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足球新闻 > 正文

足球新闻

汶川地震绵虒小学异地复课(汶川桑坪中学异地复课)

hacker2022-07-04 10:49:17足球新闻47
本文目录一览:1、汶川怎么样了?2、为什么汶川在废墟上重建?

本文目录一览:

汶川怎么样了?

汶川县城将异地重建 专家称环境已不适宜人居

本报讯(记者徐一龙)汶川大地震中,汶川县城的绝大部分建筑物并未倒塌,人员伤亡也不惨重,但次生灾害已经严重威胁到汶川县城的“生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驻阿坝州组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尹稚的报告指出,“汶川县城已不具备适宜人居的环境”。目前,阿坝州已向四川省递交报告,考虑将县城整体搬迁。

这份名为《专家组强烈请求紧急疏散异地转移安置汶川县城及部分理县、茂县山区乡镇受灾群众的建议报告》由尹稚教授执笔。报告建议,汶川县城已经不具备原址重建的空间面积和环境容量,应考虑异地重建。目前,此报告已送交四川省委、省政府并抄送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昨天,汶川县县长廖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县里非常重视专家的这份报告。“专家说汶川已经是活着的死城了。”廖敏表示,阿坝州也已经向四川省委、省政府紧急送交报告,申请择址另建新汶川。

一名驻守在汶川县城的政府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新址还没确定,一种说法是,可能在成都 与阿坝州的郊区寻找一块地方。

据了解,汶川全县共有人口8万余人,其中县城3万余人。目前,在新址尚未确定的情况下,汶川县城也已着手将县城的绝大部分居民和附近城镇的近5万人转移到安全地带。

这一安全地带被选在从汶川到绵池213国道20余公里的两侧。汶川县县长廖敏介绍说,这一地带在地震发生后就安置了部分居民,在得到专家报告后,县里加快了这一长廊的安置点建设。

汶川县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确认,5万居民将在6月底临时安置到这一安全的长廊地带。汶川新址一旦确定,即将启动移民工程。

县城或重回孤岛

报告指出,汶川县地震前原有地质灾害点160处,震后截至6月2日的统计已发现新增地质灾害点3590处,其中79处新增点已对县城形成压迫和包围之势,并随余震和降雨而日渐恶化,严重威胁到县城已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和全部的对外交通线安全。

报告指出,目前雨季已至,次生地质灾害一旦诱发成灾,汶川县将重回孤岛状态。

居民安置地点缺乏

报告指出,目前汶川县城内,绝大部分房屋已成危房,只剩下十多处理论上可用的房屋,但由于被危房包围,也并不安全。同时,县城内极少数可避免次生灾害影响的土地上也遍布危房,短时间内无法拆除。报告认为,目前汶川县较为安全的集中安置点有两处,一处位于雁门乡,可安置2057户,另一处位于七盘沟,可安置1200户,距县城分别为3.5公里和4公里。地质调查队徒步调查证实,七盘沟安置点上游还有5处小型堰塞湖存在,如不排除险情,也无法使用。

至于镇乡一级,现在仅绵镇尚有239亩耕地可用于安置,但也受到山体滑坡和洪水上涨的双重威胁,留足安全间距后仅能安置2958户,其余各乡镇已无任何安全之地可用。

地质灾害也让当地居民的农业生产遭到重创汶川县原有耕地106500亩,地震导致灭失土地42000亩,严重损毁48000亩,仅存1万多亩耕地。如果将居民就地安置,其生存基础已经丧失,吃饭和饮水都将面临严重困难。

建议汶川建新县城

专家组同时发现,特大规模的山体崩塌使县城的两江六岸尽成裸岩、裸土,构成连绵不断的巨大沙尘源。每个晴日,午后河谷风溯江而上,整个谷地下起草坡上达雁门均处在沙尘暴笼罩之中,属重度污染,这些天经历的最低能见度只有不足百米。所有地质、生态、岩土工程、工程地质专家的共同意见认为,这种情况会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危害。汶川县城已不具备适合人居住的环境。

