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足球教学 > 正文

足球教学

90年代煤炭产业政策(煤炭行业发展政策)

hacker2022-06-12 08:21:24足球教学42
本文目录一览:1、我国供给政策的形成和演变2、

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供给政策的形成和演变

一、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一)基础货币的组成和投放渠道

我国的基础货币主要由存款准备金和货币发行组成,其中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截至2017年底,我国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规模为32.18万亿元,其中货币发行7.71万亿元,非金融机构存款994亿元,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24.38万亿元。从历史占比来看,存款准备金现已成为我国基础货币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占比从2005年底的51.42%提高至了2017年的75.74%。

由于基础货币体现在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端的储备货币科目,根据“资产=负债”恒等式,我们可以对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科目进行左右调整,进而在忽略规模较少的科目后得出等式“基础货币=(国外资产-国外负债)+(对政府债权-政府存款)+对金融机构债权+对非金融机构债权+(其他资产-其他负债)-债券发行-自有资金≈国外净资产+对政府净债权+对金融机构债权-债券发行”。因此,可以将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渠道概括为:国外净资产(以收购外汇为主)、对金融机构债权(央行提供各类抵押融资)、对政府净债权、减少债券发行(以央票为主)。从图1可知,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一,国外净资产投放渠道效应冲高后不断回落,重要性相对有所下降。由于我国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的“双顺差”,2005年以来,国外净资产与基础货币的比值逐步升高,并在2009年10月达到最高值140.76%,但随后大幅回落至2017年12月的68.44%,这表明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的局面有所改善。

第二,对金融机构债权渠道效应见底后不断回升,提高了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灵活性。随着我国“双顺差”优势的下滑,为了保持市场的流动性水平,央行更多地选择向金融机构提供融资,进而对冲外汇占款减少导致的基础货币下降。具体来看,对金融机构债权与基础货币的比值从2014年3月的低点7.72%逐步上升至了2017年12月的33.62%。由于对金融机构债权渠道效应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因此上述变化扩大了央行开展主动型货币调控措施的空间,而公开市场操作的常态化将有助于货币市场价格的形成和传递,也反映出我国货币政策不断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转型的趋势。

第三,债券发行渠道的对冲效应减弱。2006-2010年间,为了对冲外汇占款的影响,央行通过发行央票来回笼基础货币。但金融危机后,该渠道对其他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对冲效应逐步弱化,截至2017年12月,债券发行与基础货币的比值已升至-4.15%。该变化从侧面反映央行越来越倾向通过对金融机构债权渠道来调控基础货币投放。

图1 基础货币投放渠道

数据来源:WIND。

(二)派生存款的创造渠道

在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下,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购买债券或外汇、办理贴现等渠道对原始存款进行派生,更多的存款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扩大了社会上流通的货币总量。

下面我们借助表1具体分析存款的派生过程。初始状态下,商业银行资产端为一定量的法定准备金A和超额准备金B,负债端为一定量的存款C。这时,商业银行可以将超额准备金B用于向客户放贷,或者购买客户手中的债券或外汇,不管商业银行采用哪种方式,最终的结果都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端增加贷款(债券、外汇、贴现等)B,负债端增加存款B。与初始状态不同的是,商业银行需要对新增存款B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缴纳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增加至A1,超额准备金降低至B1。紧接着,商业银行可以继续将超额准备金B1用于向外放贷或者购买债券、外汇等,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会进一步同时增加。上述过程持续至商业银行没有多余超额准备金为止,此时商业银行的存款即为派生后的存款总量。

在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体系中,央行可以实施宽松或紧缩的货币政策来对基础货币进行调节,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基础,进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假如央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如上文所述,央行可以向商业银行购买外汇、债券、提供抵押融资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增加商业银行可用于扩张资产的超额准备金。这里,我们假设央行向商业银行购买外汇B2(其他方式以此类推),那么商业银行资产端的外汇减少B2,超额准备金增加B2。商业银行可以将新增的超额准备金B2用于放贷或者购买客户的债券和外汇,经过多次“发放贷款——形成新存款——发放贷款”的操作,商业银行会派生出数倍于B2的存款,货币供应量也随之增加。而如果央行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其传导路径则与宽松货币政策相反。

