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煤炭铁路运量(2015年铁路货运量)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铁路的统计数据
- 2、中国的哪条只装煤炭的铁路,因为太挣钱被誉为印钞机?
- 3、铁路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 4、煤炭价格行情走势分析及预测
- 5、每年25亿吨,中国的煤炭铁路运输网,究竟有多牛
- 6、中国铁路总公司的相关消息
中国铁路的统计数据
2013年,铁路管理体制政企分开改革有序推进,铁路部门以改革为动力,深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运输组织改革、铁路基本建设,维护铁路安全稳定,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
一、运输生产
旅客运输。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21.06亿人,比上年增加2.04亿人、增长10.8%。其中,国家铁路20.75亿人,增长10.7%;非控股合资铁路0.24亿人,增长15.0%;地方铁路0.07亿人,增长18.4%。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10595.6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783.29亿人公里、增长8.0%。其中,国家铁路10550.32亿人公里,增长8.0%;非控股合资铁路38.02亿人公里,增长17.7%;地方铁路7.28亿人公里,增长5.9%。
货物运输。全国铁路货运(含行包)总发送量完成39.67亿吨,比上年增加0.63亿吨、增长1.6%。其中,国家铁路32.22亿吨,下降0.4%;非控股合资铁路4.95亿吨,增长12.6%;地方铁路2.50亿吨,增长9.1%。全国铁路货运(含行包)总周转量完成29173.89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13.20亿吨公里、下降0.05%。其中,国家铁路26845.01亿吨公里,下降1.4%;非控股合资铁路2173.94亿吨公里,增长18.8%;地方铁路154.94亿吨公里,增长13.8%。
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9.61亿吨,比上年增加0.66亿吨、增长1.7%。其中,国家铁路32.16亿吨,下降0.3%;非控股合资铁路4.95亿吨,增长12.6%;地方铁路2.50亿吨,增长9.1%。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9031.6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63.61亿吨公里、增长0.2%。其中,国家铁路26702.85亿吨公里,下降1.1%;非控股合资铁路2173.82亿吨公里,增长18.8%;地方铁路154.93亿吨公里,增长13.8%。
全国铁路行包发送量完成598万吨,比上年减少340万吨、下降36.2%。其中,国家铁路593万吨,下降36.3%;非控股合资铁路5万吨,下降23.1%;地方铁路0.2万吨,下降8.9%。全国铁路行包周转量完成142.28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76.81亿吨公里、下降35.1%。其中,国家铁路142.16亿吨公里,下降35.1%;非控股合资铁路0.12亿吨公里,下降22.9%;地方铁路0.01亿吨公里,下降12.4%。
重点运输。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完成23.22亿吨,比上年增长2.7%。冶炼物资运量完成8.51亿吨,下降0.8%。石油运量完成1.39亿吨,增长0.8%。粮食运量完成1.10亿吨,增长5.4%。化肥及农药运量完成0.87亿吨,下降6.0%。集装箱运量完成0.88亿吨,下降4.5%。全国铁路口岸共完成进出口货物运量0.58亿吨,增长7.3%。其中:满洲里、绥芬河、二连、阿拉山口四大口岸站共完成进出口货物运量0.56亿吨,增长4.5%。
换算周转量。全国铁路总换算周转量完成39769.5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770.10亿吨公里、增长2.0%。其中,国家铁路37395.3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非控股合资铁路2211.9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8%;地方铁路162.2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4%。
运输收入。国家铁路完成运输总收入6050.35亿元,比上年增加741.45亿元、增长14.0%。
运输效率。国家铁路货运机车日车公里493公里,比上年延长2公里、增长0.4%;货运列车平均总重3548吨,提高18吨、增长0.5%;货运机车日产量139.7万吨公里,增加1.4万吨公里、增长1.0%。全国铁路日均装车完成168482车,增加2410车、增长1.5%;国家铁路货车平均静载重完成64.4吨,提高0.4吨、增长0.6%;货车周转时间完成4.72天,延长0.04天。
运输安全。全年未发生特别重大、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和旅客列车较大铁路交通事故,铁路交通事故路外死亡人数同比下降5.7%。
服务质量。客运方面:继续深化客运改革,完善售票组织方式,强化站车服务措施。实现12306网站技术升级,推出手机购票业务,推广自动售取设备。210个车站实现二代证刷卡进站功能。货运方面:大力实施货运组织改革,实货制运输取得成效,货改以来铁路发运客户增长8%,零散白货当日受理率达99%以上。全路门到门运输办理站数量达到1909个。全路零担办理站从货改前的29个增加至181个。