专家建议,汶川县境内受灾群众应该迅速转移到汶川与都江堰接壤的平原地带。

报告建议,汶川县城已经不具备原址重建的空间面积和环境容量,汶川应考虑异地重建。

相关新闻

汶川7万人因地质灾害再次大转移

据央视报道刚刚安顿下来的汶川县由于受到新的地质灾害的影响,全县7万多人昨天开始大转移。

目前,汶川已进入雨季,下雨对地震中所有脆弱的山体无疑是雪上加霜,整个汶川县受灾群众正在进行紧急大转移。昨天下午4点左右,受灾群众从山上赶到安置点,他们一到安置点就住进了帐篷。到昨晚为止,从汶川受灾地区到安置点的群众达到1500多人。由于下雨,转移速度缓慢,预计今天将达到2000人左右。

中新网6月18日电 据阿坝州政府网站消息,6月17日,阿坝州紧急避险转移安置受灾民众7616人,累计转移安置97753人,占紧急避险总人数的87.40%,比前一日增加近七个百分点。需要实施紧急避险的民众仍是111840人。

其中:理县、茂县、松潘 、马尔康4个县已完成转移安置任务。此外,汶川当日转移安置6524人,累计转移安置58943人,完成81.56%;理县当日转移安置1092人,累计转移安置6723人,完成100%。九寨沟累计转移安置2754人,完成90.77%;黑水累计转移安置3725人,完成97.21%;金川累计转移安置180人,完成85.71%;小金累计转移安置1562人,完成85.36%。以上4个县当日均未新增转移安置人员。

据悉,截至6月17日23时,据初步统计,阿坝州出现震后重大次生灾害5198处,除阿坝县、若尔盖县外,其余11个县、162个乡镇,63751户、237540人面临次生灾害严重威胁。6月17日,全州未新增重大次生灾害,各县需要紧急避险人数没有发生变化。

汶川地震烈度达10到11度 超出建筑抗震标准

权威详解汶川大地震:烈度已经接近极限

为什么汶川在废墟上重建?

8月5日下午5时49分汶川地震绵虒小学异地复课,青川县发生6.1级余震,造成1人死亡、23人受伤。此前的8月1日,平武、北川地区发生6.1级余震,造成231人受伤,2000多间房屋倒塌。两三个月来,震区余震不断,次生灾害频仍,岷江峡谷中的汶川县城,已成一片“耸立”的废墟,县府所在地威州镇约3万人至今大多仍居住在帐篷中。

从阿坝州到汶川县的各级政府官员,已经接到上级的明确指示:汶川“原地重建”。据了解,8月8号,汶川县政府将召开会议议定重建具体方案,且需在10号拿出整体方案向上级汇报。如今,由县发改委牵头制订的原址重建方案已大致成形。

云朵上的羌寨

“6·18”汶川羌族大迁移,说起来确有史诗般的悲壮。

“云朵上的民族”,是人们给予羌族的美誉,它听起来很有浪漫的色彩,但安家在高山峭壁之上,更多的是生之艰辛。

龙溪乡是汶川县西北杂谷脑河东岸的一个羌族聚居乡。羌寨散落在龙溪沟两岸的悬崖峭壁之上,最高的寨子是大门村的马房组,海拔2780米,其次垮坡村的夕格组,海拔2600米,布兰和龙溪这些寨子也都在海拔2000米以上。6月中上旬,寨子几乎尽数垮塌的龙溪羌民在雨季来临之际,又不得不面对泥石流的威胁——一些寨子现正位于或临近大面积的滑坡体,一旦连续降下暴雨,整个寨子就可能被泥石流裹挟而去。在这种情状下,汶川县政府组织龙溪乡羌民进行了“6·18 ”大迁移。

那日,村民们贱卖了家畜,背着柴火、铺盖,和一些从废墟中刨出来的家私,从山上转移到政府预先在玉龙搭建的临时安置点——虽说安置点的条件也很艰苦,水电未及通,但毕竟是相对安全的。长龙般的搬迁队伍盘旋在高耸入云的山间。

