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港油田有没有地震(天津大港是油田吗)
本文目录一览:
- 1、大港羊三木油田是怎样发现的?
- 2、救命啊~~~
- 3、为什么总是说天津要地震?
- 4、1974年发生什么
- 5、天津的抗震烈度是多少啊 ??
大港羊三木油田是怎样发现的?
1958年1月,新组建的河北石油队归属河北省地质局,驻在保定,当时技术力量甚差,缺乏物探和大型石油钻机,一时无法承担平原覆盖区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只得派出地质小分队进入燕山山间小盆地——滦平风山盆地进行地质调查。
河北省地质局在天津,我结识了该局总工程师曹国权,他对河北平原寻找油气资源颇为支持,并积极策划提高勘查自主能力,抽调一批打金属矿的钻探工人,培训学习大型钻机技术,并给省物探队下任务承担黄骅坳陷羊三木地区地震普详查工作。
地质部从瑞典进口一批B-35钻机,分给河北石油队一台,当即筹备组建3007钻井队,该钻机设计能力用
钻杆可钻深3000米,由于只进口
小型钻杆使用起来钻井深度就受到限制。
根据羊三木—孔店地区重力异常,河北省物探队布置了光点地震普查测线,首先发现了羊三木地震隆起显示,加密测线后证实羊三木构造背斜圈闭,从而成为河北石油队工作重点,保定距黄骅往返400余公里,困于鞭长莫及便将队部迁往沧县,这里曾是水浒传林冲发配地方,东部仍是一片盐碱地。
黄骅县,位于河北平原东缘,近邻渤海湾,原名新海县后改新青县,1945年为纪念解放战争黄骅烈士而改名为黄骅县。这里人烟稀少,是个盐碱涝渍不毛之地。有民谣:“羊三木、吕家桥、雁过也拔毛,男的不在家,女的也不弱。”形容其荒凉贫穷、盗匪出没之境地。
1961年8月15日,3007钻井队在羊三木构造上打黄1井完钻,终孔深度1330.08米,于第三系相当馆陶组见5层含油砂岩,经测试日产原油1.7~2立方米,此为河北平原第一口出油井,证实黄骅坳陷有良好油气远景。
此时已是河北区队建制归一普领导,后由一物对羊三木和大港构造带继续开展地震普详查工作,进一步圈定了羊三木构造高点,于次年9月11日由3203钻井队(五德钻机)在高点上布钻打黄3井,该井见到了更好的油气层,除新第三系下部含油气情况良好外,老第三系和青山组也见有含油显示。石油地质局和一普大队为准备投入试油进行了周密研究,在确定是否立即下油层套管时,石油地质局副局长李奔和总工程师朱夏从北京夜奔羊三木,经通宵达旦反复研究才决定下套管试油,终于在1963年底获自喷工业油流,1964年4月获日产油84立方米,天然气3万立方米的重大突破,实现了天津会议上要求的突击点任务,从而发现了羊三木油气田。
勘探羊三木构造正值国家自然灾害困难时期,当时我一直驻守在钻井队现场,下肢浮肿疲乏不堪。喜闻在大港构造带上道1井于979米新第三系馆陶组也钻遇含油砂岩,便从羊三木徒步日行30公里赶到现场观察岩心,认为此成果预示着大港构造带将是一条油气聚集带,当即建议一普大队迅速在该构造带上组织大钻投入勘探,经大队研究决定再成立河北二区队负责大港构造带油气勘查工作。在沙井子构造北盘打黄5井,在老第三系钻遇多层油气层,钻至奥陶系2083~2085米发生高达7米的气喷,后因洪水淹没井场,工人都抢上钻台保住井口,大队派橡皮艇救援,井已无法进行测试。1964年在该构造南盘再打黄8井,于老第三系发现63层含油气层,因固井质量差测试后仅获少量油流。虽然测试效果不佳,但新发现的油气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仍对大港构造带的油气远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黄骅县当时有人工围垦的南大港、北大港以发展水产养殖,其中尤以北大港面积大。有一次我曾乘渔船泛舟北大港,港中芦苇丛生、河叉纵横,成群野鸭子泼水戏游,凭借夜空星星于天亮前到了天津小站。油田的命名就是起源“大港”而称为大港油田的。
黄骅坳陷早期油气勘查工作,除成功的经验外,也有屡屡失利的教训,表现在探井的固井、试油方面,更是叫人大有前功尽弃之感。
勘查部署方面,开始时按照老框框干,打大型背斜油藏,按背斜油藏布置钻井,吃了不少亏,上了不少当。孔店构造的普查勘探历史,就是一明显的例子。对孔店构造的认识就有一个曲折的过程:
1961年发现构造后,认为面积大(560平方公里)构造简单,断层很少,处于深凹中,评价很高。
1963年上去打黄4井,未见油气,接着石油工业部上去部署3条剖面8口探井,也都失败了。认为:凹陷小,红层厚,生油差,就放下来了。一直到1970年,大港石油管理局经过反复实践,认识到断裂是油气藏形成的主导因素,在孔店构造东南断层的上下盘,布置3口探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流,找到王官屯和枣园油田。
救命啊~~~
牛顿,是英国伟大天津大港油田有没有地震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1642年12月25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附近的沃尔索普村,1727年3月20日在伦敦病逝。
牛顿1661年入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5年获文学士学位。随后两年在家乡躲避瘟疫。这两年里,天津大港油田有没有地震他制定了一生大多数重要科学创造的蓝图。1667年回剑桥后当选为三一学院院委,次年获硕士学位。1669年任卢卡斯教授直到1701年。1696年任皇家造币厂监督,并移居伦敦。1703年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706年受女王安娜封爵。他晚年潜心于自然哲学与神学。
