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分类6 > 正文

分类6

广东深化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稳投资(广东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hacker2022-06-10 14:26:34分类678
本文目录一览:1、广州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可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

本文目录一览:

广州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可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

 时间就是金钱广东深化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稳投资,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一家房地产开发商从中标拿地到申请《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往往要花上至少3个月的时间,对于不少开发商来说这是一段“等不起”的日子。

为保障工程及时动工,帮助企业盘活项目资金,避免了人力、物力资源浪费,自6月1日起,广州发布实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2.0版,截至6月10日下午,根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计,全市已有40余个项目享受“拿地即开工”政策红利,较以往审批流程提前进入施工阶段。

这是广州住建部门继2018年实行施工许可证与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合并全网办(1.0改革)后,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改善营商环境的又一举措。本次改革主要推出五大优化措施,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使广州市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审批再提速,为实现广州“四个出新出彩”,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铺平道路。

分阶段灵活审批帮助企业节省成本

6月1日,就在广州实施施工许可证2.0版的首日,番禺区住建局便收到了企业的办理申请。“改革后,我们办理了全市第一张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企业1日申请,2日就拿到了许可证,合同工期就从2日开始了。”番禺区住建局副局长陈国桥说。截至10日下午,全市已有40余个项目享受“拿地即开工”政策红利。

拍地取得规划设计条件—办理设计方案审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施工证到最后正式动工,对开发商而言,完成这一周期往往至少需要3个月。广州保利城改投资有限公司开发报建部副总经理李晨透露,这次改革表面上看是缩短了工期,实质上是为开发商整个项目注入活水,既节省了开工成本,也防止在等待施工阶段对人力、设备的浪费,“对于企业来说,这次的措施不仅是‘暖心剂’更是‘强心剂’。”李晨赞不绝口。

本次实施施工许可证2.0版中最大亮点即分阶段发证。建设单位确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后,可根据施工进展顺序自主选择,灵活分三阶段、两阶段或一阶段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实现企业取地用地即可动工。李晨告诉记者广东深化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稳投资:“此前,规划局审批在前,住建局审批在后,是一个线性的流程,要等一个阶段结束,再进入下一阶段。如今,可以通过分阶段灵活审批的方式,实现两证联并审批。”

广州市住建局审批处处长周泽志介绍,分三阶段审批即是按“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地下室”、“±0.000以上”三个阶段分别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广东深化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稳投资;分两阶段审批是将“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和“地下室”合并为“±0.000以下”,即按“±0.000以下”、“±0.000以上”两个阶段分别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广东深化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稳投资;分一阶段则是直接申办工程整体的施工许可证。周泽志表示,此举由市住建局与市规划局携手推动,有助于释放全市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动力,加快企业投入使用与生产经营进度,为企业赢得发展主动,保障建筑从业人员就业。

五大措施让施工许可审批再上“快车道”

在享受到改革红利后,珠光城市更新集团开发设计中心总经理王鑫感慨道:“以后项目就上了快车道了。”对于专业从事城市更新的开发商来说,缩短审批的每一天,都能够节省一笔相当数额的临迁费。提前申请银行贷款,尽早进入施工阶段,王鑫透露,城市更新项目本就有规模大、时间久、跨度长的特点,如今拿到施工许可证后,工期可至少比从前缩短10个月。

本次改革在1.0版“全网办”的基础上,共推出五大举措保障企业项目加速落地。除分阶段灵活发证之外,还包括优化规划手续、细化用地方式、简化办理装修许可和“秒办”变更业务。在优化规划手续方面,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采取承诺制,可对应不同申办阶段提供相应的规划手续,降低申办难度,帮助企业节约申报与开工建设时间,保障市场主体的投资信心。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有助于稳市场主体、稳工人就业,是进一步落实“六稳”“六保”的重要举措。

在把关用地合法的前提下,市住建局还细化了用地方式,解决企业拿地开工的前置条件。从前只有用地批准书一种材料,现在,建设单位可提供《划拨决定书》《出让合同》《不动产权证》等8种材料任意一种,作为用地手续进行申报。

