢,对肾的保钠排钾有一定作用,但远弱于醛固酮,有利于水的排出;
三、对器官系统功能的影响,包括血液、神经、血管等系统;
四、参与应激反应。
五、体内其他一些激素(如肾上腺激素、胰生糖素)需要有适当浓度的糖皮质激素存在,才能正常表达。
[药理学]关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选项: A.水痘和带状疱疹 B.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C.血小板减少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D.过敏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 E.中毒性肺炎,重症伤寒和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答案:A解析:答复:本题选A。 糖皮质激素1、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促进蛋白质和脂肪分解; 2、有较弱的贮钠排钾作用; 3、使红细胞、血小板、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4、可提高血管张力,维持血压,还有利于维持血容量; 5、参加机体的应激反应,调整应激时机体的状态。 在临床上可使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用于抗炎、抗过敏、抗中毒、抗休克等的治疗。但不用于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