二、铁路建设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含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机车车辆购置)完成6657.45亿元。
基本建设。全国铁路共完成投资5327.70亿元,其中国家铁路和合资铁路完成投资5308.88亿元。路网大中型项目332个(含23个台帐管理项目),完成投资5308.05亿元。其中,新建铁路完成投资4291.0亿元,既有线扩能改造完成投资1017.05亿元,分别占80.8%和19.2%。地方铁路完成投资18.82亿元。
全年共投产新线5586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672公里,津秦、西宝、宁杭、盘营、杭甬等高铁开通运营;投产复线4180公里、电气化铁路4810公里。完成新线铺轨7025公里、复线铺轨5954公里。
更新改造。国家铁路更新改造完成投资291.75亿元,比上年增加23.10亿元、增长8.6%。
路网规模。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3万公里,比上年增长5.7%。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1.1万公里;合资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2万公里,地方铁路营业里程达到0.4万公里。路网密度106.9公里/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5.7公里/万平方公里。其中,复线里程4.8万公里,比上年增长10.4%,复线率46.8%,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电气化里程5.6万公里,比上年增长9.4%,电化率54.1%,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万公里,比上年增加2245公里、增长6.0%。
移动装备。国家铁路机车车辆购置完成投资1038亿元。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为2.08万台,比上年增加38台,其中和谐型大功率机车7017台,比上年增加972台。内燃机车占47.8%,电力机车占52.1%。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为5.88万辆,比上年增加0.11万辆;其中空调车4.86万辆,占82.6%,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和谐号”动车组1308组、10464辆,比上年增加225组、1800辆。全国铁路货车拥有量为68.8万辆,比上年增加1.74万辆,增长2.6%。
合资建路。2013年,新组建合资铁路公司9家,铁路建设规模约1600公里,投资总额约1800亿元,项目资本金约880亿元,吸引社会资本协议出资约340亿元。
三、科技创新
铁路安全技术创新。研发了高速列车追踪接近预警系统、动车组防脱线技术装备等安全技术装备,并逐步推广应用机车安全防护系统(6A)。会同国家电网公司开展高铁雷电防护技术研发,与中国地震局共同开展高铁地震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及试验,取得重要进展。
重点技术攻关。大力推进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推进30吨轴重机车车辆关键技术深化研究和样车研制。深入推进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长大复杂桥梁、列控系统、牵引供电、30吨轴重重载铁路道岔、轨枕、扣件、无砟轨道技术及评估监测、新一代客票系统、货运电子商务系统、运营维护等关键技术研究。
重大综合试验。组织开展了既有线27吨轴重综合试验、75米长钢轨普通平车运输装载加固运行试验、液化天然气(LNG)罐式集装箱运输试验、接触网防融冰、京广高铁坪土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试验、浮置板道床试验、福厦地震监测试验等试验工作。开展大西客专、沪昆客专高速综合试验和山西中南部通道重载综合试验相关准备工作。
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继续完善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发布了五批共73项行业标准,发布了铁路专用产品标准性技术文件151个。推进标准国际化工作,主持和参加修订了国际铁路联盟(UIC)标准、国际电工组织牵引电器标委会(IEC/TC9)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共11项。
知识产权及获奖成果。铁路行业5项科技成果荣获2013年度科学技术奖,其中《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建造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高速铁路供电综合监控技术与装备》、《桥建合一及功能可视化立体疏解客流铁路车站设计建造技术》、《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修建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制备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铁路6项专利荣获第十六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分别为“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机车用四轴高速转向架”、“既有线三维约束测量方法”、“无砟轨道系统”、“蓄电池充电控制方法”、“货车及其底门装置”。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13年结题项目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及论文1249项,其中,专利340项,软件著作权40项,论文或专著869项。