二、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

实践中,国际金融机构和各国央行通常根据流动性(变现能力)将货币供给划分成不同的层次。我国于1994年颁布《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开始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数据,并首次对货币进行了分层。此后,随着我国金融创新加快,金融服务多样化,居民储蓄存款被不断分流,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市场流动性水平,央行对货币供给层次的内涵进行了多次调整,使之与市场实际情况相匹配。目前,我国货币供给层次分为三层:M0、M1和M2(如表3所示)。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谈论的货币供给仅从存款性金融机构负债方统计,反映的是金融体系向社会提供的流动性。从过去十年的总量数据来看,如图2所示,我国货币供给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货币供给规模总体平稳增长。2006-2017年,我国M0、M1、M2增速的算术平均值分别是9.48%、14.76%和15.56%,整体走势大体一致,但M1的波动性相对更大。截至2018年6月,我国M0、M1、M2的规模分别达到了6.96万亿元、54.39万亿元和177.02万亿元,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润滑剂。

第二,不同层次货币的增速存在较大差异。由于不同层次的货币在统计上是嵌套的关系,增速的差异意味着不同层次货币的结构发生着动态变化。比如,MO的增速长期小于M1和M2的增速,可以得出,M0在M1和M2中的占比也会越来越低。而相比M2,M1的增速时高时低,则意味着M1和准货币之间的相互转化,情形则更为复杂(下文将详细论述)。

第三,货币供给增速与我国经济政策基本保持一致。M1和M2的增速分别在2009年达到顶点33.23%和28.42%,这是因为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为了刺激实体经济发展,尽快走出危机阴霾,制定了“四万亿”投资计划,导致央行投放资金猛增。此后几年,我国央行逐步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M1和M2的增速逐步下滑至2014年的阶段性低点3.19%和11.01%。在2015年推出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战略背景下,“三去一降一补”的措施不断推进,货币政策有所放松,M1和M2的增速分别又回升至新的高点21.35%和13.34%,这也间接导致我国住房市场在2015-2016年间异常火爆,住房抵押贷款激增,房地产去库存的任务基本完成。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4月以来,我国货币供给增速有所放缓,月度同比增速连续维持在10%以下,2018年6月的同比增速只有8%,降至了十年来的最低点。

图2 不同层次货币供给的规模和增速

数据来源:WIND。

三、货币供给结构变化分析

(一)从M2结构变化看,市场主体持币动机倾向预防和投资

广义货币M2包含交易需要的 M1和用于预防和投资需要的准货币。但由于M1和准货币增速的不同,M2的内在结构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如图3所示)。具体来看,1999年以来准货币占比整体较为平稳,但2010年后波动幅度开始增大,先是逐步上升至2014年的高点71.67%,随后又回落至2017年的67.57%;M1占比则呈现与准货币相反的变动形态,2010年之前基本都保持在35%以上,但近年来逐步下降,2017年占比为32.43%。这意味着M1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更多地向准货币转移。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资产的多元化和人口老龄化加速,企业和居民交易性货币需求下降,反而更愿意将更多的货币以非现金和非活期的形式持有,持币动机开始倾向预防和投资。

图3 M2结构的变化

数据来源:WIND。

(二)从M1结构变化看,支付结算创新导致流通现金和单位活期存款占比分化

虽然市场中流通的现金规模逐年增加,但其在M1中的占比却从1999年的29.35%逐年下降至2017年的12.99%(如图4所示)。这是因为近年来我国货币支付方式不断丰富,非现金结算广泛发展,尤其是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崛起。截至2017年底,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到154.9万亿元。支付和结算工具的改善提高了居民之间交易支付的便利性,更多的居民放弃使用现金进行支付,现金也随之发生转移(比如转化为储蓄存款)。未来,在支付方式不断创新的趋势下,现金在M1中的占比仍将进一步降低。与此同时,单位活期存款在M1中的占比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截至2017年底规模已达47.31万亿元,占比突破87%。这是因为随着我国银行支付结算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通过转账结算也更加方便,助推了活期存款的增加。

图4 M1结构的变化

数据来源:WIND。

(三)从准货币结构变化看,个人存款不断转移,其他存款占比快速增加

准货币规模已从2010年的45.92万亿元快速增长至2017年的113.30万亿元(如图5所示)。具体来看,个人存款在准货币中占比最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已从1999年的83.04%下降至2017年的57.31%,截至2017年底的规模为64.93万亿元。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存款利率逐年下滑,理财产品种类增加,居民将更多的资金转移到了其他收益率更高的金融产品。其次,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增长,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的波动,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大,进而需要持有更多的存款来应对不规律的资金支出。这使得单位定期存款在准货币中的占比逐步上升,目前基本稳定在30%上下,截至2017年底的规模为32.02万亿元。最后,受统计口径的调整(比如纳入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占比波动剧烈,在2006年达到低点2.37%后,逐步回升至2017年的14.43%,截至2017年底的规模为16.34万亿元。未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M2口径的不断扩充,其他存款占比将会继续提高。

