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强震记录可以确定地震动吗(地震震级根据地震仪记录的)
本文目录一览:
怎样确定地震的震级?
一.定义: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振幅来测定的,一般采用里氏震级标准。震级(M)是据震中100KM处的标准地震仪(周期0.8s,衰减常数约等于1,放大倍率2800倍)所记录的地震波最大振幅值的对数来表示的。
二.释义:1.划分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的等级。释放能量越大,地震震级也越大。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震级。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三.地震震级的计算
地震震级的计算见以下规定.中国地震烈度表中的值应是指瞬时值.
地震震级的规定
(GB17740-1999)
1、范围
本标准是地震震级 M 测定方法和使用的规定,适用于地震测定、地震预报、防震减灾、新闻报道等社会应用。
本标准不约束科学研究分析使用其他类型的震级。 “ 地震震级 M ” 是本标准规定的震级,其他类型地震震级必须冠以限制词与添置注释符号。如:体波震级,近震震级,矩震级等。地震震级用地震面波测定。深震(震源深度大于 70 km )与小震不能用地震面波测定时,可用《地震台站观测规》( 1990)规定的测定。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地震震级 earthquake magnitude
对地震大小的相对量度。
2.2 地震面波 surface wave
地震激发的沿地球表面传播的地震波。
2.3 质点运动 particle motion
在地震波通过时,地球上任意点的运动。
2.4 地动位移 displacement of ground motion
地面质点运动时,相对于原静止点的距离。
2.5 质点运动速度 velocity of particle motion
质点运动时,其地动位移对时间的微商。
2.6 震中距 epicentral distance
地震震中至某一指定点的地面距离。
2.7 量规函数 calibration function
在不同震中距观测点上用质点运动速度最大幅值测定震级时,因地震波随距离衰减所须加的校正值,其数值相当于在该距离上测得质点运动速度为1μ m/s 时相应地震的震级值。
3、地震震级 M 测定方法
地震震级 M ,用地震面波质点运动最大值 (A/T)max 测定。度
计算公式为:
M=lg(A/T)max+ σ ( Δ )
式中: A ---- 地震面波最大地动位移,取两水平分向地动位移的矢量和,μ m ;
T ----相应周期, S ;
Δ----震中距, ( 度 ) 。
测量最大地动位移的两水平分量时,要取同一时刻或周期相差在1/8周之内的震动。若两分量周期不一致时,则取加权和:
T=(T N ×A N +T E× A E )/(A N +A E )
式中: A N ------ 南北分量地动位移,μ m;
A E ------ 东西分量地动位移,μ m;
T N -------A N 的相应周期, S ;
T E -------A E 的相应周期, S ;
量规函数σ ( Δ ) 为:
σ ( Δ )=1.66lg Δ +3.5
不能使用与表一中给出的值相差很大的周期来测定地震震级 M 。
地震震级 M 应根据多台的平均值确定。
4、 使用规定
4.1 地震信息提供
各级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提供地震信息时,应使用本规定地震震级。
4.2 地震新闻报道
地震新闻报道我国地震信息时,应使用本规定地震震级。
4.3 地震预报发布
各级政府发布地震预报与各级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在制定地震预报监测预报方案时,应使用本规定地震震级。
4.4 防震减灾
各级政府与各级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在制定防震减灾与实施防震减灾措施时,应使用本规定地震震级。
4.5 地震震级认定
社会应用,应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地震震级 M 为准。
表一 不同震中距(Δ)选用地震面波周期(T)值
Δ/º T/s Δ/º T/s Δ/º T/s
2 3~6 20 9~14 70 14~22
