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新常态下的煤炭行业(十四五煤炭产能)
本文目录一览:
“十三五”现代煤化工面临哪些挑战
现代煤化工产业十三五新常态下的煤炭行业,一度被认为是化解煤炭过剩、实现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途径。曾备受资本热捧的现代煤化工如今却面临着如此窘境:前有低价油,后有页岩气;上有日趋严格的环保政策,下有难见起色的市场需求。煤化工项目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排放等问题也让其备受争议。近期,不少地方在“十三五”规划中对现代煤化工的定位,也开始变得谨慎起来。那么,“十三五”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如何?面临着哪些挑战?究竟该如何实现突围?中国化工报记者对此进行十三五新常态下的煤炭行业了采访。
告别“大发展” 升级示范先行
“‘十三五’现代煤化工不能再提‘大发展’了。”这句话是记者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六届四次理事会暨第九届全国低阶煤热解提质及下游产品技术研讨会上,听到与会代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十二五’期间,现代煤化工的发展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的最大亮点之一。从技术和产业规模看,我国现代煤化工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十三五’期间,现代煤化工产业最应该注重的是发展质量而不是发展速度。”中国化学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汪寿建说。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也认为,“十三五”行业要重新认识现代煤化工,推动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而不能使其发展过热。发展煤化工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长期战略,无论油价涨跌,坚持煤炭资源清洁高效转化的大方向始终不变。当前的市场困境,恰恰可以使已经有过热苗头的煤化工产业冷静下来,重新审视和定位产业发展方向。
记者了解到,相比于昔日“逢煤必化”的发展冲动,如今煤化工行业已显得更为冷静和理性。比如,业界曾估算,2015年我国将形成煤制油产能1200万吨,但是根据最新的行业数据,预计到2020年,我国煤制油产能将达1200万吨,煤制天然气产能将达200亿立方米,煤制烯烃产能将达1600万吨,煤制芳烃产能将达100万吨,煤制乙二醇产能将达600万吨,相比之前的规划均有不同程度的缩水。
不少现代煤化工企业亦如此。今年1月,神华集团确定的“十三五”发展目标中,提出将现代煤制油化工产业建设成为行业升级示范标杆,主要煤化工产品中,油品583万吨、合成树脂366万吨、甲醇554万吨。
对此,白颐认为,“十三五”期间我国现代煤化工应该做好三件事一是研究低油价条件下的发展机会成本和竞争力;二是加大各项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的力度,提高发展效率;三是完善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措施,注重资源保护、环保和节能。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现代煤化工发展遭遇困境,与其本身工艺技术还不够成熟不无关系,因此,“十三五”行业还应该以示范为主,并需要进一步升级示范。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理事长张绍强认为,投资大、水资源消耗大、碳排放强度大、对原料要求比较苛刻等,都是现代煤化工行业现存的问题。对此,业内要有清醒的认识,而不应该只盯着“高大上”的那几条工艺路线。
张绍强提出,“十三五”期间,要科学规划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总结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等示范工程取得的经验。深入研究煤质与气化炉的适应性,开展高富油、高挥发分低阶煤节水型干馏提质、高硫煤化工、新型催化剂等关键技术攻关,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序建设一批大型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等示范项目,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间接液化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进程,加大煤炭转化力度,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重转变,提高煤炭对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能力。
汪寿建认为,“十三五”期间,现代煤化工产业应围绕能效、环保、节水及技术装备自主化等内容开展产业化升级示范工程,依托示范项目不断完善现代煤化工自主创新升级技术,加快转变煤炭清洁利用方式,为煤炭绿色化综合利用提供坚强支持。
汪寿建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要有序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化、技术升级示范工程,规范标定评价工作,做好三个有数。一是掌握标定示范工程物耗、能耗、水耗以及“三废”排放等主要指标,如示范工程能源转化效率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二是掌握示范工程的生产负荷等各机组及转动设备运行情况、产品品种及质量指标、安全环保措施、投资强度及经济效益,判断以上指标是否达到设计值;三是掌握示范工程运行经验并总结查找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操作和技术升级改造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面临五大挑战 低油价最头痛
