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需求弹性系数(煤的弹性模量)
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的煤炭行业发展前景怎样
2019年我国原煤产量保持稳步增长
2020年5月我国煤炭需求弹性系数,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19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煤炭需求弹性系数,2012-2019年,中国原煤产量呈现波动变化态势。其中2016-2019年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19年中国原煤产量达到38.5亿吨,同比增长4.6%。
由于受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行业内企业为抗击疫情,主要产煤省区的复工复产时间集中在3月份,对于行业内整体产量供给的影响较小。2020年1-5月,中国原煤产量为14.7亿吨,同比增长0.9%。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家不断推进煤炭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如今,我国大型现代化煤矿已成为全国煤炭生产主体,煤矿数量大幅减少。2019年,我国煤矿数量已经降至5300处左右,较2018年减少500处。可见,我国煤矿行业逐渐向高品质、高效率方向发展。
综合研判: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但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
综合前文对于煤炭行业的供需情况进行分析: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煤炭行业市场供需实现基本平衡,向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展,且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
但行业的改革发展依然存在新的矛盾和问题,例如全国煤炭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煤炭时段性供应不足、市场供需平衡不稳定以及行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鉴于行业发展现状以及问题,未来行业发展要沿着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不断深入供给侧改革,保证煤炭行业发展质量;提升行业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市场体系建设。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预计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需求为多少亿吨标准煤
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较大,历史上有两个时期出现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负增长的情况,即“二五”(1958~1962年)时期和“九五”(1996~2000年)时期,分别为-5.640和-0.016。前者是由于经济发生负增长(-2.02%)而致,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保持在年均11.39%;后者是由于能源消费负增长(-0.13%)而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8.27%。
1979~2004年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490,但不同时期波动较大,1981~1985年为0.461,1986~1990年为0.658,1991~1995年为0.488,1996~2000年为-0.016,2001~2004年为1.23。从某种意义上说,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是靠增加能源消耗取得的,特别是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使能源消费量急剧增加。
从能源资源和生产供应情况看,中国能源消费增长不可能超前和同步于经济增长。在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中,中国能源领域再次面临“以能源翻一番确保经济产值翻两番”的严峻任务,即2001~2020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将维持在0.5左右,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及节能工作的大力开展,预计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十五”期间为0.45,2010~2020年为0.4。
“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年平均速度达到9.5%,这个速度高出“十五”计划确定的7%的增长速度。“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计划保持7.5%左右的增长速度。
依据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进行计算,中国“十一五”期间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将维持在3.375%的水平;如果设定2010~2020年的中国GDP平均增长速度在7%左右,则计算得出的2010~2020年期间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为2.8%。
推测可知,2010年中国能源需求将达到25.47亿吨标准煤,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将达到33.57亿吨标准煤,结合中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及国际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特点,我们可以推测出2010、2020年各种类型能源的需求量。