4 4~7 25 9~16 80 16~22
6 5~8 30 10~16 90 16~22
8 6~9 40 12~18 100 16~25
10 7~10 50 12~20 110 17~25
15 8~12 60 14~20 130 18~25
地震级别的确认
震级 烈度
地震有强有弱,用以衡量地震本身强度的“尺子”叫震级。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它的单位是“级”。其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地震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标准,最先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提出来的,所以又称“里氏震级”。震级每相差2级,其能量就相差1000倍。一个8.5级地震通过地震波释放出来的能量,大约相当于二滩电站连续发电近6年的电能总和。由此可见.大地震释放出的能量是十分惊人的。
一般认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智利的8.9级地震。由于岩石的强度和破裂的规模都是有限的,所以地震的震级也是有限的。人们至今还没有记录到9级或者更大的地震。如果有人说某日某地将发生9级、10级或者12级的大地震,那显然是不可信的。
按照震级的大小,也可以对地震进行分类,我国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微震 —— 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
弱震 —— 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4.5级的地震;
中强震—— 震级等于或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
强震 —— 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也有人把震级等于或大于7级的地震称为大震。
对浅源地震而言,一般说来,震级在3级左右的地震就能被人感觉到,震级在4.7级以上的地震就可能造成破坏,震级在6级以上就可能造成较大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则有可能造成严重破坏。
地震发生的次数与震级存在一定的统计关系。震级越大的地震,发生的次数越少;反之,震级越小的地震,发生的次数越多。全世界每年用地震仪可以测出大约500万次地震,平均每隔几秒钟就有一次,其中3级以上的大约只有5万次,仅占1%;中强震和强震就更少了;全世界7级以上的大震每年平均约有18次,8级以上的地震每年平均仅1次。
地震发生时,通常用地震烈度来描述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简称烈度。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以及地面的破坏现象等综合评定的,它的单位是“度”。用来划分地震烈度标准的是地震烈度表。
我国现行的《中国地震烈度表》,最低为一度,最高为十二度。一度时人完全感觉不到;三度时少数静止中的人有感;四至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悬挂物摇晃;六度时,房屋损坏,墙体微细裂缝;七至八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九至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十一至十二度为毁灭性的破坏。
中国地震烈度表
烈度 在地面上人的感觉 房屋震害程度 其它震害现象
I 无感
Ⅱ 室内个别静止中人有感觉
Ⅲ 室内少数静止中人有感觉 门、窗轻微作响 悬挂物微动
Ⅳ 室内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觉,
少数人梦中惊醒 门、窗作响 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响
Ⅴ 室内普遍、室外多数人有感觉,
多数人梦中惊醒 门窗、屋顶、屋架颤动作响,
灰土掉落,抹灰出现微细裂缝,
有檐瓦掉落,个别屋顶烟囱掉砖 不稳定器物摇动或翻倒
Ⅵ 多数人站立不稳,
少数人惊逃户外 损坏——墙体出现裂缝,
檐瓦掉落,少数屋顶烟囱裂缝、
掉落 河岸和松软土上出现裂缝,
饱和砂层出现喷砂冒水;
