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我体验的现实意义(幼儿有自我实现感)
本文目录一览:
幼儿自我意识是什么
问题一: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方面有哪些方面 人的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学前期开始的。在学前儿童个性形成中,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对自己或别人的评价往往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再现,而且,对成人的评价,有一种不加考虑的轻信态度。例如,他们评价自己是(我不是)好孩子,是因为“老师说我是(或不是)好孩子”。到学前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渐对成人的评价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儿童的评价不客观、正确,儿童往往会提出疑问,申辩,甚至表示反感。 二、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一般只能评价一些外部的行为表现,还不能评价内心状态和道德品质等。如他“为什么说你自己是好孩子?”4岁儿童回答“我不打架”或“我不抢玩具”,而6岁的儿童则可以说到一些比较抽象、内在的品质特点,如“我听话,遵守纪律”或“我谦让,对小朋友友好。” 三、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对自己的评价是比较简单、笼统的,往往只根据某一、二个方面或局部进行自我评价,例如,“我会唱歌”,“我会画画”。学前晚期儿童的评价就比较细致、比较全面些。如,他会说“我会唱歌,也会跳舞,可是就是画画不好”。 在整个学前期,甚至学前晚期,儿童对自己评价的能力还是较差的,成人的态度对儿童的评自我评价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必须适当、客观、公正,任何过高、过低或其它不恰当的评价都是有害的。例如,如果成人对儿童说:“你永远也学不会”,“你总是不会安静”,“你老是爱打人”等等,儿童就会认为自己真的是毫无希望的人,变得没有信心。
问题二:孩子多大就会有自我意识 幼儿阶段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宝宝在和母亲及其他成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开始注意起“自己”来。当他意识到自我后,就渐渐有了自己的主张,甚至变得任性固执,这些都是孩子探索自我的开始。
1岁左右:“我是和妈妈连在一起的吗?”
3~4个月的婴儿会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他不知道自己和妈妈的区别,也不知道自己和其他人的区别。
不过,总有一天,宝宝会发现,也许妈妈和自己是不一样的。宝宝会注意到,妈妈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在自己身边的。尿湿了、饿了,想要妈妈的时候但妈妈没有过来,原来自己和妈妈不完全是一样的啊!
有时候,健康的宝宝既没有尿裤子,也不饿肚子,但他就是哭。其实,这是他在试探妈妈。有趣的是,1岁左右的宝宝通常会非常喜欢碰触外界的一切东西,因为他很想感受触摸自己和触摸别的什么东西有什么区别。
1~2岁:“镜子里的宝宝就是我!”
这时,虽然宝宝知道有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或物存在着,但他还是不能确定自己究竟是谁。妈妈不妨让他在镜子前自己玩。
1岁多一点的宝宝看到镜子里的自己,通常只能明白镜中的自己不是“真的”;快2岁的宝宝则大多能知道镜子照出了自己的模样。
1岁刚出头的宝宝对别人呼唤他的名字能作出反应;到了1岁半的时候,他已经能理解自己有名字这回事,同时,他知道名字是属于他的东西。
这个时期的孩子最粘人。他们希望妈妈总在自己的身边,有什么要求的话,妈妈很快就能回应他,不过,如果妈妈不回应的话,他也会渐渐习惯的。
2~3岁:爱发脾气的小孩子
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会说“不”,这是他自我意识的萌芽。因为他相信自己什么都能做,所以他什么都想亲自尝试。可是,事实上许多事他不能做,当事实和自己的想法出现差距时,小孩子的内心当然会有矛盾,所以,这个时候他发点小脾气也是可以谅解的。
俗话说:三岁惹人嫌。说的就是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会坚持自己的主张,开始反抗妈妈,2岁半以后,不管做什么,他总是要抢着自己来。如果一件事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却不能完成,他也许会大哭大闹。其实,这也是他分散心理压力的表现,妈妈不用担心。你要学会赞美他的成功,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
另外,2岁前后,因为家长无意中的行为影响,孩子开始朦朦胧胧意识到性别的差异。
3~4岁:开始懂事的孩子
到了3岁多,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他也渐渐不再“惹人嫌”了。
他的耐心会慢慢增加,他还可能考虑别人的心情,适当地表达自己。孩子开始学着自我约束,会根据周围的情况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
这时,孩子开始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形成“自我评价”,所以,妈妈要多多夸奖他。如果他真的做错了什么事,妈妈应该就事论事地批评。
妈妈要努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3岁以后的孩子,对成功的要求也会变高。他能容忍好几次的失败,所以妈妈要多多鼓励他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
4~5岁:“人小鬼大”开始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真正理解什么是自己。他开始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时间概念,并且理解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还有明天的自己是连贯的,一致的。不管自己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用什么名字称呼,自己就是自己。
这时,他也能试着理解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的规则,了解他人的能力增强。
3岁多的孩子对性别差异的认识很直观:女孩长发,男孩短发;女孩穿裙子,男孩穿裤子。而4~5岁的孩子已经能清楚地分辨男女,即使女孩穿上男孩的衣服,女孩还是女孩。如果他问你一些关于性别方面的问题,你可不要吃惊。只管简洁地、坦率地、科学地回答他就行了。...