四、劳动效率
劳动用工。国家铁路从业人员为218.44万人,比上年增加3.91万人。其中,运输业从业人员为175.41万人,比上年增加6.77万人。
劳动生产率。国家铁路多元化经营劳动生产率完成48.26万元/人,比上年增长5.6%。运输业劳动生产率价值量完成35.94万元/人,比上年增长9.9%;实物量完成221.9万换算吨公里/人,比上年下降2.6%。 中国铁路总公司最新发布的2014年年度财务报告显示,中国铁路总公司2014年全年收入9948.53亿元,全年实现利润6.36亿元。虽然收入同比下降4.65%,但是相比2013年2.57亿元净利润,中国铁路总公司201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7%。在收入当中,运输收入为5920.36亿元,占总收入59.5%;其他收入为4028.17亿元。在运输收入中,客运收入保持微涨态势,全年完成2127.24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95%,占总收入比重的21.4%。货运收入则出现下滑,全年共完成收入2578.85亿元,较上年下降3.1%。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铁路总公司负债达到3.675万亿元,创下新高,同比增长13.94%,负债率为65.52%。
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2015年前四月国家铁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15年1至4月,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21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铁路建设投资完成1172亿元,同比增长20%;国家铁路机车车辆购置149亿元,同比增长45%。此外,2015年第一季度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全国铁路货运发送量完成8.7亿吨,同比下降约9%。但大量新线的开通推动了铁路客运量增长,2015年第一季度,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59077万人次,同比增长8.8%。截至2015年3月31日,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负债增至3.747万亿元,较去年底再增717亿元,负债率为66.2%。
中国的哪条只装煤炭的铁路,因为太挣钱被誉为印钞机?
我国从清朝末年就开始修建铁路,如今有着“基建狂魔”之称,更是新增了不少铁路,铁路网络遍布全国各地,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营业里程将达到有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3.5万里公里,位于世界第一。
我国铁路网络虽然发达,但据说我国大部分铁路是不盈利的,当然也有少部分盈利,少部分中的极少部分又赚了满盆钵,比如有一条铁路只运输煤炭而不运送旅客,因为太赚钱了,而被誉为印钞机,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这条铁路呢?
这条赚钱的铁路名为大秦铁路,是从山西大同到达河北秦皇岛的铁路,专门做煤炭运输,也是我国境内第一条重载铁路兼煤运通道干线铁路。这条铁路于1983年开始进行勘察设计,1985年开始正式动工建设,直到1992年才竣工投入运营,到如今已经有27年时间了。
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大秦铁路累计运送煤炭60亿吨,那么60亿吨到底是多少呢?打个比方,如果将这些煤炭装满我国铁路载重最大的货车,可绕赤道22.5圈;如果这些煤炭都用来发电的话,更不得了了,可满足我国4亿城镇居民15年的生活用电。
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它的里程653千米,有37个货运站点,列车种在速度也仅80公里,光从这些角度来看,它并无任何特殊之处,但它却以中国仅1%的营业里程,完成了全国铁路20%、全国13%的煤炭运输量,而且我国五大发电集团、349家主要电厂、10大钢铁公司等企业以及上亿居民的生活用电都依赖它。
建成27年来,大秦铁路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沿线工农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强大的承载能力和惊人的盈利能力都在它身上得到体现,有资料表明,在2018年大秦铁路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5.44亿元,平均每天净利润近4000万,难怪会被誉为“印钞机”了。
铁路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你的题目好大啊!不知道你是做作业还是写论文,我建议你去书店吧,有很多可以看。比较有时效性,网络上的资料都有些过时了,铁路这几年国家一直在建设很多路线,所以数据更新速度快,资料还是要看新的!