有的独立砖烟囱轻度裂缝
Ⅶ 大多数人惊逃户外,
骑自行车的人有感觉,
行驶中的汽车驾乘人员有感觉 轻度破坏——局部破坏,开裂,
小修或不需要修理可继续使用 河岸出现塌方;
饱和砂层常见喷砂冒水,
松软土地上裂缝较多;
大多数独立砖烟囱中等破坏
Ⅷ 多数人摇晃颠簸,行走困难 中等破坏——结构破坏,
需要修复才能使用 干硬土上亦出现裂缝,
大多数独立砖烟囱严重破坏;
树梢折断;
房屋破坏导致人畜伤亡
Ⅸ 行动的人摔倒 严重破坏——结构严重破坏,
局部倒塌,修复困难 干硬土上出现许多地方有裂缝;
基岩可能出现裂缝、错动;
滑坡塌方常见;
独立砖烟囱许多倒塌
Ⅹ 骑自行车的人会摔倒,
处不稳状态的人会摔离原地,
有抛起感 大多数倒塌 山崩和地震断裂出现;
基岩上拱桥破坏;
大多数独立砖烟囱从根部破坏
或倒毁
Ⅺ 普遍倒塌 地震断裂延续很长;
大量山崩滑坡
Ⅻ 地面剧烈变化,山河改观
表中的数量词:“个别”为10%以下;“少数”为10%—50%;“多数”为50%—70%;
“大多数”为70—90%;“普遍”为90%以上。
地震级别的判断
地震是指大地突然发生的震动。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陨石冲击地震等。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受地球构造运动影响,发生破裂、错动,长期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引起地表的震动。构造地震发生的机会最多,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火山地震是指因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陷落地震是指由于巨大的岩溶洞穴或矿井突然塌陷引起的地震。陨石冲击地震是指巨大陨石降落时冲击地球表面引起的地震。人工地震是指因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大型水库蓄水、深井高压注水等引起的地震。人工地震一般强度较低,影响范围较小,破坏较轻。天然地震,特别是构造地震,突发性强,危害范围广,常常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
地震除直接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外,还常引起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和放射物扩散以及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从而进一步加重灾害损失。
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是震级。震级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关,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通过推算得出。以震级标度地震大小最初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C.F.Richter)于1935年研究加利福尼亚地方性地震时提出来的。规定以距震中100km处“标准地震仪”(或称“安德生地震仪”,周期0.8秒,放大倍数2800,阻尼系为0.8)所记录的水平向最大振幅(单振幅,以微米计)的常用对数为该地震的震级。后来,通过不断发展,根据远台及非标准地震仪记录的换算也可以用来确定震级。根据用来计算震级记录的震波类型,震级有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近震震级(ML),它们之间可以进行换算。
由于地壳的强度是有限的,所以积蓄能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所以地震的震级是有一定限度的。目前用里克特方法测算的已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1~8.9级地震的能量见表1。