现代煤化工产业未来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这是与会代表们所达成的共识。汪寿建将现代煤化工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是煤化工规划布局制约问题。“十三五”期间,国家对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布局有严格的要求,要优先布局在有煤炭资源的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优先选择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环境容量较好的地区进行布局,并符合环境保护规划;对没有环境容量的地区布局现代煤化工项目,要先期开展经济结构调整、煤炭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等措施腾出环境容量,并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污染控制技术,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二是水资源利用瓶颈问题。我国煤炭资源和水资源分布不匹配。主要煤炭产地和煤化工项目基地多分布在水资源相对匮乏、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由于煤化工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主要用于工艺蒸汽用水获取氢源、循环冷却水蒸发或跑冒滴漏损失需要系统补充水、除盐水补充水及生活用水等。同时产生大量废水,对环境产生巨大威胁。
“若不采取确实可行的节水措施,如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节水技术、空冷技术、闭式冷凝液回收技术、水的梯级利用及重复利用等措施,单位水耗和废水排放量降不下来,布局的煤化工项目就会成为泡影。”汪寿建说。
三是环境排放污染问题。此前,我国现代煤化工由于废水不达标排放,或者排放标准过低,出现了一些“三废”排放污染环境、污染水源和沙漠的事件。目前高浓盐水和有机废水的处理回收技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也是产业发展不容回避的问题,如何综合利用如捕集、驱油和埋存,相关问题还有待于探索和完善。
“今年年初,环保部发布的《关于华电榆横煤基芳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权限的复函》指出,华电榆横煤基芳烃项目包括年产300万吨的煤制甲醇装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将由环保部直接审批。这说明,从2014年开工以来,目前华电榆横煤基芳烃项目还没有通过环保部环评。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现代煤化工环评难。”汪寿建说。
四是产品同质化问题。现代煤化工产业起步时间短、研发时间不长,加上投入资源有限,核心装备技术又不能完全掌握,导致煤化工的中间产品雷同现象比较严重。产业链也做不长,不少终端产品是低附加值产品,比如聚乙烯、聚丙烯等,产业竞争力不强。若不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现代煤化工产业还将形成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五是低价油气冲击经济性问题。在高油气价格的前提下,现代煤化工的竞争力毋庸置疑。但是到了低油气价阶段,如油价在每桶60美元、50美元以下的时候,煤化工成本优势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如何采取应对措施扶持政策,是行业和有关部门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业内人士看来,“十三五”现代煤化工面临的诸多挑战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油价问题。
近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跌至12年来新低点。对此,不少分析机构预计,整个“十三五”期间国际油价都将保持在中低位。
白颐表示,预计“十三五”期间,石油价格大部分时间将保持在每桶50~70美元,前3年价格会低一些,后2年价格会上涨一些,但是也有分析机构预计的油价更低。这说明,现代煤化工产业很可能将长期受到低油价的冲击。
新型煤化工包括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乙二醇等,白颐指出,这些工艺产品对油价的承受能力各不相同。
煤价在每吨200~300元的情况下,煤制油项目可承受每桶70~80美元的油价,若煤制油项目享受30%税费优惠,则可承受每桶60~70美元的油价。
煤制天然气方面,目前世界各地区天然气定价机制存在显著差异,气价与油价脱钩已逐渐成为世界天然气贸易定价的新趋势,我国煤制天然气与油价不完全挂钩,所以煤制天然气项目更多的不是考虑油价,而是考虑目标市场和运输途径。
煤制烯烃方面,在煤炭价格每吨200~300元的情况下,新建煤/甲醇制烯烃项目可承受每桶70~80美元的油价,已建煤或甲醇制烯烃项目的承受能力(按照边际成本考虑)可承受每桶50~55美元的油价。价格和市场环境是煤制烯烃企业必须考虑的因素。白颐认为,东部地区项目将主要面临海外低价原料产品的冲击,如果项目在东部地区,船运费用较低,就要考虑国外产品的竞争;项目要是在西部煤炭产地,就要考虑液体运输半径和消费能力,尽可能在周边解决销售问题。此外,煤制烯烃除了生产聚丙烯、聚乙烯等通用产品外,产品还要往高端和精细化学品方向发展。
由于项目投资高,煤制芳烃项目对原油价格下降的承受能力略低于煤制烯烃,而且PX不宜长距离运输、PTA产能过剩,白颐建议企业在进行布点时充分考虑产业链衔接。
煤制乙二醇项目还无法与乙烷路线工艺竞争,因此新建项目应尽可能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目标市场控制在一定销售半径内,以产业链形式发展。
突围需靠创新 瞄准成套技术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技术创新依然是现代煤化工行业实现困境突围的重要途径。业内专家认为,在示范阶段,应在煤炭分质高效利用、资源能源耦合利用、污染控制技术(如废水处理技术、废水处置方案、结晶盐利用与处置方案等)等方面承担环保示范任务,并提出示范技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应对措施;同时严格限制将加工工艺、污染防治技术或综合利用技术尚不成熟的高含铝、砷、氟、油及其他稀有元素的煤种作为原料煤和燃料煤。
技术创新不仅在于原创性发明,更在于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技术集成。汪寿建表示,“十三五”期间,应通过对煤化工单项工艺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重组,获得具有统一整体功能的全新成套技术,并努力形成现代煤化工的品牌;要进一步加大核心工艺技术、工程技术和环保技术的创新力度,在关键及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煤化工项目应创新工艺技术、工程技术和环保节能减排技术,项目建设规模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采用能源转换率高、污染物排放强度低的升级工艺技术,并确保原料煤质相对稳定。