2005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发展,运输需求旺盛,运能持续紧张。面对煤电油运“瓶颈”制约状况,铁路为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坚持实施内涵扩大再生产,深入开展“多拉满载、挖潜提效”活动,不断扩充运输能力。通过深入推进内涵扩大再生产,实现了运量大上、收入大增,运输生产主要指标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运输效率主要指标刷新纪录。2005年,国家铁路货物列车平均总重达到3038吨,比2004年增加104吨;货车周转时间实现4.92天,比2004年压缩0.02天,相当于每天节约运用车2300多辆。机车车辆运用效率提高,带动了装车数的大幅提升,全国铁路日均装车继2003年突破10万辆、2004年突破11万辆之后,2005年突破12万辆,达到122448辆新水平。
货物运输继续快速增长。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发送量(包括行包运量)269296万吨,比2004年增长8.1%。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31839万吨,比2004年增长6.6%。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周转量(包括行包周转量)20726.03亿吨公里,比2004年增长7.5%。其中,国家铁路完成19533.35亿吨公里,比2004年增长6.8%。
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268349万吨,比2004年增加20219万吨,增长8.1%。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30920万吨,比2004年增长6.6%。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周转量20535.87亿吨公里,比2004年增长7.5%。其中,国家铁路完成19346.12亿吨公里,比2004年增长6.8%。
全国铁路完成行包发送量947万吨。其中,国家铁路完成919万吨,比2004年增长7.6%。全国铁路完成行包周转量190.16亿吨公里。其中,国家铁路完成187.24亿吨公里,比2004年增长6.7%。
重点物资运输得到有力保证。为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全国铁路拿出90%以上的运力保证重点物资运输,关键时期全力以赴突击抢运。全路煤炭运量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完成129038万吨,比2004年增运12254万吨,增长10.5%。完成粮食运量11839万吨,比2004年增运241万吨,增长2.1%。完成石油运量15291万吨,比2004年增运1040万吨,增长7.3%。确保化肥、棉花等农副产品运输,完成化肥农药运量7815万吨,比2004年增运1011万吨,增长14.9%。圆满完成受灾和贫困地区捐助物资、禽流感防疫物资、特运、军运、专运以及国家重点工程、神舟飞船等运输任务。
旅客运输持续增长。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115583万人,比2004年增长3.4%,创出近17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国家铁路完成110651万人,比2004年增长3.1%。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周转量6061.96亿人公里,比2004年增长6.1%。其中,国家铁路完成5833.20亿人公里,比2004年增长5.8%。
换算周转量持续攀升。全国铁路完成总换算周转量26787.99亿吨公里,比2004年增长7.1%。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5366.56亿吨公里,比2004年增长6.6%。
运输收入总量再创历史新高。2005年国家铁路完成运输收入2019.1亿元,比2004年增加224.7亿元,增长12.5%;同口径增加169.7亿元,增长9.5%。其中,完成货物运费收入1105.7亿元,比2004年增加162亿元,扣除调价等因素同口径增加107.0亿元,增长11.3%;完成客票收入638.0亿元,比2004年增加45.1亿元,增长7.6%。
年内,全路在加强经营管理工作、努力实现增运增收的同时,适应“3•18”直管站段体制改革,努力压缩成本支出,统一支出标准,减少管理费用和非生产性支出,盘活资产,经济增长质量有新的提高,全年实现利润总额85.8亿元。
多元经营持续健康发展。2005年,全路多经系统在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体制改革中,迅速整合原铁路分局多经系统,建立和完善辅业资产管理机构,积极推进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大力推动多元经营规范发展,坚持敞口接收运输主业分流人员,取得了创收创利创岗的新成绩。全路多元经营完成营业收入987亿元,比2004年增加152.3亿元,同比增长18.2%;实现利润26.97亿元(不包含处置不良资产影响当期利润的因素),比2004年增加3.13亿元,同比增长13.1%。截至2005年末,全路多元经营铁路职工24.87万人,比2004年末增加1.56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11.8%。