不想,一个月之后,大多从山上转移下来的羌民,又在政府劝说之下返回山上。返回后,许多村民才发现家中已是一无所有,家畜没有了,田地也干涸了。

记者抵达龙溪寨时,村民刚返回一个多星期,许多人家只剩下一些土豆勉强度日。一位大妈说起便泣不成声,政府的救济金和救济粮只发了一个月,即便是政府的救济钱粮及时发放下来,龙溪寨的村民重建家园的日子也遥遥无期——旧的寨子位于一个大的滑坡体上,根本不能原地重建,而唯一可能的重建点则是村民的耕地,如果在耕地上重建,那么汶川地震绵虒小学异地复课他们未来又能向哪里讨生活呢?

一位垮坡村村民幽默地说:“我们为什么叫‘垮坡村’,就是年年都垮坡。地震后就没法了,连水源都震没了。不然,我们哪里愿意离开。”他指了指安置点两旁已被震松的山体,说其实这里也不安全,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和“不晓得 ”已经成了汶川人的口头禅。

汶川县常务副县长张通荣是个难得的干才,在汶川百姓中有着很好的口碑。在过去的两个月中,无论高山羌民的大迁移,还是后来迫不得已的迁返,政府方面都是由他出面去说服村民。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们才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从山上转移下来。但转移到玉龙之后,问题又来了,因为临时安置点占用了玉龙的耕地,玉龙的老百姓又不干了。”张通荣说,矛盾激化了,只能采取权宜之计,劝说龙溪的村民暂时返乡。

不难想象,这位副县长所承受的压力之重。

据了解,汶川县原有耕地10.65万亩,地震导致灭失土地4.2万亩,严重损毁4.8万亩,仅存耕地1万多亩。换句话说,汶川有近半数耕地已经完全消失。那么,原地重建的汶川未来该如何解决5万农村人口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呢?

威州居民,何去何从?

威州镇是汶川的县城所在,因为扼守要冲,该镇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不过,解放前威州镇的人口并不多,且多聚居在山上的姜维城一带。地震后,岷江断流长达10分钟,政府将全城居民转移避险之处,即是姜维城。

解放后,人们开始在姜维城下的岷江河谷的狭长地带繁衍生息,至今威州镇聚居的常住人口多达3万,加之阿坝师专的7000名学生以及外来人口,近4万人。人们不仅利用了原本狭窄的岷江河谷冲积扇,还大肆地围河造田,如此频繁的人类活动,给岷江峡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负担——现在深陷于周边垮塌山体的新楼盘时代广场即为明证。如今,阿师专几千学生已经疏散,其余近3万人要么外出投亲靠友,要么居住在随处搭建的帐篷中。

汶川仅有几处耕地可用于建设集中安置点:一处位于雁门乡,可安置2057户汶川地震绵虒小学异地复课;另一处位于七盘沟,可安置120 0户,距县城分别为3.5公里和4公里。此外,绵虒镇尚有239亩耕地可用,留足安全间距后仅能安置2958户,但也受到山体滑坡和洪水上涨的双重威胁,其余各乡镇已无任何安全之地可用。

由于活动板房紧张,8月1日前后汶川县政府颁布了相关规定,城镇“三无”人员优先入住活动板房,待前述人员安置完毕之后,再行安置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如城镇“三无”人员放弃入住活动板房,则可得到每月约90元的补贴。

不过,由于离城区太远,生活不便,加之活动板房都搭建于岷江边潮湿的耕地之上,许多住进活动板房的人已经患上风湿病,不少人又纷纷撤回到城里的帐篷。而居住在帐篷中的普通城镇居民和机关工作人员,已出现情绪烦躁,濒临崩溃的状况。

孩子的未来

记者去汶川的直接缘由,是听闻汶川映秀镇映秀小学将于8月15日前在原址搭建的活动板房内复课。

映秀镇是汶川地震的震中所在。映秀小学总共473名学生,共有225人遇难。该校校长谭国强妻子、小孩全部遇难,几乎一夜白头。“在刚刚死去几百名学生的地方复课,旁边又紧埃着映秀万人坑,这些孩子怎么读书?怎么成长?”汶川画家大唐卓玛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不禁泪流满面。