本次改革既做“加法”也做“减法”,一方面从“1”到“8”,企业审批准备材料有了更多选择;另一方面,既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许可申报材料被压减至6项,审批时间也压缩至两个工作日内。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涉及规划调整的既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可由建设和设计单位作出承诺说明,无需办理施工图审查。“无需施工图审查并不意味着放手不管,事中事后的监管工作一项都不会减。”周泽志表示,“放管服”改革不是松懈管理,而是要保障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增强投资预期与信心。

最后,在推进施工证变更业务方面,住建部门以“主动服务”为导向,分类别加快提升企业办事效率。一是对单位名称变更等非关键信息实施“秒办”,建设单位自行在系统登记,即可直接完成变更,政府部门不再审批;二是对项目负责人变更等关键信息实施网上“即来即办”,审批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

目前,申请施工许可的项目数量仍在不断上升,“拿地即开工”的政策吸引力有点儿大,这一点李晨在对比保利集团在各省的项目时感触颇深,广东深化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稳投资他看到了广州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各地“稳投资”计划出炉 基建补短板力度加大

随着各省区市“两会”广东深化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稳投资的陆续召开广东深化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稳投资,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全部出炉。

《财经》记者通过梳理发现,有20多个省份都调低了2019年GDP的预期增长目标,绝大多数省份都提出要发挥稳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补短板的关键作用。

2018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63.56万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为5376亿元,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王振宇等专家表示,现在中央财政实力比地方强很多,建议2019年中央政府加大投资,这样既可以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还能起到撬动社会资本的作用。

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专家提示,现在地方政府投资的项目大多是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需求量庞大,因此,有必要在强调稳增长的同时,规避个别地方政府的无序举债行为,切实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投资有望比去年强劲

在中国31个省区市中,西藏设定的2019年GDP增长目标为10%左右,是全国唯一的GDP增长目标为两位数的省份,贵州设定2019年GDP增长目标为9%,排位全国第二。除此之外,2019年其他省份的GDP增长目标都在9%以下,吉林省排在末尾,2019年GDP增长目标为5%—6%。

《财经》记者注意到,各地在下调GDP增长目标的同时,地方政府层面上的投资力度普遍都在加大。广东、江苏是2018年GDP总量排在最前面的两个省份,位居第一的广东和第二的江苏GDP总量双双突破9万亿元大关。2019年这两个省份的GDP增速目标均有下调,广东由2018年的7%左右下调至6%-6.5%广东深化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稳投资;江苏由2018年的7%以上调整至6.5%以上。在投资方面,广东2018年年初公布的全省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为6000亿元,而2019年安排省重点项目的年度投资计划为6500亿元广东深化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稳投资;江苏2018年年初明确当年要确保200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600亿元以上,而2019年最新确定240个省级重大项目,预计本年度计划总投资高达5300亿元以上。由此可以看出,2019年,广东、江苏两大全国经济实力排名最靠前的省份都在加大投资力度。

在浙江、安徽、辽宁等20多个省份召开的两会中,都明确提出2019年要“稳投资”,要发挥投资对经济稳增长的关键作用,不少省区市开始引进和建设重大项目工程,并且在规模上较以往有所升级。比如,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将“扎实做好稳企业、稳增长工作”置顶,排在2019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的第一位,明确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面实施投资新政,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着力推进数字经济、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文化旅游、能源环保等五个千亿投资工程,实施一批产业大项目,提升八大万亿产业竞争力;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则明确2019年要“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形成经济发展新支撑”,开展“双百攻坚”行动,即推进100个重大项目加快建设、100个重点招商项目签约落地;安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速为10%,将实施包括高铁、城际铁路、机场扩建、长江大桥、引江济淮等在内的一大批重点项目;黑龙江的“百大项目”、贵州的“双千工程”、江西的“大干项目年”等纷纷出炉。

在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投资是2019年“稳投资”的一大看点。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和雄安新区发展的一系列相关投资举措。比如,河北提出要加快雄石城际、京秦高速等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大兴国际机场建设等;天津则提出要开工建设天津至北京新机场联络线,加快建设京滨、京唐铁路,推动京沪高铁二通道、津承城际项目前期工作。

在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方面,上海提出2019年将推进沪通铁路和沪苏湖铁路上海段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徽提出要推进世界级机场群、城际轨道圈、国省干支线、油气管网统一规划和建设。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近日表示,2019年全国“投资数据有望比去年强劲一点”。