图5 准货币结构的变化

数据来源:WIND。

(四)M1和M2增速出现剪刀差,且正负转换

货币供给剪刀差主要是指M1增速和M2增速之差,当M1增速大于M2增速时,称之为正剪刀差,反之称为负剪刀差。从历史数据看,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我国货币供给出现了长达两年的正剪刀差。由于企业活期存款是M1的核心,众多学者结合我国经济运行特征分析了导致企业活期存款增加的渠道,进而解释了M1增速快速上升并产生剪刀差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猛增,居民定期存款向房地产开发商储蓄和活期存款的转移有助于企业活期存款增速的提升;二是货币宽松政策的实施使得企业盈利能力出现回暖,企业现金流回收增加,短期内有助于企业活期存款增速的提升;三是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城投公司)的信贷投放增加,由于基建投资进度与资金到位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企业活期存款会临时性增加;四是地方政府通过地方债务置换获得的资金存在沉淀(财政存款),并不会导致M2增速的上升,但资金如果转给省级、市级的平台公司后,而平台公司又未及时偿还商业银行贷款,这期间可能导致企业活期存款上升。综上,地方债务平台和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已成为影响M1和M2增速的重要原因。

图6 M1和M2剪刀差

数据来源:WIND。

2018年1月以来,我国货币供给开始呈现负剪刀差的现象(如图6所示),主要原因是M1增速走弱。在当前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委托贷款规模大幅下行,同比增速已从2016年的19.8%下降到2017年的5.9%,房地产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融资能力受到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在各地纷纷出台“限购”政策后,居民购房资格受到一定限制,银行贷款利率上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购房成本增加,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速已从2016年的34.77%下降到2017年的13.67%。上述这些变化使得房地产企业和各类平台企业的活期存款减少,进而助推M1增速的下行。

四、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启示

(一)提高基础货币投放的灵活性

基础货币投放的主导权在央行手中,是整个货币供应过程的基础。在外汇占款占主导地位期间,央行大部分时间只能被动地开展发行央票、正回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等操作,对冲外汇占款的增量效应。目前,外汇占款地位的弱化则给予了央行越来越多的实施主动型货币政策的空间,央行也陆续创设了SLF(常备借贷便利)、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MLF(中期借贷便利)、PSL(抵押补充贷款)等新型市场调节工具,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此外,由于货币政策的滞后性,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基于之前市场环境制定的货币政策很有可能不再适用,需要央行采取快速应对的措施。因此,在未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央行应该进一步延续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完善主动型货币政策体系,时刻确保经济体系保持合理适度的流动性。

(二)扩大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

M2是从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表内负债端考察的货币供应量。随着我国金融创新业务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规模急速上升,更多的资金通过表外渠道流向市场主体。央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显示,截至2016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余额253.52万亿元(含托管资产表外部分),表外资产规模相当于表内总资产规模的109.16%。因而就产生一个问题,现有的M2是否真正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体系中的流动性水平?一些学者曾结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影子银行体系的典型运行模式,探讨了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当前M2、M1以及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放缓,而价格指标(利率)状况则显示当前货币政策中性略松,反映了货币数量指标的可靠性继续下降。因此,央行应该及时丰富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将更多可以反映市场流动性的项目纳入到M2,提高我国货币供给监测的准确性。

(三)建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取的准确性对于观测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至关重要。从我国M2的结构看,其所反映的信息越来越不足以覆盖当前的所有经济运行特征,比如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而且很多学者都对M2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优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已成为学界共同认可的改进方向。因此,央行应着手建立一个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通过观测更多的市场指标,比如社会融资规模、GDP、CPI,来判断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一些学者提出将“货币供给增速差距”,即“M2增速-[GDP增速+CPI增速]”作为衡量货币政策松紧的“新标尺”,将货币政策的着眼点放在管控“货币供给增速差距”,并根据经济处于下行、上行的不同周期采取反向的调控策略。

(四)关注市场主体获取流动性的差异

存款由不同市场主体持有,反映了货币创造后的市场流动性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分配后的特定状态,也即每个主体所拥有的流动性水平。在货币政策实践中,央行往往根据经济形势的现实状况来预测货币的市场需求量,进而选择执行宽松或紧缩的货币政策,也即投放或回收流动性。但是,央行投放基础货币后,需要流动性的市场主体(比如小微企业)能否获得足够的流动性还是一个未知数,这会受到市场主体信用水平以及银行等中介机构的经营方针制约。因此,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不仅要关注市场整体的流动性水平,还要关注市场主体获取流动性的差异性,实施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去年以来,我国央行采取了定向将准、扩大MLF抵押品范围等措施,引导商业银行增加对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的贷款,发挥了积极引导效应。