牛顿在科学上最卓越的贡献是微积分和经典力学的创建。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幼名樟寿,字豫才,鲁迅为其主要笔名。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败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从叔祖周玉田启蒙。12岁师事寿镜吾,在三味书屋攻读近5年。少年时代接受长达10余年的传统教育,课余喜杂览,爱读野史笔记。因其外祖母等亲友在绍兴乡间,得以常常接触农村,与农民相亲近。13岁时,祖介孚因科场案下狱,父伯宜去世,家道中落,经常出入当铺与药店,备感世态炎凉。不满传统的封建“正道”,“走异路,逃异地”,二十四年,考入无需学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不久,因厌恶这所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在南京,开始接触新学,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二十八年春,毕业后被派赴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与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革命党人一起,积极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因有感于中国人的愚弱,为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于三十二年毅然中止学医,选择文学艺术作为自己的战斗武器,开始革命文学生涯,并加光复会。留日期间,坚定地站在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一边,与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展开大论战,发表《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并翻译介绍世界上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
�
宣统元年(1909)夏回国,应邀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翌年夏,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工作之余,搜集、整理古籍和乡邦文献,编成《会稽郡故书杂集》和《古小说钩沉》。参加越社青年组织的集会,并以会议主席身份发表演说。武昌起义后,率领绍兴府中学堂师生上街宣传,并率众迎接王金发革命军进驻绍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积极参加光复绍兴的实际斗争。绍兴光复后,被绍兴军政分府都督王金发委任为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支持绍兴军政分府采取的革命措施。不久,王金发腐化蜕变,鲁迅深感痛惜,支持越社青年创办《越铎日报》,以监督、批评军政分府的错误行为民国元年(1912)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未几,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到该部任职。同年5月,随教育部迁往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佥事。7年,首次以鲁迅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后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结识李大钊、陈独秀和胡适等人。8年,“五四”运动爆发,站在运动的最前列,猛烈抨击封建文化与封建道德。文学创作一发而不可收,除《孔乙己》、《阿Q正传》等名篇外,还发表了大量杂文,抨击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9年开始,先后在23年后的文化“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中,建立了特殊的功勋,从而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24年10月,工农红军经过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消息传来,他与茅盾托人经巴黎向中共中央拍贺电:“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25年,身患重病。4月底,会见奉中共中央之命由陕北来上海的冯雪峰,了解中共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6月抱病口授《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反击托派对中共的诽谤。8月,口授《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表示无条件地拥护和加入这条战线。从16到25年间的以杂文为主的论著,先后编成《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此期间,还以很大精力翻译、介绍外国进步文学作品《毁灭》等,为传播马列主义文艺思想,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关心教育战线的斗争和青年学生的成长,多次应邀在上海、北京等地的大学演讲和热情接待来访的青年,回答他们提出的种种问题。热心提倡战斗的木刻艺术,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民国25年(1936)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终年56岁。其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可为一生写照。遗体安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迁至上海虹口公园,由毛泽东题署墓碑。