然而,知情人说,没有办法,映秀小学决定原地复课之后,家长反而不闹了。小学的孩子哪能自己作主?许多教师自然不愿留在那里,只能想办法给他们调换环境。

在映秀小学采访时,恰好一个女学生由外婆领着登记。她的外婆告诉记者,女孩的母亲疯了,父亲在地震中死去,她没有经济能力,只好把她送到山西寄读,在那里读书不需要任何费用,包括生活费。

“如果有能力的话,我也不愿送她去那么远的地方。”孩子的外婆说。女孩也说,她宁愿留在映秀小学,也不愿去山西。对她来说,山西远在天边。

汶川负责文教工作的王蕾副县长说,汶川除三江乡、水磨镇、白石村、水田坪村和映秀镇小学以及县幼儿园原址复课之外,其余约1.3万名学生不得不选择异地复课:汶川县桑坪中学1400名学生和200名教师,远赴广东碧桂园;璇口中学1200名师生将由山西长治市和潞宝集团接纳;威州中学3100名学生则转移至成都龙泉驿阳光体育城复课;威州小学迁往自贡复课;雁门小学异地安置在四川资中;龙溪小学在宜宾异地复课;而接纳了不少高山羌族学生的特教中心则迁往西昌,因为路途遥远,许多家长选择了让孩子退学……为安置这1.3万多名学生异地复课,王蕾等人可谓忍辱负重,历经艰辛。

有媒体称,这是地震灾区所有县市中汶川独有的“风景”。因为,汶川根本无处原地复课。

接下来,学生的生活费用怎么办?“能够指望的经济来源只有三个部分:对口支援、爱心捐助以及国家的政策性补贴。”王蕾说。

此外,坐落于汶川威州镇的阿坝州师专和威州民族师范学校由于分别直属于省教育厅和州教育局,已自行安排异地复课。当记者见到阿坝师专马校长时,他明显有些不堪重负——他不仅要安排学校在彭州和郫县两处异地复课,还得为筹集学校的运转经费四处奔波。

原址重建

汶川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它曾经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时,汶川的耿达和卧龙被划归其中,这几乎占去原汶川国土面积的一半。前几年,紫坪铺水库修建时,又淹没了汶川的百花乡、老璇口镇以及映秀和水唐的一部分村子。当时,都江堰曾允诺将玉堂的土地划给汶川,作为补偿,后来却不了了之。汶川也未曾在紫坪铺水电站的发电收益中分利。

玉堂镇曾被一些人认为是汶川异地重建的不二之选。当时,玉堂便打出了“寸土不让”之类的横幅标语。打破行政区划,自然会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

清华大学尹稚教授曾提出以“压缩规模、舒解功能”为方针进行汶川重建。在尹稚教授的设想中,四川省应当划给汶川两块“飞地”,作为产业用地和教育用地。当然,这只是专家原有的设想。

汶川异地重建在啥地方

汶川县城重建将缩减规模 三年建成特色旅游城市

(10月1日)是国庆节汶川地震绵虒小学异地复课,四川汶川县威州镇茨里村村民余朝琴一大早便从村委会领到了5床棉被,高兴地告诉记者汶川地震绵虒小学异地复课:“全家老小可以过一个暖和的冬天了,再也不用担心着凉受冻。”据悉,广州市首批支援汶川地震灾区价值638万元的27194件越冬物资9月28日抵达汶川县威州镇后,连夜分发到各村。

昨日,全镇几乎全部灾民都领到了棉衣、棉被等物资。

部分学生安排在广州上学

记者昨日走访了威州镇牛脑寨村,发现这些村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灾后重建难度很大。连接牛脑寨村与镇里的村级公路在地震中全部被毁,前不久广州援建的简易泥土盘山公路竣工,才得以解决村民的出行问题。

