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分类5 > 正文

分类5

西安市学校体育和健康工作(西安市青少年体育学校)

hacker2022-07-11 08:55:20分类575
本文目录一览:1、西安体育学院有什么专业?2、西安市教育局的主要职责

本文目录一览:

西安体育学院有什么专业?

一、体育教育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胜任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及管理工作,并能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和社会体育指导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体育与健康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具有学校体育的实际工作能力。二、社会体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技术指导、经营开发、宣传报道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社会体育专门人才。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从事体育健康教育、健身运动指导、运动伤病救治和康复指导的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四、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从事健康教育、运动康复治疗、健身运动指导,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五、休闲体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休闲体育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够胜任在各类社区、机关、企业、俱乐部、旅游等部门从事教育、组织与指导人们休闲体育生活的应用型人才。文史、理工类本科专业一、英语专业(体育英语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胜任体育专业和对外交流的翻译、教学、体育科技信息收集、体育赛事的报道和现场解说、国际比赛的组织联络以及对外体育交流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二、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胜任新闻宣传、编辑、出版的复合型体育新闻专门人才。三、市场营销专业(体育市场营销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体育学,管理学,经济学以及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通晓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能在制造业、体育产业、服务业等行业从事市场调研、战略规划、新产品开发和营销规划与实施、商务谈判、客户管理、广告策划、国际营销等的高级专门人才。四、特殊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特殊教育机构从事教育实践以及理论研究和行政管理、在康复机构、社区、民政、福利、残联等部门组织并指导残疾人进行健身活动、康复锻炼,并可胜任残疾人体育的训练、竞赛组织、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五、经济学专业(体育产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从事经济与体育相结合领域的体育经济分析、产业开发、营销策划、广告宣传和市场开发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六、应用心理学专业(运动心理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体育运动心理咨询、心理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进行心理学教育、咨询和救助工作。掌握相关的体育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进行心理康复、咨询和训练工作。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管理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政府机构、文教、社区、体育及相关领域从事公共事业及行政管理、体育组织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艺术(文)类本科专业一、音乐学(音乐教育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修养和艺术素养,系统掌握音乐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能承担中小学,高、中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及社区文化活动指导工作的应用型音乐专门人才。二、舞蹈学专业(舞蹈教育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较高文化修养和艺术素养,系统的掌握舞蹈文化知识和舞蹈及体育舞蹈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备舞蹈教学与科研、创编、组织和管理能力,从事舞蹈教育、普及与传播工作的复合型舞蹈教育人才。三、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修养和文化素养,掌握体育艺术表演基本理论与基本技巧,具备戏剧、戏曲、电影、舞蹈等体育艺术表演的不同形象创作能力,能从事学校、文化艺术团体、社区等教学、训练、编导、表演和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表演艺术人才。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体育节目主播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胜任电视台、广播电台及其它大众传媒和国家相关体育企、事业单位从事体育赛事采访、报道和现场解说,以及在各类新闻和综艺节目中从事主持、播音、采编、制作及宣传工作的应用型语言学人才。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一、运动训练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从事体育运动训练、教学、科研、竞赛及体育组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运动训练专门人才。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从事武术教学、训练、科研、竞赛组织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西安体育学院校园网网址: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含光北路65号 邮编:710068报名咨询电话:029-88409421 029-88409808 029-88409422(传真)西安体育学院创建于1954年,坐落在古城西安小雁塔西侧,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六所体育院校之一。原属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与陕西省共建院校。学院现有校本部和沣峪口两个校区,占地面积920亩;教职工830人,专任教师565人。其中教授75人,副教授160人;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教师3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4人。学院面向全国和港、澳、台地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850人,其中本科生7293人,硕士研究生459人。现有7个系(体育系、运动系、武术系、社会体育系、运动人体科学系、人文学系、艺术系),1部(研究生部),1院(继续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校(附属竞技体育运动学校)。有18个本科专业,其中体育教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被授予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和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应用心理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医学、课程与教学论七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首批试点单位,并与上海体育学院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田径和体育测量与评价是原国家体委重点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和运动人体科学是陕西省重点学科。学院拥有一流的教学训练场馆,并设有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新闻实验中心、语音实验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图书馆是西北地区体育科学文献信息中心,总藏书61万余册。校园网设备先进,贯通两个校区,布设了5000多个信息点。学院在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研究及体育科技攻关等方面成绩突出,先后承担了第25届至30届奥运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项目,承担了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84项,获省部级奖30多项。学院设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中国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跆拳道训练基地、国家健美操训练基地、国家柔道中高级教练员培训中心、中国地掷球培训中心、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西北地区田径高水平人才培训中心、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同时还设有体质测试中心及武术、乒乓球、田径、足球、篮球、地掷球、健美操、艺术体操、跆拳道、棋牌等业余训练培训中心和俱乐部,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并举的教育、科研、训练格局。迄今在国际和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共获金牌238枚。学院重视对外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20多个国家及港、澳地区等30余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加快了学院办学的国际化进程,扩大了国际影响。