毛泽东称颂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一生著译甚丰。有多种版本《鲁迅全集》问世。其作品一版再版,并翻译成50多种文字,传播国内外。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1889年10月26日生于湖北省黄冈县,1971年4月29日逝世于北京。早年留学日本,1913年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地质学,1918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地质人材。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31年获伯明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34年赴英国讲学,主持伦敦、剑桥等八所大学举行的“中国地质学”讲座。1947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自英国回国,历任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全国地层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和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华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地震委员会主任等职务。五十年代中期,还担任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1953年,李四光提出了“新华夏构造体系。”1954年,他亲自组织队伍,在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开展石油普查,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接着,李四光与其它地质工作者共同努力,使我国很快找到了钨、铬、铀、金刚石、煤及稀有金属矿藏,并在开发地热、地下水,研究第四纪冰川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李四光的研究涉猎广泛,在古生物学、冰川学研究上取得很大的成绩。他对第四纪冰川遗迹的研究推翻了过去的“中国无第四纪冰川”的断言。在地质学理论的研究上,最重要的工作是创建了地质力学。他运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把各种构造看作是地应力作用的结果。对于中国东部地区的地质特点,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的理论分析,他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3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前景,从而否定了“中国贫油”的观点。在地震研究中,李四光强调,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要认真观测地应力的变化。
李四光毕生致力于地球科学事业。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注重实践,悉心钻研,勇于创新,共发表科学论文和专著170余篇(部),为发展地球科学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创建的地质力学,提出构造体系新概念,为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地质工作开辟了新途径天津大港油田有没有地震;他关于古生物蜓科化石鉴定方法与分类标准,一直沿用至今,为微体古生物研究开拓了新道路;他建立的中国第四纪冰川学,为第四纪地质研究,特别是地层划分、气候演变、环境治理和资源勘查等开拓了新思路;他始终不渝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祖国和人民,为了解决建设中急需的能源问题,他运用自己创建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组织和指导石油地质工作,在分析中国地质构造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50年代初就提出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的“摸底”工作值得进行,为大庆、胜利、大港等我国东部一系列大油田的勘探与发现,为摘掉我国“贫油”的帽子和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指导铀等放射性矿产勘查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发展我国核工业和“两弹一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邢台发生地震后,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的关键时刻,提出进行地应力测量和现今构造应力场分析,研究地震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预测和预报地震指明了方向;他还把这些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在地壳活动带中寻找建设“安全岛”,以及各种灾害的预测与防治等。直到他临终,还念念不忘发展地球科学、国家建设和人民的安危。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一作紫艺。笔名曾用过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