(五)加快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转型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缓解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种种弊端。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看,各国基本都完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并逐步建立了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工作有序进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已经取消,积极尝试构建“利率走廊”。但是,我国目前的利率双轨制尚未打破,公开市场利率还不能有效传导至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构建目标利率和利率走廊机制,推动货币政策由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为我国未来货币政策改革制定了阶段性目标。因此,央行应继续完善公开市场运行机制,确定合理的政策目标利率,推进金融市场利率和存贷款利率并轨,疏通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加快实现货币政策的转型。

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对山西经济的影响

引用政府部门的见解资源整合提升山西煤炭行业抗风险和安全生产能力 今年上半年,山西省煤炭行业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全省煤炭销售价格保持了持续稳定且同比提高的势头,煤炭行业的现价产值及销售收入保持了较高水平,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高于全国水平,煤炭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促进力"得到了明显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近年来山西省大力实施的煤炭资源整合政策的实施和推进。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煤炭及其相关产业是山西经济的基础,省社科院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宏英认为,山西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做好煤炭产业这篇大文章。山西是一个煤炭经济,煤炭在山西省经济中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可以说能占到我们的半壁江山,搞好煤炭经济,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如何通过增强煤炭的竞争能力,通过提高煤炭产业的产业素质,把煤炭行业作为我们经济转型中的一个基础产业来做,这是一个重要的命题。近年来,山西省在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提升煤炭产业发展水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省委、省政府为彻底改变全省煤炭工业 "多、小、散、低"的粗放发展格局和模式,描绘出"大力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的大手笔。省煤炭工业厅厅长王守祯:山西省实施了煤炭工业打击非法开采,整合、有偿使用,打击非法煤矿以及发展大集团、大公司煤炭工业的三大战役,使我们山西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转变,山西的煤炭工业已经进入了健康发展的道路。经过几年的兼并重组整合,山西省煤矿数量大幅度下降,到2010年底,全省矿井总数将减少到1000座;平均单井规模要由目前的年产36万吨提高到年产90万吨以上。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山西省煤炭产业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省发改委主任李宝卿: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逐步培育大集团为主体,具有发展活力、承担经济和社会责任的市场主体。2008年,国有大集团和地方区域小集团产量已经占到全省煤炭产量的60%以上,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产量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43.2%提高到49.8%,提高了6.6个百分点。煤炭资源整合不仅提升了全省煤炭行业抗风险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全省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能力,有效地改善了煤矿安全保障程度,煤矿安全事故明显减少,百万吨死亡率大幅下降。省发改委主任李宝卿:2009年上半年,我们全省煤矿事故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43.1%和5.93%,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395,明显低于全国0.926的平均水平。省社科院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宏英认为,煤炭资源整合重组政策的实施,将使山西省经济增长方式得以明显改观。通过调整,我们煤炭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综合素质会有一个很大程度的提高,这样应对经济波动和宏观形势的变化能力就要进一步增强,这样的话起到对我们全省经济发展一个平稳的作用,而不会因煤而兴,因煤而衰。目前,全省11个市的煤炭资源整合方案已经审批完毕,到8月底所有整合主体将全部到位,进入实施阶段。下半年,山西省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定信心、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力争在增强煤炭资源整合对经济增长的 "促进力"上实现新的突破。补充: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每一次大的动作,都为今后一个时期煤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上世纪80年代前期,国务院批准山西加快建设煤炭能源重化工基地,使山西煤炭产量上了台阶,为缓解全国煤炭能源紧张作出了贡献。上世纪90年代末,山西进行了以煤炭企业为主的企业改革,用足政策,消化了200多亿元的历史债务,提高了山西煤炭产业的竞争能力。这一次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为山西煤炭能源经营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管理上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开采的计划周密性,避免了私挖滥采,保护了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条件,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总之,通过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山西煤炭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产业水平显著提高,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能源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在煤炭大省向煤炭强省跨越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构建合作机制,推动煤层气、煤炭产业的共同发展

周尚忠

作者简介:周尚忠,男,高级工程师,1962年出生,现从事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研究工作,电话:01064240708,邮箱:zhousz8816@vip.sina.com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11)

摘要:煤层气是与煤伴生、主要以吸附状态赋存于煤层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既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巨大危害,也是宝贵的洁净能源。国家在矿业权管理中分别按照固体矿产和石油天然气(煤层气)两种独立矿种进行管理。现行矿业权管理体制造成煤层气、煤炭矿业权重叠,给两种产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为实现两种产业和谐、互补、共存、有序发展,有必要建立煤层气、煤炭企业有效的合作机制。

