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球赛分析 > 正文

球赛分析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hacker2022-09-10 07:00:29球赛分析114
本文目录一览: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2、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本文目录一览: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楼上的你厉害~~~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土木水利学院 2002级学生入学第一年便因心理问题休学4人,他们四人分别因为:1、追求女生遭到拒绝而情绪不稳定;2、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3、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4、狂躁不安,行为异常。最终都不能继续学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四、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 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四是畏首畏尾。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 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 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的晨钟已经敲响,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培养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重任。如何培养跨世纪人才,其核心是加强对青年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二十一世纪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且相互和谐统一,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学内涵。我们应该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们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学识才能素质,而较为忽视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即使在比较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今天,仍未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心理卫生死角”引起足够的重视,其结果是导致学生中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影响了人才的整体素质,阻碍了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给国家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健康生理、心理的发展,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直至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可靠保障。大学生肩负着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心理健康与否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进步成长,而且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高级科技人才,社会、学校、家庭不仅要重视他们的科技知识教育,还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与分析的报告比较多,国内外相关报道称约10%-30%的大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卫生问题,我国有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患[1]。由此看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在人格上他们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逐步摆脱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从而逐渐独立和成熟。但由于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加之为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常常发生。

二、方法

本研究以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目的,通过问卷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总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52份,有效率为95.2%。

用SCL-90自评量表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学生进行调查。此量表共90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无”为1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偏重”为4分,“严重”为5分,“轻、中、重”的具体定义由自评者自己去体会。SCL-90总分是90个单项分相加之和,说明了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水平,SCL-90总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低,反之,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高。量表中共有9个因子,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某项因子分偏高,说明此项的心理卫生问题严重,反之,心理卫生问题偏轻[2]。参照李虹报道中的类似标准规定:SCL-90总分≥180为心理障碍,其中180≤SCL-90总分<225为轻度心理障碍,225≤SCL-90总分<270为中度心理障碍,SCL--90总分≥270为重度心理障碍。9个因子中任一项≥3分为心理卫生问题的阳性检出[3]。

三、结果

研究中的952名大学生中患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有197人,总阳性发生率为20.69%,而且9项心理症状比正常成人严重,见表1、表2。

表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N=952)

表2大学生与全国青年组9因子分的比较

表3952名大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

从表3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偏执。

本研究结果显示了大学生SCL-90各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国内正常成人,与于国勤等人对大学生的相关报道[4]基本一致;大学生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阳性发生率为20.69%,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偏执,与国内外的相关报道基本一致[5],说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具有相同心理障碍的表现。

四、结论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必然会对原有的社会文化和道德体系形成一定的冲击。大学生一方面要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又要接触频繁的社会生活变化、激烈的社会竞争、商品经济的冲击,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失衡。通过深入访谈进一步分析,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总结如下:

(一)对“健康”的认识欠缺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一词解释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疾病和症状,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不仅是一种身心状态,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三种因素的统一体,而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获得整体健康的核心与支柱。然而个别访谈的结果显示,有l5.8%的同学不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关心心理健康的只占l2.8%,另外,还有23.8%的同学对健康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健康就是指身体健康。

(二)学业困扰

学习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学习效果和效率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自尊心乃至心理的健康。当前大学生在学业上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学习压力过大产生焦虑感、自卑感。社会的发展急需高层次的人才,多数大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学习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刻苦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参加的各类证书考试,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一旦考试结果不理想,就容易产生焦虑感、挫折感、自卑感。第二,学习动力不足。在学生管理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求知欲望低,沉迷于上网、玩游戏机,学习热情明显缺乏,这种现象在一年级大学生中较为明显,因此也最容易出现考试不及格的现象。第三,学习的恒心和毅力不够。有的学生虽然满怀雄心壮志,但碰到困难和挫折容易退缩,不能持之以恒。第四、学习的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无精打采,精神不集中,热衷于课余活动、交友、恋爱。第五,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学习的随意性大,等到期末考前才突击复习,专业基础不够扎实。第六、学习上的不适应。学习上的不适应是低年级大学生表现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大学与中学相比,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大学课程多、知识量大、学习条件和学习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教师讲完课后,辅导时间少,几乎主要靠学生自学;还有许多高校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行淘汰制。适应能力差的学生经常担心自己被淘汰,精神过度紧张。往往引发神经衰弱、考试焦虑,甚至厌学、弃学、退学。