大革命时期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十八岁到上海,翌年考进“明月歌舞团”,向黎锦晖学习作曲。因不满剧团的方针,于1932年退出,去北平与李元庆等开展革命音乐活动。后回上海参加剧联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并在联华影业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为左翼进步电影、话剧、舞台剧作曲。1933年在创作上初试锋芒,创作了《开矿歌》、《卖报歌》、使人耳目一新。1934年是他的“音乐年”,《大路歌》、《开路先锋》、《毕业歌》、《新女性》、《码头工人歌》、《前进歌》、《打长江》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民族器乐曲,都是这一年完成的。1935年,写下了《梅娘曲》、《慰劳歌》、《塞外村女》、《自卫歌》、《铁蹄下的歌女》以及建国后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他从事音乐创作时间只有两年左右,却为八部电影、三部话剧、一部舞台剧写了二十首主题歌或插曲,加上其他歌曲十五首和根据民间音乐整理改编的民族器乐合奏四首、口琴曲两首,共创作了四十一首音乐作品。此外还发表了《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等十五篇战斗性的音乐论文和《时代青年》等三部电影剧本(生前未出版)。
1935年到日本,准备经欧洲去苏联求学,不幸于游泳时溺死于藤泽市鹄沼海中。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第一次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金蛇狂舞》:1934年,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并亲自指挥灌成唱片。《倒八板》是《老六板》的变体。它将后者的尾部变化发展,作为乐曲的开始,故俗称《倒八板》。
第二段又将原曲中的“工”更换成“凡”,转入上四度宫调系统,情绪趋于明朗热烈,故也称它为《凡忘工》或《绝工板》。第三段则采用“螺蛳结顶”旋法,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情绪逐层高涨,达到全曲高潮。乐曲配以激越的锣鼓,更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聂耳将其定名为《金蛇狂舞》,反映了他对新中国的坚强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
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华沙市的一个教师家庭。10岁丧母、家境贫困,造就出她吃苦耐劳、好学不倦的品质。1891年,她只身前往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求学深造。她珍惜其间艰苦而又“完美”的时光,勤奋努力,于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几乎与此同时,科学之缘将她和彼埃尔·居里吸引到一起。1895年两人结了婚。
1897年,居里夫人看到亨利·柏克勒尔发现铀具有放射性的报告,引起她极大兴趣。她悉心探索、反复实验,与居里先生密切合作,终于研究出两种新的化学元素,它们比铀具有更强的放射性。一个是“钋”,它是居里夫人出于对祖国的热爱,以波兰的第一个字母命名的;另一个是“镭”,它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1898年到1902年四年时间里,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03年,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906年,居里先生突遇车祸逝世。居里夫人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巨大悲痛,承担起全部家庭责任。很快地,她又继任了居里先生在巴黎大学的课程,并指导实验室工作。
1911年,居里夫人参加法国科学院院士竞选,由于有人提出“女人不能成为科学院院士”而以一票之差落选。但这阻挠不住她献身科学的追求。同年12月她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1914年,镭学研究所在巴黎落成,她开始在此主持居里实验室工作,培养出许多颇有成就的科学家。
居里夫人富于牺牲精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利用X光设备诊救伤病员。她长期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紧张的放射性元素研究,致使有毒物质侵害了她的健康,晚年身患多种疾病。1934年7月4日因白血病逝世。
为什么总是说天津要地震?
首先,天津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小华北地区,一般发生大型地震的地方都要有大型的断裂层,京津唐有。
其次,天津自从传言要有地震后的确发生了一些不够具有绝对性的地震前兆,例如:1.椋平虹(日本等地当年就是出现这种彩虹之后发生了较强地震,但最近也有部分城市出现了之后没地震,民间俗称“倒挂虹”)2.五彩云在大港出现
3.天津部分鱼塘的水变浑浊,许多鱼死掉。等等意思地震前兆的情景的发生。
最后,最近有很多民间专家说要地震,什么地震局有亲戚也说最近新在大刚加了两个探测以后发现北京天津这一代目前的情况不稳定;有一个人还在博客里发卫星云图等所谓的证据证明从4.14玉树地震后中国下一个极有可能发生地震的地方就是华北地区(京津唐)等等。。。。。。
