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分类6 > 正文

分类6

儿科病房隐患分析措施(儿科病房安全隐患讨论)

hacker2022-07-02 17:13:27分类685
本文目录一览:1、护理安全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有哪些?2、幼儿安全隐患应对及预防措施

本文目录一览:

护理安全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有哪些?

1、 强化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消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隐患是避免风险儿科病房隐患分析措施的保证。

2、 调整班次,细化工作流程及工作制度是降低护理风险儿科病房隐患分析措施的确实保证。

3、 加强与患者之间儿科病房隐患分析措施的沟通 掌握沟通技巧,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保护病人的隐私权。这是降低护理纠纷的有效措施。

工作方法儿科病房隐患分析措施

部分护理人员没有按照护理程序去工作,工作缺乏计划性,对患者病情不了解,缺乏对患者的观察、判断。 工作态度儿科病房隐患分析措施

(1)个别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发现问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存在问题而不汇报,不处理。

(2)存在偷懒、侥幸、畏难心理,工作能少干就少干,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细致,甚至对患者的倾诉漠不关心,以致忽略重要病史,延误患者治疗或抢救。

工作经验:低年资护士缺乏临床经验及正确判断能力,面对病情复杂的患者,易产生工作失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护理风险评估

幼儿安全隐患应对及预防措施

幼儿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有如下几类:

一、幼儿来园、离园安全.

孩子一天的开始和结束,都和幼儿园紧紧相连,我们要为孩子们建立安全的“通道”,让孩子们快乐,让家长们放心.来园、离园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缺乏生活经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来园、离园时易发生带病、走失、被冒领、园车使用不当等安全问题.教师在了解这些安全问题的危害性的同时,必须熟知防范措施,在幼儿来园、离园活动中履行安全防范职责.

二、幼儿日常生活安全.

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有些不安全的因素隐藏在身边.为保证幼儿在幼儿园健康安全的生活,消除幼儿在生活环节(进餐、洗漱、用药)及公共场所活动等方面的隐患,教师就应负起对幼儿的监督及教育责任,对幼儿周围环境要有警惕性,消除幼儿生活环境中引发的安全事故的隐患.

三、幼儿学习和游戏中的安全.

幼儿在学习、游戏活动中,经常会使用一些尖利的用具、材料.如:剪刀、铅笔、小刀、铲子、牙签、吸管以及有些坚硬的纸张等.这些物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因此,教师在材料的选择、使用及指导等方面,应具备安全的基本常识,并在学习、游戏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安全使用用具、材料的教育,加强安全指导和监督,保证幼儿安全、健康的学习、游戏.

四、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

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首要保证,安全、卫生的食品,涉及炊事员等相关工作人员及采购、储存、制作、消毒灯环节.因此,炊事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防范意识,掌握食品卫生常识、岗位安全操作常识,严格把住食品安全关,排除一切食品安全隐患,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疾病的发生.

五、幼儿园环境及心里安全.

幼儿安全的保障依托于幼儿所在的生活环境.3-6岁的幼儿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安全依赖于幼儿园的环境设施.而幼儿园的环境设施往往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在物品摆放、电器使用、公共环境等方面都有应注意的问题,注意这些问题可避免因环境设施的问题给幼儿带来的伤害.

除此之外还有幼儿户外大型活动安全、幼儿园常见的意外伤害与处理等.

预防措施:

1.应坚持“一看二问三摸四检查”的晨检制度,家长送孩子入园时应主动让孩子接受保健人员的晨间检查,尤其应主动报告身体已经存在的不适.同时坚持送孩子进活动室,并和老师打招呼,得到确认后方可离园.

2.晨间活动的场地安排要尽量协调好,做到小、中、大班的孩子既能按年龄特征分场地进行活动,也能分时间段进行活动.活动器械也要科学地配发,避免器械造成的不安全.

3.室内活动时,应根据活动的内容,选择座位的排列形式.如动态的活动尽量采用圆形,讲述活动尽量采用半圆形,操作活动桌子则采用u字形排列较好……

4.课间总有一些孩子会忘记喝水、解小便而在室内追打嬉戏,桌角、门缝、玩具柜、饮水机等都会成为发生事故的隐患.为此,教师应和孩子一起制定班级常规及标志性的图案,使孩子了解规则并努力去维护自己制定的规则.

5.上厕所、洗手时弄湿衣服,掉落便池,滑倒在地,磕破头皮都是易发之事.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张贴标志图案,加强卫生间的巡视并及时帮助与提醒孩子,都是切实可行的好办法.

6.吃点心或进餐时,首先要避免因食物烫、刺、不卫生造成的危险,其次是避免餐具造成的划、戳伤害,再次是避免要求不合理造成的伤害(如催促孩子进餐,一律不准剩饭等).