(三)人际交往障碍

人际关系始终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由于大学生来自全国四面八方,不同的生活习惯、个人爱好、生活方式,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今天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严重,在人际交往中经常表现为: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唯我独尊;猜疑嫉妒心强。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人际交往。另外,又因缺乏交往知识和技巧,导致一些大学生既渴望交往又害怕交往的心理困惑,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导致孤独、自卑、恐惧、烦恼、抑郁等不良症状,危害身心健康。极个别来自贫困边远山区的学生,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性格敏感多疑,进而感到孤独、寂寞、情绪抑郁。

(四)情感的困扰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由于心理上的成熟,性意识的觉醒,促使其渴望了解异性,产生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关注。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纯真美好的爱情能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促进人的不断完善进步和成功,理智地把握情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对于大学生创建美好人生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恋爱现象已相当普遍,但由于缺乏经验与指导,一些大学生对恋爱存在不良认知,在认识和行为上陷入了各种各样的误区,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有些学生感情把握不定,易走极端、易冲动;有的学生恋爱的动机不端正,盲目随大流,互相攀比,或者为了填补空虚、寂寞而谈恋爱,缺乏真挚的爱情基础;有的学生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性行为轻率,甚至在校外租房同居;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因对性知识、性行为的不恰当的理解而常常陷入苦闷和彷徨中,有些同学经常出现恐惧、不安、自责,甚至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从而影响学习、生活等。

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如何分析

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素质构成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大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的力度。目前许多高校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违法犯罪、精神失常、轻生等案例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同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甚至一些同学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疾患,这些由生理疾病的后遗症引起的“机体性失常”而导致的行为不正常或心理性的“机能性失常”而引起的行为异常,心理学上称之为“心因性疾患”。如:神经症(包括神经衰弱、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人格障碍与性变态。这些心理疾患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们健康成长的巨大心理障碍。�

其实,任何心理问题都有其诱发的原因,那么,诱发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认为可以分为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两个方面,外界因素又主要有社会、历史、学校、家庭三个方面,个体自身因素主要是指个体心理品质。在此,本文仅从外界因素这一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心理疾患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社会历史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是容易诱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心理学是在西方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分支学科。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们举起人性、***的旗帜,提倡个性自由和人性解放,由此形成了西方人敢于张扬个性、热情奔放的“外向型”性格特点,特别注重对个性心理的尊重和研究。而我国是一个封建历史特别长的国家,封建大一统思想和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的小农经济,形成了腼腆、含蓄、矜持的“内向型”民族性格,对个性心理少有关爱和研究。这种“内向型”性格,固然有其优点,但也极易诱发心理疾患,并且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有效的心理疏导。

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激起大学生心灵的“振荡”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随着西方文明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迅速涌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给原有的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很大的冲击。由于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而引起政治、文化方面变化,多层次的经济形式导致文化多元性,也导致主体的、核心的价值信仰发生了危机,在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社会法规不健全之际,大学生是怀着激动而不安的心情,随着变革的滚滚激流,受社会上权钱交易的泛化,财富不正常的聚敛,职业道德的败坏等不正之风的严重冲击;抢劫、凶杀屡见不鲜,吸毒、宿娼等社会沉渣泛起,折射到校园里便出现90年代的拜金思潮、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一切向“钱”看的影响下,大学生们曾迷茫过,时至世纪之交,知识经济行将到来,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使得大学生们面对社会人才的激烈竞争感到彷徨,在拼命拿各种证书时,却无法把握自己的未来命运。人们很难对什么最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甚至不同年龄阶段,同一个人对同一问题回答也不一样,从而使人产生不安和焦虑。久而久之,这就成为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诱因。诚然,一个人的价值信仰既有它的稳定性,也有它的可变性,它会根据整个社会价值信仰体系而不断整合,但目前社会并没有建构出一个稳定的价值坐标体系,大学时期又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生们没有了主体的社会信仰标准,自我观念又尚不定型,在这种情况下做的选择要么不满意,要么就是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充满了矛盾和迷茫。