建议中央加大投资力度

按照国家统计局1月下旬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9%,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从投资的各项具体数据来看,制造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均比上年增长9.5%, 而基础设施投资仅比上年增长3.8%,很明显,是基建投资拖累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

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地方政府的“稳投资”措施主要集中于基建投资方面。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柳对《财经》记者说,基建投资往往是托底中国经济的主要手段,但那种重点依靠地方政府、地方融资平台的举债投资,使得隐性债务风险越来越大,很多地方政府、地方融资平台并不适合再加杠杆,如果继续过度依靠地方投资刺激经济,就有可能把中国经济推向风险之中。

目前中国西部地区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最为严峻。陈柳带队做过调研,目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排在前十位的省份中,有7个属于西部省份,分别是贵州、重庆、云南、青海、四川、广西、甘肃,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一些地方主要就是依靠政府举债、地方融资平台举债来驱动本地经济发展。

以贵州为例,2008年贵州的GDP仅有3561.56亿元,但到了2018年已达到1.48万亿元,累计增长约3.2倍,贵州成为近十年间中国唯一一个GDP增长了3倍以上的省份。2017年下半年,财政部曾对贵州经济运行情况做了调研,发现2016年贵州的全社会固定投资占GDP的比例高达112.1%,位列全国第二,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9.6%,但与此同时,贵州的财政自给率却是连续三年下降,财政自给率平均不足40%。

目前中国地方财政普遍处于“小马拉大车”的困境,据王振宇介绍,从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始,地市政府的大部分财政税收就被逐级上收,现在中国市、县、乡三级政府的财权只余下不到20%的水平,但却负担70%的民生和绝大部分公共事务的支出。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院长高强到很多地方做过调研,发现有一些县级政府的自有财力还不到每年财政支出总额的5%,现在这些地区发展经济,主要是靠贷款和上级财政或多或少的转移支付。

对于从中央到地方正在推进的稳投资,王振宇、陈柳等专家建议,在地方政府实施基建补短板、大力挖掘民间投资潜力的同时,中央政府可以加大投资力度,这样既可以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还能起到带动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作用。

工程材料已交到财政审批下一步是什么?

.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人防、消防、环保等部门审查都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之前,改革后的文件取消了各相关部门审查的材料要求,今后如何处理?

国办发〔2018〕33号文件明确,消防、人防等设计审核确认列入施工许可阶段,并将消防设计审核、人防设计审查等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相关部门不再进行技术审查。赣建法〔2018〕25号文件明确,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纳入施工许可流程并联办理,需要提供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要求各级主管部门不得在清单之外增加或变相增加办事环节和申报材料。鉴于各地在项目规划报建时做法不一,不少事项均作为规划审批前置条件,本次改革最大程度进行了清理,各地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按照国办发〔2018〕33号和赣建法〔2018〕25号文件要求落实,并同步告知相关主管部门,确保当地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有序推进、落地生效。

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原来有建筑面积核算要求,现在取消了,那么现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建筑面积把控是否有惩戒机制,是不是把这个惩戒机制纳入管理?

赣建法〔2018〕25号文件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过程中虽然没有建筑面积核算要求,但保留的规划设计方案和施工图中有建筑面积相关数据。下一步,将根据全省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关于实行多部门联合测绘、联合勘验的部署要求,具体明确建筑面积核算方式方法。赣建法〔2018〕25号文件明确,各地主管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积极推进审批事项综合改革工作,应当包括惩戒机制。

3.现在办理选址意见书只需4-5个材料,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只需3个材料,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只需4个材料,可不可以明确一下哪些是可以容缺受理的材料?下一步要推行一网审批,在一网审批的材料提交上就要求我们标明哪些是可以容缺的,如果不标明的话,那么这些材料就提交不进来。

容缺受理的目的是让行政许可对象少跑路,推行“边审边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企业提前开工建设。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过程中实行容缺受理,不等同于容缺审批,核心材料不能缺,容缺材料数量不得超过申报材料清单的三分之一。具体容缺的材料要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文件可以容缺受理;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或者备案文件可以容缺受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时建设工程施工图可以容缺受理。各地也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不同的规划许可合理确定具体容缺的材料。同时,申请人必须对所缺材料作出按约定时限提交的书面承诺,如审批事项办结时限到期,申请人不能按约提交所缺材料,行政机关将做出对该审批事项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该申请人因失信也将不再适用“容缺后补”机制。

项目建设需要哪些审批,流程是什么?

