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边界心理健康课件(心理学的边界)
本文目录一览:
从心理健康到心理疾病有几种状态,它们的边界在哪里?
从心理健康到心理疾病有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边界的区分方法。即: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
一、健康状态
1.本人不觉得痛苦
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
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久的现象。
3.社会功能良好
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二、不良状态
又称第三状态,是介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点是:
1.时间短暂
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
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3.能自已调整
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小部分人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这小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尽快得到调整。
三、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它的特点是:
1.不协调性
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儿童出现成人行为(不均衡的超前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偏离)等等。
2.针对性
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信维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3.损害较大
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其某项(或某几项)社会功。如:社交焦虑考(又名社交恐惧)不能完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碍
者难以与异性正常交往。
4.需求助于心理医生
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须的。
四、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其特点是:
1.强烈的心理反应
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的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如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意志减退等等。
2.明显的躯体不适感
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功能失调: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可出现女性月经周期改变、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等。
3.损害大
此状态之患者不能或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
4.需心理医生的治疗
此状态之患者一般不能通过自身调整和非心理科专业医生的治疗而康复。心理医生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在治疗早期通过情绪调节药物快速调整情绪,中后期结合心理治疗解除心理障碍并通过心理训练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过犹不及 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限
1、界限让我们懂得什么需要我们负责心理边界心理健康课件,什么是我们不需要负责的。
2、没有界限的人往往不懂得如何对人家说不,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的控制、压力、要求心理边界心理健康课件;以为说不心理边界心理健康课件了,就会破坏他们与对方的关系,因此,即使内心不满,仍勉强服从。
3、 要设立良好的界线,有两个观点特别重要。第一,要对别人设立界线。 其次,是要设定我们自己内心的界线。
4、 很多人都没有自己的思想方式与过程,他们只是很机械性的思考别人的观点,不曾顾虑到自己的看法。
