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业务中的所得税筹划(企业筹资的税务筹划)
本文目录一览:
- 1、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应注意哪些
- 2、金融租赁的节税筹划
- 3、大学财务课,在投融资决策中是否存在纳税筹划的空间?如何进行筹划
- 4、解读企业融资决策中的纳税筹划
- 5、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方法有哪些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有哪些方法
- 6、企业该怎样进行税收筹划
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应注意哪些
筹资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不同的筹资方式对企业税负的影响不同。
1、吸收投资。
在吸收投资的众多组织形式中选择最有利于纳税筹划的形式可减轻纳税人的应纳税款负担。
一般来说企业融资业务中的所得税筹划,企业创立之初企业融资业务中的所得税筹划,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发生亏损的风险较大,宜采用分支机构方式企业融资业务中的所得税筹划;当企业运转正常时设立子公司可享有税收优惠。
从纳税的角度来看,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则是吸收投资中的最佳筹资方式。
2、股票筹资。
发行股票是股份制企业筹资的基本形式。
股份制企业的纳税筹划在筹资阶段主要体现在发起人对注册资本的认购方式上。
若发起人一次性认足股份则不能享有所得税利益企业融资业务中的所得税筹划;若发起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分次认缴股金,在其资金全部到位之间企业发起人仍可按其出资比例分享利润。
而企业未到位的资金缺口可通过负债加以解决,而负债的利息列入财务费用可冲抵企业收入,从而减少了纳税企业的税收负担。
3、发行债券。
发行债券是筹集借入资金的重要方式。
从纳税的角度分析发行债券的筹资方式,可以看出其最大优点是把债券利息列入财务费用在税前支付,其实质是让国家负担了部分利息,从而使企业享有纳税利益。
4、借款。
借款是企业筹集资金常用的方式。
借款利息在税前支付,且借款利息往往低于债券利息,从而降低了筹资成本。
5、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可使企业迅速获得所需资产,并且还可免遭设备陈旧的风险。
融资租赁虽然租金较高,但可在税前扣除。
投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投资是指企业投入一定的财力或物力以期在未来取得收益的经济活动。
由于税收政策在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差别,因而导致企业最终获得的投资收益也会产生较大差别。
对投资者来说,税款是投资收益的抵减项目,应纳税款的数额直接影响着投资收益率,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投资决策。
尤其是应纳税款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以及折旧抵税作用的存在更需引起投资者的重视。
因而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进行纳税筹划,通常应从应纳税款和折旧两方面加以考虑
(一)应纳税款对投资的影响
1、投资项目的选择。
企业内部投资的风险较大,一旦决策失误将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最终经济效益。
因此企业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和决策,并从纳税角度选择最佳投资项目。
2、投资方式的选择。
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不仅要考虑投资的实际效益,还应从纳税角度分析企业所能够取得的潜在收益。
3、投资形式的选择。
从纳税角度出发,企业应对多种投资形式作出比较,选择对企业纳税筹划最有利的形式,使企业的投资收益最佳。
投资形式的选择通常在关联企业中运用。
关联企业常通过内部投资形式的变动,使投资收益发生微妙的内部转移,从而实现企业纳税筹划之目的。
通常以被投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作为选择投资形式的依据。
比如在子公司资产负债经较小时,母公司据此可选择债券形式对子公司进行投资,因债券利息从税前利润支付,可降低子公司税负,从而可使企业集团从总体上获得最佳投资收益。
(二)折旧抵税收投资的影响
企业的折旧费用通常在税前支付,折旧额的大小直接影响企业税前利润水平,进而影响企业的应税所得。
因此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企业应充分考虑的旧的抵税作用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折旧额对付税期有着直接影响。
采用直线法计提的各期折旧额相等,在其企业融资业务中的所得税筹划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各期的应税所得差别很小;在税收法规允许时可采用加速折旧法,因而可使折旧额逐年递减,在折旧年限内前几年抵扣的税款多、后几年抵扣的税款少。
虽然应计提的年折旧总额未变,但对企业来说却相当于推迟了纳税期限,加速了资金周转,也相当于企业由此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折旧额对实际的付税额也产生影响。
采用加速折旧法时早期的应纳税额少,若从货币时间价值角度考虑,则早期获得的折旧优惠要高于后期获得的折旧优惠,从而使企业从总体上提高了投资回报率和投资收益水平。
营运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一)成本核算中的纳税筹划
1、存货计价方法对纳税的影响。
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多种选择,不同方法计算的存货价值不同、成本不同、帐面利润也不同,因而应税所得也不同。
比如,在物价上涨情况下,可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存货计价,从而使期末存货成本低、销货成本高,进而减少了利润,减轻了税负;当物价下降时,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对存货计价,从而使期末存货成本低、销货成本高,进而减少了利润,减轻了税负。