一、项目建设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对项目进行审批。

二、审批流程如下:

有行政主管部门的开发商,由主管行政部门转报项目立项申报资料;无行政主管部门的开发商,可直接报市房地产开发管理办公室,项目立项申报资料由该办转报市发改委。

纳入土地收购出让的项目,开发商在通过招标、拍卖方式取得开发土地使用权后,凭《中标确认书》或《拍卖成交确认书》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与其它申报材料一起上报。市发改委在收到申报资料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现场勘察,对符合条件的,市发改委予以批复。

对属上级发展计划部门审批权限内的项目,由市发改委负责转报。在收到申报资料后,5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复可研报告。

扩展资料:

项目建设审批需要准备的材料:

1、书面申请(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书)。

2、提供资金落实证明(银行出示的资金证明)。

3、土地使用权证明。

4、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具有以下附件,规划部门对项目建设选址的初审意见;土地管理部门对建设用地的初审意见;环保部门的环评报告;有关部门对供电、供水、供热、供气以及地震的审查意见;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招标总体方案。

5、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资质证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和资质证明)。

6、项目地形图。

7、项目建设投资概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立项审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程项目建设程序

2019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 粤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排名保持全国第一

1月28日上午,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达9.73万亿元、同比增长6.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8万元,增长8.5%。全省进出口总额达7.16万亿元、增长5.1%。实际利用外资1450.9亿元、增长4.9%。此外,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4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1%,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南方日报记者 吴哲

2018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

报告显示,2018年,广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全力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各项工作,全省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9.73万亿元、同比增长6.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21万亿元、可比增长7.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8万元、增长8.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2%。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过7000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进出口总额达7.16万亿元、增长5.1%。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450.9亿元、增长4.9%,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7.9%。加大力度促进就业,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4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1%,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二是高标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自贸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开放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亲自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落实便利港澳居民到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广东自贸试验区深改方案获国家批准,获批40项改革自主权,外资负面清单缩减至45条,在全省推广91条改革创新经验。

三是坚决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重大任务,聚焦关键领域强力推动,三年行动开局良好。完成省属国有“僵尸企业”出清885户,国企投资经营风险有效管控。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农村低保最低标准提高至年人均5280元以上,贫困户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总体实现。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省财政新增统筹安排150亿元、三年将投入683亿元。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全面推进茅洲河、练江、广佛跨界河流等重污染河流治理,完成925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和185个城市黑臭水体整治。

四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出台“实体经济十条(修订版)”“民营经济十条”“促进就业九条”等系列政策措施,全省新增减税降费约1600亿元。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数量突破1000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达5.26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4.1%。出台“外资十条(修订版)”“稳外贸九条”,进一步放宽制造业、金融业等领域外资准入。出台推动工业投资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8439家,总量超过5万家、跃居全国第一。

五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强省建设扎实推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制定实施“科技创新十二条”等创新政策,预计全省研发经费支出超过25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5%,有效发明专利达24.9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国一半,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排名保持全国第一。45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六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解决农业农村突出问题,“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省财政自2018年起三年投入75亿元支持粤东粤西粤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首批50个建设进展顺利。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增至4个。新增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扶持90个镇、360个村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严格抓好耕地保护,完成3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垦造水田16.32万亩,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居全国前列。

七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对口支援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的先导作用,完成广州白云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揭阳潮汕机场、惠州机场扩建进展顺利,湛江新机场、韶关机场获批建设。广州至汕尾高铁建设进展顺利,汕尾至汕头高铁开工建设,广州至湛江350公里时速高铁列入国家专项规划,建成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广梅汕铁路厦深联络线,完成茂名至湛江铁路电气化改造,新增高铁运营里程342公里、总里程达1905公里,改变了粤西长期以来没有高铁的局面。建成汕昆高速、武深高速,虎门二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深中通道加快建设,新增高速公路655公里,通车总里程超过9000公里、保持全国第一。阳江核电5号机组、世界首台175万千瓦台山核电1号机组等重大能源项目建成投产。