2003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6%,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7%,一次电力占7.0%。2004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总计所占比重上升到9.6%,其中天然气占2.6%,水电、核电占接近7.0%左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目前仅占很小的比例。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则比较均衡,石油基本上是各国的主要能源,但其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一般在30%~40%左右,比例高一些的国家在50%左右,低一些的国家在20%左右;煤炭在世界其他国家的能源消费总量中仅占到10%或20%左右,仅有产煤大国——澳大利亚的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3.4%;相比中国天然气消费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7%而言,其他国家的这一比例要高出很多,俄罗斯天然气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高达54.4%,相对较少的韩国也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1.4%,可见中国的天然气开发利用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次电力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法国为44%,加拿大为29.3%,其他国家一般在10%左右,相对较少的有澳大利亚占3.2%、意大利占5.5%,中国应该也属于比例较小的国家之一。
未来20年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要保证能源需求,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必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目前中国能源结构优化战略为: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加速发展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用20年的时间,初步形成结构多元化的局面,使优质能源的比例明显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能源需求总量影响很大。有研究表明,中国天然气的平均利用效率比煤炭高30%,石油利用效率比煤炭高23%;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每下降1个百分点,相应的能源需求总量可降低2000万吨标准煤。
预计到201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61.2%,石油占25.2%,天然气占5.3%,一次电力占8.3%。预计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5.47亿吨标准煤,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消费量分别为15.59亿吨标准煤、6.42亿吨标准煤、1.35亿吨标准煤、2.11亿吨标准煤。
预计到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54%,石油占27%,天然气占9.8%,一次电力占9.2%。预计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3.57亿吨标准煤,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消费量分别为18.13亿吨标准煤、9.06亿吨标准煤、3.29亿吨标准煤、3.09亿吨标准煤。
我国主要矿产供需分析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GDP从2000年到2020年翻两番,GDP年均增长7.18%,基本实现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是我国加速实现工业化时期,也是工业化的高峰时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居高不下。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资源供需形势将更为严峻。
2.4.1 石油可采储量增长乏力,保障程度逐年下降;2020年生产能力基本维持现状,对外依存度将上升到60%
根据我国石油资源总量和剩余未探明的资源条件分析,结合50年来探明储量增长和开发消耗的规律,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石油产量稳定在1.90亿~2.00亿吨。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201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为3.88亿吨,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为5.00亿吨,国内石油供应能力的保证程度2010年和2020年分别在49%和40%左右。
世界石油资源总体上比较丰富,但对我国的可供性相对较差。原因在于世界石油市场竞争激烈,跨国石油公司掌握了大多数优质资源,我国开发利用国外石油资源只能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在全球石油勘查开发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近6亿吨,形成海外份额石油年产量1999万吨,已占我国当年进口量的20%强。如我国能够继续扩大在非洲、拉美、中亚、中东等区域开发利用石油资源的规模,同时加强与俄罗斯的政治对话,将大大提高我国海外份额石油产量。