5、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想要别人了解他们,就必须自己先说出来。
6、 界限冲突绝对不只发生在“不会说不”的人身上。
7、 当父母教导儿女:对别人设立界线或对人家说“不!”是坏事时,他们所传给孩子的信息是:别人可以在他们身上为所欲为。
8、 一味的顺从的人有朦胧不清的界线,他们会屈服在别人的要求与需要中。 比如,一味顺从的人会为了要与朋友“相处得很好”,而假装喜欢朋友所要去的餐厅或电影。
9、 一味顺从的人让自己挑负太多的责任而设下太少的界线;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的选择,是来自内心的恐惧。
10、 一味顺从的回避者所遭遇的就是“倒置界线”的问题,他们在需要界线时,没有界线,而在不需要界线时,又偏偏自己划地自限。
11、父母需要让小孩有说不的安全感,鼓励他们建立起自己的界线,同时帮助小孩尊重别人的界线。
12、 不是要让孩子为所欲为,而是即使父母与子女的意见不合,作父母的仍然必须与子女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不是说父母不可以生气,而是说父母不可以因此把感情撤退内缩起来。
13、 父母因为受伤、失望而感情退缩,或是消极地一旁生气,他们对子女表示:如果你好好听话,你就“可”爱;如果你不好好听话,你就“不可”爱了。
14、 当孩子开始设定界线父母就退缩,孩子只好学会强调与发展他们服从、关爱,敏感的部分,但了学会恐惧、怀疑,以及怨恨自己积极、实话实说、与人分离独立的部分。
15、 好父母的主要责任是控制和保护,但也要给孩子有犯错的空间。记住,我们都必须从“不断的练习中”变得成熟。
16、 界限十律——
因果律 :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责任律: 责任的界线一旦混淆不清,问题就产生了。 我们彼此相爱,不是要我们成为对方。 能力律:很多人因为想要改变别人而尝到的苦头比自己患病时还要多。何况,那原本就是不可能的。 你所做得到的是影响别人,你既然不能改变别人,你就必须改变自己,使别人那些有毁灭性的形态不再对你发生作用。 尊重律: 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必须尊重别人的界线,喜爱别人的界线,才可能要求别人也尊重我们的界线。 自由会生出自由,什么因就结什么果。 当我们能够坦诚地接受别人的自由,在他们向我们设下界线时,我们就不会生气、愧疚,或撤回我们的爱。 动机律: 我们都有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会产生感恩,让爱充满内心并想要去爱别人。 施绝对是比受更有福,可是,假如你的给予不能在内心结出喜乐的果实,你就必须重新检视这条动机律了。 动机律说的是:自由第一,服事第二。 评估律: 有些事情会伤到我们,却不会害我们;事实上,反而可能对我们有好处。有些事让我们觉得好得很,却可能害我们极深。 积极律: 要建立界线,反应期是必须的,可是,只靠这还不够。 每个行动都有个平等的相对的反应。愤怒与醒悟可能是子女对父母的不公正的反应。 嫉妒律: 嫉妒会把那些“我们没有的东西”定义为“好的东西”,而怨恨那些真正好的东西。 渴望我们所没有的东西并没有什么不对,假如我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别人所拥有的或他们的成就上,我们就会疏忽自己的责任,最后,就只剩下一颗空虚的心了。 活动律: 神所谴责的罪不是“尝试以后的失败”,而是“败于不去尝试”。尝试了,失败,再试一次,这叫做学习。不尝试,就绝不会有好的结果产生;只会让邪恶获胜。 显露律: 界线是我们所有物的地界,确定我们的主权与责任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真正的关系就是我们深知我的界线,以及那些难以跟人沟通的自我。
17、 我不能替你成长;只有你自己才可以。反之亦然,你也不能替我成长。你必须为你自己负责,我必须为我自己负责。
18、 不能清楚划出界线的人,外表虽然看起来顺从,心中却是反抗与怨恨的。
19、 你或许没有能力改变,但你有能力坦承问题与认错。 你没有能力改变外物;你不能改变天气、过去、经济,更不能改变其他人。
20、 处理冲突时应当直接地与当事人当面谈个清楚。
21、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从第三者所听到的消息都是不正确的,至少要聆听两个或三个人的证言才行,不能听信一个人的证词。
22、 界线不是要停止爱人,正好相反;是你得到自由而能够去爱。
23、 两个都太顺从对方的人在一起的结果就是:没有人能做他真正想做的事情。每个人都怕说出真心话。
24、 我们不能用:“我觉得你......”这种方式来沟通感情。我们应该说:“我觉得心里很难过,或受到伤害,或寂寞,或恐惧,或......”。人的脆弱性是彼此搭筑亲密关系与互相关怀的起点。
25、 当一个人超过界线而想要控制对方的感情、态度、行为、选择、价值观,问题就产生了,因为这些都只有个人能控制。想要控制这些东西,就是侵犯别人的界线了,最后,也一定会失败的。
26、 当我们要求别人对我们的需要与欲望负责,当我们因为自己的失望而去责怪别人,问题自然就发生了。
27、 当我们自己不能设限却责怪别人,问题就产生了。夫妻间往往一方给得太多,超过自己所愿意给的,然后责怪对方不阻止自己透支。