我想说,真的很没必要去说这些,也不用痛批那些谣言散播着的无耻和无知以及去找一些无聊的证据反击,因为目前全球灾难频发,出现了许多看似不太正常的情况,这面火山喷发,那面发生强震,中国这面洪涝灾害,那面干旱缺水,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4月北方的温度最低气温还只有5摄氏度,虽然专家辟谣说这在70年代很正常,确实,但是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搁在现在这种全球大话精下似乎是不正常了!
但是我们无需恐惧,需要理智,不可特别的信但也不能不信,至少要做好一些准备,想一想如果发生地震的策略,家中备一个应急避险包等措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
1974年发生什么
1月18日,经毛泽东批准,中共中央转发由江青主持选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24日和25日,江青等在北京连续召开在京部队单位和中直机关、国家机关的“批林批孔”运员大会。江青等人打着“批林批孔”的旗号,在大会上发表煽动性演说,对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同志进行不指名的攻击。江青在大会前后还以个人名义,给海军、空军、南京部队、广州部队等领导机关写信,派亲信到某部防化连送材料,煽风点火,妄图搞乱部队。在江青、康生、张春桥、姚文元操纵指挥下,这一时期报刊上大量刊载他们的写作班子写的反动文章,不批林、假批孔,以批“周公”、批“宰相”来影射攻击周恩来,并吹捧“女皇”,为江青反革命集团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反周组阁的阴谋制造舆论。在这期间,江青等人还制造了河南省“马振抚公社中学事件”,把一个女学生因未答完考卷而自杀,作为“批林批孔”运动中所谓“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复辟、回潮”的典型,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展开批判。他们还开展了对晋剧《三上桃峰》、湘剧《园丁之歌》的批判。把《三上桃峰》说成是“为刘少奇招魂”,“文艺黑线回潮”。把宣传教师称作“园丁”,说成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旧调重弹”。
1月19日,我西沙群岛军民,对连日来侵犯我领海、领空,强占我岛屿,打死打伤我渔民的南越伪军,进行了胜利的自卫还击,捍卫了领土主权。
2月15日,毛泽东在一个批语中针对江青等在批林批孔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现在,形而上学猖獗,片面性,批林批孔,又夹着走后门,有可能冲淡批林批孔。”毛泽东还扣发了江青等人在全国播放的1月25日大会的录音带。
2月22日,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提出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号召联合起来反对霸权主义。4月6日,邓小平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10日,邓小平在大会发言,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说明我国的对外政策。
5月15日,我国在华北东部天津附近的滨海地区建起一个新油田——大港油田。
6月14日,江青召集会议,授意她的写作班子,要批“现在的儒”。随后江青去天津在一次谈话中,更露骨地说,“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批党内的大儒”。江青还指使亲信读一份吹捧江青是“激进派”,诬蔑周恩来是“温和派”的外国电讯,暗示周恩来就是他们所说的“现代的大儒”。此后,又掀起一阵所谓“评法批儒”的浪潮。
6月18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向中央政治局汇报:上半年工业生产“不少地区有所下降。主要问题是煤炭和铁路运输情况不好,钢铁、化肥等产品一些军工产品也欠账较多,对整个国民经济和战备影响较大”。煤炭比去年同期下降6.2%,铁路运输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5%,钢比去年同期下降9.4%,化肥比去年同期下降3.7%。7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通知》。
7月17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批评江青说:“不要设两个工厂,一个叫钢铁工厂,一个叫帽子工厂,动不动就给人戴大帽子”,并当众宣布:“她并不代表我,她代表她自己。”毛泽东还批评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搞帮派活动。毛泽东说:“你们“不要搞成四人小宗派呢”。这是第一次提出“四人帮”的问题。
9月29日,经周恩来提议,毛泽东批准,中共中央为原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平反,恢复名誉(贺龙遭受迫害,已于1969年6月9日在北京含冤逝世)。
10月4日,毛泽东提议邓小平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四人帮”对此非常不满,他们于17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制造借口,对邓小平进行攻击。当晚,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进行密谋。次日,王洪文到长沙,向毛泽东告周恩来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状,造谣说北京大有“庐山会议味道”,妄图阻挠邓小平出任第一副总理,实现由他们的组阁的阴谋。王洪文当即受到毛泽东的批评。11月12日,毛泽东对江青的一封来信的批示中,直接指出江青有“组阁”野心,说:“不要由你组阁(当后台老板)”。