2.4.2 天然气资源潜力较大,可采储量和可供能力增长迅速,基本保障需求,但受下游管输和储运设施建设滞后的制约
据对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珠江口、东海、松辽、渤海湾等10个大型盆地最新勘探资料的综合分析,预测我国天然气资源量57万亿立方米。据评价分析,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天然气可采储量分别为36984.39亿~37624.39亿立方米和48024.39亿~50824.39亿立方米,可供能力分别为1304亿~1394亿立方米和1548亿~1752亿立方米。
目前,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仅占2.9%,到2010年和2020年将分别提高到5.3%和8.7%。预测2010年和202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1500亿立方米和18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能够形成的产能接近需求,可满足国内需求。但天然气管输和储运设施建设滞后,制约着天然气工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201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仅920亿立方米,因此,届时,我国天然气产量仍难以满足需求。
世界天然气资源丰富,西方国家对天然气资源的争夺尚未像石油那样达到如火如茶的程度,这给我国开发利用国外天然气资源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加大利用澳大利亚、俄罗斯、中亚等国天然气资源的力度。在液化气方面,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澳大利亚作为重要供应来源;在管线气方面,一是把利用俄罗斯的天然气放在优先地位;二是将开发利用中亚天然气资源作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组成部分统筹考虑。
2.4.3 煤炭资源储量巨大,但需加强规划,做好总量控制
全国已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11804亿吨,基础储量仅为3261亿吨,储量为1768亿吨,煤炭资源储量巨大。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预测2010年我国煤炭需求量为25亿吨,实际需求可能为27亿~28亿吨。根据煤炭资源状况和目前生产实践情况分析,2010年的产能和产量能够保证需求,只是需要加强煤炭基地规划和全国产能总量控制。
尽管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仍需要加快开发利用国外煤炭资源的步伐。周边和近邻是重点:一是澳大利亚和越南,我国南方可以利用澳大利亚和越南的煤炭资源,以缓解北煤南运的压力;二是蒙古,中蒙边境地区优质焦煤储量达50亿吨的塔温陶勒盖煤矿,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煤矿,对我国较有战略价值。
2.4.4 铁矿可供储量和可供能力增长十分有限,难以保障需求,且保障程度逐年下降
我国铁矿地质勘查工作程度较高,铁矿资源情况基本清楚,今后难以找到大型富铁矿床,现有资源储量基本上可以作为2020年以前生产和建设规划的依据。2006年我国铁矿石生产能力为6亿吨,根据目前的建设和发展速度分析,2010年生产能力有可能达到9亿吨,此后10年将基本平稳保持在9亿吨/年的水平。预计2010年我国钢产量将达到5.5亿吨,此后仍将缓慢上升,2020年我国钢产量可能接近6亿吨。目前我国铁钢比为0.95,日本为0.73,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铁钢比分别下降到0.88和0.73,届时需要生铁分别为4.84亿吨和4.38亿吨,折国内品质铁矿石(品位35%)分别为13.83亿吨和12.51亿吨,2010年和2020年国内铁矿石的保证程度分别仅为66%和72%。
世界铁矿石资源丰富,国内供应不足部分可以从国外解决。澳大利亚和巴西、南非等可成为我国资源战略合作伙伴。在利用国外铁矿石资源方面,应重视与日本这个国际铁矿石市场大买主的合作,以稳定世界铁矿石市场。另外,应特别重视废钢的二次回收利用,努力降低钢铁生产中铁钢比。
2.4.5 铜矿可供储量和矿产铜可供能力有增加潜力,但由于需求旺盛,铜矿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虽然我国铜矿资源潜力较大,但找矿难度也大,预计到2020年铜矿可供储量将从目前的1485万吨增加到2785万吨。通过加大铜矿的开发强度,我国铜的供应能力会有所提高。预计,2010年前国内新开发矿山有新疆阿舍勒(2万吨/年)、西藏玉龙(3万吨/年)、青海德尔尼(2万吨/年)、黑龙江多宝山(4万吨/年)、江西德兴富家坞(2万吨/年),共可增加生产能力13万吨/年。另外,不排除福建紫金山和云南羊拉进入开发阶段。扣除老矿山下降的生产能力,国内矿山供应能力最大为80万吨,加上国内废铜产量70万吨/年(生产加工过程可回收30万吨/年,社会废旧物质回收40万吨/年),2010年前的国内铜供应能力约为150万吨/年。预计“十一五”期间,GDP平均增速10%,国内精炼铜消费弹性系数为0.7~0.8,2010年国内精炼铜消费量为520万~540万吨,国内供应能力仅能满足消费的25%~30%。展望2020年,预计我国精炼铜的需求量将增加到730万~760万吨,国内铜资源形势更为严峻。
近期国际铜市场需求量的增量,绝大部分来自我国。但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尚未取得应有的地位,经常处于被动。应采取强势政策,积极开发利用国外资源,扩大在非洲的铜资源基地。注重开发利用蒙古、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的铜资源,重点关注蒙古奥乌陶勒盖铜矿床(储量1470万吨)和俄罗斯乌多坎铜矿床(储量1600万吨),如能拿到这两个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铜资源紧张的局面。
2.4.6 铝土矿可供储量增长不足,氧化铝产能增加有限,自给率下降,缺口加大
