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球场就有激情――前国手吕晓明投身青训延续篮球之爱
“跟腱断了到现在6个月,恢复之后我已经打了5场球了。”吕晓明在电话那头对记者说,“只要到了球场,就很有激情。就是热爱,篮球在我的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
出生于1979年的吕晓明曾是CBA著名后卫,身高仅1米76的他曾连续三个赛季成为CBA联赛助攻王,还入选过中国男篮。2015年,在告别职业球员生涯的时候,他的心里空落落的。
“刚退役的时候,心里很失落。”吕晓明说,“从1989年到2015年,打了26年,告别的时候有很多的不舍。”
在他退役之后,厦门思明区邀请他抓青少年篮球。刚开始吕晓明有些不甘心,觉得自己还能再打两年。而且,虽然他在赛场上如鱼得水,但是对教小孩却并不擅长。经过4年的摸索,他才真正完成了从退役球员到青训教练的转变。
“从2015年到2019年,我真的不会教,一直在研究,怎么才能把以前打球的东西,从理论到实战透彻地教给孩子,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到了2019年,我才形成了自己的训练体系。在研究的过程中很投入,因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做篮球,也找到了乐趣。”
在国内,职业球员退役后做青训的并不算少,但像吕晓明这样知名度高、基本功过硬还愿意下场、示范、指导的却不多见。去年年底,在一次教学中,吕晓明的跟腱断了。手术后一个星期,他就拄着拐杖去指导学员训练了。现在距离那次受伤差不多半年,吕晓明又恢复了每天带训练、一周打三、四场球的节奏。
“我曾经跟自己说,如果做不了示范,我就不教球了。”吕晓明说,“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我们小时候练球没有参照物,很多时候只能自己思考。现在网上视频很多,但是青少年反而‘变懒’了,模仿多了思考少了。为什么我要做示范?就是要告诉学员动作为什么要这么做、脚上怎么发力,让他们对动作的理解更透彻。”
重视基本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是吕晓明做青训的重要理念。他对学员们这么要求,对自己团队的教练也是如此。吕晓明说,他在教的过程中一直在学习、在思考,日本、韩国、欧洲的青训都是他参考借鉴的对象。网上有了新的视频、新的体能和脚步训练方法,他也会在研究摸索之后融入自己的训练当中。
“篮球训练没有绝对的对与错,适合最重要。‘三从一大’的传统不能丢,特别是从实战出发,现在一些新的训练方式也值得研究、吸收。我的教练员团队每周必须跟我训练,我要求他们每个动作一定要讲清楚为什么这么做。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说明他真正研究了。不能说我的体系有多么好,但我们一直在研究。”
吕晓明坦言,他从事青训行业的这几年,看到市场越来越火热,打球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行业里也存在着一些浮躁的现象。比如,为了扩大影响、有利于招生,有的机构经常“借人”参赛,吕晓明的学员就曾被“借来借去”。
“现在商业比赛很多。比赛应该是去检验训练的成果,为了眼前成绩借人打比赛,那比赛的锻炼价值在哪里?篮球就是生活、训练和比赛,训练检验生活的态度,比赛检验训练的态度,应该在一个轨道里。”
吕晓明认为,青少年篮球基本功的培养更重要,过早地让孩子定位置、打战术弊大于利,他希望更多的家长能了解专业的篮球训练究竟是什么样的。此外,中国篮协对于青少年训练应该建立明确的体系,让从业者和家长都知道,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练什么、怎么练。
“小学到初中是打技术根基最重要的时候,到高中再弥补就晚了。战术的基础是个人能力,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在比赛中才能灵活应用,到了高中再培养大局观。欧美的篮球到了高中甚至大学才强调战术,小的时候就是要拼防守、敢运球。在年龄小的时候应该给孩子的技能包里装技能,而不是过多强调身体和战术。教育的本质不是传承,是鼓舞和唤醒。篮球并不是简单的身体运动,它是智力的游戏。”
从烟台的体校、山东青年队、国家青年队到CBA联赛,吕晓明的篮球之路并不平坦。因为“个子矮”,他经历过“流浪”的岁月。然而,在他看来,上天是公平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
“我经历太多坎坷和磨难,现在不舍也是因为我知道这条篮球路不容易,很珍惜。年轻的时候,别人休息我训练。晚上球馆灯灭了,我去练运球。在国青的时候,有一个礼拜尿血,我都没休息一天。虽然很苦,我就是想打球。”
最近几年,吕晓明在厦门的青训营声名鹊起。在厦门本地,有数百名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年龄段的学员,5个教练负责训练。此外,还有近20名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篮球少年,小的八九岁,大的十二三岁,吕晓明带着他们一天两练。在CBA休赛期,还有CBA球员专门过来跟他特训。
吕晓明说,虽然带训练很累,但他是累并快乐着。原来他想着能不能坚持带到50岁,现在看应该问题不大。如果将来不能做示范了、不能教球了,他会做什么呢?
“现在不敢想,一直不敢想。很难舍,很珍惜,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留在球场上。”吕晓明说。(记者王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