10月11日,中共中央为在最近期间召开四届人大发出通知。通知转述了毛泽东的意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8年。现在,以安定为好。全党全军要团结。
10月20日,毛泽东会见丹麦相保罗·哈特林时,谈到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问题。他说:“总而言之,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8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12月26日,他又对周恩来说:“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要写文章”,“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8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他还说:“列宁说,‘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工人阶级一部分,党员一部分,也有这种情况。无产阶级中,机关工作人员中,都有发生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这些话表明,毛泽东此时仍陷于对社会主义的混乱思想中。这种混乱思想,正是使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原因。
1974年世界杯冠军联邦德国队
1974年,第十届世界杯赛在联邦德国举行。这届杯赛由于人造地球卫星运用于体育比赛转播和彩色电视机的普及,有10亿观众可目睹赛况,另外还有170万观众到赛场观看比赛。世界杯的影响力大大增加。比赛的赛制也作了改变,第一阶段分4个小组打循环赛,小组头两名进入第二阶段的小组循环赛;第二阶段:两个小组的第一名进入决赛,第二名争夺季军。
因为巴西队在上届世界杯赛上第三次获得了冠军(1958、1962、1970),并永久保留了“雷米特杯”。为此,国际足联再铸造一座冠军奖杯。在7个国家提供的53种方案中,国际足联最终采用了意大利雕刻家西尔维奥·加扎尼亚的作品。新的金杯由4970克18K黄金铸成,高36厘米。底座为圆形,直径13厘米,并有两排名贵的绿宝石镶嵌环绕,中间刻有“FIFA WORLD CUP”字样。国际足联规定该奖杯为永久性流动,即不管哪个国家夺得多少届世界杯冠军,都不能永远占有它,只允许保存四年。
报名参赛的99支球队经过预选赛,16支球队有幸参加决赛,他们是:巴西、西德、东德、南斯拉夫、苏格兰、荷兰、瑞典、保加利亚、波兰、意大利、乌拉圭、阿根廷、智利、海地、扎伊尔和澳大利亚。昔日的强队匈牙利、西班牙、法国和英格兰在预选赛上惨遭淘汰。
这届杯赛的黑马波兰队继外围赛击败英格兰之后,在决赛圈接连战胜阿根廷、意大利、海地、瑞典和南斯拉夫,尽管未能阻止联邦德国进入决赛,但他们在争夺季军的比赛中以1比0力克上届冠军巴西队,实现了东欧足球零的突破。经过小组赛,进入第二阶段比赛的是荷兰、巴西、东德、阿根廷、西德、波兰、瑞典和南斯拉夫。
这届杯赛正值世界足球技术革新的热潮,以荷兰人创造的“全攻全守”为代表。这种战术要求每一位球员都具有长距离跑动能力和全面的技术,采取压迫式打法,为足球带来了新的活力。荷兰队的球星克鲁伊夫、内斯肯斯、里普和伦森布鲁克等完全领会这一战术的精华,荷兰队一路过关斩将,先后以较大优势战胜乌拉圭(2比0)、保加利亚(4比1)、第二阶段的分组循环赛中,荷兰分别以阿根廷(4比0)、民主德国(2比0)和巴西(2比0)等强队,杀入决赛。 在另一小组的比赛中,由“凯撒大帝”贝肯鲍尔领衔的西德队凭着雄厚的实力一一杀退南斯拉夫、瑞典、波兰队的侵犯,也顺风顺水地来到决赛场。
贝肯鲍尔和克鲁伊夫是本届杯赛的风云人物。“自由人”战术的创立,即一名球员在防守时撤至最后位置,进攻时又出现在前场。这届杯赛上,贝肯鲍尔和克鲁伊夫将这一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示了“自由人”的魅力。克鲁伊夫凭借神奇的表现将本届杯赛“最佳球员”的荣誉据为己有。
联邦德国队与荷兰队踢了一场永垂史册的决赛。开球后,荷兰队似乎并不急于进攻,而将球传来传去,球到克鲁伊夫脚下时,他突然带球疾冲,连续晃过多名防守队员,杀入对方禁区,形成单刀之势,德国队后卫无奈将其绊倒,荷兰队获得点球机会,内斯肯斯将球罚中。这时候,离开场仅56秒,而德国队队员连皮球还没有碰到。这一球成为了世界足球史上经典入球之一。联邦德国队不愧为老牌尽旅,在贝肯鲍尔的指挥下沉着应战,耐心寻求战机。终于利用对手的失误,由布赖特纳点球扳平比分。后来,素有“轰炸机”之称的穆勒踢进制胜一球。在全场观众的欢呼声中,联邦德国队第二次登上了冠军领奖台。
本届杯赛被称为“荷兰人的世界杯”。西德队捧走了金杯,荷兰队却成了“无冕之王”。一代球星克鲁伊夫众望所归地当选为最佳运动员。波兰队的格·拉托以7个入球成为最佳射手。而西德队的射门机器穆勒两届杯赛共进14球,成为迄今为止世界杯赛史上进球最多的运动员。
1974年世界杯最佳阵容:(433)
守门员:托马舍夫斯基(波兰)
后卫:苏尔比尔(荷兰),佩雷拉(巴西),布赖特纳(联邦德国),贝肯鲍尔(联邦德国)
中场:内斯肯斯(荷兰),德伊纳(波兰),加多恰(波兰)
前锋:拉托(波兰),克鲁伊夫(荷兰),伦森布林克(荷兰)
天津的抗震烈度是多少啊 ??
从唐山地震以后天津大港油田有没有地震,北京市的建筑设计天津大港油田有没有地震,都是按照烈度八度来进行的,估计天津市也是这样。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楼上说的7度是0.075g)
烈度为 8度的地震表现是这样的天津大港油田有没有地震:
1、室内人的状态: 站不住
2、门窗、天花板或家具: 家具移动或翻倒
3、不坚固房屋: 大多破坏,许多倾倒
4、坚固房屋: 大多损害,少数破坏
5、地面表现: 湿土裂缝宽10厘米以上,有时喷沙冒水山崩,滑坡。
如果说烈度10度,是八级地震震中10-20公里浅源地震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