煤炭价格行情走势分析及预测
(一)预计下半年煤炭需求增长将放缓
一方面2013年煤炭铁路运量,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或有所趋缓。从经济基本面看2013年煤炭铁路运量,上半年宏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2013年煤炭铁路运量,不过目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均衡,巩固稳定恢复发展的基础仍需努力。
从拉动煤炭需求的基本动力看,下半年制造业投资有望继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延续温和反弹态势,不过房地产开发投资温和回落,出口总体趋缓,总体上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支撑力度或将有所趋缓。
首先,房地产开发投资或温和回落。6月份房地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速为7.2%,较5月下降1.9个百分点,延续下降态势。从季节性角度来看,6月环比也弱于往年季节性均值。分项来看,新开工、施工、竣工均有所回升,环比增速均强于季节性,其中施工、竣工端回升较为明显。房地产投资高位回落可能主要源于土地购置费的下降,5月数据与6月类似,房地产投资走弱但施工、开工均走强。房地产调控方向不变,6月份房地产开发资金明显回落,房地产销售增速也有所下降,未来投资趋于回落,不过回落相对温和,首先,竣工端已经有明显走强,对投资带来支撑,其次,集中供地导致拿地节奏后移,随着后续土地供给释放,新开工仍有回升空间。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望继续小幅回升。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速为2.4%,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16.9%,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0.7%,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9.9%,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6.5%。广义基础设施建设两年平均增速3.9%,较5月的3.4%小幅回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整体偏弱与财政节奏后移有关,随着财政后置发力和专项债发行提速,后期仍有望趋于温和反弹。
第三,制造业投资有望继续改善。数据显示,1-6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2%,高于全部投资6.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为2.0%,比1-5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一季度为下降2.0%。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增长21.8%,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增长30.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26.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16.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增长16.3%。此外,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9.7%和16.9%。从成本端来看,5月是年内PPI高点,6月PPI已经确认回落,这意味着成本端对制造业投资的压制因素将边际缓解。从售价端来看,随着下游需求的逐步回暖,上游大宗商品价格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将逐步缓解,部分耐用品价格已经处在涨价通道中。整体来看,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将持续改善。
第四,民间投资稳步恢复。数据显示,1-6月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速为3.8%,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业民间投资增长25.1%,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21.1%,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17.2%,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增长14.7%,社会领域民间投资增长11.0%。预计随着一些惠企政策的陆续出台与落地实施,民间投资面临的外部环境会得到进一步优化,将对民间投资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第五,出口总体趋弱。6月出口再度回升,在进口超预期的情况下,贸易顺差创年内单月新高,表明出口端仍延续强势表现。展望未来,全球PMI有见顶迹象,同时国内PMI新订单回落趋势渐渐产生,这些都意味着未来出口的大方向是趋弱的,但是一如我们年初的判断,出口会下行,但实际动力的走弱可能会比较缓和,不存在失速风险。