八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各项民生事业取得新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全面完成省十件民生实事。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68.7%。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约3个百分点。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考核均居全国第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居全国前列,全民禁毒工程扎实开展,社会治安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九是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推出移动民生服务“粤省事”平台,实现509项高频民生服务事项“指尖”办理。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省政府部门权责清单事项从5598项大幅压减至3018项、压减率46%。深入推进强市放权,继续向广州、深圳委托77项省级行政职权,推进新一批54项行政职权委托或下放地市实施。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29.7万户、总量达1146万户。

2019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5%,突破10万亿元大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5%以内、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报告显示,广东将着重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以规则相互衔接为重点,加快编制大湾区建设专项规划,携手港澳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共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抓好深中通道、虎门二桥、广州白云机场第二高速等项目建设。加快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宝安机场扩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等前期工作,抓好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等港口建设,加快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将大湾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区。

(二)咬定三大攻坚战目标不放松,确保取得决定性进展。牢牢守住政府债务限额要求,大力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动态管理,确保扶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开展“让广东河更美”大行动,高标准建设“万里碧道”工程。

(三)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汽车、智能家电、机器人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珠三角城市群启动5G网络部署,加快5G商用步伐。完善“三旧”改造政策体系,抓好连片改造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改造面积不少于5万亩,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率达到15%以上。打好治理违法建设攻坚仗,全年完成整治1亿平方米以上。

(四)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不动摇,继续实施科技创新八项举措,聚焦“卡脖子”问题集中攻坚,进一步提升我省创新能力。在新一代通信与网络、量子科学、脑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布局建设高水平研究院。打造国际创新人才高地。优化实施“珠江人才计划”“特支计划”“扬帆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

(五)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支持新建5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继续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扶持100个专业镇、1000个专业村发展特色产业,创建“粤字号”农业知名品牌。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优先在沿交通线、沿省际边界、沿景区、沿城市郊区重点推进,滚动打造10—20个示范县、100—200个示范镇、1000个以上示范村,年底前基本完成人居环境基础整治任务。加强耕地保护,新立项高标准农田120万亩以上,新垦造水田7万亩,抓好占补平衡工作。

(六)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强化珠三角核心区引领带动作用,优化区域对口帮扶协作机制,加快广清一体化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建设。支持东西两翼沿海经济带建设。建设好汕头、湛江2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培育壮大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阳都市区,与珠三角沿海地区串珠成链。在粤东粤西沿海集中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大力发展临港化工、海工装备、海洋生物、海上风电等产业,推进南海油气开采。建设北部生态发展区。坚持生态优先,严控开发强度和产业准入门槛,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筑牢全省绿色生态屏障。

(七)切实抓好消费和投资,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大力推动基础设施补短板,全年安排省重点项目投资6500亿元。加快打造珠三角联通粤东粤西粤北的高快速交通通道,推进赣州至深圳、广州至汕尾、汕尾至汕头等高铁建设,开工建设广湛高铁,建成梅汕铁路等项目。抓好汕湛、河惠莞、广湛等高速公路建设及拥堵路段改扩建,做好珠海至江门黄茅海通道、深圳至深汕特别合作区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国省道和“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推进湛江新机场、韶关机场建设,完成揭阳潮汕机场扩建、惠州机场扩容扩建。

(八)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六类底线民生保障水平。二是建立涵盖学前至高中各学段的生均经费保障制度。三是加强粤东粤西粤北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和服务能力建设。四是加大技能培训和创业就业支持力度。五是提升“四好农村路”质量安全水平。六是支持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等富民兴村特色产业。七是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和文化遗产保护。八是大力推进“厕所革命”。九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测。十是依托数字政府“粤省事”平台强化政务便民服务。

(九)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好向各地市委托下放的省级行政职权,继续下放一批省级管理权限,将省级权责清单事项从3018项压减到1000多项。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分类管理和落地便利化改革,实现开工前政府审批时间民用建筑项目不超过41个工作日、工业项目不超过45个工作日。构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体制,完善托底保障机制,加大对粤东粤西粤北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强政治建设。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强作风建设。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坚决防范“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各级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坚持厉行节约,一般性支出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压减,严控“三公”经费预算。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 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简称意见)。意见中对改革内容及如何统一审批流程做了详细说明。