在汪寿建看来,有四类技术是构成“十三五”现代煤化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一是现代煤化工污染物控制技术(“三废”处理排放及废弃物回收利用环保技术、节能技术和节水技术);二是现代煤化工核心工艺示范升级创新技术(煤气化、合成气净化、合成、煤质分质分级综合利用技术);三是现代煤化工后续产品链技术(合成材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高端化学新材料技术以及精细化学品专业化、高附加值化技术);四是现代煤化工耦合集成技术(产品耦合技术、催化剂技术、多领域多元节能信息控制技术耦合和国产大型装备技术)。
“第一类解决环保问题,第二类解决生存问题,第三类解决同质化问题,第四类解决现代煤化工智能竞争力问题。这些技术都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等待行业去开拓。”汪寿建说。
白颐介绍说,在热解提质技术方面,行业要注重规模化应用的工业热解反应设备开发,装备和自控的系统集成和整体提升,热解产品深加工技术开发,配套的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在煤气化技术方面,要开发安全环保、可靠性强、效率高、消耗小、适应性强的技术,对煤种、煤质的适应性强(如高灰熔点)的气化技术,煤气化新工艺如催化气化工艺、共气化、地下气化等,开发国产大型煤气化装备,超高温3000~4000吨/天的大型气化炉,大型粉煤输送泵,煤气化废水处理技术。
在煤间接液化领域,要注重新型催化剂技术开发,产品要向特种油品、精细化学品方向发展,工艺向系统优化集成方向发展,关键技术装置向大型化、低能耗方向发展。在煤制天然气领域,要注重国产甲烷化工艺的优化及工业化、新型甲烷化反应器技术,创新国产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提高寿命、耐高温特性,注重节能降耗、余热利用。甲醇制烯烃领域,要注重催化剂改性、工艺条件和反应器优化、产品分离工艺,加强下游产品技术开发,减少同质化,优化原料结构,废水处理,节能降耗等。甲醇制芳烃领域,要注重国产技术的工业化验证,加强关键技术优化、提高芳烃产率、芳烃技术集成、煤制芳烃技术多元化、反应设备及优化。甲醇制汽油领域,要注重提高国产催化剂的活性、寿命、选择性,加强大型化反应器开发。工艺系统优化、副产物集成利用。
北京凯瑞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强博士认为,以甲醇为原料生产聚甲氧基二甲醚(DMMn),将DMMn用作柴油调和组分,能明显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油品质量,可以利用我国已经过剩的甲醇,替代部分油品,是“十三五”现代煤化工产品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之一。该公司与清华大学、山东玉皇化工集团合作,已经开发全球首个万吨级DMMn生产装置,并通过鉴定,总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90万吨DMMn生产项目已被列为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一期30万吨装置设备加工安装及现场建设工作已经启动。“我国目前柴油年消费量超过1.6亿吨,如果DMMn能替代20%柴油,其年需求量将超过3000万吨,市场空间十分广阔。”唐强告诉记者。
来源:中国化工报
如何做好困难形势下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一、强化思政工作合力十三五新常态下的煤炭行业,突出实效精准创新
越是困难时期十三五新常态下的煤炭行业,越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实、做细、做深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行政“一岗双责”作用、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和政工人员骨干主力作用,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每一名职工,做到安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做到八小时以外,实现全覆盖、无死角。
注重实效性。实践证明,职工的思想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由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起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的放矢,与安全生产紧密结合,与关心职工生活紧密结合,着力解决实际问题,防止“两张皮”现象。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居高临下,要放下架子、多接地气,和职工坐在一条板凳上,和职工“掏心窝子”,引起职工群众的共鸣和认同,不能简单、空洞地说教,更不要讲一些职工毫无兴趣的官话、套话,着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提高精准性。建立健全职工思想动态月度调研、定期交流分析等制度,真正搞清楚职工到底在想什么、急什么、盼什么,学会换位思考,倾听不同意见,设身处地替职工着想,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措施。同时,每个人的家庭条件、心理承受程度不同,想法必然也不同,必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的人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达到说服人、教育人的目的。
体现创新性。国有煤炭企业多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积累十三五新常态下的煤炭行业了丰富的经验,但也要紧跟时代发展和职工思想变化的节奏,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方法。既要坚持民主接待日、领导干部联系点、三级书记带头走访、社区接访、民情日记、科区听证会等好传统好做法,也要切实增强“互联网+”意识,善于运用QQ群、微信公众号、网上论坛等新媒体,形成网上善听民意、网下解决问题互动常态机制。
二、加强形势政策宣传,凝聚职工思想共识
面对严峻市场形势,要强化舆论宣传引导,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政策宣讲,向广大职工积极传递正能量,让职工认识到,“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仍然广阔。向职工宣传中央在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必将对煤炭行业产生利好,这些都为煤炭企业“十三五”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通过强大的宣传攻势,积极化解经济下行、职工收入下降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促使广大职工理解企业、支持企业,凝聚攻坚克难的正能量。