问题三:在生活(幼儿园)中所见的哪些行为是幼儿自我意识的表现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萌发小班幼儿自我意识的必要性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主体意识到自己的外部行为和内心活动,并且能够恰当地评价和支配自己的认识活动,情感态度和动作行为,由此逐渐形成独立性、主动性、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与支持性等性格特征。镜像研究⑴表明,自我意识的出现是在婴儿24个月以后。我国研究者对学前儿童的自我发展进行了协作研究后提出3―4岁幼儿是自我意识形成阶段,即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初期,他们主要通过亲身经历、重要他人、环境等获得自我意识。因此,帮助小班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帮助幼儿萌发积极自我意识的几种策略与方法
1、在教学和生活活动中,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
①建构有效的主题活动,了解个体自我与客体
小班入园阶段是幼儿从家庭环境过渡到幼儿园环境的关键期。幼儿入园前在家中倍受呵护和关爱,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表现比较模糊。在幼儿园新生入园时我们常常发现一些不适现象:哭闹不止、神情紧张、坐立不安,有的甚至自由散漫、不受约束。
对于小班特殊期的孩子,教师可以创设行之有效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对个体自我和客体有所了解。
如,《我》:介绍我和我的家庭;认识自己的身体;《我的物品》:认识自己在幼儿园使用的物品;《我的朋友》:认识同伴及一起玩游戏;《我的幼儿园》:认识幼儿园、老师、医生、食堂的叔叔阿姨等。通过这些主题活动使他们认识自己,对自己与幼儿园的人、事物的关系建立初步的概念。与此同时,教师请幼儿将自己最喜爱的照片和玩具带到幼儿园来,使他的自我情感得到满足,从而进一步悦纳周围的环境。
②抓住日常生活契机树立幼儿自信心
由于家长过分溺爱,生活小事也一味包办代替,这一定程度上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幼儿园的日常生活非常琐碎,却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相当多的时间,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契机,对于小班孩子树立自信尤为重要。
如,在进餐中,教师可以先给幼儿少盛一些饭,鼓励幼儿很快吃完,教师及时给予表扬:你真能干,真棒!有了一次成功的体验后,幼儿马上会添第二碗饭。又如:为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生活能力锻炼,在班级中可以开展“能干宝宝”评比活动:自己吃饭奖励红五角星、自己穿脱衣服奖励绿五角星、自己整理玩具奖励黄五角星。通过适当的鼓励让每个孩子得到不同的五角星,久而久之,自信心也随之树立,自我意识会逐渐强化。
2、在游戏交往中,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
让幼儿从“自我中心”中摆脱出来,使其正确认识自己,并能正确认识别人。
小班幼儿对角色扮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只关心自己扮演什么角色,而不能与他人协调角色分配,他们所处的是“自我中心状态”(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那么,如何设法改变这种自我中心状态,帮助幼儿合理分配角色,使自我主体与集体相互协调?
开始游戏时,教师可以先帮助幼儿互相协调分配角色,启发幼儿制定轮流交换角色的规则,让每个幼儿都能机会均等的担任自己喜欢的角色。对于有谦让行为的幼儿以五角星、小红花等给予强化表扬,而对于特别“自我中心”,不能协调的幼儿则采取一些必要的“惩罚”,如取消他想得到的奖励(五角星、小红花),同时告诉他为什么得不到奖励,在下一次游戏角色分配前再提醒他争取得到想要的奖励。通过这样正反两方面的强化,有助于帮助幼儿逐步学会协商、合作,学会克制自己,明辨是非。
在交往中,我还发现小班幼儿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什么都是我的,因此在同伴相处中常常出现一些纠纷。
全托小班的阿伟正......
