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分类10 > 正文

分类10

为啥煤炭储量水分那么大(水分影响煤低位发热量)

hacker2022-07-08 15:10:17分类1055
本文目录一览:1、地球上分布最广,储量最大的能源资源是什么2、

本文目录一览:

地球上分布最广,储量最大的能源资源是什么

地球上分布最广,储量最大的能源资源是煤炭。

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

碳、氢、氧是煤炭有机质的主体,占95%以上;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元素,氧是助燃元素。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在高温下转变成氮氧化合物和氨,以游离状态析出。

硫、磷、氟、氯和砷等是煤炭中的有害成分,其中以硫最为重要。煤炭燃烧时绝大部分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SO2),随烟气排放,污染大气,危害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腐蚀金属设备;当含硫多的煤用于冶金炼焦时,还影响焦炭和钢铁的质量。

扩展资料:

相关历史

虽然煤炭的重要位置已被石油所替代,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石油的日渐枯竭,导致它必然走向衰败,而煤炭因储量巨大,加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煤炭气化等新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成煤的原始物质和条件不同,自然界的煤可分为三大类,即腐植煤、残植煤和腐泥煤。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煤制工艺品,河南巩义市也发现有西汉时用煤饼炼铁的遗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炭

最近淮南煤为什么灰分大、水分大、粘性大

煤泥泛指煤粉含水形成的半固体物,是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产品,根据品种的不同和形成机理的不同,其性质差别非常大,可利用性也有较大差别,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 1)炼焦煤选煤厂的浮选尾煤 这类煤泥在国外,一般是一种废弃物,其性质与洗选矸石或中煤类似。因煤质不同,浮选煤泥的品质有较大差别,如淮南的气煤,浮选工艺的抽出率只有30% ~40%,这种煤泥灰分比较低,煤质与洗中煤比较接近;平顶山的煤是肥煤或1/3焦,浮选精煤的抽出率可达70%~80%,浮选尾煤的灰分就较高,煤质与洗选矸石接近。 根据煤泥回收工艺的不同,煤泥的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如用压滤机回收的煤泥,其颗粒分布比较均匀,它的粘性、持水性都比较弱,利于降低水分。 2)煤水混合物产出的煤泥 如动力煤洗煤厂的洗选煤泥、煤炭水力输送后产出的煤泥,这种煤泥有的比原煤质量都好,数量少时常常掺到成品煤中。数量多了,掺掉的只是少数,可能有大量的优质煤泥产出,除要妥善处理外,还会对煤矿的经济效益产生不良影响; 3)矿井排水夹带的煤泥、矸石山浇水冲刷下来的煤泥 这些煤泥收集起来都属于煤矿的脏杂煤泥,其特点是数量不多,质量不稳定,但一般都比浮选尾煤质量好。煤泥的利用:由于煤泥具有高水分、高粘性、高持水性和低热值等诸多不利条件,很难实现工业应用,长期被电力用户拒之门外,以民用地销为主要出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有了迅猛的发展,煤炭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市场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煤炭加工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快速发展,煤泥的产量明显上升,煤泥的综合利用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有的煤炭内水大,有的内水小?

为啥煤炭储量水分那么大的变质程度不同为啥煤炭储量水分那么大,毛细孔分别不一样。

煤炭的内水是吸附或凝聚在煤颗粒内部的毛细孔中并在一定条件下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时所保持的水分。

由于毛细孔吸附力的作用为啥煤炭储量水分那么大,内在水分较难蒸发。煤样在温度30℃为啥煤炭储量水分那么大,相对湿度96%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测得的内在水分称为最高内在水分(MHC)。

因为煤的孔裂隙与煤的变质程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为啥煤炭储量水分那么大,所以最高内在水分是煤质的特征标志之一,可用以表明煤的变质程度。

由于煤质分析报告一般不以分析基表示各项指标的结果(空气干燥基水分除外),所以一般认为内在水分对煤炭质量没有影响,因为它只是一个换算指标,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第一煤中水分危害较大。

水分是一项重要的煤质指标,它在煤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加工利用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煤的水分对其加工利用、贸易和储存都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水分高不是一件好事。

例如在锅炉中水分大会影响燃烧的稳定性和热导性;在炼焦工业中水分也会降低焦炭产率,而且由于水分大量蒸发带走热量而延长焦化周期;在煤炭贸易上,煤的水分是一个重要的计质和计量指标。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闹旅殊姿(2022-07-09 00:29:12)回复取消回复

    焦,浮选精煤的抽出率可达70%~80%,浮选尾煤的灰分就较高,煤质与洗选矸石接近。 根据煤泥回收工艺的不同,煤泥的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如用压滤机回收的煤泥,其颗粒分布比较均匀,它的粘性、持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