认真开展形势任务宣讲下基层活动,把企业面临的困境、应对的举措、美好的前景传递到每一名职工,既要让广大职工正确认知市场状况和企业现状,真正理解和落实企业各项决策部署十三五新常态下的煤炭行业;也要让广大职工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始终坚信“明天肯定会更好”。要积极在职工中发掘和选树,大力学习宣传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质,让广大职工在先进典型的感召和鼓舞下同心同德、奋发有为。要牢牢掌控舆论宣传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健全网上舆情监控、热点引导、快速反应等机制,尤其要密切关注QQ群、微信、论坛里的负面言论,对错误思想和歪理邪说,要及时亮剑、善于发声,坚决抵制、有力批驳,帮助职工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形成正确看法,让主流声音占领网络舆论阵地。
三、改进干部作风建设,坚持干群患难与共
越是困难时期,各级领导干部越是要提高思想境界,敢于对职工说“向我看齐”,始终在思想上、境界上、作风上做一面旗帜。坚持降收入首先从干部开始,千方百计保证职工工资正常发放,和职工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先企业之忧而忧,后企业之乐而乐,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带领广大职工共渡难关。党员干部要始终把职工作为第一牵挂,把职工的“关注点”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把职工的“难事”当成企业的“要事”。要抓住职工最为关心的收入问题,千方百计降本增效,想方设法多创效益,保证职工收入稳定和工资正常发放。要把民生工作做得更加具体、更加细致,各级领导干部要多到职工食堂看看,多到职工浴池转转,多到职工宿舍坐坐,问问职工有什么意见,还有哪些需求,力所能及地帮助十三五新常态下的煤炭行业他们解决,让职工有更多的满意感。
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独特优势,把广大职工的心紧紧拢在一起,凝聚共渡难关的强大正能量。经济困难时期,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积极应对市场持续下行的冲击,有效化解改革调整带来的利益冲突,在引领企业发展、凝聚职工群众、促进和谐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始终保持反腐倡廉的高压态势,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持续培育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严字当头、实字为先,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效,反“四风”、转作风、树新风,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应对严峻形势、推动改革发展中“带头人”作用。
四、积极做好帮扶解困,保障职工生产生活
坚持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职工,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抓手。坚持精准扶贫,精心构建“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三位一体的帮扶救助机制,确保困难职工生活无忧。切实关心职工身心健康,加大装备投入,改善作业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围绕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全面推行收入分配、住房分配公开,严厉打击克扣截留、分配不公等损害职工利益的行为,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广大职工群众。更加关注困难职工生活,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在政府统筹下精准扶贫,以真情真心的实际行动帮助他们渡过生活难关,增强企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更加注重职工多元化、多层次需求,深入具体、细致入微地改善民生。不仅要关注职工的物质生活,也要关注职工的精神生活;不仅要呵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也要关心职工成长进步;不仅要让职工得到实惠,也要保护职工利益不受损害。坚持职工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进一步完善工资正常增减机制,依据考核结果,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困难职工制度,以真情真心真帮的实际行动解决困难职工的实际困难,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不让任何一名职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掉队;加大对大病救助的资金和制度扶持力度,破解职工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继续实施金秋助学活动,不让任何一名职工子女因贫困上不起学,让寒门学子安心读书。始终把职工放在心中,努力满足广大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营造安定团结、和谐奋进的干事创业氛围。
十三五规划后煤矿会淘汰多少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十三五”期间煤炭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淘汰落后产能,各主要产煤省要建立煤矿退出机制的具体政策措施和确定退出规模。煤炭工业协会以及相关部门已经形成了煤矿退出机制政策建议的初稿,其中将以市场化为主的方式推动过剩产能化解。
根据《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中的建议,提出“十三五”末,中国应该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将煤矿企业数量由2015年的6390家压缩到3000家以内。这意味着一多半的煤炭企业将退出市场。
我国的煤炭行业发展前景是怎样的?