问题四:现实生活中,幼儿自我意识极不成熟主要表现在 现实生活中,
幼儿自我意识极不成熟主要表现在
对父母过于依赖
问题五: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来了父母的什么? 儿童的自我意识来自于生活中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
儿童的学习能力以及模仿能力非常强。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一点不假,儿童就相当一个无限大的硬盘,你输入的东西不论好坏,他都会记住。平时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足以对儿童的行为言语产生极大的影响。
例如:一个父母教育儿子不要说脏话,但是当他发现大人总说脏话的时候,他自然学习,慢慢你会发现孩子也跟着说脏话,教育他,打他,骂他也无济于事。往往有的父母将责任推卸给孩子,认为孩子是孺子不可教也,或是学校,但从来不检讨自己的言行。
孩子的成长的环境尤为重要,我有朋友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好,家里摆着很多书,同时大人也没事的时候和孩子一起看书,即使孩子无聊的时候也能不去看喜洋洋,熊大那样的动画片,没有一点营养。会为孩子选择一些适合他年龄段并且有自然科学一面的视频。大人和孩子一起看,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会做到,没有做到一定会道歉,并且严格遵守弥补的期限,这是教育守信。
大人没有做到不要强加让孩子做到,因为孩子很有可能是跟家长学习的。
问题六:简述幼儿自我意识培养应注意什么 1.交谈时,把身体蹲下跟幼儿一样高,让他感觉你俩是平等的关系;
2.做事时征求他的意见,正确的就采纳,不正确的也告诉他为什么不能采纳,采纳后有什么不好的后果。
问题七:如何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要促进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帮助宝宝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做为父母应该:
1、满足孩子爱的需要,使孩子获的安全感
家人的关爱是能够使孩子体验到自己是受欢迎的,得到认可的,好的家庭和谐的氛围让他会对外部世界产生基本的信任,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外界交往。当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由着孩子的 性子。子君每天经过超市的门口都会给我说:“妈妈,给我买棒棒糖和吸吸果冻吧”面对孩子有时我会带她进去挑选,时间长了我发现这样不仅纵容了孩子,而且食品也不健康。再经过超市时给我说,我就不再带她去买,她就开始大哭、叫嚷。怎么办?后来发现在孩子发脾气时对其喋喋不休的正面教说或哄是无济于事的,不如采取冷处理“视而不见”转移他的注意力,事后再告诉孩子那样做不对。
2、为孩子提供自己独立的机会。
孩子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愿望,什么都要自己来,着是他们寻求自我肯定的需要。 家里或园里我们都要积极为它们创造条件,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如自己洗手、喝水、扔垃圾、穿衣服等。让孩子在自己动手和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和自信,体验自我实现的价值。
3、鼓励孩子积极地与同伴进行交往
以自我为中心是2岁宝宝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作为父母要鼓励孩子积极地与同伴交往,让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发现别人和自己是不同的,在游戏中对事情的看法也会不同。当然对于我的女儿这样也是有些困难的,她的玩伴是固定的,别的小朋友很友好的走过来,她也会转过身子不予理睬,我也是努力的反思自己,因为这对于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非常重要。
问题八:提升幼儿自我意识的方法与策有哪些 个性是指人相对固定的行为情感思维方式。它决定人一生的生活方式及生命质量。良好的个性品质包括:自信、自尊、自制、自强、热情、勇敢、大方等,健全的思维方式,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应变力、意志力、反应敏捷、遇事冷静,抗挫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要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拥有一个良好个性?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我们的能力为0,通过跟我们的父母互动,一起生活的时候,我们的眼中我们的父母是神,他们什么都会,我们什么都不会,在这种互动的情况下长大,我们个人的潜意识里都会有一种自卑感。”所以人的一生中都要克服这种自卑感,然后寻求优越感。最初对这种自卑感的克服就是从自我服务能力培养开始。
这个时候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是:我很弱小没本领我不行我需要爸爸妈妈。比如:孩子都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像爸爸那样等。为什么呢?他们需要获得力量感。
一个人是否有足够恰当的自信心,与童年时的成长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自信的获得与正确的自我意识形成是一致。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是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主体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特别是人我关系的认识,它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己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对个性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大大丰富,首先是他们对自己生理特征及性别的认识开始。逐渐萌发对自己社会角色以及心理活动的意识。因此,抓住这个关键期对孩子进行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也是最容易产生效果的。
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在他们已经对自我形成了某种看法。我是漂亮的孩子…..等等,而他们的这些自我认识基本上就是家长同伴教师平时对他评价的翻版。一直受到周围人肯定的、积极评价的儿童往往会对自己产生一种满意感和自信感;而经常受到别人否定的,消极评价的儿童容易对自己产生自卑感与孤独感。良好的自我意识是良好个性的基础。
这个时期的孩子你们心里是否有一个培养的目标呢?是什么呢?确定吗?
那么在家里我们如何对孩子良好自我意识进行培养呢?