关键词:煤层气 矿业权 矿种 合作机制

To Push Forward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CBM and Coal Industry by Setting Up Cooperation Mechanism

ZHOU Shangzhong

(China United Coalbed Methane Corporation, Ltd. Beijing 100011, China)

Abstract: Coalbed Methane(CBM) is a kind of u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associated with coal and mainly adsorbed by the coal seams. CBM is not only a danger to coal mining,but also a kind of clean energy. In national mining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CBM is managed according to oilgas system,but coal is managed in accord- ance with solid fuels and mineral resources system. Current mining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causes overlap ques- tions to CBM rights with coal rights and it brings negative influence to CBM and coal industry. In order to achieve harmonious, complementary, concomitant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CBM and coal industry,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effective cooperative mechanism between CBM and coal companies.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mining rights; minerals; cooperation mechanism

引言

煤层气是煤炭的一种共生矿藏,以吸附于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层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主要成分为CH4。煤层气赋存在煤层中,煤层集生气层、储气层和产气层于一体,含煤地层是煤层气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众所周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已达70%,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能源供给,而煤层气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同时它又是一种有害的危险气体,煤层气中CH4的温室效应约是CO2的21倍,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的破坏约是CO2的7倍(赵庆波等,1998),煤层气的易燃易爆性也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因此,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对于发展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及拉动其他相关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煤、煤成(层)气国家在矿业权管理中,分别按照固体矿产和石油天然气(煤层气)两种独立矿种进行管理。基于煤层气、煤炭的特殊赋存关系,如何促进两种产业和谐、互补、共存、有序的发展是煤炭、煤层气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建立煤层气、煤炭企业有效的合作机制是促进两种产业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1 我国煤层气资源状况及矿业权设置情况

1.1 我国煤层气资源状况

据2006年“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国土资源部等,2006),我国42个主要含煤层气盆地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36.81万亿m3,埋深1500m以浅的煤层气可采资源量为10.87万亿m3(见表1)。

表1 全国煤层气资源大区分布表

1.2 当前我国煤层气矿业权设置情况

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共设置煤层气探矿权103个,勘查面积62785km2,采矿权8个,开采面积592km2,煤层气矿业权人25家。

2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情况

我国煤层气地面抽采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煤层气资源评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钻井勘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已钻煤层气井5400口,获得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2733.95亿m3(仅2010年新增探明储量1115.15亿m3,同比增长154.8%),建成煤层气产能25亿m3,2010年煤层气产量15.67亿m3(中联公司2.5亿m3,中国石油3.1亿m3,晋煤集团9.1亿m3,其他0.97亿m3),初步在山西沁水盆地南部形成地面集输和外输管网。目前晋煤集团已建成45.2km输气管道,年输气能力3.5亿m3,中石油建成连接西气东输管道的樊庄-沁水管道35km,年输气能力30亿m3,中石油樊庄煤层气压气站外输气并入西气东输主干线,中联公司在建端氏-晋城-博爱输气管道98km,年输气能力10亿m3。

我国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工作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基本掌握了常规煤层气勘探和开发技术,如欠平衡钻井和完井技术、地面多分支及单分支水平井钻井和完井技术、U型井钻井技术、井下顺层水平长钻井钻进抽采技术、注CO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技术、N2泡沫压裂技术、水力加砂压裂技术、清洁压裂液压裂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与成功实施,有力地推进了煤层气产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已初步进入规模化煤层气商业性开发的地区有山西沁水盆地南部(中联、中石油、晋煤),山西柳林、寿阳(中联),山西三交、大宁-吉县(中石油),山西阳泉(晋煤),陕西韩城(中石油),辽宁阜新(宏地公司、辽河油田)等地。

3 两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煤层气、煤炭矿业权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这两个互相依存的独立矿种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不太和谐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3.1 矿业权重叠问题

造成煤层气、煤炭矿业权重叠的主要原因是现行矿业权管理体制。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对紧张的煤炭供求关系客观上对两种资源的矿业权重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矿业权重叠对这两种能源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发生煤层气、煤炭矿业权重叠主要是在2003年到2008年,在矿业权重叠严重时,全国98个煤层气探矿权中有86个煤层气探矿权涉及矿权重叠问题,86个煤层气探矿权与1406个煤炭矿业权重叠,重叠总面积约12534km2,其中与煤炭探矿权重叠242个,重叠面积9137km2,与煤炭采矿权重叠1164个,重叠面积3397km2。