根据不同强度地震的破坏能力,按照震级的大小进—步划分为5个级别:①超微震:震级小于1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不能感觉,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②微震:震级大于1、小于3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也不能感觉,也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③小震:又称弱震,震级大于3、小于5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可以感觉,故有时也称有感地震,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④中震:也称强震,震级大于5、小于7的地震。该级别地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⑤大地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该级地震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地震活动引起一定范围的地面发生不同形式的运动,因此对人类造成破坏。不同地点地面运动的强度有很大差异,这除了受地震活动能量(震级)控制外,尚与震源深度、与震中的距离以及地震波传播的介质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正是由于这些条件的差异,使同一次地震事件在不同地区造成的破坏损失程度有很大不同。为了综合反映这种变化,采用地震烈度来标示这方面特征。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产生的实际影响,即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地震烈度不是通过仪器测定的。而是根据人对地震感觉和地面及地面上的房屋、工程建筑、器具等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确定的。
表1 里氏震级与地震能量对照
震级
1
2
3
4
5
能量(J)
2×106
6.3×107
2×109
6.3×1010
2×1012
震级
6
7
8
8.9
能量(J)
6.3×1013
2×1015
6.3×1016
1.4×1018
目前世界上对地震烈度的划分很不一致。我国采用十二度表(表2)。
表2 地震烈度表
烈度
房屋
结构物
地表现象
其他现象
Ⅰ度
无损坏
无损坏
无
无感觉,仅仪器才能记录到地震发生
Ⅱ度
无损坏
无损坏
无
个别非常敏感的,且在完全静止中的人能感觉到
Ⅲ度
无损坏
无损坏
无
室内少数的完全静止中的人感觉到振动,如同载重车辆很快从旁驶过;细心的观察者注意到悬挂物轻微摇动
Ⅳ度
门窗和纸糊的顶棚有时轻微作响
无损坏
无
室内大多数人有感觉,室外少数人有感觉;少数人从梦中惊醒;悬挂物摇动,器皿中的液体轻微振荡,紧靠在一起的不稳定的器皿作响
Ⅴ度
门窗、地板、天花板和屋架木棒轻微作响。开着的门窗摇动,尘土落下。粉饰的灰粉散落,抹灰层上可能出现细小裂缝
无损坏
不流通的水池里激起不大的波浪
室内几乎所有人和室外大多数人有感觉,大多数人都从梦中惊醒;家畜不安;悬挂物明显摇摆,少量液体从装满的器皿中溢出,架上旋转不稳的器物翻倒或落下
Ⅵ度
Ⅰ类房屋许多损坏,少数破坏(非常坏的房、棚可能倾倒门
Ⅱ类房屋许多轻微损坏
砖石砌的牌坊、塔和院墙轻微损坏;
个别情况下,道路上湿土中或新填土中有细小裂缝
特别情况下,在潮湿、疏松的土里产生细小裂缝;
个别情况下,山区中偶有不大的滑坡、土石散落和陷穴
很多人从室内跑出,行动不稳。家畜从厩内跑出;
器皿中的液体剧烈动荡,架上的书籍和器皿等有时翻倒或坠落,轻的家具可能移动
Ⅶ度
Ⅰ类房屋大多损坏,许多破坏,少数倾倒;
Ⅱ类房屋大多损坏,少数破坏;
Ⅲ类房屋大多数轻微损坏,少数破坏
不很坚固的院墙少数破坏,可能有些倒塌,较坚固的院墙损坏;
不很坚固的城墙很多地方损坏,有些地方破坏,城墙少数倒塌,较坚固的城墙有些地方损坏;
牌坊、砖石砌的塔及工厂的烟囱可能损坏;
碑石和纪念物很多轻微损坏;
由于黄土崩滑,土窑洞的洞口遭受破坏;
个别情况下,道路上有小裂缝;路基陡坡和新筑道路土堤的斜坡上,偶有塌方
干土中有时产生裂缝,潮湿或疏松的土中裂缝较多、较大、少数情况下冒出夹泥沙的水;
个别情况下,发生陡坎滑坡。山区中有不大的滑坡和土石散落。土质松散的地区,可能发生崩滑。水泉的流量和地下水位可能发生变化
人从室内仓皇逃出,驾驶汽车的人也能感觉;
悬挂物强烈摇摆,有时损坏或坠落,轻家具移动,书籍、器皿和用具坠落
Ⅷ度
Ⅰ类房屋大多破坏,许多倾倒;
Ⅱ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
Ⅲ类房屋大多数损坏,少数破坏(可能有倾倒的)
不很坚固的院墙破坏,并有局部倒塌,较坚固的院墙局部破坏;