一 通过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体验成功感自豪感,确认自我价值。
二 营造一个良好家庭心理环境,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继而发展到正确评价他人。
三 正确地性别教育,使孩子确定认可自己的性别角色。
四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与理解,调控自己的行为,增加自我控制能力。
幼儿园孩子体验做饭的意义
1、培养家庭氛围
家长们往往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家庭氛围,例如参加亲子游戏、一起出外郊游等,其实在家里最常见的做饭活动也是培养家庭氛围的良好时机,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会讨论、会争吵、会有最后吃到自己做饭的成就感,对联络亲子关系非常有利。
2、生存技能
学会做饭,大人不在家的话,孩子可以自己动手做饭,可能在做饭的过程中,孩子对烹饪产生了兴趣,说不定以后还会成为自己人生的职业。
3、培养动手能力
孩子在洗菜、切菜、炒菜等过程中,双手得到锻炼,在解决各种小问题的时候动手能力会提高,有利于刺激大脑发育。同时在学做菜的过程中,孩子还需要思考哪些步骤需要先进行,怎么搭配,经过这样日常的锻炼,孩子的思考会越来越全面,统筹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在亲子活动中制作客家美食不仅仅可以让幼儿从中学习一项生活技能,同时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能让孩子通过与食材的亲密接触,可以全方位地开发脑力、体力运动、情感、创造、想象等多种能力的发展;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了解事前准备、烹饪开始和事后清洁等工作流程。
从中体验劳动的秩序和美感,还能够体验到通过自己劳动获得美食的味道与购买的美食味道有哪些不同;通过幼儿积极参与制作客家美食还可以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和艺术气息,孩子们在烹饪食物时,能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力。
发挥他们自己的创意,展现不同的颜色、形状、等等设计,让孩子们在美食制作中感受艺术和创作艺术,让美食成品成为孩子们创作的艺术品,同时美食制作也非常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和脑部的发育。
幼儿自我体验容易受到大人的影响吗
幼儿自我体验容易收到大人的影响,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幼儿健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和鲜明的组织特点,需要深入的研究
人类早期是作为一类生物与其他生物平等地参与大自然中优胜劣汰的竞争的,农业经济时代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充满自然物质的空间里,工业经济时代人类开始生活在人工的物质环境中,逐渐脱离了优胜劣汰的残酷的自然选择,在当今生存环境越来越舒适的知识经济时代,生存空间渐渐异化,人们几乎用不着让自身去适应自然条件,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身心素质的弱化,[2]因此,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了解如何保持和促进身心健康,即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健康教育。人的生命历程的每一阶段都必须高度重视健康问题,都必须吸取健康信息,任何时候放松了健康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健康就会远离自己。幼儿健康教育是终身健康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期,发育迅速但远未完善的生理特点、天真纯洁但容易受到伤害的心理特点、活泼好动但自我保护能力欠缺的活动特点等,决定了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健康教育与幼儿素质教育的关系密切,幼儿素质教育为幼儿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要实践幼儿素质教育的理念,必须重视将幼儿身心素质的提高作为根本目的的幼儿健康教育,否则,必将影响幼儿素质教育预期目标的实现。因此,幼儿健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
幼儿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幼儿健康认识、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培养幼儿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的系统的教育活动。幼儿健康教育规律的探寻建立在幼儿的健康认知、健康态度及健康行为特点的把握之上。
幼儿的健康认知有别于成人,譬如,许多幼儿认为只要接近生病的人就会被传染而无论是何种疾病,更多的幼儿无法理解、体会和想象现在坚持喝牛奶将会对今后骨骼、牙齿的发育产生怎样的有利影响;幼儿的健康态度有别于成人,大多数幼儿常常口头轻易地表示愿意采取种种健康行为,而不像成人那样往往有各种明确的理由说明不愿意的原因;幼儿健康行为的建立有别于成人,幼儿常常因缺乏动机而拒绝执行健康行为、常常容易受到成人的暗示或环境的干扰,而成人在是否采取健康行为这一问题上往往较为理性。幼儿的健康认知、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之间并非简单的一致关系,持有某种非健康行为的幼儿并不意味着毫不知晓健康知识,而拥有正确态度的幼儿也并不一定能够体现健康行为。幼儿期健康认知、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的特点以及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决定了幼儿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人群的健康教育;幼儿健康教育将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视为核心目标,幼儿健康教育研究着重于幼儿健康行为建立、改变和巩固的一般规律的探讨,故幼儿健康教育又不同于幼儿园其他领域的教育,它有着自身鲜明的组织特点。
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预防医学、行为医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各种行为在维持健康和防治疾病中的作用、如何实施行为控制和行为治疗、影响行为发生发展的各种因素、不同人群对健康行为方式的直接或潜在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健康教育研究有所突破,出现了注重认知过程的“健康信念模式”和“保护型动机理论”、强调行为意向的“计划性行为理论”及关注行动过程的“转换理论模式”等健康教育理论,但上述研究更多地以成人作为研究对象,而对幼儿健康教育的规律揭示不够。反思幼儿园课程研究,同样缺乏对幼儿健康教育的深入思考。为了切实贯彻《纲要》,笔者认为,当前的幼儿健康教育至少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1.教育目标探讨:如何以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制定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
2.教育过程探讨: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如何既兼顾群体需要又“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3]幼儿健康教育的策略如何有利于幼儿积极地学习?教师的指导及环境创设如何有利于幼儿主动地学习?