社会伦理价值的无序性导致环境的“失范”。

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当前社会伦理价值正处于无序性向有序性重新构建的过程中,大学生们对传统的社会伦理价值标准的认同度普遍降低,表现出反社会规范行为,如违纪行为的泛化:酗酒打架屡见不鲜,对顺手牵羊的偷盗行为不以为然,恋爱中的杯水主义等等,传统的道德思想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交叉并存,使大学生群体感到无所适从。更重要的是青年人还缺乏对新旧观念整合的能力和经验,不能有效地运用自我防卫机制,这样必然会使他们道德困惑、认知失调和心态失衡。�

二、家庭原因�

父母处事态度、生活方式等家庭氛围的影响。�

毋庸置疑,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是以其少儿时期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的。少儿时期,父母的认知不统一,观念行为不一致,往往会使子女产生心理困惑。事实证明,父母感情和谐、兄弟姐妹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往往使个体形成谦虚、礼貌、随和、诚恳、乐观、大方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反之,家庭成员之间如果经常吵闹、打骂,则易使个体形成粗暴、蛮横、孤僻、冷漠等不良的人格特征。有的大学生父母婚姻的不幸,也会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阴影,因为在单亲家庭中,婚姻的破裂,会使父母将生活中的不满和愤恨转化为一种观念并加诸子女身上,这种有意无意的影响都会使孩子形成错误的观念,往往会使孩子们产生怀疑、否定别人的心理和行为。

家庭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对他们的生活溺爱、包办过多,但对他们的考试成绩、升学、成才期望又过高,这样,一方面使他们养成了任性、依赖,骄横的心理,适应生活能力差、社会交际能力弱;另一方面,又使他们面对父母“望子成龙”的目光,容易产生恐慌、焦虑、内疚的心理,惟恐考试成绩不好,不能升学、不能成才而无颜面对父母。�

三、学校原因�

传统教育模式的内在惰性

多年来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以“学科本位”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其实质就是专业教育的模式。不可否认,这种教育模式对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这种教育模式所产生的弊端。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大学生多是秀才,少有人才,往往专业知识扎实而个性心理却不太健康,意志品质脆弱,很难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我们今天呼唤素质教育,就是因为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教育的力度不够。�

大多数高校都只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可选可不选的一门选修课来开设,其重视程度由此也就可见一斑,尽管许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但工作开展得并不尽如人意,一是因为参与咨询的教师生理、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尚欠缺,并非专家型的,所以难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出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处方,二是心理咨询的一些手段、方法落后、陈旧,适应不了学生的要求,以致学生一旦有了心理问题,也不太愿意去心理咨询中心解决。此外,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跟上时代步伐,要善于针对大学生的不同个性心理因势利导。�

综上所述,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外界因素有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有赖于三方的共同努力。�

首先,从社会方面来说,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更新认识。过去,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原因,我们对人的个性心理品质问题关注、认识、研究的是不够的。在世俗的眼里,往往把心理问题神秘化,甚至把有心理障碍的人看作是不可理喻的邪恶之人或洪水猛兽,致使心理问题得不到科学的青睐,有心理疾患的人也不敢张扬、不能就医。这种社会现象要求得转变,关键是要转变人们的观念和意识,为此,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使人们认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是一个人“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了心理疾患就像身体不适一样,应该及时去就医以求得咨询、疏导,对待有心理疾患的人,社会要给予更多的尊重、理解、关爱,不可歧视他们、嘲弄他们。也就是说,对待心理问题和心理疾患者,要有一颗平常心。�

其次,从家庭方面来说,父母对子女健康成长和完美人格的形成是负有主要责任的。所以,为人父母,重要的是对子女的言传身教。一方面,夫妻间要互谅、互让、互谦、互爱,为子女营造一个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另一方面,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不要动辄训斥、打骂孩子,或是对孩子过份溺爱,对其生活包办代替过多和对其错误言行及不良习惯放任自流,都是有害的。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现在确实已经成为各个家庭棘手、头痛而又不得不去面对的一个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

最后,从学校方面来说,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一个人健康心理的形成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学前班开始抓起,并且始终坚持不懈,贯穿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高校角度来说,一是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要贯彻素质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以普及和增强他们的心理卫生知识;二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为同学增进交往、接触社会、锻炼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舞台,以有利于他们个性心理的发展;三是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一定要做实、做细,心理咨询指导教师应该由生理、心理卫生知识丰富的专家型教师来担任。同时,要建立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以便于他们在产生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和疏导。�

总之,当今大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的栋梁,他们的素质如何,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如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因此,重视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代大学生存在哪些身心健康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土木水利学院 2002级学生入学第一年便因心理问题休学4人,他们四人分别因为:1、追求女生遭到拒绝而情绪不稳定;2、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3、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4、狂躁不安,行为异常。最终都不能继续学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二、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 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四)是畏首畏尾。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大学生生命态度与心理求助的现状调查及其教育对策研究