为妥善解决煤层气和煤炭的矿业权重叠问题,促进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47号)和《加强煤炭和煤层气资源综合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96号)等一系列政策。以“先采气、后采煤”的总体思路,从2009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对煤层中吨煤瓦斯含量高于规定标准并且具备地面开发条件的,优先选择地面煤层气抽采、实行探矿权采矿权统一配号、煤层气企业退出煤炭首采区的矿业权等措施,基本解决了当时的重叠问题。从2010年起,煤炭企业又在进行兼并、重组、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煤炭的矿业权区域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扩大,这种调整、扩大又引起新的矿业权重叠。

3.2 违规作业,发生侵占煤层气矿业权的行为

国土资源部在规范、协调煤层气、煤炭勘查开采方面出台的国土资发[2007]96号文件明确规定:“已依法取得煤炭采矿许可证的采矿权人,在本矿区范围内以地面抽采方式开采煤层气的,应依法补办煤层气采矿许可证”,煤层气和煤炭探矿权、采矿权发生重叠且未签订协议的,由双方协商开展合作或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按照“先采气,后采煤”的原则,对煤层气、煤炭进行综合勘查、开采。但近年来,个别煤炭企业以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为借口,在未办理煤层气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强行在煤层气企业的矿业权范围内进行煤层气地面抽采,甚至进入煤层气企业的探明储量区域,严重侵犯了煤层气企业的权益,影响了正常的煤层气作业秩序。

3.3 未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

目前,煤层气、煤炭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建立相互间的协同、合作关系,合作机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企业之间的作业、规划信息基本处于封闭状态,给这两种产业共同发展和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4 建立合作机制,推动两种产业的发展

4.1 建立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煤层气、煤炭企业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是合理、有序开发两种资源,提高勘探开发效率,降低勘探成本,实现两种产业和谐、互补、共存、有序发展的有效方法。合作机制在实际运行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直接关系到两种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4.2 国外煤层气、煤炭企业的合作启示

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在发展煤层气、煤炭这两种产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我国的情况基本相同,这些国家结合本国的国情,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较好地解决了两种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推动了两种产业的协调发展。笔者仅就澳大利亚在煤层气、煤炭矿业权管理、合作机制方面的经验做一介绍,希望能对我国协调这两种产业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4.2.1 制定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开采方面的法律法规

澳大利亚在有关煤炭开采方面1968年制订了《矿产资源法案(MRA)》,1999年制订了《煤炭开采健康和安全法案(CMSHA)》;2004年制定了有关燃气生产方面的《石油和燃气生产和安全法案(PGA)》,2007年又制定了有关温室效应方面的《国家温室效应和能源报告法案(NGERA)》。这些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煤炭、煤层气开采的规定;煤炭、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矿业权申请方面的规定;煤矿企业开采煤层气方面的规定等等。

4.2.2 在煤炭采矿权或石油天然气采矿权申请方面的规定

(1)提交煤炭采矿权或石油天然气采矿权申请时要向政府和重叠矿权人两方面提交采矿权申请;

(2)重叠矿权人对提交的采矿权申请可做出同意、拒绝或协商合作开发的选择;

(3)如果重叠矿权人拒绝该申请,则必须由政府做出最终决定。

4.2.3 在煤层气和煤炭矿业权重叠方面的规定

(1)除非同意,一方作业不得干扰矿权重叠区另一方的作业;

(2)如果重叠区内任何一方申请采矿权,则需与区域现有矿权人商讨并取得其同意;

(3)对双方在同一区域进行勘探或生产的安全管理做出明确规定;

(4)如果重叠区双方都申请采矿权,协调方案需就相关内容开展合作(由部长批准),包括双方如何对安全问题进行管理以及如何优化煤炭和煤层气生产(合作开发计划)。

4.2.4 符合特定条件的煤矿可以有限制地开采煤层气

拥有采矿权的煤矿可以开采在5年采煤计划区内及准备开采的煤脉内的煤层气,且需将其直接应用于与采煤作业相关目的,例如现场发电,但不得用于商业销售,剩余气体不得排空;单独拥有石油天然气开采权的煤矿可以对5年采煤计划区内的煤层气进行商业化生产利用。

4.2.5 建立煤层气、煤炭企业的合作机制

煤层气公司和煤炭公司共享获得的煤层气和煤炭等相关资料,共同建立矿权重叠区的煤层气储量和煤田地质电脑图形数据库,建立煤层气井产量电脑数据库,结合采煤计划设计有效煤层气抽采计划(包括煤层气井位设计和布井进度)。

