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室物态人文环境设计(儿科病房环境)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室内物理环境设计
1儿科病室物态人文环境设计,
物理环境
是指研究对象
周围
儿科病室物态人文环境设计的
设施
、
建筑物
等物质系统.
社会环境
是指研究对象周围互相作用的人的集合它包含了各种社会关系和
社会因素
。
2,物理环境是指室内
空气
环境质量
同人体健康和舒适
程度
有密切关系.改善
住宅
内部
的空气环境主要靠通风换气,而通风不仅能为
室内
提供
新鲜空气
,排除污染空气,还能调节室内
温湿度
。
3,物理环境是指除病人本身以外,影响健康及疾病
过程
中所有的疾病
因素
,如清洁、空气、光、水、排水设备、温暖、
被褥
、食品、
噪音
、
穿堂风
等。
4,物理环境是指基地
自然条件
和
人工环境
,它制约着
建筑
入口设里、室内外联系、
形态
构成等
方面
.如
地形
、
气候
、
植被
、文通和
城市空间
肌理
等。
关于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问题
首先对自己要自信,就算将来要求高也没什么,因为我们都在学习中,都在进步.只要你学的技术过硬就不愁找不到工作..找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你看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随着国家经济建筑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对生存环境的艺术品位提出更高的要求,期望生存环境更加完美。在这种需求形势下,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悄然兴起,并逐渐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它以其广泛的内涵和自身的规律,顺应着社会的需求而得到发展,同时引起人们的重视。
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环境艺术设计是它的扩大和延伸,也可以把环境艺术看成是建筑方面最高层次的追求。本世纪中叶,欧美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最先发展了环境艺术设计学科,随后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提高生存环境品质,重新构筑新型人文环境,已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目标。
一、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状况分析在我国高等院校中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历史并不长,目前这一专业多数开设在艺术类院校和一些工科院校中。由于对“环境艺术”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不同,学校性质和基础不同,使得在专业建设的定位和教学内容设置上存在着差异。其现状是把具有综合学科特点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仅定位在“室内设计”单一方向上,有些虽然叫“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但课程设置只是室内设计方面内容。还有的则是偏重室内装修、装饰等美化环境方面。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术上的认识问题。另一方面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需求所至。面向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需求将有所不同,那种脱离以建筑学为依托的教学体系培养的学生专业面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足,社会适应性不强,这一状态有悖于国家建设对具有全面知识结构人才的需要。所以,瞄准社会发展需求,改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结构,进行学科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智能型、复合型设计人才的任务,已摆在教育部门的面前。
随着社会的发展,从行业建设及管理的角度,有必要建立起从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到环境艺术设计这样三种层次关系的建设设计人才格局。环境艺术这一新兴学科,具有多元性构造的特征,是把包括城市规划、建筑、美术、园林等学科作科学、整体把握的系统工程,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性质,对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要求是素质全面,有组织和协作的能力,他在城市建设,提高环境品质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作这建筑学大系统含盖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建筑院校中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利于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它将区别于美术及其它类院校开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同建筑学严重脱节的特点。培养以建筑学为基础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才,将填补我国在这一方面教育的不足。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预见性原则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专业建设的首要原则和前提,也是专业得以发展的动力。把握社会需求状况,一方面要进行需求调查,另一方面还要进行需求预测,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依社会发展制定所需人才的培养计划。
提升环境品质的需求已是当代社会,更是未来社会追求的目标。目前,我国环境艺术方面建设的层面主要是在室内设计和装饰、装修等内容上,环境艺术教育也侧重于此。但随着时代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将大大扩展,涉及的范围也将更加广阔,展望未来,培养新时代需要的设计人才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
2。系统性原则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极其综合的系统性行为,包含着与之相关的若干子系统。它集功能、艺术与技术于一体,涉及着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许多学科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这种综合性意味着一种全新的设计角色的出现,也为设计教育部门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系统性特点和要求,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体系。如何能培养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强,具有整体思维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是制定专业建设计划思考的重点。
3。特色性原则这里所谈及的“特色”是指办学特色。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而言,不同性质、基础的学校都有各自发展方向和目标。建筑类院校发展这一专业具有更广阔的可能性和前途。首先,从行业发展和管理的角度,环境艺术是建设系统中的一部分。从建筑学科群的角度,环境艺术设计被包含在这个大家庭之中,所以在建筑院校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得天独厚。建设以建筑学为依托,侧重于建筑内环境设计、建筑外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研究和教学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构成建筑院校开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特色。