由此可见,在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可征得税务主管机关的许可,根据不同的外部经济环境及时调整新的会计年度的存货计价方法,从而有效地调节利润,减少纳税基数,降低税负。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纳税的影响
(1)延长折旧年限对纳税的影响。
对于有资格享有一定年限减免税优惠的企业,在其创立初期,可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延长到正常折旧年限以上,当该企业免税期结束后再将少计的折旧以延长折旧年限的方法计入成本,这样在整个折旧年限内计提的折旧总额未变,但企业交纳所得税的数额却有着较大差异。
(2)缩短折旧年限所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的影响。
在会计制度及有关法规允许的情况下,从纳税角度考虑,企业可将折旧年限缩短到正常年限以下。
采用缩短折旧年限的纳税筹划主要是企业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而享有所得税利益。
这种方法会使企业前几年提取折旧多计算的利润少,减少了纳税基数。
而在后几年提取的折旧少、利润多,交纳的所得税也多,从而使几年后的所得税终值要少于现值。
因而企业从总体上享有了所得税利益及货币时间价值带来的收益。
(二)产品定价中的纳税筹划
1、国际转让价格对纳税的影响。
跨国公司为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
场环境,减少经营风险,大都把经营管理权分到设在各国的责任中心。
各责任中心都以其所在跨国公司制定的内部转让作为内部控制和结算的依据。
在不违背东道国税收法规及有关的国际税收协定的前提下,跨国公司可制定较高转让价格把设在高税率国家子公司的利润转移出去,也可以较低的转让价格使设在低税率国家子公司的利润增加以减少税负,提高跨国公司总体利润水平。
2、内部转移价格对纳税的影响。
关联企业内部常会发生转让内部资产的经营活动,因此应确定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来实现定价中的纳税筹划。
其基本方法有:
(1)利用不同地区税收政策的差异进行纳税筹划。
国家为促进某些地区的发展、实现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常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加以引导。
(2)利用不同产品税率的差异进行纳税筹划。
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向合理,并使其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税法对不同产品规定了不同的消费税税率。
企业集团内部可利用这些税率的差异,通过合理调整内部转移价格,实现其降低税负之目的。
利润分配中的纳税筹划
1、股份制企业税后利润分配决策对纳税的影响。
股份制企业为保持和维护本企业股票的信誉应发放股东红利。
若企业发放现金股利,则股东应按所获股利额的适用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若企业发放股票股利,则股东所持有的股利实质上是股东获取的现金股利然后再以现金购买本公司股票的简化形式,但股东却可暂时免纳个人所得税,当股东需要现金时可再将其实现。
2、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分配对纳税的影响。
我国政府为鼓励外来资本的继续投资,对以税后利润进行再投资的企业,其再投资部分已纳税款可享有减免税及退还部分已纳税款的税收优惠。
因而外资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应对其税后利润进行符合我国产业政策的再投资并持续经营达到法定年限,从而享有税后利润分配中的税收优惠,这种以再投资方式进行的利润分配通常享有多重税收优惠,从而增强了企业的总体经济利益。
金融租赁的节税筹划
金融租赁的节税筹划
根据相关信息显示,目前,中国融资租赁业的收益率在大致在10%~13%,他们在银行的融资成本一般是在6%~7%,租赁公司的毛收益率在4%~6%。下文是一些金融租赁节税的筹划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金融租赁就是出租人出资购置承租人选定的机器设备,再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在承租期内根据租约按期支付租金的活动。金融租赁按承租人在租赁期满后能否取得租赁设备的所有权划分,有资本性租赁和信贷性租赁;按出租人设备贷款的资金来源和付款对象理解,有直接租赁、转租赁和回租;按出租人在一项租赁设备中的出资比例理解,又有杠杆租赁和单一投资者租赁。
金融租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融物与融资相结合。承租人通过融物达到融资目的。二是签订的合同多。三是同一标的物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租赁期内,出租方拥有租赁物的所有权,承租方享有租赁物的使用权。四是涉及到出租方、承租方和供货方等多个责任人。
与其他的融资方式相比,企业选择金融租赁方式融资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费用负担均匀,避免集中开支。企业不需筹措大量资金就可引进设备,并能迅速加以利用、投产、创利,只需在租赁期内支付租金,既避免集中开支,还可节省资金用以扩大投资。二是便于成本核算。利用金融租赁引进设备。由于租金相对固定,避免了通货膨胀的影响,有利于成本核算。三是融资条件优惠。相对其他方式,租赁公司出租设备时,不仅不要求承租人提供担保和抵押,对承租人的资产、净资产等也不作严格要求,只重点考察承租人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和财务盈利能力,使众多的企业能以此方式来融资。四是企业处于主动地位。企业作为承租方可对租赁设备的规格、型号、功能等提出要求,由出租方采购企业选定的设备,实现在融资的同时引进先进设备。五是退出方式灵活,租赁期满,承租人可选择退租、续租或取得所有权等多种方式退出。六是扩大企业融资渠道。金融租赁的运用,使企业在传统的融资渠道之外,又多了一条渠道,对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改善财务状况都有益处。
在企业融资中,融资成本是必须考虑的一个中心课题,而现代税收是企业融资成本的组成部分,科学地进行税收筹划,可以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金融租赁涉及到的出租方、承租方和供货方三方存在关联交易的情况下,出租人在向供货方购买承租人选定的机器设备时,可以通过制定内部交易价格,将总利润在三者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甚至可以将较高利润一方的利润通过转让定价的方式转移到亏损方弥补亏损,冲减盈利方的利润,达到少缴当期所得税的目的。