不很坚固的城墙很多地方破坏,有些地方崩塌,堞墙许我倒塌。较坚固的城墙有些地方破坏,砖、石堞墙少数倒塌;
牌坊许多损坏;
砖、石砌的塔及工厂烟囱遭受损坏;不很坚固者破坏、甚至倒塌;
不很稳定的碑石和纪念物移动或翻倒,较稳定的碑石和纪念物很多损坏、有些翻倒;
路堤、路堑和陡坡上有不大的塌方;
个别情况下,地下管道的接头处遭受破坏
地上裂缝宽达几厘米,土质疏松的山坡和潮湿的河滩上,裂缝宽度可达10厘米以上。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常有含泥沙水从裂缝或喷口里冒出;
在岩石破碎、土质疏松的地区,常发生相当大的土石散落、滑坡和山崩;
有时河流受阻,形成局部积水;有时井泉干涸或产生新泉
人很难站得住;
由于房屋破坏,人畜有伤亡;
家具移动,并有一部分翻倒
Ⅸ度
Ⅰ类房屋大多数倾倒;
Ⅱ类房屋许多倾倒;
Ⅲ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
不很坚固的院墙大部倒塌。较坚固的院墙大部破坏,局部倒塌;
较坚固的城墙很多地方破坏,堞墙许多倒塌;
牌坊可能破坏;
砖、石砌的塔及工厂烟囱很多破坏,甚至倾倒;
较稳定的碑石和纪念物很多翻倒;
道路上有裂缝。有时路基毁坏。
个别情况下,铁轨局部弯曲;
有些地方地下管道破裂或损伤
地上裂缝很多,宽达10厘米以上,斜坡上或河岸边疏松的堆积层中,有时裂缝纵横宽度可达几十厘米,绵延很长;
很多滑坡和土石散落、山崩;
常有井泉干涸或新泉产生
家具倾倒并损坏;
房屋倒塌,造成人畜伤亡
Ⅹ度
Ⅲ类房屋许多倾倒
牌坊许多破坏,石砌的塔及工厂烟囱大都倒塌;
较稳定的碑石和纪念物大都翻倒;路基和土堤毁坏,道路变形,并有很多裂缝,铁孰局部弯曲;
地下管道破裂
地上裂缝宽几十厘米,个别情况下达1米以上。堆积层中的裂缝有时组成宽大的裂缝带,持续绵延可达几公里以上,个别情况下,岩石中有裂缝;
山区和岸边的悬崖崩塌,疏松的土大量崩滑,可阻塞扛河,形成相当规模的新湖泊;
河、池中发生击岸大浪
室内家具和用品大量损坏;房屋倒塌,造成人畜死伤。
Ⅺ度
房屋普遍毁坏
路基和土堤等大段毁坏,大段铁轨弯曲;
地下管道完全不能使用
地面形成许多宽大裂缝,有时从裂缝里冒出大量疏松的、浸透水的沉积物;
大规模的滑坡、裂缝和崩塌,地表产生大量垂直和水平断裂;地表水和地下水位剧烈变化
由于房屋倒塌,压死大量人畜,埋没许多财物
Ⅻ度
广大地区内房屋普遍毁坏
建筑设施普遍毁坏
广大地区内地形有剧烈的变化;
广大地区内地表水和地下水情况剧烈变化
由于江河湖海涌浪及山区内崩塌和土石散落的影响,人和动、植物遭到毁灭性破坏
注:(1)厉屋类型
I类:①简陋的棚舍;②土坯或毛石等砌筑的拱窑;③夯土墙或土坯、碎砖、毛石、卵石等砌墙,用树枝、草泥做顶,施工粗糙的房屋。
Ⅱ类:①夯土墙或用纸及灰浆砌筑的土坏、碎砖、毛石、卵石等墙,不有木柱的,或虽有细小木柱,但无正规木架的房屋;②老旧的木架的房屋。
Ⅲ类:①有木架的房屋(宫殿、庙宇、城楼、钟楼、鼓楼和质量较好的民房);②竹笆或灰板条外墙,有木架的房屋;③新式砖石房屋。
(2)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①轻微损坏—粉饰的灰粉散落,抹灰层上有细小裂缝或小块剥落,偶有砖、瓦、土坯或灰浆碎块等坠落,不稳固的饰物滑动或损伤。
②损坏—抹灰层上有裂缝,泥块脱落,砌体上有小裂缝,不同的砌体之间(如砖墙与土坯墙间)产生裂缝,个别砌体局部崩塌。木架偶有轻微拔榫。砌体的突出部分和民房烟囱的顶部扭转或损伤。
③破坏—抹灰层大片崩落,砌体裂开大缝或破裂,并有个别部分倒塌。木架拔榫,柱脚移动。部分屋顶破坏,民房烟囱倒下。
④倾倒—建筑物的全部或相当大部分的塘筑、楼板和房顶倒塌,有时屋顶移动。砌体严重变形或倒塌。木架严重倾斜,构件折断。
地震烈度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主要受震级和震源深度控制,即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震源越浅,烈度越大。因此,多数浅源地震的震中烈度与震级可大致对应(表3)。
表3 地震震中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对照
震源深度(km)
震中烈度
震级
5
10
15
20
25
2
3.5
2.5
2.0
1.5
1.0
3
5.0
4.0
3.5
3.0
2.5
4
6.5
5.5
5.0
4.5
4.0
5
8.0
7.0
6.5
6.0
5.5
6
9.5
8.5
8.0
7.5
7.0
7
11.0
10.0
9.5
9.0
8.5
8
12.0
11.5
11.0
10.5
10.0
如何判断地震等级?