说起重建,村主任佘苏俊有点犯难地说:“村寨都建在山坡上,公路在地震中被彻底填埋了。建设物资要靠村民背上山,费工又费时。”

羌族村民杜少秀得知记者是广州日报的记者,便拉着记者的手说:“我女儿在广州读初二,汶川地震绵虒小学异地复课你能不能帮我捎句话,要她好好读书,不要想家。”据介绍,地震过后,汶川县各村7岁以上的中小学生几乎全部由政府安排在广州、西昌等异地就学。

据威州镇政府负责人介绍,全镇重建计划项目总投资37.89亿元,其中需广州市直接对口支援投资总额21.36亿元。

汶川县城重建将缩减规模

汶川县县城威州镇有布瓦黄泥土碉群及姜维城等国家级文物单位,七盘沟省级风景名胜区、茨里高山水库等旅游资源。据威州镇政府负责人介绍,受地形地貌限制,县城将缩减规模,外迁部分企业及单位。“靠近姜维山的一侧塌了的不再重建,靠近岷江的一侧将建一条沿江路,县城都得往里缩。但目前外迁的选址和重建难度都非常大,情况非常复杂。”

广州支援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前线工作组目前正在组织开展恢复重建规划前期准备工作,组织广州有关单位前来汶川全面分析现有灾后地质、测绘、水文、环境评估等基础资料,规划编制所需要的地质、水文、地籍调查。广州市公路勘查设计院工作人员龙翔对记者说:“根据目前初步勘查情况,有关援建公路的难度比想象中大得多。”

四川汶川县城将就地重建 不再考虑整体搬迁

昨日,汶川县委宣传部吴部长向记者透露,汶川县城将就地重建,不再考虑整体搬迁的计划。

据了解,震后汶川县城周边的地质灾害点为3750处,为保证灾后群众生命安全,全县已对7万余人进行了紧急避险安置。在随后的重建计划中,由于主张选址重建和就地重建的专家各执一词,因此重建计划始终没有形成。

“就地重建的大方向已经确立。”昨日,汶川县县委宣传部吴部长说,经过长时间的权衡,悬而未决的重建规划已于近日敲定。

在该计划中,汶川县城将就地重建,其中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的地点将进行整体搬迁,目前选定的新址为两处,其间可能性较大的一处为县城以外、棉池镇以内的地段。

吴部长透露,此方案的主要思路为,科学选址就地安置。对于实在无法安置的灾民,县政府将进行认真统计后逐级上报,以求解决。

目前,指挥部已对急需恢复或安置的重点单位进行了排序,例如所有学校已迁出县城进行异地复课,对于医院、广播电视台等重要部门将优先考虑重建。(记者 崔木杨)  

汶川将原址重建卧龙镇 将其打造成大熊猫保护区

根据灾后评估,汶川县拟在原址重建卧龙镇、耿达乡、草坡乡、三江乡,将其打造成为大熊猫保护区和生态旅游观光集镇。这是记者从日前出台的《汶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接受对口支援初步实施意见》中获悉的。

实施意见中,汶川还将重建威州镇,按生态环境容量测算,建设一个历史文化名镇汶川地震绵虒小学异地复课;重建映秀镇,保留汶川县“5�6�112”大地震遗址汶川地震绵虒小学异地复课;重建水磨镇、漩口镇,将其打造成为汶川县现代工业园区;绵虒镇、雁门乡、龙溪乡、银杏乡等4个乡镇将依托原有产业在原址重建。

以旅游为骨干的文化产业将是震后汶川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汶川将与广东省合作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高品质策划和开发羌文化、大禹文化、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和地震遗址博物馆等人文、自然景观。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莣萳绾痞(2022-07-04 16:18:18)回复取消回复

    前威州镇的人口并不多,且多聚居在山上的姜维城一带。地震后,岷江断流长达10分钟,政府将全城居民转移避险之处,即是姜维城。解放后,人们开始在姜维城下的岷江河谷的狭长地带繁衍生息,至今威州镇聚居的常住人口多达3万,加之阿坝师专的7000名学生以及外来人口,近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