由于金融租赁的方式多样化,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既可选择融资租赁,也可选择经营租赁。在融资租赁条件下,出租人将购买的机器设备租赁给承租人使用、租赁期满后,承租人取得机器设备的所有权。按照现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和设备等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以及投入使用前发生的利息支出和汇兑损益后的价值计提折旧,“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为企业财务安排提供了充分的可能,而且企业不需要花巨资购买固定资产,也无需承担因固定资产破旧磨损、技术进步等带来有形折旧和无形折旧的风险损失,节税效应明显。对于出租人来说,融资租赁期间,出租人可以分期分批均衡地取得租赁收入,将本应一次性取得收入集中纳税的过程,改为分期、分批纳税,充分利用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达到延期纳税、减轻税负的目的。这种延期纳税的节税效应在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时期效果尤为明显。
在经营租赁条件下,承租企业支付的租金,可以作为经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减少当期应纳纳企业所得税。与企业发行股票等融资方式相比,可以减轻当期纳税义务;与银行信贷等融资方式相比,支付租金比支付利息更加灵活、方便。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明确规定: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利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的借款利息支出,包括纳税人之间相互拆借的利息支出,按照不高于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但是对于经营租赁支付的租金标准却没有相应的限制。
金融租赁的纳税主体不同还存在着节税的可能。根据《关于融资租赁业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第514号)规定:对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单位所从事的融资租赁业务,无论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是否转让给承租方,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征收营业税,不征收增值税。其他单位从事的融资租赁业务,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征收增值税,不征收营业税;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未转让给承租方,征收营业税,不征收增值税。可见,有针对性地选择纳税人不同的纳税地位,科学地安排金融租赁的时间、方式、地点以及纳税主体,金融租赁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可以有效地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从而相应地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减少投资与经营风险。金融租赁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规模不大,金融租赁公司本身要积极拓展规模,创新业务品种,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率,今后的发展还须依靠法律、法规的保障和政府政策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融资的`不同需要。
融资租赁具体功能
1、对出租人而言的投资功能 融资租赁业的出现,为社会投资提供了一个新的投资领域。租赁公司对租赁项目具有选择权,可以挑选一些风险较小,收益较高以及国家产业倾斜的项目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同时一些拥有闲散资金、闲散设备的企业也可以通过融资租赁使其资产增值。在租赁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投资人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投资建立租赁公司来经营租赁业务,还可以通过投资于租赁基金、杠杆租赁等交易,只投资但不参与经营来进入租赁行业,并以此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
2、对承租人而言的融资功能 以融物的方式为承租人提供资金融通是融资租赁交易的基本功能,它是为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产生的,需要添置设备的企业只须付少量资金就能使用到所需设备,进行生产,相当于对企业提供了一笔中长期贷欺。但融资租赁的优势还不仅如此。由于包括许多国家都有类似的规定,当租期短于该赁设备法定使用年限时,承租人可以按租期作为租入设备的折旧年限。
对于盈利企业,这种会计处理方式可以使其获得延迟纳税的好处。从而使租赁融资成为一种具有节税功能的融资方式。
3、对厂商类出租人的促销功能融资租赁一方面保障供应商货款的及时回收,加快企业资会周转速度,另一方面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可以扩大产品销路,加强供应商产品在围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提高产品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比直接销售具有更大的优势。融资租赁业务中的特殊形式之一经营性租赁,即租赁期间非全额清偿、租期结束时承租人对租赁物件有退租、续租或留购三种选择权的租赁业务,因为具有承租人将租赁物件所有权的风险转给了出租人的特点,因此,当租期结束时该租赁物件不再适合承租人需要时,承租人可以选择退租;当承租人还想使用该租赁物件时,可选择续租或留购,使其成为比分期付款更有竞争力的促销手段。国外许多大的、生产具有一定通用性的设备的生产厂商,都采用包括经营性利赁在内的融资租赁方式,作为促进本企业产品销售的手段,更有一些厂家甚至将其作为主要的营销手段,如美国著名的生产建筑机械设备的厂家GenieIndustries,其产品的85%是靠租赁方式销售出去的。