另一方面,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煤炭消费将受到一定抑制。
一是预计全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8亿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投产1.4亿千瓦左右。预计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3.7亿千瓦,同比增长7.7%左右;其中,煤电装机容量11亿千瓦、水电3.9亿千瓦、并网风电3.3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3.1亿千瓦、核电5441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500万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合计达到11.2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上升至47.3%,比2020年底提高2.5个百分点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及比重将有望首次超过煤电。
此外,从季节因素看,上半年由于水电出力不足,火电增势超过预期,从来拉动煤炭需求增长超预期。据悉,总体上今年来水预期不及常年,加之下半年将经历迎峰度夏、度冬高峰期,预计季节性因素对煤炭需求的支撑力度较大。
综上,下半年,煤炭需求的基本面动力或将有所减缓,不过季节因素有利于支撑需求,预计煤炭需求增长总体将呈放缓趋势。
(二)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将不断增强
煤炭生产有望保持增长。后期,各地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煤炭企业科学组织生产,稳定煤矿生产,重点产煤省区将带头落实煤炭增产增供责任,加快释放优质产能,大型煤炭企业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最大能力组织生产。有关部门将加快推进煤矿手续办理和产能核增进度,促进优质煤炭产能释放。不过,由于近期发生多起煤矿安全事故,各地将继续开展煤矿安全检查,部分地区煤矿将会停产减产,部分煤矿生产将受到制约。此外,极端天气、突发事件等不确定因素也可能影响部分地区煤炭生产。总体来看,随着煤炭优质产能加快释放,预计煤炭产量将保持增长,我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将不断增强。
煤炭铁路运量将保持增长。按照有关部门决策部署,煤炭运输结构调整将继续推进,铁路部门将在确保煤炭运输保障的基础上加大“公转铁”力度,做好运输保障和应急运输,深入挖掘煤炭外运通道运输潜力,增加铁路运力。后期面对旺盛的用煤需求,铁路部门将加强与煤炭生产和消费企业沟通对接,持续加大煤炭装车组织力度,加大晋陕蒙新等煤炭主产省区煤炭外运力度,优先装运电煤,增加电煤装车比例,重点保障存煤明显偏低的电厂,加强煤炭中长期合同兑现,确保煤炭产运需有效衔接,保障用煤旺季煤炭供应。综合来看,预计后期我国铁路煤炭运量将保持增长。
煤炭进口将有所增加。1-6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同比继续下降。随着沿海地区用能用电企业开工率提升,预计沿海电厂煤耗水平将逐步提高,电煤需求量将保持增长。而清洁能源发电出力增加以及东部省区能源双控等因素将制约沿海地区煤炭需求增幅。为满足电厂和民生用煤需求,各方将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增加煤炭进口,判断后期我国煤炭进口量将有所增加。
(三)判断后期煤炭供求关系略显偏紧,煤炭价格将高位运行。
依据上述对煤炭供需两个方面的分析结论,预计下半年我国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将继续改善,但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将有所放缓。同时,新能源发电出力增加将制约火电出力,不过季节性因素将支撑煤炭需求,预计煤炭需求增长将呈放缓趋势。供应方面,煤矿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增产保供,有关部门也将全力稳定煤矿生产,多措并举释放煤炭优质产能,提高煤炭供应保障能力,预计煤炭产量将保持增长态势,加上煤炭铁路运量增加,预计后期国内煤炭供应将总体稳定。在煤炭需求旺盛局面下,各方将多措并举增加煤炭进口,后期煤炭进口将有所增加。综合来看,后期支撑煤炭需求的基本面因素将有所减弱,煤炭需求有望保持增长,煤炭供应将稳中有增,局部地区部分时段煤炭供需将会偏紧,市场价格或将高位运行。
每年25亿吨,中国的煤炭铁路运输网,究竟有多牛
大秦铁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纵贯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全长653千米,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大秦铁路是中国新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1992年底全线通车,2002年运量达到一亿吨设计能力。为最大限度发挥大秦铁路作用,有效缓解煤炭运输紧张状况,自2004年起,铁道部对大秦铁路实施持续扩能技术改造,大量开行一万吨和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全线运量逐年大幅度提高,2008年运量突破3.4亿吨,成为世界上年运量最大的铁路线。2010年12月26日,大秦铁路提前完成年运量4亿吨的目标,为原设计能力的4倍。