4。创造性原则 “创造”是设计的灵魂。环境艺术设计是创造性对人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和提出方案的思考。设计教育中不能只满足于设计方法和技艺的传授,在“艺术”和“设计”之中,“创造”是它的主要特征,也是生命活力之所在。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上,要充分强调“创造性”的特点,树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为主线的设计教育思想。
5。适应性原则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它所涉及的范围应该远比现在广泛的多,围绕着建筑环境,小到一个标志设计,大到环境景观设计,都将是环境艺术设计师所要面对的工作。对知识面、知识结构的要求将更高,它需要有相应的能力来适应并担负起这样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社会的需求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向。面对未来的人才市场,要求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来自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广的专业知识面。抓住环境艺术设计涉及面广,要求设计者适应性强这样的特点,教育者在制定教学内容和培养计划时要充分认识这一点。
三、创建以建筑学为依托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1。指导思想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强化基础知识、拓宽专业面和服务面,培养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2。发展目标面向二十一世纪,建设有建筑行业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
3。培养方向 ⑴专业范围:建筑内环境设计、建筑外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
主要围绕建筑的内外环境所涉及的方面,进行科学、艺术、经济、合理、效率地创造性设计,以提升生活环境的品质。 ⑵人才规格培养思想素质高,具备发现、判断、分析、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策划、组织、实施能力的思维、智能和复合型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4。学制按照目前国家教委颁布的专业目录规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四年制。但是,从该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面和教学量要求定为五年制为合适。在四年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安排中,第一学年主要以基础课为主。第二学年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并在巩固、深化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加入初级的专业设计课内容。第三学年在巩固专业基础的同时,开始进一步熟悉专业特点,掌握一般性专业设计方法和规律,同时开始专业理论、专业材料、工艺等课程的学习。第四学年深化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设计课程,使学生具备专业要求的设计能力,并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
从第三学年开始,一方面在实践环节上,从专业角度开始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熟悉生产实际和社会需要。另一方面,设置若干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以选修课形式,由学生依不同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学习,进行专业方向“分流”,体现“因材施教”的特点。
5。课程设置
⑴课程内容专业基础课:包括造型基础,主要内容有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有设计导论、设计史、设计心理学、法规标准等。表达基础,主要内容的制图基础、效果图技法、模型制作等。技术基础,主要内容有材料工艺、工程物理等。设计方法:包括设计思维方法、设计秩序、视觉传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设计:包括建筑内环境设计、建筑外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毕业设计等。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环境中的开发性、改造性、系统性设计和问题等方面的设计。
⑵教学结构 ——专 造型基础 业 理论基础 基——技术基础 教 础 表达基础 学 结—— 设 设计思维 构 计——设计程序 方视觉传达 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专建筑内环境设计 业 建筑处环境设计 ——设——公共艺术设计 计毕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还需要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你以后可以从事像平面广告设计方面的\动画设计方面的,多媒体设计方面的工作.如果CAD很熟练的话,可以从事一些产品的设计方面的工作.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来设计一个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
楼主儿科病室物态人文环境设计,你好:
勤俭节约是美德
活动背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儿科病室物态人文环境设计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人民的美德。今天儿科病室物态人文环境设计,特别是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生活富裕,他们几乎没有吃过苦,对劳动的艰辛缺少切身感受,因而在生活中不知道勤俭节约,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由此,我组织班级学生进行这次《勤俭节约是美德》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勤俭节约是美德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勤俭节约是我国人民的美德,应加以继承和发扬;
2、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知道从平时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人员:四年级(4)班学生
(四)活动时间:2008年3月10日——4月20日
(五)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要在老师带领下有序进行,注意安全;
2、调查采访时态度诚恳,注意文明礼貌,并做相应的记录。
活动过程一:
一、诱发情感
〔操作构想〕
1、找一找:学生每人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但自己又不以为然的浪费现象,各小组写在黑板上交流。
2、算一算:
(1)我国有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分钱是多少?一年呢?