4、对出租人而言的资产管理功能租赁公司的资产管理功能是在上述促销功能基础之上派生出来的。租赁公司在开展经营性租赁业务时,也就意味着租赁公司在承担着租赁物件所有权的风险。因此,出租人首先要有对租期结束时租赁物件的重置市场价值的判断能力。其次,对于承租人退租后的租赁物件,出租人还要有再处置的能力。这二方面构成了租赁公司对租赁物件的资产管理功能。如果出租人处理得当,出租人不仅可以从租赁收益中获得回报,还可从对收回租赁物件的再处理过程中获得投资回报。
5、对承租人而言的资产变现功能出售回租方式对承租人还具有资产的变现的功能。出售回租是指承租人将自己原来拥有的部分资产卖给租赁公司以获得融资便利,然后再以支付租金为代价,从租赁公司租回已售出资产的一种租赁交易。对承租人而言,通过出售回租方式,将其流动性较差的物化资产转变为流动性最强的现金资产。承租人可运用这些现金资产进行还债、再投资、资产重组或增加流动资金等多方面的用途。正因为上述功能,融资租赁将工业、贸易、金融紧密地结合起来,沟通了这三个市场,引导了资本的有序流动。既为企业以较少的投入而迅速获得设备的使用权提供了便利,为工业生产的各种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又为银行及其它社会资金提供了一条安全的放款渠道。 ;
大学财务课,在投融资决策中是否存在纳税筹划的空间?如何进行筹划
在投融资决策中,一定会存在纳税筹划的空间。
企业融资决策中的纳税筹划
企业融资决策是任何企业都需要面临的问题,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企业融资主要是满足投资和用资的需求,根据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可将企业的筹资活动分为权益资金筹资和负债资金筹资,从而形成企业不同的`资金结构,导致企业的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各不相同。在筹资中运用税务筹划,就是合理安排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的比例,形成最优资金结构。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应当考虑以下几方面:
1、企业融资活动对于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2、资本结构的变动对于税收成本和企业利润的影响。
3、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在优化资本结构和减轻税负方面对于企业和所有者税后利润最大化的影响。
企业通过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留存收益等权益方式筹集自有资金,虽然风险小,但为此支付的股息、红利在税后利润中进行支付,不能起到抵减所得税的作用,企业资金成本高昂。倘若通过负债筹资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或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支付的利息可在税前计入费用,从而抵减企业的税前利润,使企业获得节税利益。但由于负债比例升高会相应影响将来的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因此,并不是负债比例越高越好。
借款费用利息的税务筹划
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政策,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扣除。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1、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2、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因此,一般性经营性借款或者说流动性借款利息可以直接扣除,但有一定的上限,超过的部分不能扣除。专门性借款即固定资产借款利息不能直接扣除,只能随固定资产一起折旧,但没有扣除限额。纳税人可以充分利用这种规定进行纳税筹划,即将不能扣除的一般性经营性借款利息转化为固定资产利息。
企业融资租赁中的纳税筹划
融资租赁又称财务租赁,是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提出正式申请,由出租人融通资金引进承租人所需设备,然后再租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长期租赁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承租企业通过支付租金可迅速获得所需设备,不用承担设备被淘汰的风险。对所租赁的固定资产,企业可将其当作自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折旧计入成本费用,且支付的租金费用也允许在税前扣除,使企业计税基数减小,从而少交所得税。同时,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改良支出也可作为递延资产在不短于5年的时间内摊销。可见,融资租赁作为企业重要的筹资方式,其税收抵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解读企业融资决策中的纳税筹划
解读企业融资决策中企业融资业务中的所得税筹划的纳税筹划
本文为大家解析企业融资决策中企业融资业务中的所得税筹划的纳税筹划企业融资业务中的所得税筹划,提供给大家参考。
现代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财务目标企业融资业务中的所得税筹划,在不违法的前提下,企业应当从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等方面进行税务筹划,以实现企业财富的最大化。成功的企业往往也是理性的纳税人,其不仅懂得如何凭借智慧赚取利润,更懂得如何凭借智慧合理避税。在现代“薄利多销”的买方市场环境下,税务筹划已成为现代企业理财的一个举足轻重的焦点。
中国已经加入了WTO,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已经成为独立自主经营的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随着企业行为的逐利化、理性化和自主化,税务筹划成为每个纳税主体应有的权益。面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企业必须占领市场份额,做大做强,以维系自身的竞争力。相对于西方国家早已盛行的税务筹划,我国企业税务筹划还很不成熟。如何在我国企业中合理合法地进行税务筹划,无疑是每一个理性经济人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我国企业应当学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减轻税负,从而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一。