中国铁路总公司的相关消息
2014年,中国铁路总公司进一步加大货运组织改革力度,全面推出货物快运业务。全国铁路所有货运营业站,共计4200余个,均开办了快运业务,形成覆盖全国的货物快运网络。
业务覆盖更广泛。货物快运业务取消对货物的品类、重量、体积、件数和批量的所有限制,除法律禁止运输的货物外,对各种零散货物均敞开受理,并且全部按实际重量或体积受理。
办理程序更简单。客户“一个电话”或“一键”即可办理货物快运业务。客户只需拨打营业站的客服电话,12306客服电话,或者登录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提交运货需求,铁路客户代表即会上门服务。铁路部门为客户设计了菜单式服务方案,提供站到站、门到站(站到门)、门到门等全程物流服务,客户可自主选择。
货物运达更快捷。货物快运列车按客车化模式组织开行,其中在各铁路局管辖区域内开行的货物快运列车,全程运行时间一般在24小时以内;在京沪、京广、京哈、陇海、襄渝、沪昆等主要干线开行8对货物快运列车,在各区域开行跨区域的货物快运列车,铁路部门将制订运达时间表并向社会公布,确保按时运行。 按照原先的职能划分,铁道部公安局列入国家公安部领导,由铁道部、公安部双重领导,其中党政工作由铁路总公司领导,公安业务工作由公安部领导。
铁总撤销公安局是铁路公检法改革的最后一步棋子,在2012年年底之前,原铁道部所属的检察院和法院系统已经全部移交给地方法院和检察院部门。
不过,铁总总部已经将公安局撤销,但在地方路局的实际工作中,铁路公安还在继续发挥着余热。一位接近铁总的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就在一个多月前,某省大员组团拜访铁总,会谈中的一个“节目”,即是地方要求铁路公安负责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消防管理工作,铁总总经理盛光祖回复称,短时间内铁路公安可以负责此事,但长期来看,这一工作将逐步移交给地方公安来做。 中国铁路总公司交出首份 “成绩单”:一季度净亏损68.8亿元,负债总额为2.84万亿元。
大宗物资运输收入不给力
2012年4月26日,铁道部审计报告,原铁道部总资产为44877.00亿元,负债合计为27925.62亿元,负债率达62.2%。报告显示,原铁道部在2012年实现税后利润1.96亿元,比2011年3100万元增长532%。
原铁道部的盈利状态有所改善,但是,铁总2013年一季报让这种乐观形势转向。财报显示,2013年一季度,铁总净亏损68.8亿元,2012年同期,原铁道部2012年第一季度亏损69.79亿元,亏损幅度较2012年同期略微减少,但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坚表示,原铁道部2012年盈利5倍并没有多大意义,铁路的收入都是以千亿计算,5倍收入并不能掩盖铁路总体亏损的局面。
2013年,铁总一季度运输收入合计为1439亿元,货运收入为637亿元。2012年运输收入为5308亿元,其中货运收入为2330.96亿元。
2013年初,铁路工作会议制定了多项货运增长计划,其中包括大力实施货运组织改革,推动铁路全方位走向市场,以及大三线货运倍增计划。一季度数据显示,铁总的货运收入并没有实现大幅增长。
赵坚认为,2013年初以来,大宗货物的需求量减少,是导致铁路的货运量增长乏力的主要因素,“铁路货运收入占据铁路运输收入的半壁江山,而货运收入中又主要是大宗物资运输收入,其中煤炭占到大宗货物40%的份额。”
述铁路系统人士介绍,2012年底有超高压输电方式投入运营,“西电东送,煤从空中走,因此煤炭铁路运输总量有所减少。”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
煤炭市场情况的变化对铁总货运收入有直接的影响。2012年以来,陷入市场疲软的煤炭产量和销售仍面临下滑态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我国煤炭产量8.3亿吨,同比下降0.95%,全国煤炭销量8.2亿吨,同比下降0.37%。另外,从用电量来看,第一季度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中能电力最新统计显示,3月1日——20日全国主要电企平均煤炭日耗368.5万吨,低于2013年1月和2012年同期水平。指出,上半年煤炭市场也不会出现大的好转,一方面国内火电需求低迷,成为挤压煤炭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钢铁、水泥等行业即使未来有所好转,在宏观经济减速下,能源消费能力整体偏弱。
中国铁路总公司最新发布的2014年年度财务报告显示,铁总去年全年收入9948.53亿元,同比下降4.65%;全年实现利润6.36亿元。
截至年底,铁总负债达到3.675万亿元,创下新高,同比增长13.94%,负债率为65.52%。
在收入当中,运输输入为5920.36亿元,占总收入59.5%;其他收入为4028.17亿元。在运输收入中,客运收入保持微涨的态势,全年完成2127.24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95%,占总收入比重的21.4%;而货运收入则出现下滑,全年共完成收入2578.85亿元,较上年下降3.1%。
