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如何引导孩子身心健康)
本文目录一览:
作为班主任怎样培养学生身心健康
那么,在班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呢?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互爱”的班级人际关系环境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的活动,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行为活动,都是由一定的环境条件所激发,其活动过程受环境条件所制约,而活动由反作用于环境,改造着环境条件。” 而教育专家也认为,环境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影响较大,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渗透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及社区教育之中。对于学生来说,接触时间最多的应该是班集体。只要班级人际关系融洽,就易形成民主、和谐、上进的情感气氛,就有利于学生间、师生间的思想、情绪、情趣、情操等的相互感应,并有益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为此,我着手抓了如下两个方面:
1、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必须关心和热爱学生。班主任是否关心和热爱学生,主要受其理想、信念、教育观点、职业道德和事业心支配,富于理性特征。而学生对教师是否尊敬和信赖往往是靠学生的主观判断和情绪体验来决定的,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这样,师生之间就要多接触。作为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和熟悉每一个学生,体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在关心和爱护他,在不断地接触过程中,学生时刻感受着你的温暖,心理距离逐渐缩短,这样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思想的片面性也随之消除,师生的感情更加融洽,班级稳固向前发展。
2.同学之间的关系
同学关系主要指同学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心理距离近的同学,心情舒畅,无所不谈。如果一个同学与班内多数同学有矛盾,他的心情不可能愉快,整天都会处于抑郁、孤独和忧伤之中。同学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缺乏心理沟通,是非标准不一,难以形成心灵的默契。对此,我教育学生要倾注对同学全心的爱,对待同学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对同学要以诚相待,以自己的真情去感动同学,并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去锻炼,并体验情感
学生在活动中的意志力是在克服困难中表现出来的,并在克服困难中成长的。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因此,为培养班集体坚强的意志品质,就必须把他们放在活动中去锻炼。困难和挫折好像是学生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条条拦路河,作为班主任不应该背着学生涉水而过,而应该设法提供舟楫,让他们自己走过去。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首先帮助学生客观分析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保持沉着,面对现实,坚定信心,然后采取对策,排除障碍,毫不动摇的朝着既定目标迈进,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记得在今年的校运动会上,全班同学齐心协力,赛场上的运动员奋力拼搏,校道上的啦啦队热情加油,可总分排名竟是年级的尾巴,听到这个消息,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沮丧着脸。看到这种情景,我既高兴,又为他们感到难过,高兴的是说明每个同学都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对此,我首先让全班同学找出这次失利的原因,然后商量对策,最后对他们说,只要尽力了就行了,今后继续努力。这时,全班同学又露出了充满希望的笑容。
三、正确对待学生的情感障碍及行为障碍等,给予学生及时的心理疏导。
在班上,我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心连心、心里话、小小心理辅导员等活动,培养学生从不同的心理角度去寻找“打开心灵锁”的钥匙。作为班主任,我主要采用了三种方法来了解并疏导学生:
一是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考察,即通过“听其言、观其行”来掌握学生的情况。例如:有的学生由于某种疾病上课精力不足,作为班主任应该观察到,及时地给予关心、体贴,并组织班集体帮助他,鼓励他多参加文体活动,注意锻炼身体。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意志力。作为班主任,只要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就能及时给学生进行疏导。
二是谈话法。通过亲自与学生交谈,获得学生信息,可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和个性,跟学生的谈话方式有多种,根据需要可找学生个别谈心,也可找班干或小组漫谈,还可对全班进行专题谈话。无论哪一种形式,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谈话的态度,还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例如有一次,班上有两个女孩因一点小事而互相争吵谁也不理谁。这时,我并没有马上对两个孩子讲一番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理解体谅的道理,而是先让一个说完自己的理由,然后让他们面对面地说说自己的理由,这时候,两个孩子的声音越来越低,表情也越来越不好意思。最后两个孩子都对我说:“老师,我们俩都有错,现在我们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这样一来,这两个孩子的心结也就解开了。
作为一个老师,该怎么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咨询不是一种职业班主任如何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而是一项工作技能。对于教育工作中的大多数教师来说,心理咨询也是个人教育技能。教师分享和引导学生个人情感或增长的困惑和发展是,支持学生的自我调适和发展。这有助于学生提高自我管理,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孩子的情感世界非常丰富,也有许多心理压力,学习和生活在增长中的增长。一位好老师就是在孩子的角度下站在思考孩子的成长,知道孩子心中有什么样的抑郁和不满,让孩子喜欢和自己的老师耳语,也很有趣和班主任如何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你的老师谈谈。当孩子在老师面前快速地吐时,它是孩子的最佳释放。一旦孩子开始表达,老师不应该打断他们,而是面对滚刀,态度,面对微笑,面对他们。教师学习诚意是改变教学的概念,只是面对学生,是为了帮助孩子自己的诚意。听力,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潜力,遵守学生的问题;允许学生感受老师的包容性和接受,并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和信任;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更加民主和和谐。
孩子们心中的老师是至高无上的,有时这种崇高的位置是其他人是不可替代的。优秀的老师是让学生积极思考,勇敢地探索,并从生命中的学生中学到学习。学习灵活的交易;探索学生的问题应该认真考虑学生的日常行为。儿童的真实性质显示了一些错误。这是正常的。老师不应该是一个大的奇怪,不应该说三四四有与同伴沟通或与父母沟通。聪明的老师帮助学生判断他们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批判精神的培养是前所未有的。他们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民主教育生态是刺激学生创造丰富的想象力。这是帮助孩子区分真实和良好,区分教育和生活教育。