(2)我国有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约0.00002778千克),一年是多少?可供50名学生吃几年(每人每天吃500克)?
二、具体分工
1、确定调查形式和内容。把调查形式划分为参观采访、查找资料,把调查内容分为采访老农、采访食品加工师、采访父母、收集古今勤俭节约的名言、名诗及故事,发掘身边同学中的勤俭节约典型,并收集体现他们勤俭节约的生活用品等。
2、自由组合调查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可以充分利用的条件,自由组合成四大调查小组。
3、小组成员分工。每个小组选举产生一名组长,在组长的主持下明确摄像(录音)、资料搜集的人员以及记者数名。教师根据各小组人员构成情况作适当调整,做到人尽其才,配备均衡,确保每组都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调查任务。
4、拟定调查提纲。各小组根据本组的调查类别确定调查提纲及形式,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
5、寻求支持。
(1)教师根据调查涉及的内容,请学校出面与有关单位或个人联系,请求配合。
(2)召开家长会,请家长配合并支持孩子进行调查采访。
(3)教师请家在农村的教师联系一位老农,配合接受学生采访。
(4)请学校解决部分活动经费,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活动过程二:
一、查阅资料
〔操作构想〕
1、查阅图书。教师把可以在图书上查阅的资料目录列成菜单,并积极与校图书馆联系,让学生根据需要随时查阅。
2、网上查询。教给学生上网查询的基本方法,告诉学生相关网站网址,引导学生查询有关资料。
3、看音像资料。教师与校电教处联系查看有关音像资料。
4、问卷调查。发掘身边勤俭节约的典型人物。
二、调查采访
〔操作构想〕
1、采访家长。可选择与调查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家长作为采访对象。
2、采访老农。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先参观农田,再采访老农,请他介绍农产品(例如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
3、参观、采访食品加工厂
教师带学生或者由家长陪同参观食品加工厂,并采访食品加工师傅,儿科病室物态人文环境设计了解食品的制作过程。以上两项活动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安全准备,同时做好有关单位的联系工作,确保活动成功。
三、资料加工
〔操作构想〕
1、分类。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按“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实物资料”进行分类。
2、加工。对手头的资料进行适当加工,并根据展示的需要进行裱装。
活动过程三:
一、汇报准备
〔操作构想〕
1、确定小组汇报次序。教师根据调查内容的分类排好类似于节目单的小组汇报次序表。
2、编写汇报提纲。各小组根据本组调查采访的内容以一定的顺序(时代、年代)整理好,并编写好汇报提纲,提纲要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平均用力。
3、确定主讲人。主讲人要求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好通过选拔产生,其他组员必须做好补充说明的准备,因为主讲人不是包办人,汇报是大家的共同任务,主讲人会留一些内容让组员来补充。
4、确定介绍形式。各小组根据本小组内容的特点确定汇报的形式。以下形式供参考:文字说明、图片展览、音像放映、实物展示、现场表演、嘉宾介绍。
二、成果汇报。
〔操作构想〕
1、情境导入。教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半个包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老师从垃圾箱中捡来的,大家说这半个包子该不该扔?为什么?知道这包子是怎么做成的吗?那好,就请我们的调查小组来介绍吧。
2、汇报过程。
(1)放调查老农的录音或录像,介绍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
(过渡:老农的介绍告诉我们,粮食来之不易。那小麦又是如何变成包子的呢?请继续听汇报)
(2)放参观采访食品加工厂的录音或录像,介绍把小麦变成包子的具体过程。
(过渡:大家看到儿科病室物态人文环境设计了吧,一只小小的包子,经过许多道工序才做成,浸透了多少劳动者的心血,我们没有理由把它扔掉。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关于勤俭节约的感人故事,现在不妨请调查组的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两个。)
(1)讲述古今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一齐诵读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和古诗。
(过渡:“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诉我们勤俭节约对每个家庭来说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嘉宾,我们请她谈谈为什么居家过日子要勤俭节约。)
(2)特邀嘉宾讲述在家庭中勤俭节约的意义。
(过渡: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勤俭节约的同学,接下来有请调查小组向大家介绍介绍。)
(3)介绍身边勤俭节约的典型,展示实物(如使用多年的笔、本子、文具盒、书包、穿过的衣服等)[重点介绍在生活优裕条件下艰苦朴素的典型]。
(过渡:听了调查小组的调查汇报,大家有什么话想说吗?)