与此同时,铁总发布的一季度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3月31日,铁总的负债增至3.747万亿元,较去年底再增717亿元,负债率为66.2%。
受宏观经济影响,一季度,全国铁路货运发送量完成8.7亿吨,同比下降约9%。不过,大量新线的开通推动了铁路客运量增长。一季度,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59077万人次,同比增长8.8%。 因中国铁路总公司上调火车票退票费,北京律师董正伟向国家铁路局申请,请求其公开与调价相关的政府定价信息和退票成本等信息。国家铁路局信息公开答复函称,根据其职责董正伟的申请不属于其信息公开事项。2014年4月,董正伟因不服国家铁路局的答复,将国家铁路局告上法庭,要求国家铁路局公开信息。
日前,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宣判国家铁路局败诉。法院认为,国家铁路局具有审核火车票退票费的法定职责,其拒绝公开调涨火车票退票费政府定价信息的行为违法,要求其针对董正伟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重新予以答复。
2015年1月16日,(江苏)省政府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北京举行工作会商,双方就合力推进我省铁路重点项目建设、为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提供有力支撑达成共识。省长李学勇、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共同主持会商,副省长史和平、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参加。
双方商定,要继续深化合作,认真落实好已有的合作协议。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在建工程项目建设和已列入“十二五”建设规划项目的开工建设,积极开展一批项目的前期工作并做好“十三五”铁路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充分发挥铁路在江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为方便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好的保障。 2015年1月20日,铁路部门迎来盛光祖出任铁道部部长、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后的第四次统一加薪,此次加薪根据岗位不同,每人每月上调薪酬幅度从300元至500元不等。中国铁路总公司职工总数204.56万人,其中涉及加薪范围的运输部门职工约有150万人左右。相关路局人士透露,与前三次加薪相同,此次加薪仍倾斜一线职工。
2015年1月29日,在京召开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上提出“铁路运输企业盈亏将与职工工资挂钩”。 为做好2014年铁路春运工作,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前部署,统筹新增和既有能力,以实现旅客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为目标,出台了2014年铁路春运方案。
2014年春运自1月16日起至2月24日止,为期40天,其中,节前15天,节后25天。根据客流调查情况,综合考虑铁路运力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预计2014年春运期间,国家铁路发送旅客25780万人次,同比增加1893万人次,增长7.9%。
由于2014年春运比2013年提前了10天,2014年节前春运恰逢大专院校放假,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重叠,节前客流非常集中。节后由于学生返校高峰将在正月初十以后,与第一股探亲流和务工流错峰出行,预计客流相对平缓。因此,2014年春运客流整体态势将呈现“节前客流相对集中,节后相对平缓”的特点。
针对旅客出行特点,中国铁路总公司统筹安排运力资源,突出重点地区、干线和车站。节前以北京、广州、沪杭地区为重点;节后以成渝、武汉、南昌、合阜、湖南地区为重点。整个春运期间突出京广、京九、京哈、陇海、兰新、沪昆、焦柳、襄渝、宝成、西康、渝怀等既有线和京沪、京广、哈大高铁、宁蓉线等旅客出行的热门线路,科学合理安排运输能力。
铁路总公司本着最大限度投入运能的原则,在图定旅客列车的基础上,安排直通临客337对,并采用基本方案、应急方案的梯次运力方案。春运期间,京广、京沪、合蚌、郑西等高铁实行高峰运行图。
春运方案还对铁路货运工作进行了部署。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将继续深入推进货运组织改革,落实零散白货敞开受理、随到随办,运能紧张去向排队装车等相关要求,确保重点物资和节日物资运输。 2015年前三季度,中铁总运输收入合计4447.7亿元,同比减少0.29%;其中货运收入1741.12亿元,同比下降9.09%;客运收入1930.75亿元,同比增加15.53%。
2016年春运,截止2月21日(正月十四),2016年全国铁路春运发送旅客2.19亿人次,其中动车组发送旅客1.04亿人次,占全部旅客发送量的47.5%,运输安全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