西安市教育局的主要职责

西安市教育局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教育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西安市学校体育和健康工作,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草案西安市学校体育和健康工作;拟订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指导全市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地方高等教育;会同有关部门管理、指导、协调各区县、各行业的教育工作。

(三)负责指导各级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指导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指导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指导城市和农村的教育综合改革。

(四)按管理权限负责各级学校的开办、撤销、合并及其专业设置;统筹协调和指导社会力量办学。

(五)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拨款、教育基建投资的政策和管理办法;统筹安排全市教育经费附加、教育专项经费;会同有关部门检查、指导区、县教育事业经费的安排和使用情况;实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六)负责指导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负责市属各类学校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指导学校思想品德、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和国防教育工作。

(七)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市属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中等专业学校及以下学校的招生计划;负责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管理学历教育及其考试工作;负责组织成人自学考试、专业证书考试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工作。

(八)指导各类学校教学设施、仪器、图书资料的配备;指导全市勤工俭学和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负责教育事业统计调查以及统计信息的管理与服务;组织开展西安市学校体育和健康工作我市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指导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

(九)负责市属学校的稳定和安全保卫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处理突发事件。

(十)指导全市教育督导工作,负责组织和指导对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评估验收工作,指导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质量的监测工作。

(十一)负责语言文字和指导推广普通话工作。

(十二)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西安市教育局的内设机构

办公室

全面负责机关职能建设和机关内外业务协调工作;负责机关政务工作;监督检查机关工作制度的落实;负责会议的组织和决定事项的督办;负责党委中心组学习的组织;组织协调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的办理;负责文电、机要、档案、保密、信访、接待、计划生育等工作;负责机关财务、国有资产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工作;负责国际及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工作。

组织人事处

指导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指导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指导教育系统行政管理干部培训;负责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负责局机关处级和直属单位领导干部考察、任免、监督及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等工作;负责教育系统党建、群团工作;负责党的隶属关系在市教育局的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负责机关及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劳动工资、出国政审、工作人员考核等工作;负责师范教育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负责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组织协调实施目标责任综合考核工作。

宣传教育处

负责指导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指导教育系统教职工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负责教育系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工作;负责教育系统新闻策划宣传工作;负责局直属系统政工职评工作;负责市级教育宣传媒体宏观管理和政策指导工作;负责市教育局教育信息对外发布工作。

政策法规处

负责和指导教育系统普法教育、行政复议、人事争议调解、执法监督、应诉等工作;负责全市民办普通中学、民办职业高级中学的行政许可工作,负责对下级行政机关实施的民办教育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负责依法行政的监督检查工作;负责组织教育改革重大课题的调查研究;负责局机关规范性文件合法性的审核工作;协调推进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有关工作;负责教育史志编纂工作。

发展规划处

负责编制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负责教育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学校布局调整等工作;负责公办教育机构的设置、撤销、合并、更名工作;按权限负责中等公办教育机构的审批工作;制定各级教育部门年度招生计划并监督实施;负责教育事业统计调查及统计信息工作;负责教育系统基本建设年度计划,指导建设项目管理工作;负责教育发展规划的课题研究工作;负责直属单位固定资产及设备的配置和管理以及校产处置工作;指导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

财务管理处

指导教育系统经费预、决算的编制、实施、审核和监督;指导教育系统教育专款投资管理工作;指导学生资助和学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拟定教育经费使用计划的筹措政策和管理办法,统计并监督教育系统经费投入和执行情况;负责协调各类教育经费的筹措、使用和审核;负责直属单位财务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教育行政性和事业性收费政策管理工作;负责直属单位内部审计工作。

基础教育一处[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负责全市教育系统义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教育改革工作;拟订义务教育工作管理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教育系统妇女儿童工作;负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工作;指导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和使用工作;负责义务教育学校学籍管理;负责全市语言文字和指导推广普通话工作;负责中小学德育工作与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

基础教育二处

负责全市教育系统普通高中、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的综合管理、教育教学改革及教育科研工作;负责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负责制定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和考试工作;负责普通高中教育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和使用工作;负责普通高中学校学籍管理和毕业证书的验印工作。

基础教育三处

负责全市教育系统学前教育的综合管理、教育教学改革及教育科研工作;制定学前教育机构等级评估标准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方面提出加强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

高教职教与成人教育处

指导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高等非学历教育机构、文化培训学校的综合管理、教育教学工作;负责管理市属高等教育工作;负责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制度改革;负责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培训工作;负责职业中学和成人中专的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负责农民工培训、教育创强、社区大学、社区教育工作;承担成人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有关工作。