一、总体要求

改革内容: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施全流程、全覆盖改革。改革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包括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服务);主要是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不包括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工程;覆盖行政许可等审批事项和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以及备案等其他类型事项,推动流程优化和标准化。

主要目标:2019年上半年,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省(自治区)和地级及以上城市初步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框架和信息数据平台;到2019年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相关系统平台互联互通;试点地区继续深化改革,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和事项,减少审批阶段,压减审批时间,加强辅导服务,提高审批效能。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

二、统一审批流程

精简审批环节。精减审批事项和条件,取消不合法、不合理、不必要的审批事项,减少保留事项的前置条件。下放审批权限,按照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原则,对下级机关有能力承接的审批事项,下放或委托下级机关审批。合并审批事项,对由同一部门实施的管理内容相近或者属于同一办理阶段的多个审批事项,整合为一个审批事项。转变管理方式,对能够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方式替代的审批事项,调整为政府内部协作事项。调整审批时序,地震安全性评价在工程设计前完成即可,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等评估评价和取水许可等事项在开工前完成即可;可以将用地预审意见作为使用土地证明文件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将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提前到开工前办理,在工程施工阶段完成相关设施建设,竣工验收后直接办理接入事宜。试点地区要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在加快探索取消施工图审查(或缩小审查范围)、实行告知承诺制和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等方面,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规范审批事项。各地要按照国务院统一要求,对本地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统一审批事项和法律依据,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审批事项名称、申请材料和审批时限。要本着合法、精简、效能的原则,制定国家、省(自治区)和地级及以上城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明确各项审批事项的适用范围和前置条件,并实行动态管理。下级政府制定的审批事项清单原则上要与上级政府审批事项清单一致,超出上级政府审批事项清单范围的,要报上级机关备案,并说明理由。

合理划分审批阶段。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主要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其中,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主要包括项目审批核准、选址意见书核发、用地预审、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等。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主要包括设计方案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等。施工许可阶段主要包括设计审核确认、施工许可证核发等。竣工验收阶段主要包括规划、土地、消防、人防、档案等验收及竣工验收备案等。其他行政许可、强制性评估、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以及备案等事项纳入相关阶段办理或与相关阶段并行推进。每个审批阶段确定一家牵头部门,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由牵头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严格按照限定时间完成审批。

分类制定审批流程。制定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示范文本。地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根据示范文本,分别制定政府投资、社会投资等不同类型工程的审批流程图;同时可结合实际,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大小等,进一步梳理合并审批流程。简化社会投资的中小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对于带方案出让土地的项目,不再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将工程建设许可和施工许可合并为一个阶段。试点地区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也可以在其他工程建设项目中探索将工程建设许可和施工许可合并为一个阶段。

实行联合审图和联合验收。制定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和联合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将消防、人防、技防等技术审查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相关部门不再进行技术审查。实行规划、土地、消防、人防、档案等事项限时联合验收,统一竣工验收图纸和验收标准,统一出具验收意见。对于验收涉及的测绘工作,实行“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

推行区域评估。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推行由政府统一组织对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水资源论证等评估评价事项实行区域评估。实行区域评估的,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土地出让或划拨前,告知建设单位相关建设要求。

推行告知承诺制。对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公布实行告知承诺制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及具体要求,申请人按照要求作出书面承诺的,审批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信用等情况直接作出审批决定。对已经实施区域评估范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相应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

三、统一信息数据平台

建立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地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整合建设覆盖地方各有关部门和区、县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并与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对接,实现审批数据实时共享。省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要将省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纳入系统管理,并与国家和本地区各城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审批数据实时共享。研究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管理办法,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指导和监督。地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要具备“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在线并联审批、统计分析、监督管理等功能,在“一张蓝图”基础上开展审批,实现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以应用为导向,打破“信息孤岛”,2019年底前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等相关部门审批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地方人民政府要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整合建设资金安排上给予保障。

四、统一审批管理体系

“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统筹整合各类规划,划定各类控制线,构建“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加强“多规合一”业务协同,统筹协调各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提出建设条件以及需要开展的评估评价事项等要求,为项目建设单位落实建设条件、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加速项目前期策划生成,简化项目审批或核准手续。