4.3 我国煤层气、煤炭企业合作方式建议

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增长,煤炭企业扩充后备资源速度明显加快,后备资源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本进行运作,更有个别煤炭企业规划预留的煤炭资源可以开采几百年,从国家资源管理和资源利用方面来说都是极为不合理的。在国家有关部门组织解决煤层气、煤炭矿业权的过程中,煤层气的矿业权逐年减少,从2007年到2009年,煤层气矿业权分别是64603.69km2、64178.99km2、62785.85km2,煤层气矿业权减少(或退出)的面积全部作为煤炭企业规划的采矿区和后备区。从矿业权管理角度来说,煤层气企业为煤炭企业的发展做出了比较大的支持。煤层气、煤炭产业要实现共同发展,需要双方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站在国家能源产业发展的大局上协同综合考虑、统筹兼顾。煤炭企业首先需要根据煤矿建设产能规模、服务年限,划定煤矿的首采区和规划区,而煤层气企业应根据煤层气地面抽采的实际情况,结合煤矿的首采区和规划区,本着尽可能实现煤层气抽采利用、创造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前提,分阶段、分步骤制定详细的由首采区逐步向外扩展的抽采计划。煤层气的地面抽采规划应体现开发利用煤层气这一清洁能源和降低煤层瓦斯含量、为煤矿开采创造条件两方面的目的。

4.3.1 建立交流平台

建立煤层气、煤炭企业合作的交流平台是两种产业进行有效合作的基础,是推进两种产业信息交流、共享的结合点。交流平台的设置主要应包括制定交流的信息、交流的渠道、组织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4.3.2 合作交流的主要内容

(1)建立煤炭、煤层气企业规划、计划系统,通报相关内容及调整计划内容;

(2)通报作业进度和进展情况;

(3)共享地震、测井、取心、岩心分析、煤田勘查钻孔、气体成分及含气量等方面的勘探资料;

(4)建立协调机制,协调勘探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5)制定相关安全预案和预警机制;

(6)签署信息、资料等方面的保密协议,保护双方的权益。

5 结论

赋存条件的特殊性和依赖性,将煤层气、煤炭两种产业紧紧结合起来,只有相互支持、共同促进才能使两种产业发展的更加顺畅、和谐。

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不仅为两种企业间搭建起信息共享、资料共享、和谐发展的平台,而且对于双方企业降低勘探成本、提高勘探效率,实现高效、有序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2006.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煤层气资源评价报告[R].80~85

赵庆波,刘兵,姚超等.1998.世界煤层气工业发展现状[M].北京:地质出版社,1~2

中国煤碳行业前景如何

您好。

煤炭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在中国能源供给结构中处于重要战略地位,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也处于主导地位,2007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76%和69%,预计到2050年在一次能源生产中仍将占50%。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预期“十一五”期间国内煤炭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约为7.5-8.5%,年均煤炭消费增长量约为4-4.5%。

煤炭产能将持续快速增加

随着固定资产的投资加大,2001至2007年中国原煤产量复合增长率达到15%(如图1)。同时随着前几年的项目陆续投产,今后几年煤炭产量将集中释放,行业新增产能快速增长,煤炭产量也会持续快速增加,煤矿库存也大量增加。

在我国,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4个行业是主要耗煤产业,这四大行业对煤炭消费需求旺盛,其需求量约占煤炭总消费量的70%左右。其中,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动力煤)占总消费量的50%以上。

价格在更高点上寻求均衡

煤炭为政策性影响明显的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几年内国家出台的指导性政策方向。 “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第12章第1节说明:加强煤炭资源勘探,统筹规划,合理开发,提高回采率,减少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设大型煤炭基地,鼓励煤炭企业联合重组,引导形成若干产能亿吨级的企业。鼓励有优势的煤炭企业实行煤电联营或煤电运一体化经营。调整改造重组中小煤矿,依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和环境的煤矿。加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加强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鼓励发展煤炭洗选及低热值煤、煤矸石发电等综合利用,开发推广高效洁净燃烧、烟气脱硫等技术。发展煤化工,开发煤基液体燃料,有序推进煤炭液化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煤炭深度加工转化。

煤炭行业由于具备采掘类行业的属性,价格是行业景气与盈利能力的重要先行指标,也是盈利最直接及最敏感的驱动因素,行业性政策调整带来的成本上升和供需重新紧张可能会促使价格不断在更高点上寻求均衡。而且,随着国际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煤炭利用技术进步,新型煤化工和“煤制油”行业的发展,煤炭在未来中国乃至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还将进一步快速上升。