师资管理处

负责全市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拟订全市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教师、校长培训和培训基地建设工作;按权限负责教师资格认定的实施工作;承担有关专业技术职称管理和评审、奖惩工作。

稳定安全办公室

负责教育系统维护社会稳定、安全保卫、消防、交通和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制定系统安全教育及预防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并组织实施;牵头负责教育系统维稳和应急管理工作;指导教育系统防汛工作;负责直属单位保卫干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系统内非法邪教组织人员的防范和处理工作。

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

负责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学校健康教育、人口和环保教育、节能教育、卫生防疫工作;指导教育系统国防教育和“双拥”等工作;负责学生体育竞赛、大型体育活动的协调组织工作;负责指导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红十字会工作。

西安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负责全市教育督政、督学工作;指导区县教育督导工作;制订全市教育督导工作制度、计划、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和实施方案并监督实施;负责组织对市政府有关部门、区县执行教育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县级政府“两基”巩固提高以及实施素质教育进行督导、评估、验收、复查,对依法设立的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等各级各类办学机构进行督导评估。

机关党总支

负责局机关党总支工作。

纪委监察室

指导全市教育行风建设工作;负责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监督检查局机关、公务员、直属单位和党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情况;协助局党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党风党纪教育;负责受理局机关、直属系统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检举、控告、申诉工作;负责查处局机关、公务员、直属单位和党员干部违纪案件;负责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负责办理市监察局交办的相关工作。

团委[市教育局捐资助学指导中心]

负责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共青团工作。制定并实施局机关共青团工作规划和计划;指导直属单位共青团组织制定并实施共青团工作规划和计划。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共青团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团的组织宣传、思想教育、成长成才服务和青少年维权工作。负责直属单位的少先队工作。承担局党委及上级团委交办的其他任务。负责教育系统少工委、关工委工作。

负责全市捐资助学有关工作。研究制定捐资助学工作制度,拟定捐资助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开展捐资助学的宣传引导、服务表彰工作。

您对学校体育与健康工作有哪些建议?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体育方面)

1.全面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扎实推进体教结合,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2.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工作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用科学体育教育方法与方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终身锻炼和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

二、落实国家的有关要求,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3.广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体育锻炼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贯彻关于"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要求。从2007学年开始,本市中小学校调整并增加学生体育活动课时,实行"三课、两操、两活动",即各个年级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时、2节体育活动课时,每天安排广播操或健身操(不少于1遍)、眼保健操(不少于2遍)。各中等职业学校要结合专业教学安排的特点,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高等院校按国家规定,实施体育课程计划,根据学生锻炼需求,将体育选修课覆盖学生全部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应经常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减少或挤占学生的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

4.深化改革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各中小学要根据课程标准因材施教,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体育教学和课余、校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让每个学生能较为系统地接受至少2个体育项目的专业指导,并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其锻炼的技能。各中等职业学校要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实施体育教学,开发校本教材,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各高校要努力构建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紧密衔接的课程体系,组织实施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选择教师、选择时间的"三自主"教学模式。

三、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建立学生体育评价制度

5.建立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和公布制度。各级各类学校要按规定,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和报告制度,要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作为学生升学、就业的档案之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公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总体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要把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评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6.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体育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与方法。应将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体育教学考核成绩、体质健康状况评价结果以及体育特长等,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育方面的组成部分。坚持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与评价制度,逐步加大评价结果在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时的权重,从2008年开始,按一定比例计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总分之中。在建立和实施高中学生学业会考制度的进程中,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高中学生体育学业成绩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作为综合素质评价体育方面的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招收新生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末屿倾酏(2022-07-11 10:20:04)回复取消回复

    及港、澳地区等30余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加快了学院办学的国际化进程,扩大了国际影响。西安市教育局的主要职责西安市教育局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教育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

  • 鸠骨眉妩(2022-07-11 09:51:41)回复取消回复

    育;会同有关部门管理、指导、协调各区县、各行业的教育工作。(三)负责指导各级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指导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指导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指导城市和农村的教育综合改革。(四)按管理权限负责各级学校的开办、撤销、合并及其

  • 青迟饮湿(2022-07-11 17:33:39)回复取消回复

    生能较为系统地接受至少2个体育项目的专业指导,并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其锻炼的技能。各中等职业学校要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实施体育教学,开发校本教材,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各高校要努力构建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紧密衔接的课程体系,组织实施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选择教师、选择时间的"三自主"教学

  • 澄萌末屿(2022-07-11 20:32:56)回复取消回复

    、直属系统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检举、控告、申诉工作;负责查处局机关、公务员、直属单位和党员干部违纪案件;负责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负责办理市监察局交办的相关工作。团委[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