一、融资决策中的纳税筹划。
融资决策是任何企业都需要面临的问题,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企业融资主要是满足投资和用资的需求,根据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可将企业的筹资活动分为权益资金筹资和负债资金筹资,从而形成企业不同的资金结构,导致企业的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各不相同。在筹资中运用税务筹划,就是合理安排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的比例,形成最优资金结构。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应当考虑以下几方面:
1、融资活动对于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2、资本结构的变动对于税收成本和企业利润的影响。
3、融资方式的选择在优化资本结构和减轻税负方面对于企业和所有者税后利润最大化的影响。
企业通过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留存收益等权益方式筹集自有资金,虽然风险小,但为此支付的股息、红利在税后利润中进行支付,不能起到抵减所得税的作用,企业资金成本高昂。倘若通过负债筹资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或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支付的利息可在税前计入费用,从而抵减企业的税前利润,使企业获得节税利益。但由于负债比例升高会相应影响将来的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因此,并不是负债比例越高越好。长期负债融资的杠杆作用体现在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率以及普通股的每股收益额方面,这可以从下面的公式得以反映:
权益资本收益率(税前)=息税前投资收益率+负债/权益资本×(息税前投资收益率-负债成本率)因此,只要企业息税前投资收益率高于负债成本率,增加负债额度,提高负债的比例就会带来权益资本收益率提高的效应。但这种权益资本收益率提高的效应会被企业的财务风险以及融资的风险成本的逐渐加大所抵消,当二者达到一个大体的平衡时,也就达到了增加负债比例的最高限额,超过这个限额,财务风险以及融资风险成本就会超过权益资本收益率提高的收益,也就会从整体上降低企业的税后利润,从而降低权益资本收益率。
二、借款费用利息的税务筹划。
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政策,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扣除。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1、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2、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因此,一般性经营性借款或者说流动性借款利息可以直接扣除,但有一定的上限,超过的部分不能扣除。专门性借款即固定资产借款利息不能直接扣除,只能随固定资产一起折旧,但没有扣除限额。纳税人可以充分利用这种规定进行纳税筹划,即将不能扣除的一般性经营性借款利息转化为固定资产利息。
三、融资租赁中的纳税筹划。
融资租赁又称财务租赁,是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提出正式申请,由出租人融通资金引进承租人所需设备,然后再租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长期租赁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承租企业通过支付租金可迅速获得所需设备,不用承担设备被淘汰的风险。对所租赁的固定资产,企业可将其当作自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折旧计入成本费用,且支付的租金费用也允许在税前扣除,使企业计税基数减小,从而少交所得税。同时,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改良支出也可作为递延资产在不短于5年的时间内摊销。可见,融资租赁作为企业重要的筹资方式,其税收抵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由此可见,融资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融资是企业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融资决策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业绩。对融资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不仅对纳税人有利,对国家也是有利的。
;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方法有哪些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有哪些方法
1、方法选择型
(1)融资方式的选择。一般说来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三种:内部资金、负债融资、权益融资。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融资筹划。自有资金融资可以避免风险,但是这种方法风险小,收益也小。负债融资主要是向银行贷款以及在同行之间拆借资金,这种融资方式最主要的好处是利用利息的财务杠杆作用达到节税的目的。权益融资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来筹集资金的形式,这种筹资方式仅适用于一些大型的上市公司。因此,在这三种融资方式中,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筹划。如果企业有条件选择负债融资,在借款利率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况下,借款利息可以税前抵扣,增加企业成本,达到了少纳所得税的目的。
