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老年人保健品骗局怎么办(老人买保健品被骗该怎么办)
本文目录一览:
“困”在保健品中的老年人:诈骗无孔不入,如何提高防骗意识?
老年人是最容易受到诈骗分子关注的一个群体,尤其是很多老年人现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处于一个较为脱节的状态,对待很多诈骗分子所使出的新型诈骗手段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分辨,而步入了一些陷阱。例如一些老年人被困在了保健品这个圈套之中,诈骗几乎控不住的存在于老年人的生活之中,那么提高老年人的防骗意识该如何进行?小编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平时的生活之中,子女可以加强对父母的防骗意识的培养,例如要告诫父母,在平时不要随便的加别人的微信。很多卖保健品的骗子首先会以免费赠送保健品的方式来骗取老年人的信任,会让老年人来添加他们的微信,在朋友圈中发各种有关保健品功效的图文,并且对保健品给出很大的优惠。在老年人选择购买保健品的时候,以没有货物为由要求老年人支付更多的邮费来调其他仓库的货物,在收到钱之后就会立马将老年人进行拉黑。
其次,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大对有关骗局的宣传力度,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认识的这些骗子所存在的套路。例如,可以让社区的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一些防诈骗的会议,向老年人宣传骗子的新套路。各大新闻媒体也可以通过电视或者网络的方式发布各种有关新型诈骗套路的信息,子女在平时可以将这些信息转发给自己的父母。
最后,老年人自己对待任何要求自己付出钱款的行为都要保持一个十分警惕的心理。对于任何涉及到金钱的事情,都要寻求自己朋友或者孩子的帮助。那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不要妄想着通过购买保健品的方式来达到一个治疗的目的,正确的方式应当是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保健品骗老人如何举报?
保健品骗老人如何举报?
可以报警或寻求法律帮助的
一、向工商行政部门举报
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的规定碰到老年人保健品骗局怎么办,以讲座等形式销售保健品的行为属于欺诈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条的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此类行为作出处罚。所以老年人在发现有以保健讲座等名义高价兜售保健品的行为或者有相关线索时可以通过向工商行政部门举报,让工商部门取缔该类活动。
二、向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投诉
一些保健品,违法添加禁用或限制使用的药物,在患者试用期间,表面上看起来效果很好,实际却存在很大的毒副作用,若经常使用,会衍生其他疾病。有一些所谓可以根治糖尿病的保健品,声称“不必控制饮食,白糖、甜食随便吃”,它不仅不能治疗糖尿病,还会由于不正确的宣传对老年人的身体造成伤害。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必须真实,应当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按照《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对于以讲座等形式不法销售保健品的行为,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负有监管职责,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可以会同工商、质检部门联合执法。因此,遇上这类问题,老年人也可以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
三、向公安机关报案
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因久受病情困扰,很容易被这类欺诈式宣传所蒙蔽,轻信并使用保健品,而有些假冒的保健品实质上具有毒性,食用过量,会导致死亡或残疾,这样的行为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一些保健品宣称有名贵中草药成分,实际上所谓的冬虫夏草、人参是用萝卜干、面粉等假冒的。还有一些无良商家就是炒作概念,把本来很不值钱的中药说成可以包治百病的神药,吹得神乎其神,在讲座活动的现场制造热烈的氛围,使老年人上当受骗,这些行为达到一定金额就构成诈骗罪。遇到保健品销售涉嫌以上犯罪行为的,受害人可以向公安部门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销售者的刑事责任。
四、向法院起诉
根据2010年7月1日将实施的《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对于已经被工商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查获的不法分子,老年人除碰到老年人保健品骗局怎么办了可以追回自己的损失外,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就购买假冒伪劣的保健品造成的其他损失提出赔偿;对于已经交由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受害人也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保障自身的权益
老年人买保健品被骗该怎么办?
采用欺骗的手段让老人购买保健品是违法的,老人如果受骗可以由子女陪同依据受骗的不同情形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物价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等地投诉,也可以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提起民事诉讼。情节严重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1年7月14日,反诈预警短信12381正式上线,首次实现了对潜在涉诈受害用户进行短信实时预警。该系统可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号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分析发现潜在受害用户!如果收到来自12381的短信,请保持高度警惕!
忌贪便宜对飞来的“横财”和“好处”,特别是不很熟悉的人所许诺的利益,要深思和调查。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的,克服贪小便宜的心理,就不会对突然而来的“好处”欣喜若狂。对于这些“横财”和“好处”,最好的防范是三思而后行。
总之,诈骗分子行骗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博得信任;二是骗取对方财物。对于行骗者和受害者来说,第一阶段都是最重要的,也是行骗者行为表现得最为突出的阶段。
虽然行骗手段多种多样,但只要我们树立较强的反诈骗意识,克服内心的一些不良心理,保持应有的清醒做到“三思而后行,三查而后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避免上当受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