如何兼顾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如何摆正成人保护与幼儿自立的关系?
3.核心问题探讨:如何从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多种角度考察幼儿不同的行为表现,探寻幼儿健康行为以及非健康行为形成的一般规律?如何促使家长成为健康行为的执行者、幼儿健康教育的支持者和指导者?
二、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渗透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幼儿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幼儿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幼儿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幼儿生活的全部范畴,因此,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锻炼、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要充分认识到仅仅依靠传统意义上的健康教学活动(尽管这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是无法真正达成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的;要积极探寻日常生活中的幼儿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幼儿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环境是幼儿能否健康生活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有时人们可以直接控制环境因素,比如,家长为幼儿选择环境理想的幼儿园;而有时人们很难控制环境因素,比如,空气污染的加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如何通过开发和利用环境促进幼儿健康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纲要》指出: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4]为此,幼儿园应当重视创设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譬如,园内设置警示标志、大型活动器械定期检修并有保护设施、玩具架上的归类标识、自来水龙头旁的洗手图示、自制的幼儿食物、就餐时的轻音乐等,并利用人类工效学的研究成果,让物体与空间更有益于幼儿的健康。《纲要》同时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5]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6]为此,幼儿园还应当积极构建健康的心理生活环境,重点关注理解和谐的班级氛围、平等鼓励的师幼关系和互帮互助的家园关系的创设,使幼儿情绪安定、心情愉快,要充分认识到心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有时比物质环境的影响更为深刻,要根据幼儿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反思、调整和改进心理环境、另外,不应忽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中一些习以为常的做法和现象对幼儿的不利影响,譬如,家长以非健康食品(如巧克力)作为奖励以谋取幼儿的就餐速度或进餐数量从而助长幼儿不良饮食行为,家长自身挑食偏食以及电视里的“垃圾食品”广告使幼儿耳濡目染,这些有害的环境因素若不被重视或未能有效控制都将大大减低幼儿健康教育的成效。
三、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各领域教育的融合
《纲要》要求幼儿园把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决定了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纲要》明确要求:“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7]倘若幼儿园各领域的内容是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的,那么就不是简单地形式上的综合,而是实质性的融合。幼儿健康的价值和幼儿成长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在进行任何领域的教育时都必须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故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是最必要的;如果幼儿教师真正持有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那么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的融合也是最本质的,譬如,在画画、看图书时提醒孩子坐姿端正、握笔正确、手眼保持一定距离等;由于“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各领域的目标实质上是协调统一的,差异仅仅是侧重点的不同,因此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又是最可行的。一方面,各领域教育可以帮助实现幼儿健康教育的某些目标,譬如,通过语言活动,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大胆清楚地表达”;[8]通过社会学习活动,培养融洽的人际关系,使其“乐意与人交往”、“有同情心”、[9]“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10]通过艺术活动,抒发(发泄)内心的情感,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通过科学活动,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身体形态的变化,等等。另一方面,幼儿健康知识的学习过程、健康态度的转变过程以及健康行为的形成过程都离不开各领域特有的教育形式的密切配合,如,以琅琅上口的儿歌、形象有趣的谜语、声情并茂的故事、栩栩如生的画面、引人入胜的探究等,唤起幼儿对自己身体的了解欲望、对健康食品的兴趣、对健康行为的向往。
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融合是当前幼儿园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各领域教育目标的融合又是融合的核心。在此以《纲要》中五大领域的目标为依据,以幼儿的健康发展为核心,尝试着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融合作一点探讨(见下表),幼儿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标准与手段等方面的融合,应以目标为依据,在今后再作专门研究。
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幼儿园
您好,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其特点主要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详细解释如下:
1.整体性。整体性主要由学生的完整生活世界所决定的。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由个人、社会、环境等相互作用所构成。学生认识和处理自己与自我、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过程,也是其自身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因此,学生的发展过程是其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进而认识世界的过程。因此,课程的设计和实施需要在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通过活动,让其知识得以运用。在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涵盖的范围较广,包括了学生与环境、社会生活、自我关系等基本问题,所以在设计和实施时需要整体考虑个人、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是以活动的形式展开的,实践是其主要特征。这是一种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经历各种实践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积累经验、发展其实践和创新能力,进而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3.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具有开放性。强调一种富有个性的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结果与评价均具有开放性。
4.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发挥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的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和生成,注重课程的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主要产生于学生生活中各种现象和问题,随着活动的展开,使得学生的认识和体验更加的丰富和深化,进而产生新的活动目标和主题,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善。
5.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性学习的全过程。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实践和反思。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主要作用是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而不是包揽学生的活动。
希望能帮助到您~
幼儿通过游戏完善自我 【565】
在幼儿时期,家长们都明显感觉到,幼儿幼儿园自我体验的现实意义的自我中心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幼儿期的“自我中心”主要是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点,并不涉及道德品质中的自私,它与成人的以“我”为中心,不顾及幼儿园自我体验的现实意义他人和集体利益的自私自利不是一回事。
在教育过程中,随着幼儿认知水平的提高,幼儿园自我体验的现实意义他们逐渐理解别人的想法、观点,就能克服认知上的“自我中心”。
皮亚杰认为,让幼儿参加集体活动是克服幼儿自我中心的最好办法,而集体游戏效果更佳。
在品德培养过程中,必须在克服自我中心的过程中让儿童社会化,社会化的过程即是人成长为人类社会一员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由生理性、心理性水平的行为发展到社会水平的行为(如交往行为,对集体的态度、社会规范等),尤其要发展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如分享、帮助、合作等。
游戏对儿童来说至关重要,它是儿童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源泉,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儿童生来就是爱玩的,游戏就是儿童活动的本身。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游戏之所以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和游戏本身的性质和它在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第一、游戏是适合于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
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活动。游戏是在假想和想象中完成的一种现实活动,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形式。
第二、游戏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形式。
首先,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由于儿童担任游戏中某一角色的任务,必须努力去完成,他的动作就更富有目的性和积极性,身体的运动器官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其次,在游戏中,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个性品质也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许多研究证明,儿童游戏作为儿童获得和表达社会交往能力的情境,可以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倾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这是解决冲突、合作及其他社会能力发展的基础。
游戏还帮助儿童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对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爱玩、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游戏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在正确组织的游戏活动中,儿童的身心将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如此说来,幼儿期的孩子主要活动就是做游戏,幼儿的所谓学习、智力开发、各种能力的训练等都是通过游戏来完成的。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的规律,一定要尊重这样的规律。
在做游戏的过程中,第一要体现出他们不同的社会角色倾向,第二要在游戏中明晰自己的性别。
幼儿的游戏能力反映了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水平。
幼儿时期孩子的游戏场所有很多,比如幼儿园、公共场所、幼儿家里等。无论在哪里,幼儿的游戏形式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这六种类型分别反映了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各阶段的主要性质及其顺序。
这是社会化程度最低的一种游戏,儿童并未参加游戏,只是注视着偶尔引起兴趣的事情。
这仍是社会化程度很低的游戏。其表现是儿童独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没有任何与其他儿童共同活动的意识。
幼儿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观看其他孩子的游戏,在观看过程中,还会与正在游戏的儿童谈话,等等,但不参加游戏,只是关注游戏而已。与单独游戏相比,这种游戏的社会化程度有所提高。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幼儿同时玩同样的玩具,方式相似,距离相近,也能意识到彼此的存在,但他们彼此并不交谈,也不交换玩具,各玩各的。在平行游戏中,幼儿既无共同的目的,也无合作意识。
这种游戏的社会化程度与平行游戏相比又有所提高。幼儿共同参加一项游戏并彼此交谈,但他们并没有分工,也没有具体的共同的目的。这种联合只是表面化的联合,没有真正内容的联合。
这是一种社会化水平较高的游戏,几个孩子一起进行游戏,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儿童目标很明确,能够按照自己的角色去完成既定的任务。