——以下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2018年,我国煤炭产量和净进口量较维持小幅增长,有效供给保障增强。根据中煤协数据统计,2018年全国原煤产量36.80亿吨,同比增长4.5%。从逐月产量来看,除了7月煤炭产量低于2.90亿吨,其余月份产量均维持在2.90亿吨以上。
2018年全国煤炭进口2.81亿吨,同比增长3.9%;出口493.4万吨,同比下降39%;净进口2.76亿吨,同比增长5.2%,为近四年来最高水平。分月度来看,2018年7月煤炭进口量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速高达49.1%。
需求方面,2018年煤炭消费同样保持小幅增长,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1%。从主要耗煤行业看,据测算,电力行业全年耗煤21亿吨左右,钢铁行业耗煤6.2亿吨,建材行业耗煤5亿吨,化工行业耗煤2.8亿吨,其他行业耗煤减少约6000万吨。
总体而言,我国煤炭行业市场供需实现基本平衡,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但行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未得以彻底解决。例如,全国总体煤炭产能相对过剩的态势没有改变,市场供需平衡的基础还比较脆弱,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生产力水平有待提升,去产能和“三供一业”分离移交难、人才流失与采掘一线招工接替等问题仍然突出,煤炭行业改革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对此,要继续坚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动摇,依法依规组织生产,坚决做到不违法违规建设生产,不超能力生产、不安全不生产、不生产销售劣质煤、不搞无序竞争;要加快产业调整转型升级,在当前的形势下要下决心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决退出不达标的产能,坚决退出安全风险高产能,加快退出资源枯竭、生产成本高、煤质差、开采难度大、扭亏无望的落后产能。
同时,坚持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逐步建立煤炭上下游产业链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保障煤电、煤钢企业长期稳定供应、稳定价格、稳定运行,要构建煤炭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发展。
煤炭消费难以大幅增长
从供给端来看,当前煤炭产能仍然较大,但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总体产能相对过剩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常态。随着煤炭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煤炭产量将进一步增加,2019年企业排产新增煤炭产量1亿吨左右。
从需求端来看,全国煤炭消费难以大幅增长,极有可能与2018年持平,,甚至可能呈现略有下降态势。一方面是宏观经济因素不支持煤炭消费快速增长,尽管判断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仍是好的,但面临的风险依然存在,当前反全球化的外部环境趋势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全球竞争代价提升,经济增长很难超过前些年发展水平,难以支撑煤炭消费快速反弹。
另一方面,主要耗煤行业的煤炭消费难于乐观。近几年我国电力供大于求态势未变,随着国家稳步发展清洁能源,大力促进清洁电力消纳,风电、核电等清洁电力消费增速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将会大于全社会电力消费增速,全国煤电消费量很有可能持平或减少,将带动电力行业耗煤量呈下降趋势;随着“十三五”后期钢铁行业和建材行业发展峰值期到来,这两个行业的煤炭消费增长有限;随着煤炭价格在相对高位稳定运行,现代煤化工发展的经济性不强,化工行业煤炭消费增长也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