由于我国铝土矿石质量差,铝土矿石和氧化铝生产能力大幅增长的生产成本过高,只有在产品价格保持在相对较高的前提下才可能实现。预计,2010年前中国铝的需求量会以7%左右的年平均增长率继续发展下去,2010年达到1100万吨,2020年达到1430万吨。据统计,目前国内铝的蓄积量累计已经达到5000多万吨。2006年国内废杂铝产铝93万吨;预计2010年将达到165万吨;2020年将达到470万吨。因此,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对矿山铝的需求将分别为935万吨和960万吨,即与2010年相比,由于废杂铝的利用水平提高,2020年我国矿山铝的需求基本相当。按此,矿山铝需求推算,则2010年和2020年分别需铝土矿3740万吨和3840万吨。2005年我国铝土矿查明资源储量26.58亿吨,其中储量5.55亿吨,从量上完全可以保障2010年和2020年形成3800万吨左右的产能,维持今后20多年的需求没有问题。但我国绝大部分铝土矿冶炼难度大,限制了产能的扩大,因此从技术经济角度考虑,我国铝土矿还是难以保证国内对铝的需求。
世界铝土矿资源丰富,国内供应不足部分大多可以从国外获得供应。越南多乐省多农铝土矿矿床,储量几乎相当于我国铝土矿总储量,对我国极有战略价值。在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方面,也可以与澳大利亚建立较为可靠的资源战略合作关系。此外,开发利用非洲几内亚铝土矿资源的可行性也较大。2.4.7 铅锌查明资源储量相对不足,但资源禀赋条件较好,潜力较大,加强找矿勘查工作可提高保证程度
铅锌矿为我国大宗优势金属矿产,多年来资源保障比较理想。“十五”期间我国铅锌的消费弹性系数分别高达2.56和2.18,预计“十一五”期间铅锌消费弹性系数为0.80,则到2010年我国铅锌需求量分别达到250万吨左右和450万吨左右。假设2010~2020年我国GDP增长速度为8%左右,铅锌消费弹性系数下降到0.40左右,则2020年铅锌的需求量分别为300万吨和550万吨。预计我国再生铅和再生锌的产量2010年分别为100万吨与22万吨,2020年分别为150万吨和60万吨。那么,2010年我国需矿产铅锌分别为150万吨和420万吨,2020年分别为150万吨和490万吨。但我国铅锌资源条件较好,找矿潜力较大,加大勘查力度将会增加新的资源储量,同时加快资源量向储量的转化力度,以提高保证程度。
另外,世界铅锌资源丰富,西方国家普遍不再重视铅锌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利用全球铅锌资源满足我国需求。
2.4.8 传统优势金属矿产(钨、锡、钼、锑、稀土),除稀土外,优势正逐步丧失
我国传统优势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在世界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几十年的大规模开发,产能无序扩张,资源浪费严重,导致资源优势逐步丧失,同时优势矿产数量扩张型对外出口,未能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据论证,目前钨、锡、钼、锑的可供储量只能满足当前产能生产10年以下,如不加强宏观调控,压缩产能,则难以维持其产业的长期发展。
我国优势金属矿产资源潜力较好,加大找矿勘查力度还能查明新的资源储量。据评价,到2020年我国钨、锡、钼和锑的可供储量将分别由目前的52万吨、111万吨、147万吨和42万吨增加到68万吨、126万吨、222万吨和53万吨,而预测的可供储量累计需求为55万吨、228万吨、142万吨和85万吨,因此,钨和钼可供储量可以保证需求,锡和锑不能满足需求。
我国稀土查明资源储量基数较大,完全可以保证需求,关键是如何更好发挥资源和经济效益。
2.4.9 金矿资源相对丰富,但可供储量不足,难以满足需求
我国金矿资源相对丰富,但剩余可供储量不足。2007年,我国查明金矿资源储量5541吨,若按2007年矿产金产量270吨算,保证年限约20年。资源接替问题相当严峻。我国金矿资源潜力较大,加强找矿勘查工作,还有可以增加资源储量。据论证,从目前到2020年我国金矿累计可供储量为4120吨,但需求旺盛,到2020年累计可供储量需求量将达到6877吨,可供储量的保证程度仅为60%。
世界金矿资源丰富,储量基础静态保证年限在30年以上。由于黄金的战略地位逐步下降,各国对金矿的资源争夺尽管还比较激烈,但更多地体现在商业层次上。我国应尽快出台相应政策措施,鼓励相关企业利用国外金矿资源,满足国内需求。
2.4.10 硫铁矿可供储量增长缓慢,可供能力有所攀升,资源储量基本保障需求,但生产能力保障仍然不足
我国硫铁矿资源尚有一定潜力,但查明资源储量增长缓慢。评价分析我国目前硫标矿可供储量54083万吨,基本能保证到2020年的需求。预测2010年我国硫酸硫标矿累计需求量为56015.64万吨,基本保证需求。2020年前由于需求强劲,硫铁矿的生产能力将有所攀升,由目前的1200万吨增加到2120万吨。但预计需求量将达到3050万吨,缺口近1000万吨,保障程度仅为70%。
目前国际硫市场上,弗拉施硫所占比重日益缩小,而综合回收硫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如能在开发利用国外石油资源时与开发利用国外硫资源一体化,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硫资源紧张的局面。
2.4.11 磷矿资源丰富,储量和生产能力都将有所增长,均能保障需求
我国磷矿资源潜力较大,加强勘查评价将使资源储量有所增加。预测今后10年内,每年可新探明磷矿资源储量2500万~3000万吨。但我国磷矿贫矿多,富矿少,新探明资源储量中只有小部分可转化为直接利用的可供储量。经评价分析我国磷矿可供储量为25.18亿吨。预计到2020年对磷矿石的累计需求量为14.61亿吨,可供储量能够保证需求。另据有关规划,到2020年时磷矿的生产能力将由目前的3050万吨增加到4580万吨,与需求量持平,也可保障需求。
世界磷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摩洛哥、美国、俄罗斯等国。虽然我国直接开发利用国外磷资源存在一定困难,但国际市场的供应却比较充分,采取间接方式可使我国磷资源的国外可供性达到较高水平。
2.4.12 钾盐可供储量难以大幅增长,但可供能力会逐步增加,供需形势依旧严峻
我国钾盐资源潜力有限,可供储量难以增长,经评价分析目前钾盐可供储量为14716万吨,预计到2020年可供储量会增加到23000万吨。到2020年钾肥累计需求量为23620万吨,累计需求钾盐可供储量77498.62万吨,可供储量对2020年需求的保障程度小于30%。加大现有资源储量的开发力度,钾盐的生产能力会逐步提高。预测2020年我国钾盐的生产能力有可能突破200万吨,达到210万吨,而需求为1717万吨,仅能保障12%。
世界钾盐资源丰富,平均保障年限数百年。我国已实质性介入老挝的钾盐资源开发,需要进一步重视开发利用泰国钾盐资源,重视与加拿大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