面临的问题之运力不足

我国对煤炭运输投资低于煤炭生产速度,从整体趋势上看,国内铁路煤炭运输增长率较平稳,没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在2007年以前运输增长率始终低于原煤产量增长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原煤的运输。

铁路运量有限,公路运输行业运输能力也有所下降:在大力治理超载的情况下,我国公路运输行业的运输能力在不断下降,随着煤炭运输需求不断增长,其他途径运输煤炭的压力越来越大。

2008年国家铁路将新增运煤能力6000万吨/年左右,神朔黄线有望增加1000万吨/年左右。由于新增运力主要在北通道上,山西中南部、陕西、宁夏等省区煤炭生产受铁路运输制约的程度会有所加大,尤其是炼焦煤外运能力没有增加,炼焦煤供应紧张状况很难缓解。 2008年铁路运力将向技术先进、有利于节能减排、符合循环经济等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企业倾斜;向大客户以及水运无法到达的中部地区倾斜,全力确保电煤运输。

面临的问题之市场集中度不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度CR4一直低于10%,CR8一直低于15%,即使产业中所有特大型(年产超过1000万吨)企业的集中度也仅在20%左右。作为国内煤炭行业的巨无霸——神华集团,2007年的煤炭产量为2.35亿吨,仅占全国市场的9.3%。

近几年来,虽然煤炭市场规模企业越来越多,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但市场集中度依然不高(如表3).规模型企业数目不断增加,但规模型企业的产量在总产量中的比例却有下降趋势。

国家近10年正在逐步进行行业整合,关停小煤窑。1997年,中国共有82000座矿山,2000年底减少到35000座,其中25000座属于小规模的乡镇和个体煤矿。其中国有大型煤矿2000多座。2006年前十大煤炭集团生产的原煤产量合计为6.5亿吨左右,占全国煤炭产量的27.38%。2006年,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大同集团等企业占全国煤炭生产量的比重分别为8.7%,3.9%,2.2%,目前所占比重不高,但对行业定价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对市场价格有较为明确的指引作用。

至2007年底,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达到7066家,其中原煤年产量超过千万吨的企业34家,产量规模超过11亿吨,所占比重达到45%;部分原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非煤产值比重已达50%以上;大中小煤矿的产量比重调整至50:12:38。

从“十一五”发展规划内容来看,“十一五”期间要关闭小煤窑10622个,产能合计3.05亿吨,占目前煤炭产能的12.87%。到“十一五”末期将争取建成6-8个亿吨级和8-10个5000个万吨级大型煤炭集团,产量达到全国的50%以上。按照上述目标测算,大型煤炭集团公司在“十一五”期间产量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1.9%。小煤窑的关停将给行业内大型企业留出空间,也将使得行业市场秩序大大规范。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将促使行业定价能力提升,将使得行业公司在规模提升的同时,享受价格长期景气。

发展机遇

若简单将我国的煤分为炼焦煤和非炼焦煤。优质炼焦煤资源供给增长缓慢,但优质炼焦煤和肥煤资源稀缺,随着钢铁行业的逐渐复苏,新型煤化工发展将增长对该类资源的需求。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看,由于我国不同煤炭资源种类的赋存差异,优质炼焦煤和无烟煤资源储量相对有限。尽管煤炭行业总体资源供求基本均衡,但不同种类和品质的煤炭资源供求仍然存在差异,一些优质煤炭和稀缺煤种将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2003年以来焦炭产量增长速度很快;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消耗国,每年消耗的焦炭占全球焦炭消耗量的40%以上,市场规模巨大。与此同时,随着中国钢铁产能的持续释放,市场对焦炭的需求也在增加。

我们以开采——洗选——炼焦——煤化工简述煤炭行业的产业链,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分析也可以看出,处于产业链后端的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较好,其中煤气化方向有较为成熟的商用基础。煤炭气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已经被普遍用于合成氨、城市燃气、甲醇生产等领域,而且市场规模较大。其中煤炭间接液化技术目前被南非SASOL公司垄断,已经相当成熟,国内目前正在寻找与南非该公司的合作机会。而对于煤炭资源丰富的我国来说,煤炭气化合成成品油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商业前景较好。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鹿岛冂马(2022-06-12 17:16:15)回复取消回复

    领域的贷款,发挥了积极引导效应。(五)加快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转型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缓解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种种弊端。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看,各国基本都完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并逐步建立了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工作有序进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已经

  • 离鸢怙棘(2022-06-12 17:07:06)回复取消回复

    炭资源整合、提升煤炭产业发展水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省委、省政府为彻底改变全省煤炭工业 "多、小、散、低"的粗放发展格局和模式,描绘出"大力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