4、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
5、展开“我准备怎样勤俭节约”的讨论。
三、活动延伸
1、开展“勤俭节约献爱心,人人争戴勤俭花”活动,要求同学们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献给希望工程或者四川地震灾区的小朋友。
2、中队长代表中队委向全校队员发出倡议,要求每位队员做到“五个一”(即节约一分钱、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滴水)。
让父母远离麻将
一、活动背景
不久前,在阅读我班梅雨文同学的日记时,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日记中她这样写道:“这些天我的生活一团糟,简直就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每天放学回去面对的都是爸爸妈妈打闹的场景,上课时眼前老是出现爸妈争吵的画面,耳边老是回荡着爸妈声嘶力竭的呼喊:‘不想过日子,就离婚。’天哪,我该怎么办?都是该死的麻将惹的祸,是你让我们家不得安宁我恨你……”
是呀,如今社会上不少的成年人以打麻将消遣,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之余,不由蒙发了开展“让父母远离麻将”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冲动。
二、活动目的
(一)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学习途径,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调查,在自己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对打麻将的利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近而劝告父母告别这种不良习惯。
(二)在实践中,让学生认识到打麻将不仅影响家庭、影响学习对社会也造成了影响,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家庭、关注自我,形成一种对社会、对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三)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善于交往,大胆质疑,归纳概括能力。
三、活动形式:调查采访与课堂交流活动相结合.
四、活动重点、难点
(一)调查采访时能否正确设计问题并有条理归纳概括采访结果。
(二)正确认识到打麻将的利弊,正确劝导父母远离麻将,远离赌搏。
五、活动准备
(一)教师准备对民警的采访录音
(二)学生自制对父母的采访问卷,并把调查结果归纳总结,整理成文。
(三)邀请四名家长参加活动。
六、活动过程
(一)组织调查。
1、教师拟定调查提纲,组织学生采用“友情帮助”的形式,相互启发思路,不断调整方案。
2、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向家长询问、问卷、个人采访等方法获取资料。
3、要求:
(1)学生在进行调查时做到文明守礼,语言清晰;
(2)调查时做好调查记录;
(3)调查后,整理调查内容,必须条理清楚,具有可读性,真实性。
4、注意事项:
(1)弄清所调查的具体问题,不宜过多。
(2)采用问卷法的同学事先设计好调查表格。
(3)调查时注意安全问题。
(二)课堂汇报。
1、激情导入:
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我们每个孩子心中对父母的感恩语。我们都知道父母把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爱给了我们。我们也应该回报父母,去了解他们,尽量能使他们快乐,于是我让你们去关注父母的业余生活,去寻找他们的乐趣,而结果却令我们为之一惊,大多数的父母居然拥有同一个乐趣--打麻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究竟该去赞同这种所谓的“快乐”延续,还是制止呢?我们现在不如从你们这些小记者口中听听父母们自己的想法。
2、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先汇报自己设计了几个采访问题,再陈述结果)
生1:我在采访我的妈妈时,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您除了劳动之外,其它时间最喜欢做什么?为什么?(2)您认为这件事确实带给您快乐了吗?我的妈妈认为她最喜欢的还是打麻将,因为打麻将时,她就不想烦心事了,玩得尽兴。当然玩时也有发生口角,令自己不愉快的时候。
生2:我采访时就直接问了爸爸、妈妈:你们真喜欢打麻将吗?你们认为打麻将的好处是什么?它真给你们带来乐趣了吗?我的父母说也不是十分喜欢,但就是没意思,如果玩了,赢钱时觉得挺有劲儿的。
……
3、制定研究方案,解决问题。
师:看来“打麻将”不仅影响我们的家庭生活,更严重的是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制止打麻将这种现象呢?
(1)学生小组研究,老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
①向自己的父母讲打麻将的危害,劝告父母远离麻将,远离赌搏。
②为自己的父母寻找其它乐趣,让父母做更有益的活动,以自己的成绩回报父母。
③坚持长期的宣传工作,做到把告别这种不健康活动贯彻到底。
④建议村社建立有益的娱乐活动机构。
附:
学生调查问卷
1、你的父母常打麻将吗?
