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浙江经济(辽宁,浙江)
本文目录一览:
比较一下福建,浙江,江苏,山东和辽宁的经济
福建,浙江,江苏,山东和辽宁的经济。
福建
2014年,福建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55.76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14.9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515.3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525.4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472元。全年公共财政总收入3828.02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362.29亿元;公共财政支出3300.70亿元。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31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22元。
浙江
浙江是中国省内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最小的省份之一,杭州、宁波、绍兴、温州是浙江的四大经济支柱。其中杭州和宁波经济实力长期位居中国前20位。
2012年浙江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达到10340.454美元,超出中国人均GDP6100美元,并且所辖所有11个地级市的人均GDP均高于中国平均水平,发展十分均衡,发达程度高,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GDP)40154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915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222亿元,分别增长1.4%、7.1%和8.7%。人均GDP为7296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878美元),增长7.3%。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4.7:47.8:47.5调整为4.4:47.7:47.9。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6%。
2014年,财政总收入7522亿元,比上年增长8.9%,增速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21亿元,增长8.5%,增速比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
2014年11月,浙江省区被列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
江苏
早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现江苏地区就诞生了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秦统一中国后,随着铁器农具的普及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今江苏地区与中国一样,经济呈总体发展的历史走向,同时也表现出历史阶段性和区域差异性的自身特点。 历史上,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江苏经济取得长足的进步。其间虽然走过一段弯路,但早期修建的大量水利工程、兴办的大量厂矿,却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江苏历经乡镇企业崛起、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创新驱动等几个阶段,江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创业创新创优”为载体,“争先领先率先”为动力,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到20世纪末,江苏基本迈入小康社会,苏南部分地区在中国率先实现初步现代化。“十一五”期间,GDP连续跨过2万亿、3万亿、4万亿元大关,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
江苏综合经济实力在中国一直处于前列。2014年,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088.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34.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1057.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396.5亿元。全省人均生产总值81874元。
江苏县域经济发达,2013年,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江苏占据18席,其中5个居百强前10位。
截至2013年底,江苏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31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总量达38个,全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数量达21个,江苏继续保持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数量最多、功能最全、发展最好的领先优势。
2014年,江苏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7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30396.5亿元,占GDP比重达46.7%;建筑业总产值24592.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09.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33.1亿元;进出口总额5637.6亿美元。
2014年,江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1552.8亿元。
2014年,江苏城镇化率为65.2%。
2015年,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显示,江苏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中国第一位。
山东
山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也是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2007年以来经济总量居第3位。
2014年,山东省实现生产总值(GDP)59426.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98.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8788.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5840.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0879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9911美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26.7亿元,其中税收收入3965.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8.9%;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175.9亿元。
辽宁
2011年辽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GDP突破2万亿元,达到2202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0年增长12.1%,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7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5.6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2150.7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7959.6亿元,增长10.5%。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为8.7∶55.2∶36.1。人均生产总值5029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0年增长11.6%。
2013年辽宁生产总值2707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21.6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4269.5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10486.6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8.7∶53.2∶38.1变为8.6∶52.7∶38.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68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8.6%。
为什么都说中国最富的三个省按名次排列是,辽宁 ,浙江 江苏呢?这是按各省存款算的。
因为这三个省的GDP高,按照GDP算的;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数据,有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等表现形态。
拓展资料
一、主要特征
(一)局限性
(1)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2)GDP没有包括环境质量。设想政府废除了所有环境管制,那么企业就可以不考虑他们所引起的污染而生产物品与劳务。在这种情况下,GDP会增加,但福利很可能会下降。空气和水质量的恶化要大于更多生产所带来的福利利益。
(3)GDP也没有涉及收入与分配。人均GDP告诉我们平均每个人的情况,但平均量的背后是个人收入的巨大差异。
由此可见,就大多数情况,但不是对所有情况而言,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一个好指标。
(4)GDP概念是源自于交换产生财富的原理。这个原理的基本条件是:一是交换必须自愿,二是交换必须不妨碍第三人,三是交换必须在两个清晰的产权主体之间真正发生。假定不符合这三个条件,那么所得出的GDP数值的准确性恐怕就得大打折扣,或者说GDP的数据就会有瑕疵。如强制交易的GDP、妨碍他人的GDP、出口创造的GDP、投资产生的GDP、消费带来的GDP等等都会影响GDP的总有效积累。
(二)可比性
1.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采纳了联合国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因而GDP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
2. 在开展全国经济普查或计算方法及分类标准发生变化后对季度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因此1992年1季度以来的季度GDP时间序列具有可比性。
二、GDP增长
1. 实质GDP和名义GDP通常是不等的(只有数学实质GDP的固定价格的基数年相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2. 实质GDP=名义GDP÷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指以基期为100该期间的指数),
3. 名义GDP=实质GDP×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
4. 至于名义GDP增长率与实质GDP增长率的关系,则是
5. 名义GDP增长率=[(1+实质GDP增长率)×(1+本地平减物价指数升幅)×100%]-1
辽宁与浙江经济水平哪个高?各方名都算
经济水平应该是浙江高~~~~但是两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路线不同,辽宁是重工业基地,而浙江是民营企业,浙江的GDP是15649亿元,而辽宁是9257亿元。杭州做的是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沈阳就是重工业污染比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