人为感觉是感觉不出来地震等级的,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
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其中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二、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三、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1、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2、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3、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4、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5、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6、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7、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拓展资料:
一、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二、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
了解地震的一些数据
地震基础知识
earthquake
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破坏力。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
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一个巴基斯坦男人尝试救出地震中被埋的驴 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超级地震指的是指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
震级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900多倍。比如说,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2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
在世界各国使用的有几种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国家比较通行的是改进的麦加利烈度表,简称M.M.烈度表,从1度到12度共分12个烈度等级。日本将无感定为0度,有感则分为I至Ⅶ 度,共8个等级。前苏联和中国均按12个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中国1980年重新编订了地震烈度表(见表)。
中国地震烈度表
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2度;微有感-个特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5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6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8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10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11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12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烈度为八度,北京市烈度为六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08-08-31世界地震情况
地震现象
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
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旧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下滑,远达5千米。
[编辑本段]地震的产生和类型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专业知识 我们最熟悉的波动是观察到水波。当向池塘里扔一块石头时水面被扰乱,以石头入水处为中心有波纹向外扩展。这个波列是水波附近的水的颗粒运动造成的。然而水并没有朝着水波传播的方向流;如果水面浮着一个软木塞,它将上下跳动,但并不会从原来位置移走。这个扰动由水粒的简单前后运动连续地传下去,从一个颗粒把运动传给更前面的颗粒。这样,水波携带石击打破的水面的能量向池边运移并在岸边激起浪花。地震运动与此相当类似。我们感受到的摇动就是由地震波的能量产生的弹性岩石的震动。