角色的确认和明晰主要体现在合作游戏中,在合作游戏的过程中,孩子通过游戏中的角色分工往往就会体现出孩子未来的社会角色倾向。
比如,有的孩子在游戏中总是喜欢充当主角,也很有号召力,他总是在游戏中自觉不自觉地就提出玩什么、怎么玩等规则或方案,其他小朋友还都愿意听他的,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很可能就是个具有领导才能的人。
再比如,有的孩子在游戏中总是心甘情愿听从别人的指挥,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成为一个跟随者,或者当秘书,或者当副职等,是团队里很好的合作伙伴,领导的支持者。
还有一种孩子在游戏中总是起破坏作用,不是把积木推到,就是爱提不同意见,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有可能是科学家,有可能是发明家,勇于推翻旧的,建立新的,在工作中也勇于创新。
孩子在游戏中的行为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预示作用,预示着未来他有这方面的发展倾向,有成为这样角色人物的可能。
但是,孩子们在最初介入游戏的时候其实心理和需求都非常简单,就是寻求快乐,在玩的过程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然后慢慢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角色等,最后逐渐适应、逐渐发展。
有的家长自己不喜欢某种角色,当他看到自己的孩子处于那种角色时心里就不接受,就会干涉或制止。
比如,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总是被别的孩子叫来叫去,心里不好受,认为是被欺负。其实,这时候这个家长就不是站在孩子游戏心态的角度来看孩子玩游戏,会影响孩子的快乐,孩子的游戏只注重过程是否快乐,不注重结果如何。
对于幼儿来说,爱玩的天性决定了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在游戏中他们是最快乐的。
而家长对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实际生活与游戏这两种重要途径,生活中的现象是最容易被感知和接受的,而游戏则是幼儿最形象的对现实生活的模拟。
丰富的游戏活动是幼儿接受教育的最好课堂。通过参与游戏不仅有利于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勤动手、勤思考的习惯,以此学会一些生活的基本常识,懂得一些简单的道理,同时,幼儿的感知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游戏中也将得到极大地锻炼与提高。
还有一种大家最常见的幼儿游戏,就是由幼儿模仿成年人的角色,扮演成年人的游戏。
比如,在游戏中,幼儿们分成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演“妈妈”,有的扮演“爸爸”,有的扮演“弟弟”,有的扮演“姐姐”等。在游戏中大家分工合作,各有不同的职能,营造出了不同的场景。
比如“爸爸”送小朋友去上幼儿园;“妈妈”在家洗衣、做饭,照顾“爷爷”和“奶奶”;“小弟弟”生病了,“妈妈”带他去看医生……
幼儿们在这个游戏中将各自的角色扮演得惟妙惟肖,一招一式俨然与实际生活中的大人无二。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们能够了解到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职责,深刻地理解父母对孩子的深爱之情,同时,也能让他们懂得作为子女需要孝敬父母,正确对待家庭中的每一个人。
培养幼儿乐于与人交往的意愿,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合作、互相分享也是幼儿教育的目标之一。
比如,孩子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离不开幼儿的相互合作,因此,在此阶段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游戏对于深化幼儿对合作的认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合作意识与合作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大家都知道“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进行这样的游戏时,就可以对孩子们提出相应的要求。
比如,在游戏前让他们自行协调好谁当“小鸡”,谁当“鸡妈妈”,谁扮演“老鹰”,并且告诉他们在游戏中要相互配合,互相帮助,从而保证“老鹰”抓不到“小鸡”。在这个游戏中,幼儿们很好地注意到了自己的角色,相互合作,约束了自己的行为,游戏进行得十分顺利。
又如,在进行接力赛的游戏中,有的小朋友不明白为什么要快速接棒,抓紧时间赛跑。这时就可以对他们进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这样,孩子们明白了自己的活动目的,同时也理解了团队的重要性和合作与竞争的意义。
因此,家长们或者幼儿园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和机会,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合作意识的教育,积极引导幼儿体会合作成功的快感,并及时对幼儿的合作行为给予肯定和赞许,从而让幼儿在今后的游戏中自愿与他人合作。
总之,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成人一定要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本着为了幼儿们快乐、健康成长的理念,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幼教观念,从而探索出新的、富有活力的,又适合幼儿的游戏,让幼儿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角色体验和确认。
在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孩子慢慢明晰自己的性别。
过去时代,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比较多,男孩女孩都有,兄弟姐妹多,在玩耍和生活过程中自然就分清了性别。
比如说,打柴担水的活,由男孩来做,洗碗洗菜的活由女孩来做,哥哥的衣服小了弟弟来穿,姐姐的衣服小了妹妹来穿。这些事很自然地就把孩子们分成了男女,孩子们也自然就知道了自己的性别。但是现在的孩子太多是独生子,没有这些区分的过程,对自己的性别很容易模糊。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同性恋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具有同性恋倾向的人数逐年攀升,总数位居世界前列。
所谓同性恋倾向,就是两个男孩或两个女孩处朋友,有性行为的叫同性恋者,无性行为的就叫有同性恋倾向者。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当然有多种原因,其中不可排除的原因就是与幼儿期游戏活动中的性别认同有关。
所以这些一定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更不要故意人为地混淆性别,那样做就是家长的极度自私,无意中伤害了孩子,甚至无法弥补。
所以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尤其在幼儿园,老师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考虑这些性别分工的问题,让孩子在游戏中自然有了性别的认同。
大量研究表明,游戏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适宜生态,儿童在游戏中生活、学习和成长。因此,让孩子有时间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是增强其智力和学习能力的心智补品,有利于促进其脑部的发育和身心健康。
有人把游戏当作解决儿童问题的灵丹妙药,也有人把游戏看作是由儿童过渡到成人式工作的一种行为。
