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分类6 > 正文

分类6

浙江大学化工学院熔融指数(浙江工业大学金融)

hacker2022-08-16 19:30:16分类692
本文目录一览:1、请问南京工业大学跟南京理工大学都开设了硕士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哪一个学校的此专业更好?

本文目录一览:

请问南京工业大学跟南京理工大学都开设了硕士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哪一个学校的此专业更好?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简介

一、历史沿革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南京工业大学具有悠久办学历史浙江大学化工学院熔融指数的特色专业浙江大学化工学院熔融指数,自1958年建校初期创办,当时以高分子化工专业招收本科生。1990年在原化学工业部的批准下增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并于1991年开始同时招收高分子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随着1998年国家教育部本科专业招生目录的调整,1999年起取消高分子化工的本科专业招生,统一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招生(专业代码080204)。

本专业1983年获高分子材料工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高分子材料科学领域进行浙江大学化工学院熔融指数了深入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新材料研制开发等工作,不断拓展学科研究方向,目前已较全面地形成具有自己的特色及优势研究方向,逐渐发展为以工科为主,理、工科兼备的学科体系,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学科内容,在高分子化学,聚合物物理,生物高分子等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2000年该专业所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获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2001年建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2年材料学获江苏省重点学科。2003年,获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二、专业实力

本专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实验室建设有了较强的实力和长足的发展。目前已有的主要教学设备包括: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相衬显微镜、Brabender流变仪、双螺杆挤出机、塑料注射成型机、密闭式混炼机、开放式炼塑机、开放式炼胶机、平板硫化机、万能材料制样机、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熔融指数测定仪、氧指数仪、缩聚釜、高阻计、热变形温度测定仪、冲击强度测定仪、老化实验箱等设备,可进行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塑料/橡胶成型加工、聚合反应工程、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等课程的教学实验,同时还可为科学研究服务。

在科研方面,近几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亲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浙江大学化工学院熔融指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脉冲等离子体制备高分子纳滤膜的分离机理与膜过程开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物合成聚谷氨酸的酯化及生物可降解性”、“微乳法制备纳米级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新型膜分离技术—渗滤法纳滤过程研究”、“高性能化工程塑料/橡胶共混弹性密封材料”、“热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亲水性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微孔膜”; 江苏省高技术项目“纳米透明涂料”,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师资力量

自1958年高分子化工专业成立,发展到现在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积累,本专业目前拥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1人,副教授5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9人(7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有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一名,组成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凝聚力强和整体实力强的学术队伍,为本专业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专业现在的负责人是王庭慰教授,张军教授。

四、人才培养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材料设计、产品设计、生产运行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要求:学生应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较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高分子材料结构、组成、工艺过程及设备、性能与应用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掌握材料微观结构、性能的现代测试方法和宏观生产过程的工程测试技术;初步掌握高分子材料改性、新材料研制和生产过程及设备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本专业修业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结构

本专业主干学科为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干课程为: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微机应用基础,C 语言程序设计,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工程原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塑料成型加工,橡胶工艺学,模具设计,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聚合反应工程。其中公共课、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的52%,专业基础课占总学时的35.3%,专业课及方向课占总学时的12.7%。本专业设有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化工两个专业方向。

集中实践环节40周,主要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机械零件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验等。

六、就业去向

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宽口径就业率达100%,其中15%左右考取研究生。主要就业单位有: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化工研究所、北京化工研究院、南京7425工厂等。

七、成果与特色

近年来,本专业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技术项目等二十多项,已通过省部级鉴定的科研项目有十多项,同时承担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4部。特别是在高分子功能材料、研究领域达国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在国内占有重要学术地位,曾先后获得化学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

本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近400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在教学计划制定、人才素质培养、教学改革、教材编制等方面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培养模式上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根本,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应用课程的教学和培养。近年来,本科生的四、六级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均较高,考入研究生的比例约占学生总数的15%左右,这主要包括南京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北京化学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等。学生的就业率达100%,浙江大学化工学院熔融指数他们中绝大多数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目前,本专业的研究特色主要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加工、改性以及高分子功能材料等领域。

八、发展规划与设想

本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首先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加强实验室的建设。近几年,要求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历和科研能力,再根据校、院发展的特点,在高分子合成、改性与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方面进行重点建设与发展,体现和突出本专业的特色。在学科建设上,力争在近几年内,取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理科博士点授予权。另外,在课程的设置上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加强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尤其是加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专业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的培养,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综合创新能力大大提高。

我对新能源非常感兴趣,不知大学有什么专业是研究新能源和氢能源方向的,最好也推荐推荐学校!谢谢啦!

1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学堂)

清华大学是“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成员。其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不仅有核能研究的硬实力,在太阳能、风能、电池、海水淡化和新材料等方面也很强。院内设有20多个实验室,包括生物质能研究室、新材料研究室等。清华材料学院的研究方向也包括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2华北电力大学:电力行业的根正苗红

由教育部与国家电网等七家电力央企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华北电力大学等九家单位组成的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规划,2007年7月成立了国内首家“可再生能源学院”,整合各新能源学科力量,逐步形成并深化了“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特色办学体系,其中四个基地被列入教育局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3西安交通大学(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英俊济跄,经营四方

西安交大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同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学院,学院里设有可再生能源系,研究涵盖可再生能源生产和转换,混合动力和系统技术。此外,学校设有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材料物理与化学系研究领域涵盖能源材料、纳米功能材料等。

4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JTU):相聚在东海之滨,汲取知识的甘泉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

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研究院包括7个研究所、6个研究中心,研究领域包括太阳能、建筑节能、生物质能、风电及其控制系统、氢能与燃料电池、清洁燃料生产与生物化工转换等。相关研究中心包括与挪威科大联合建立的可持续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TJU):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

(天津大学敬业湖夜景)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下设水利与风能工程研究院、道达海上风电研究院。化工学院下设有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曾成功举办“太阳能电池材料国际研讨会”。此外,学校还设有可持续能源研究中心。

6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半导体硅材料、半导体薄膜材料、复合半导体材料、微纳结构与材料物理,注重硅材料在光伏电池上的应用。能源工程学院设有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除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研究,还涵盖废弃物高效清洁能源化利用研究、新能源及先进能源系统、生物质液化研究等。

化学院全国各高校排名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北槐辞慾(2022-08-16 23:55:08)回复取消回复

    结构、组成、工艺过程及设备、性能与应用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掌握材料微观结构、性能的现代测试方法和宏观生产过程的工程测试技术;初步掌握高分子材料改性、新材料研制和生产过程及设备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自学

  • 语酌怯朲(2022-08-17 02:34:48)回复取消回复

    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 痴者纵性(2022-08-16 21:33:15)回复取消回复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

  • 绿邪囍神(2022-08-17 02:02:21)回复取消回复

    势和特点,在教学计划制定、人才素质培养、教学改革、教材编制等方面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培养模式上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根本,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应用课程的教学和培养。近年来,本科生的四、六级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

  • 青迟寒洲(2022-08-16 22:08:18)回复取消回复

    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规划,2007年7月成立了国内首家“可再生能源学院”,整合各新能源学科力量,逐步形成并深化了“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