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与影响探究【摘要】良好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要素之一。通过对吉林大学历年新生普查结果和咨询室来访量进行统计分析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探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提出了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大学生是一个社会新知识、新观念的主要承载者,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有生力量,是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总的来讲,当代大学生思想敏锐、活跃、积极、乐观、向上,并且智力发展水平普遍较高。但近些年来,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使大学生的竞争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情感压力等普遍加大,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造成休学、退学乃至自戕等事件时有发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制约大学生成才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我们发现有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的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以吉林大学历年新生普查结果和咨询室来访量为例来探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吉林大学在2006年以《大学生健康调查问卷》(UPI)为测量工具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的结果显示:总分超过25分并在“有轻生念头”这一项上做了肯定回答的学生占参加测试学生总数的1.59%;而觉得自身健康方面有问题及觉得心理卫生方面有问题的学生分别占测试总人数的22.18%和21.54%。同样以UPI为测试工具,在2002年对新生进行的普查中,在这三项的比率分别为1.34%、19.64%和21.22%。这表明大学新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呈上升的趋势。2006年以《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量工具,对近5000名大学新生进行的测试,大致揭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根据SCL-90的评分标准,各因子分大于等于3个标准差的一般认为可能有比较明显心理问题。据此统计,被测学生在各因子可能有比较明显心理问题的占总测试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躯体化4.50%,强迫25.17%,人际关系敏感19.37%,抑郁11.13%,焦虑9.18%,敌对9.27%,恐怖4.85%,偏执11.86%,精神病性9.71%。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等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学校咨询室共接待来访学生近千人次,来访学生的问题集中反映在新生适应、学业压力、考试焦虑、人际交往障碍、由情感问题导致的心理不良症状等几方面;其中低年级学生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较多,而随着年级的增长情况有所好转。这些实际情况都提示我们,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阻碍了他们潜力的充分发挥,个别严重的还导致了恶性事件。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一)社会因素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中国社会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传统文化要求人们“喜怒不形于色”,强调人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和对情感的抑制。中国又是一个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人际依赖和人际制约,人们多有郁闷无处诉说之感,从而深化了情感危机。受传统文化的制约,人们常常把心理疾病与道德问题等同起来,大多数人对心理疾患特别敏感、忌讳。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1986年10月在全国第二次精神卫生大会开幕式上指出:“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这个变革包括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观念的变革,因此人群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现代社会下,大学生面临的挑战很多,心理上存在着多方面的压力源: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较高,社会岗位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大学生长期承受较高的学业压力;贫困家庭的大学生还要承受高校并轨后学费大幅度上涨带来的精神压力;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高年级的学生因就业问题产生了较强的精神压力,许多心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不稳定阶段,脆弱的心理素质,社会经验的缺乏,在发展变化迅速、高效率、快节奏和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出现各种心理困惑也就在所难免。(二)家庭环境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是人生的奠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环境和教育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父母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特点和心理素质;家庭教养方式同样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此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个性是相互影响的,良好的家庭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在家庭结构方面,近年高校就读的独生子女学生比例增多,家庭破裂、重组的比例增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因素;家庭经济情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日益凸现,贫困学生能否正确对待面临的困难,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成为影响贫困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之一。综上,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性格塑造,个性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三)学校教育反思学生的整个学校教育阶段,虽然目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仍然还在,高校里盛行着实用主义思想,对智力培养的过度偏重导致了对学生成长中遇到的思想和心理方面问题的忽视。尤其是在大学这个环境中,适应、学习、交往等新问题的出现和累积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容易显现出来。大学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指导作用,能够增强学生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因此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的主导思想、学校的教育方法和育人态度、学校的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校风、学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得当,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当前在学校中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加大投入心理教育,及时疏导各种心理烦恼和困惑,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体现。(四)自身原因大学生个体因素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因,包括个体生理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包括个体遗传因素和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等,这些客观存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考虑的因素。个体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和人格。当前我国还处在改革阶段,社会处于转型期,大学生只有具备了科学的社会认知才能适应大环境;大学生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正性情绪状态和情感把握能力,是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健全统一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中有一小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发展缺陷,不少心理障碍都与人格缺陷有关。总之,大学生形成客观而正确的自我认识、稳定的自我体验,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重视培养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抗压力能力、抗挫折能力等,是个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上述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往往综合起作用。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小而言之关系到学生本人的健康成长,大而言之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社会主义事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工作效果已迫在眉睫。(一)营造全方位、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全社会都要切实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类媒体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持正面宣传,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师资、场地和设备,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家庭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建立与学生家庭沟通的机制,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尤其是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与学生家长密切合作,信息互补,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更为重要。(二)坚持面向全体的原则开展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讲座,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网站,开设心理咨询热线,邮件咨询,开通网络心理咨询渠道等,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完善心理问题预警、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在各院系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建立心理互助小组,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学生身边;加强大学生心理协会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协会工作的积极性;在校园大力营造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学生相互关怀与帮助的意识;通过这些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每位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了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目前,从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看,许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师资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科研滞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缺乏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规律和特点的深入研究。由于结合实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方法的研究少,高水平实践性应用理论研究薄弱,导致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理论指导实践不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主要停留在课堂教学或知识普及以及个体咨询的层面上,缺乏系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学习国内外心理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开展心理教育试验研究,总结我国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探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模式。总之,家庭、学校乃至社会担负着培养大学生成才的责任,大学生们自身也要学会自我调节,积极主动取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帮助,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怎忘吝吻(2022-09-10 09:22:41)回复取消回复

    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

  • 世味馥妴(2022-09-10 13:23:02)回复取消回复

    性、依赖,骄横的心理,适应生活能力差、社会交际能力弱;另一方面,又使他们面对父母“望子成龙”的目光,容易产生恐慌、焦虑、内疚的心理,惟恐考试成绩不好,不能升学、不能成才而无颜面对父母。� 三、学校原因� 传统

  • 莣萳等灯(2022-09-10 14:55:26)回复取消回复

    极大。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的主导思想、学校的教育方法和育人态度、学校的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校风、学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得当,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当前在学校中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加大投入心理教育,及时疏导

  • 余安夙世(2022-09-10 09:13:51)回复取消回复

    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