2、你的父母因为打麻将吵嘴吗?
3、父母打麻将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4、你认为父母应该参加哪些有益的活动?
学生在调查报告中写道:以前我对父母打麻将虽然不支持,但也不反对,总觉得那是大人的事,与我无关。通过调查我明白了打麻将会使许多家庭打架吵嘴,甚至有的同学的父母为了打麻将、赌博而闹离婚,影响家庭幸福,父母常打麻将也会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
家长调查问卷
1、您喜欢打麻将吗?
2、您认为打麻将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
3、您认为打麻将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
通过调查,使许多父母认识到他们所认为的娱乐活动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健康、思想带来多么大的负面影响。
民警调查问卷
1、打麻将对社会有哪些影响?
2、打麻将和赌博怎么区分?
3、您碰到过因为打麻将而被抓进监狱的人吗?
在与社区民警同志面对面的调查采访中,使学生认识到打麻将不仅妨碍家庭生活,影响学习,而且对社会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通过以上调查,学生对打麻将危害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纷纷表示要劝告父母远离麻将、远离赌博,告别这种于已、于子女、于家庭、于社会都没有好处的不健康的活动。
手工小制作
活动背景:
知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所以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这都说明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为此,我们在积极发动学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手工小制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体会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和成功的喜悦。
相关人员和事件:
三(2)班全体同学,分小组进行手工制作。
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小制作总动员。通过欣赏图片,提高学生的活动激情。
第二阶段:小制作活动。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第三阶段:汇报阶段。各小组展示完成的作品。
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小制作总动员。
活动目标: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准备:网上搜索小制作图片及资料。
活动流程:
一、欣赏小制作图片
(一)课件展示小制作图片。教师一边展示,一边介绍各个小制作的类型,比如:塑料瓶装饰品,剪花,布艺等等。
(二)同学交流,哪个图片最让人印象深刻:这些都是由我们身边没用的一些东西制作而成的,比如喝完的可乐瓶,看过的报纸等等。这些材料,大家随处可见。不信,你们可以课后看看我们身边……怎么样,大家想不想开动脑筋,动手试试呢?
二、制定方案
(一)确定制作内容。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制作小组,推选小组长。
(二)搜集资料。
学生在制作前阅读有关书籍,查阅关于科技小制作方面的资料。查阅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翻阅书籍、网上查询、向家长或老师咨询……
第二阶段:小制作活动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一个星期。
活动流程:
一、搜集材料
小组成员间相互协作,共同搜集。
要求:⑴可利用废旧材料,经过设计、加工、制作而成的有一定价值的作品。⑵不可使用钱币和有污染、不清洁材料。
二、完成作品。
要求:⑴作品是学生本人独立或小组合作。遇到困难,可以向家长或老师请教,但不得由成人代替完成。⑵制作过程中,使用材料、刀具时注意安全。
第三阶段:汇报、展示阶段
活动目标:让学生体验小组合作成功的喜悦,知道只有经过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流程:
一、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一)“制作塑料瓶装饰品”组展示。
1、不倒翁
材料准备:薯片筒、棉花、废报纸、卡纸、棉线、剪刀、水彩笔、双面胶
制作过程:
(1)我们将薯片筒剪下一段来做身体;(2)接下来在剪下来的薯片筒内侧用双面胶固定好一块石头;(3)用黑、白色卡纸将薯片筒装饰一下;(4)我们用黑色及时贴将乒乓球包裹来做不倒翁的脑袋,并在不倒翁的头上装饰上眼睛、鼻子和嘴;
(5)最后我们将做好的头和身体用双面胶连接在一起。
2、小花篮
材料准备:可乐塑料瓶、彩色卡纸、剪刀、水彩笔、胶水或双面胶。
制作过程:
(1)先将可乐塑料瓶瓶口部分剪掉;(2)将塑料瓶纵向剪成细条,留两根稍粗一些,粘在一起;(3)将细条弯曲,粘合在瓶身上;(4)修理完成。
(二)“纸艺术”组展示
小组长介绍:我们身边有着各色各样的纸,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动一动手,就能做出许多东西来。
1、剪纸
材料准备:尺、剪刀、彩色卡纸、铅笔
制作过程:
(1)选择图案;(2)用铅笔、尺规划;(3)剪纸完成。
2、风筝
材料准备:尺、剪刀、铅笔、胶水或双面胶、纸、竹片
制作过程:
(1)用竹片制作框架;(2)剪纸粘贴;(3)完成作品。
二、评选优秀作品。
注:这次的作品,完成得很好,有的孩子使用的是现成的画报剪贴而成,有的孩子去拍了照片,然后制作而成,还有的孩子,用自己的小手绘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拼贴而成。总的来说,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
活动反思:
本着“节约资源,美化环境,宣扬环保,变废为宝”的原则,我班选择了综合实践活动中“手工小制作”的主题。我们的活动口号是“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通过精心的选择,我们设立“制作塑料瓶装饰品、纸艺术”两个制作主题,给予充分的时间去完成作品的制作和展示。
在活动的进行中,由于原材料来源广泛便于收集,而制作出来的作品又深受学生喜欢,从而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制作兴趣,在这个基础上,学生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当看到原本丢弃的废品重新焕发光彩的时候,当看到自己的创作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上得到充分体现的时候,他们脸上所呈现的那种因为创作、因为成功所呈现出来的喜悦之情,使我也深深地感觉到这个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成功。
我对一元钱的体验
一、活动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学生零花钱也越来越多;部分家庭用金钱代替了对子女的教育,使一些学生从小养成了追求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我思考力求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规范小学生的消费行为,正确引导消费方向,更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二、活动方案
1、活动主题:我对一元钱的体验
2、活动目标:
⑴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⑵通过活动,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活动形式
⑴、组织形式
①个人、小组、班级活动相结合 ②邀请家长
⑵、实践形式
①调查访问 ②研究、设计和劳动 ③小组合作交流 ④规划、表达、反思
4、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计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课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深入实际调查、访问,总结交流。
第三阶段:体验赚钱,体会赚钱的艰辛。
第四阶段:花自己赚的钱,说说和花以前父母给的钱有何不同。
三、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课题,制定活动计划
1、课题的确定
周一上午,几个同学告诉我,他们最近发现一种现象:每当上学、放学的这段时间,学校商店里总是挤满了学生,争着购买各种各样的零食。我心中产生了疑问:“同学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零花钱?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可不可以把这个现象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主题?”于是,我建议他们联系微机老师把这情景拍下来,再组织大家谈论。他们纷纷行动起来,实践活动课上,大家看到这情景,也都有同样的疑问,于是我和同学们一致决定开展《小学生零花钱情况调查与研究》的实践活动。
2、分组制定计划
课题确定后,全班同学展开了讨论,经过讨论,决定分为两组。一组用问卷调查、采访的形式对全校学生的零花钱来源、数目、用途进行调查;二组用问卷调查和采访的形式对家长的收入及给孩子零花钱的态度等情况进行调查。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
1、学生情况调查
⑴问卷调查各年级学生零花钱来源、数目、用途
制定完计划,一组几位同学对中高年级的20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见附件一),并对问卷调查情况进行统计,设计了《小学生零花钱来源统计图》、《小学生零花钱数目统计图》、《小学生零花钱用途统计图》。同学们发现在调查的200人当中有194人的零花钱是从父母或长辈那里要来的,没有自己试着赚过零花钱;200位同学中竟有150位用零花钱买了零食或玩具。统计完后,同学们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⑵采访调查同学们零花钱来源、数目、用途的情况
唐文静:采访前觉得挺容易的,可是真正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许多同学看到我们问他们买零食吃的情况都不敢说,趁我们不留神就跑了。后来,我们调整了“作战”方案,分头行动,先交代我们的采访目的,利用录音或录象的形式,记录采访内容。采访中被采访的同学都觉得零花钱来的非常容易,因为每次向父母要父母就给了!我们小组成员在采访后产生了疑问:这一元钱真的就象同学们说的来的那么容易吗?