目前,留守的孩子成为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还有一些特殊的家庭,由于缺乏亲子关系,导致孩子的情绪焦虑,自我关闭,这些孩子在这些孩子和教师之间缺乏安全和信任,他们的个性往往是自我关闭的,而不是在日常生活中善于沟通和沟通与人沟通,不喜欢在课堂学习中提问。这些现象测试是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技能。该测试是教师的教育情感和教育态度。这是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一个好老师是为孩子创造一种安全感,鼓励孩子说出他们想要的东西,并鼓励孩子们问自己。一个好老师是帮助孩子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孩子的疑问;一个好老师是创造一个温馨的质疑环境,培养孩子的疑问;一个好老师是提供一个合适的质疑方法,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做你孩子的心理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技能
教育最困难的人也是如何进入孩子的内在世界,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真正思想。 “触摸,莫西宇。”教育呼吁平等和尊重,和谐和信任教师和学生。只爱学生的教师只能赢得学生的信任。面对学生的心理障碍,延迟,封口,学习困难,懒惰的互动等,是情绪化的。面对学生,他们不敢在课堂上或日常生活中开放,也是表达,胆小等,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眼睛,这是一种动力感。好老师想要探望学生的心理反应,刺激学生的情感;探索学生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动员他们的同伴和学习写作的困难,并必须学习社区;以时间掌握学生,存在的混乱提供了适当的帮助;让胆怯的学生参加项目经验并提供参与机会。即使他们迈出了一小一步,它也是成功的开始。
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这是让孩子们要有人文关怀,鼓励学生平整度并降低他们的期望,让他们与自己的思想与自己的思想与一个和平的心态和自己的握手谈谈行为。学生是教师教育教学教学的教科书。老师必须阅读这本书并写这本书。我希望学生必须先做的老师。这是沉默和教育工作者。在声音的声音中,他们将自己和学生们在自信的情况下,在今天的自信,在今天,期待明天和学生在一起。
浅谈班主任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两年里,我悉心观察和调查分析,当前大部分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针对这个情况,我在日常班级工作中更加注重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悟到了一点门路,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班主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宽松的班级环境
在学校,由于教师与学生的特殊地位和学校管理的需要,一些规章制度通常带有强制性的管教方式和做法,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使学生感觉到生活在没有“自由”、“不能越雷池半步”的空间里,进而形成学生过分依赖与服从等不良心理状况,更有甚者造成了师生敌视、自我孤立等不良行为。为此,班主任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和谐平等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宽松的班级环境。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深层次的精神生活,特别是要用宽容的态度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过错,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用愉悦的心情去赞扬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只有这样做,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得以形成。
二、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正确的人生观是个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保证。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萌芽阶段,因此班主任要不失时机地积极引导,经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教育,经常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经常对学生进行适应社会生存、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教育,使他们保持清晰的思考认知,正确面对生活学习面临的挑战。
三、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善于交际,形成良好的交往能力
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关系是良好的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因此,班主任一要时刻照顾、真诚关爱每一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二要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创设环境,创造条件,促进交流。个别学生由于家庭因素,自身缺陷,学习成绩较差等原因,内心往往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害怕交往,甚至拒绝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怀帮助,班主任就要加强与此类学生的交往,多关注、多接近、多鼓励,唤起他们内心的进取意识。对优秀学生要引导他们在交往中平等待人,正确认识自我。三要指导学生学会沟通与交往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欣赏,悦纳自己。在促进学生自我概念和人格发展的同时,也感染了班级整体内部关系的健康和谐。
四、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当今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如果盲目地处处与人竞争,很可能使自己陷于被动,一时不能自拔。长期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结果会导致心理障碍,中小学生争强好胜心特别强,处处不服输,因此,竞争的倾向非常强烈,总有事事比个高低的心理。然而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常胜将军”,挫折和失败是难免的。学生竞争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但真诚的合作也是常有的事,而且合作往往会消除隔膜,使个体处于一种心情愉快的情境之中,有利于维护和保障心理健康。班主任在组织班级各项活动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避免盲目竞争。
五、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情开朗、轻松、安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乐趣和信心,对身体有个良好的感受,这是良好情绪状态的表现,它对个人的心理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意志、情绪等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影响比智力因素更为深远,如果一个人患得患失,喜怒哀乐无常,情绪状态不稳定,而自己又不善于排遣和调节,这样势必会导致心理障碍,严重者会引起心理疾病。班主任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的引导者,当在学生出现暂时性的心理异常时,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根据中小学生对情绪自控认知不足的特点,采取正面引导和疏通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暂时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很快转到正确积极的思想轨道上来,这样不但培育了学生的情绪自控能力,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部分,是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模式的基础环节。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做学生心理问题的防御者,做学生心理发展的培育者和维护者,是班主任开展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