种种研究表明,利用游戏策略是解决儿童问题的重要途径,尤其幼儿期对自我的确认,游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游戏是一种自主自愿的、快乐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幼儿在游戏中就可以随心所欲、任意发挥,幼儿园的老师在组织孩子游戏时可以对游戏进行选择和引导,对游戏空间、玩具和游戏材料进行设计,幼儿的行为也要受一定的游戏规则的限制。
家长在家庭中让孩子们游戏时也可以适当讲明规则,因为尽管游戏时有了一定的约束,但游戏的吸引力会使幼儿自觉自愿地遵守这些规则,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坚持性、自觉性等,这样在游戏中就能更加清楚地界定自我,完善自我。
家长在引导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必须放弃“自我中心”,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关心理解他人的心情,学会自我控制、宽容忍让,调整自己的言行,否则,就没有小伙伴和自己玩了。这样,幼儿在游戏中重新认识、评价自己,自我意识也正是借助于游戏中的一次次误会、争吵、和好、共享而得到不断改进的。
无论孩子在游戏中对或错、进步或退步,都可以让他们自己做出反思,从而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
每个孩子对自己的看法都来源于他人的评价,尤其是父母的评价。成人对幼儿的评价要有分寸,尽量少用“最”字,以免让幼儿产生自满或自卑心理,批评和表扬要针对具体的事情,而不是笼统地对人,要让孩子通过具体的反思加以改进。经常指责幼儿“很懒”“很笨”,只能使幼儿逐步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识。
自我调控能力是衡量自我意识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尺。通常来讲,自制力是指人能够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自制力一方面表现为能够激励自己去做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能够抑制那些不正确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消极情绪等。
由于幼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够成熟,所以其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还不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及言行,常常表现出很大的冲动性。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幼儿园自我体验的现实意义:为了争一本书、一个玩具,两个幼儿情绪会非常激动,大吵大闹,动手抢夺,互不相让,直到老师或家长出面解决为止。
一些幼儿在幼儿园上课时随便说话,摆弄东西,排队时前后拥挤、跑出队伍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自制力属于意志的范畴,它需要后天的培养和锻炼。
有专家认为,儿童最大的自制力来自于游戏之中。游戏促使幼儿自愿遵守规则,并按照游戏要求来调节游戏规则与他当下的冲动或愿望之间的矛盾。
这种遵守与执行规则的行为是由内部动机驱动的,而不是来自于外部的要求、命令与奖赏。所以,利用规则游戏和角色游戏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
1.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他活动。
2.为自己的好行为或活动成果感到高兴。
3.自己能做的事情愿意自己做。
4.喜欢承担一些小任务。
1.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
2.知道自己的一些优点和长处,并对此感到满意。
3.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依赖别人。
4.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
1.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2.做了好事或取得了成功后还想做得更好。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愿意学。
4.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
5.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经过数年的研究与分析认为“各种道德几乎都可以从游戏中得来,什么自制、什么克己、什么诚实、什么理性的服从等这些种种美德之形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来得切实的了”。
自主游戏的意义是什么?
幼儿兴趣得到满足幼儿园自我体验的现实意义,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
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有些教师往往以成人的眼光、指导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游戏,急切的希望孩子在每一次游戏中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幼儿园自我体验的现实意义他们总觉得孩子在游戏,这样做不符合生活实际,那样做游戏规则不严谨,于是紧张得注视幼儿的游戏,寻找教育的机会,不时地终止幼儿的自主活动,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自主活动引向事先设计好的教育目的;
于是游戏成了教师导演的一台戏。幼儿的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主创造的权利被教师剥夺了,使幼儿自主游戏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挫伤。
自主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而非教师。幼儿自主游戏的主题、玩具的选择以及游戏的进行与结束都应该由幼儿自己来确定,教师只需要为幼儿自主游戏的顺利进行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
自发游戏相关
在自发游戏中,幼儿自发选择游戏内容,选择材料和伙伴,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幼儿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学习彼此的经验,使幼儿主体意识与创造意识得到和谐发展。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自我体验的现实意义:“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应绝对尊重幼儿的意愿。”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也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在幼儿自发游戏中,没有教师的干预,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发地结伴,玩“小老师上课、开火车、过家家”等游戏。
他们在玩中不时张望教师的反应,偶尔还会邀教师参与其中。教师这时要发现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还孩子游戏自主权。教师要了解幼儿自发游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灵活地调整游戏的材料、场地、时间、空间,判断何时介入,对幼儿的自发游戏做适宜的指导。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自发游戏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自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