2、家长情况调查
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零花钱肯定和家长收入有着密切的关系,二小组同学每天放学后的,在校门口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后进行统计,令他们吃惊的是家长的收入并不是象同学们调查前想象的那样收入很高。宁愿自己受点苦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吃苦。调查完家长后,同学们一起交流时,心灵上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3、交流探讨
调查结束了,全班同学坐在一起交流。几个小组的同学反应:在调查的过程中被调查的同学都认为一元、两元来的很容易。采访组的同学还对我们班的同学进行了现场调查,发现本班的同学大多数也都用零花钱买了零食或玩具,大家自己也说不出赚钱到底有多辛苦,忽然有一位同学说:“我们可以自己去试一试呀,体验赚这一元、两元。”新的实践内容又产生了,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赚钱,在我的指导建议下,同学们把课题延伸为《一元钱的体验》,自己去体验赚钱。
第三阶段:体验赚钱
1、组织讨论
用什么方法去赚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提出了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捡废纸、卖蔬菜、卖水果、拾玛钢厂废弃的铁、摘棉花等。同学们自愿组成了赚钱小组,制定了行动计划,做了一些行动前的准备工作。开始行动以前,要求学生在体验劳动中随时写好体验日记。
2、交流赚钱的体会
同学们每个双休日去体验赚钱,终于到了集中活动的时间,同学们坐在一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体验是那么的深刻: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烦恼……(见附件二)
第四阶段:花自己赚的钱
“用自己赚的钱,感觉怎么样?”
学生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消费,活动后同学们在一起畅谈了自己购物感受。有的同学说:“花自己的钱,很有些舍不得,不像以前爸爸妈妈给钱的时候想也不想就花光了。”有的说:“到商店里买东西总是觉得东西太贵了,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妈妈给我买衣服的时候总会给我买些便宜的了,因为赚钱太不容易了。”……
最后一次集中活动,同学们邀请了家长来参加活动,采访组的同学对来参加活动的家长进行了现场采访,家长对我班开展的这次实践活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采访记录:
学生:阿姨你好,欢迎你代表家长参加我们这次活动,听黄勇说你不想让他去体验赚钱是吗?能说说当时为什么不想让他去吗?
家长:一开始觉得他在家里什么事也不会做,怎么能去赚钱呢?而且说心理话有点不舍得,每次需要零花钱都给他觉得也没有必要让他去自己赚。
学生: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你对本次活动有什么新的认识?
家长:活动的过程中,我就体会到不让他去参加体验赚钱是错误的。因为他去摘棉花,回来就告诉我:妈妈,你说赚钱怎么就这么辛苦啊,我才摘了一上午就腰酸背疼的了,你天天在医院有那么多的病人肯定很累吧。以前他从没说过这样体贴的话。我突然觉得好感动,觉得他确实进步了。
学生:如果以后再开展这样的活动,你会支持他去参加吗?
家长:我一定会支持的,因为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他的实践能力,让他在实践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开展这样的活动很好,我很支持。
学生:谢谢阿姨!
此时,听了家长的话,学生们又有了几分自豪与成功的喜悦。于是把目光转向了黄勇,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讲呢?此时的黄勇有几分激动,望着妈妈:“妈妈我想对你说,儿子以前太不懂事了,为了自己看电视每天都不让你好好休息,我想对你说,我已经长大,懂事了,我要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你。”
其他的同学此时似乎也有几分歉意想表达,都静静地举起了手……
四、活动反思与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班的同学都长大了、懂事了。懂得关心、体贴父母了,懂得如何合理利用零花钱了。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学们打算怎样做?有的说:“我们要利用课余的时间去赚零花钱,把它花在有用的地方”。有的说:“我们可以把这些零花钱积攒起来把它捐给失学儿童,让他们像我们一样快乐地学习、成长。”……
1、学生的评价(见附件三)
2、教师评价
附件一:
小学生零花钱调查问卷
1、你每一天的零花钱大约是( )
A、一元以下 B、一元 C、2元以上
2、你的零花钱是怎样得来的?( )
A、父母给的 B、自己向父母或长辈要的
C、用压岁钱 D、自己通过劳动赚的
3、用自己的零花钱都买些什么?( )
A、文具 B、零食或玩具
C、上网或打游戏 D、买课外书
4、你认为自己的零花钱花的合理吗?( )
A、合理 B、不合理
5、你觉得一元钱来得容易吗?( )
A、容易 B、不容易
6、你试过自己赚零花钱吗?( )
A、试过 B、没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