28、 界线问题所对付的永远是你自己,不是别人。你不能要求自己的配偶必须做什么,甚至不能要求对方一定得尊重你的界线。
29、 处于健康关系中的配偶都会珍惜彼此的空间,又能够大力支持对方的理想。 每个婚姻都由两种成分组成:相聚与分离。好的婚姻,双方会相聚与分离均分。
30、 鼓励孩子尝试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允许孩子在父母亲以外,还能被其他人或事物吸引。让你的家成为一个安全的新大陆,让孩子可以探险。
31、 你必须学习的第一点是:如果你向对方设立界线,对方就生气,那是他自己有问题。
32、 你必须很实际地看待忿怒这个问题,忿怒只是另一个人内心的感觉,它不会冲过来“咬你”或伤害你的。除非你允许,对方的怒气无法“进入”你的内心。
33、 我们应该先照顾自己,才有能力照顾别人。
《心理界限做不轻易让步的自己》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心理界限》(杨嘉玲)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密码:0mj7
书名:心理界限
作者:杨嘉玲
豆瓣评分:7.8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8-4
页数:240
内容简介:内容简介
心理界限被踏线最常发生在伴侣、亲子、职场乃至各种人际关系之间,特别容易出现在“以和为贵”的华人社会里。我们从小就被教导“退让”是一种美德,做人要善良不计较,但是一旦这些付出的关系失去平衡,让我们一直处于讨好别人,自己却变得不好的状况里,失去自我的价值感,活得很累。
杨嘉玲心理咨询师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关“心理界限”故事,带领我们审视人际关系中存在已久的问题,并以精准、层次分明的角度,剖析心理界限的各种情境,带领我们戒掉不必要的人际伤害——以正确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心理界限,并不会让你被他人指责自私,更不会让你失去重要的人。
本书从4个人际相处的智慧提点切入,进行3道戒伤害练习,由内而外,带着你划出“心理界限”,找回你应得的快乐生活。因为,这是你的人生,你不该为满足别人的需求而活。
编辑推荐:
哈佛大学80年幸福研究结果表明:
和我们人生幸福度的联系最为紧密的是,我们人际关系的质量。
然而现实中,我们的人际关系,特别是重要的关系中,常常出现让我们为难的事:
“我是你妈,我能害你吗?都是为你好!”
“哎呀,反正你有空,帮个小忙怎么了?”
“我是你的男/女朋友,看你手机不应该吗?”
“为什么又加班!你不陪我吃饭,我也不吃了!”
……
在强调“忍”与“让”的文化氛围里,
你是否经常选择妥协、忍耐,
感觉自己的精力被掏空,私人空间受到侵犯,
但想到拒绝,又会感到恐惧、罪恶和内疚。
不设任何防线的亲情、爱情、友情、职场忠诚,
是身心受伤的根源!
心理界限,就是“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
在人际关系中,没有明确的界限,只会让彼此的关系逐渐崩坏。
本书将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关“心理界限”故事,
找到亲情、爱情、友情、职场关系中的“黄金分割点”,
让我们既能保有善良,又能坚定做自己。
以正确的方式建立心理界限,并不等于自私,更不会让你失去重要的人!
名人推荐:
《心理界限》这本书道出我们临床很多一直具有“内射性负面思考”以及“非理性思考”的个案,他们常常在内心感到害怕,脑海中存在着许多迷思。作者用了许多贴切的形容词,像“便利贴女孩”“提款机大哥”“好累的蜘蛛侠”“救世主女孩”(很像我常说的“圣母玛利亚情结”),让我们去体会这些需要建立“心理界限”的不同类型个案。作者所提的“戒伤害,建立完整自我能量”,绝对不是自私,而是为所有关心你的亲友应该做好的身心健康基本之道!
—— 杨聪才身心诊所院长、公共卫生医学博士/ 杨聪财
一本令人豁然开朗的书,让人在关系中不至于乱了阵脚。作者带我们看见了心理界限的必要与正能量,唤起读者活出自己的勇敢。
—— 王意中心理治疗所所长、临床心理师/ 王意中
在强调“忍”与“让”的华人文化氛围里,界限是我们思考应对进退时,应该培养的第二“直觉”。若能在人我之间养成“界限”思考的习惯,更可能突破“做好人还是做自己”的两难困境,找到一个既能与他人亲密又感觉自主的位置。
—— 临床心理师/ 苏益贤
作者简介:心理咨询师。热爱写作,喜欢通过文字让人感觉温暖、获得疗愈。启点文化负责人。
她柔顺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冒险的心。政大经济系毕业,发现自己无法融入冰冷的数字世界,凭借一颗敏锐的心思,以及对人文哲理充满好奇心,毅然踏上心理辅导之路。
她创立了启点文化,通过经营公司,她更理解一般人在真实生活中须面临的考验。因此,总能用最浅显易懂的话语,帮助个案突破盲点。相信心理工作者能带给世界最好的礼物,是将枯燥艰涩的专业知识,转化成简单、有温度的话语启发人们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反思生命的处境,找到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