“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县级及以上城市人民政府要加强政务大厅建设,发挥服务企业群众、监督协调审批的作用。整合各部门和各市政公用单位分散设立的服务窗口,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建立完善“前台受理、后台审核”机制,综合服务窗口统一收件、出件,实现“一个窗口”服务和管理。省级人民政府要统一制定本地区“一窗受理”的工作规程。鼓励为申请人提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咨询、指导、协调和代办等服务,帮助企业了解审批要求,提供相关工程建设项目的申请材料清单,提高申报通过率。

“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各审批阶段均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的运作模式,牵头部门制定统一的办事指南和申报表格,每个审批阶段申请人只需提交一套申报材料。建立完善审批清单服务机制,主动为申请人提供项目需要审批的事项清单。不同审批阶段的审批部门应当共享申报材料,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交。

“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配套制度,明确部门职责,明晰工作规程,规范审批行为,确保审批各阶段、各环节无缝衔接。建立审批协调机制,协调解决部门意见分歧。建立跟踪督办制度,实时跟踪审批办理情况,对全过程实施督办。各级政府部门要主动加强与人大及司法机构的沟通协调配合,加快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规范的立改废释工作,修改或废止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要求不相符的相关制度,建立依法推进改革的长效机制。

五、统一监管方式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统一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实行告知承诺制的审批事项,审批部门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对承诺人履行承诺的情况进行检查,承诺人未履行承诺的,审批部门要依法撤销行政审批决定并追究承诺人的相应责任。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信用信息平台,完善申请人信用记录,建立红黑名单制度,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出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对失信企业和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监管。将企业和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不履行承诺的失信行为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并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互联互通,加强信用信息共享,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

规范中介和市政公用服务。建立健全中介服务和市政公用服务管理制度,实行服务承诺制,明确服务标准和办事流程,规范服务收费。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立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对中介服务行为实施全过程监管。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要全部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实施统一规范管理,为建设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

六、加强组织实施

强化组织领导。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切实担负起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责任;各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等“放管服”各项改革任务的协同联动,形成改革合力。各省级人民政府要按照本实施意见要求,全面领导本地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指导和督促,为改革工作提供组织和经费保障,积极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在本实施意见印发后1个月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各地方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承担改革主体责任,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部门,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加强沟通反馈和培训。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建立上下联动的沟通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地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情况,督促指导地方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各地要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采用集中培训、网络培训和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和申请人的业务培训,对相关政策进行全面解读和辅导,提高改革能力和业务水平。

严格督促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评估评价机制,重点评估评价各地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和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等情况,并将有关情况报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地方有关部门工作的督导力度,跟踪改革任务落实情况。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定期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对于工作推进不力、影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程,特别是未按时完成阶段性工作目标的,要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做好宣传引导。各地要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宣传报道相关工作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加强舆论引导,增进社会公众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为顺利推进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柔侣澄萌(2022-06-11 00:10:25)回复取消回复

    汕头等高铁建设,开工建设广湛高铁,建成梅汕铁路等项目。抓好汕湛、河惠莞、广湛等高速公路建设及拥堵路段改扩建,做好珠海至江门黄茅海通道、深圳至深汕特别合作区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

  • 澄萌淤浪(2022-06-11 01:32:07)回复取消回复

    放的省级行政职权,继续下放一批省级管理权限,将省级权责清单事项从3018项压减到1000多项。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分类管理和落地便利化改革,实现开工前政府审批时间民用建筑项目不超过41个工作日、工业项目不超过45个工作日。构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体制,完

  • 弦久纵遇(2022-06-10 23:01:45)回复取消回复

    审查。“无需施工图审查并不意味着放手不管,事中事后的监管工作一项都不会减。”周泽志表示,“放管服”改革不是松懈管理,而是要保障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增强投资预期与信心。最后,在推进施工证变更业务方面,住建部门以“主动服务”为导

  • 痛言怀桔(2022-06-11 00:12:38)回复取消回复

    要的审批事项,减少保留事项的前置条件。下放审批权限,按照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原则,对下级机关有能力承接的审批事项,下放或委托下级机关审批。合并审批事项,对由同一部门实施的管理内容相近或者属于同一办理阶段的多个审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