第一类波的物理特性恰如声波。声波,乃至超声波,都是在空气里由交替的挤压(推)和扩张(拉)而传递。因为液体、气体和固体岩石一样能够被压缩,同样类型的波能在水体如海洋和湖泊及固体地球中穿过。在地震时,这种类型的波从断裂处以同等速度向所有方向外传,交替地挤压和拉张它们穿过的岩石,其颗粒在这些波传播的方向上向前和向后运动,换句话说,这些颗粒的运动是垂直于波前的。向前和向后的位移量称为振幅。在地震学中,这种类型的波叫P波,即纵波,它是首先到达的波。
弹性岩石与空气有所不同,空气可受压缩但不能剪切,而弹性物质通过使物体剪切和扭动,可以允许第二类波传播。地震产生这种第二个到达的波叫S波。在S波通过时,岩石的表现与在P波传播过程中的表现相当不同。因为S波涉及剪切而不是挤压,使岩石颗粒的运动横过运移方向。这些岩石运动可在一垂直向或水平面里,它们与光波的横向运动相似。P和S波同时存在使地震波列成为具有独特的性质组合,使之不同于光波或声波的物理表现。因为液体或气体内不可能发生剪切运动,S波不能在它们中传播。P和S波这种截然不同的性质可被用来探测地球深部流体带的存在。
S波具有偏振现象,只有那些在某个特定平面里横向振动(上下、水平等)的那些光波能穿过偏光透镜。穿过的光波称之为平面偏振光。太阳光穿过大气是没有偏振的,即没有光波振动的优选的横方向。然而晶体的折射或通过特殊制造的塑料如偏光眼睛,可使非偏振光成为平面偏振光。
当S波穿过地球时,它们遇到构造不连续界面时会发生折射或反射,并使其振动方向发生偏振。当发生偏振的S波的岩石颗粒仅在水平面中运动时,称为SH波。当岩石颗粒在含波传播方向的竖直平面里运动时,这种S波称为SV波。
大多数岩石,如果不强迫它以太大的振幅振动,具有线性弹性,即由于作用力而产生的变形随作用力线性变化。这种线性弹性表现称为服从虎克定律,是以与牛顿同时代的英国数学家罗伯特·虎克(1635~1703年)而命名的。相似的,地震时岩石将对增大的力按比例地增加变形。在大多数情况下,变形将保持在线弹性范围,在摇动结束时岩石将回到原来位置。然而在地震事件中有时发生重要的例外表现,例如当强摇动发生于软土壤时,会残留永久的变形,波动变形后并不总能使土壤回到原位,在这种情况下,地震烈度较难预测。
弹性的运动提供了极好的启示,说明当地震波通过岩石时能量是如何变化的。与弹簧压缩或伸张有关的能量为弹性势,与弹簧部件运动有关的能量是动能。任何时间的总能量都是弹性能量和运动能量二者之和。对于理想的弹性介质来说,总能量是一个常数。在最大波幅的位置,能量全部为弹性势能;当弹簧振荡到中间平衡位置时,能量全部为动能。我们曾假定没有摩擦或耗散力存在,所以一旦往复弹性振动开始,它将以同样幅度持续下去。这当然是一个理想的情况。在地震时,运动的岩石间的摩擦逐渐生热而耗散一些波动的能量,除非有新的能源加进来,像振动的弹簧一样,地球的震动将逐渐停息。对地震波能量耗散的测量提供了地球内部非弹性特性的重要信息,然而除摩擦耗散之外,地震震动随传播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弱现象的形成还有其他因素。
由于声波传播时其波前面为一扩张的球面,携带的声音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弱。与池塘外扩的水波相似,我们观察到水波的高度或振幅,向外也逐渐减小。波幅减小是因为初始能量传播越来越广而产生衰减,这叫几何扩散。这种类型的扩散也使通过地球岩石的地震波减弱。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地震波从震源向外传播得越远,它们的能量就衰减得越多。
很全 建议去看下
怎样看地震记录?
在地震勘探现场我们经常看到工作人员手中拿着一张长长的相纸看来看去。他们看什么呢?原来相纸上并排照着24条、48条或更多条长长的、弯弯曲曲的黑线典型的强震记录可以确定地震动吗,这样的照片就是地震记录。地震单炮记录是野外采集后显示的主要成果。说起来也怪,有时这些线间杂乱无章一点规律也没有典型的强震记录可以确定地震动吗;有时又像齐步走一样,各条线同时向上跳,好似很陡的山峰(称波峰),有时又同时向下跳,好像很深的山谷(叫波谷),离开原点向上或向下跳的高低(称振幅)也不一样。这些忽而杂乱无章,忽而又规则跳动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代表什么意思?其中又有什么奥妙呢?
地震单炮记录P、P′、P″为从地下地层反射回来的地震波,它们的反射能量不同在地震勘探生产中,我们把测线上每一个测点的地震检波器与仪器上的一个放大器及一个记录系统所构成的信号传输回路称为一个地震道。为提高效率和精度,在野外采集时,每放一炮同时有很多个按一定规则排列的地震道,它们可以接收从地下地层反射回来的地震波。同时,所有这些地震道统称为一个接收排列。一个排列上从炮点到地震道之间的距离专业上叫做炮检距。一般一个排列少则有几十个地震道,多者达数百道甚至上千道。显示时一般按一个排列显示在一张记录纸上。这就形成多条并排着的黑线。各个地震道同时跳起来的波峰和波谷称同相轴。这些地震记录能提供何种信息以至于使工作人员如此仔细地分析研究它呢?大家都知道,当地下岩层存在分界面时,返回地面的反射波就会引起地面振动,这时,一个排列上所有地震道也就都会跳动,因而会在地震记录上出现波峰、波谷构成的同相轴。因此,如果我们在地震记录上看到的是一些杂乱无章的现象,可以说,这一层段不存在明显的反射界面;如果看到有一层一层的同相轴,说明这个层段存在有多个反射界面,波峰、波谷跳得越高,说明分界面上下岩层的性质差别越大。一般地层含油气后其与上下岩层差别较大,这时在地震记录上会出现振幅比较强的同相轴。在地震记录上不仅能找到可能的含油气地层(当然还要参考其他信息),还能计算出含油气层的倾斜角度及埋藏深度。所以,要研究地下地层的变化,就要学会看地震记录,研究地震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