(2)会计政策选择。由于会计政策具有选择权,因此企业对于同一项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会计处理方法。例如,存货的核算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因此,企业在通货膨胀时注册成立或企业申请会计政策变更得到有关部门批准时,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核算成本;在物价变化不定时,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核算成本,这样可以提高企业成本,减少所得税。同样,对于折旧方法的选择有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企业为了达到递延纳税的目的,在税法允许的行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年数总和法等计提折旧。这样,相当于企业获得了一种无息贷款,企业无形中增加了收入。
(3)收入确认期限。一般说来,会计收入确认有不同的时期,一旦收入确认,不管资金是否回笼,都要上缴应缴的税款,加大企业筹集资金的成本,减少了税后利润。所以,收入确认,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税收筹划。例如,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是根据合同约定日期确认收入,委托销售商品是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为了实现合理纳税期间,企业可以在签订销售合同时选择不同的销货方式,在不同时期确认收入,实现递延纳税,减少筹集资金的成本,增加企业税后利润。
2、政策利用型
(1)投资地点:企业可以根据国家在不同地区有不同优惠条件的规定,选择在不同地点进行投资,享受低税负的优惠条件。例如国家规定在西部地区、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等都有不同的优惠政策。因此,企业在投资时,可以选择低税负区,获得税收优惠。
(2)投资行业:税法规定对于设立在西部的国家鼓励类企业在征收企业所得税时在2001年~2010年间减按15%征收所得税;在西部新办的基础设施行业,其主营收入占总收入70%以上的可以享受“两免三减”的优惠等。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不同的行业,进行税收筹划,实现合理避税。
(3)人员构成:现行税法中有一些安置待业人员、下岗人员的优惠政策,企业可以根据情况合理应用。
(4)减免税优惠:国家对不少产业实行减免税优惠,企业可充分利用此政策,进行税收筹划,达到合理避税目的。
(5)准确设置会计科目,充分利用会计政策。如企业对于情况属实的毁损,如果进行了税收筹划,在限额内的部分,企业及时办理报批手续,将资产转入坏账,争取税前扣除,则企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税负。还有,会议费与招待费、广告费与宣传费等,如果企业进行了税收筹划,争取在税法规定的限额内列支,则可在所得税前扣除,增加成本,达到节税目的。
3、资产重组型
(1)采用企业分立合理避税:利用企业所得税按照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同、税率不同的政策,将企业分立,实现合理避税。如,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1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应缴所得税为36300元。此时,如将企业分立为两个企业,分立出来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4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为7200元;原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7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为18900元,两个企业共计纳税26100元。分离后与分离前相比企业节约所得税为10200元(36300-26100)。
(2)采用企业合并合理避税:如甲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乙企业累计亏损91万元,甲乙企业合并前分别纳所得税为33万元和0万元。现甲企业兼并乙企业,根据我国税法规定盈利企业兼并亏损企业的累计亏损企业可以用亏损企业的累计亏损额抵减盈利企业的利润的政策,甲乙企业合并后应纳税所得额为9万元,应纳税所得率为27%,应纳税所得额为24300元,比合并前少纳税305700元。可见,选择适当的企业合并,可以大大地降低企业的税负,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利润,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企业该怎样进行税收筹划
1.选择税务筹划空间大的税种
要选择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税种作为税务筹划的重点;选择税负弹性大的税种作为税务筹划的重点,税负弹性越大,税务筹划的潜力也越大。
2.符合税收优惠政策
一般在税种设计时,都设有税收优惠条款,企业如果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条款,就可享受节税效益。
3.改变纳税人构成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之前,首先要考虑能否避开成为某种纳税人。比如在年开始实施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企业宁愿选择作为营业税的纳税人而非增值税的纳税人,宁愿选择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因为营业税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总体税负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总体税负轻。
4.影响应纳税额的基本因素
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有两个:纳税依据和税率。进行税务筹划无非是从这两个因素入手。如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允许扣除项目金额,具体计算过程中又规定了复杂的纳税调增、纳税调减项目,因此,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有了一定的空间。
5.重视财务管理环节
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都有税务筹划的工作可做。比如,按照税法规定,负债的利息作为所得税的扣除项目,享有所得税利益,而股息支付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因此债务资本筹划就有节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