7.上、下午班教师的交接工作应该制度化.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表格进行交接,表格中可以包括人数、服药情况、特殊说明等.

8.加强药品的管理.每班都应该有一张幼儿服药登记表,每天早晨由需服药的家长亲自填写并签名,然后再把药袋放在规定的、幼儿碰不到的地方.

9.午睡时,首先要排除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如蚊香不能点在易燃、孩子易接触到的地方.其次,要排除孩子携带异物上床.再次,要加强午睡过程中的巡视,避免孩子因突发疾病而无人巡视造成的抢救、治疗上的不及时.

10.起床之后的整理活动,教师和孩子都较忙.有序、分步骤是保证孩子安全的重要措施,如可以指导孩子先穿衣服,再穿裤子,最后穿鞋子,然后再解小便、喝水.

11.户外活动时,首先要排除活动场地的安全隐患,以防场地造成的意外伤害.其次,是做好活动前的准备运动,以防突然剧烈运动造成的拉伤、扭伤.再次,是控制好活动中的动静交替,以防活动过量.

12.在组织园外集体散步、参观、郊游等活动时,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1)了解沿途路线,尽可能选择最安全的线路.(2)事先请孩子做好外出时的一切准备工作,并提出安全方面的说明.(3)行进过程中要保证前、中、后的孩子都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

13.离园时,首先要控制好接孩子的时间,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接待家长.其次,严格确认接孩子的家长,如果临时有陌生人来接,必须进行电话或其他可信方式的相关确认,严格杜绝家长不向老师打招呼就带孩子离开.

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有什么?

措施:

加强各种规章制度、护理安全及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加强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

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

护理是一门运用科学,分为家庭护理和有偿护理。有偿护理必须按照卫生部、国家卫健委、医政部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文执行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有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基础或常规护理,观察了解病人体表体重基础情况,根据病情变化监测或获取病情数据,以配合医生完成对病人的治疗,加强输液巡视和教育,及时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开展危重症生命体征监测、标本采集、体重营养定期采集分析,并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日常活动、用药和安全等问题。如心肌梗塞病人可表现为:生理的——疼痛、胸闷、气急;心理的——害怕、恐惧;思想文化的——对疾病知识的自我认识和理解程度;精神的——是否被护士和医生重视与尊重。

儿科病人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中的药品因素有哪些?

输液环节繁琐,从执行医嘱、转抄输液单、领取药品、摆药、配药、核对、输液、更换液体到拔针,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疏忽,都可能造成出错。因为护士的执业法律意识不强,工作忙中出错,查对制度不落实,也因为护士工作责任不强,粗心大意。临床上遇到有些患者同名不同姓,护士呼叫患者时,患者听不清楚就答应了,或者同名同姓,在输液时,护士未认真核对,导致输错液。 ——输液中巡视不够,发生意外时处理不及时 渗漏 输液穿刺部位肿胀,药物漏出血管外未及时发现,引起局部疼痛,组织坏死,严重者致残。 药物不良反应 输入的药液制剂不纯,或患者对输注的药物过敏,严重时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可引起死亡。 心跳骤停 患者的原发病未得到控制,或病情加重,心脏病患者,出现房颤,容易发生心跳骤停。 左心衰竭 护士宣教不力,患者或家属希望尽快结束输液,擅将输液速度调快,在短时间内输入过多的液体,造成循环负荷过重,引起左心衰竭,临床上心肺功能不全和老年患者较多出现。 空气栓塞 输液过程中空气未排尺,滴管漏气,连接不好,连续输液接瓶不及时,尤其加压输液时,很容易导致空气栓塞。 休克 护士未掌握药品性质,输注降压药时未作血压监测,如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时,如不严格控制滴速,引起血压迅速下降,造成不良的后果。 ——静脉穿刺技术水平低,引起纠纷 反复的静脉穿刺造成血管损伤,影响治疗效果,增加病人痛苦。拔针方法对,导致穿刺点出血,引起护患纠纷。 ——药液污染,引起输液反应 静脉输液是一项侵入性护理操作,要求液的洁净度高,若达不到要求,细菌及微粒进入体内,轻者引起发热反应,重者引起菌血症,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微粒污染 我国药典2010版规定,每1ml输液剂中,直径大于10um的不溶微粒不超过20个,直径大于25um的不溶微粒不超过2个,配药时,安瓿割据后未消毒,产生玻璃碎屑和脱落的砂粒;加药针头不锐或瓶塞质量差,反复穿刺瓶塞,易产生橡胶碎屑污染药液。 加药注射器污染 吸药的方法不对,污染注射器活塞,违反一人一针一用一更换原则,配药后放置到下一种液体时继续使用。据报道,对加药后1h、2h、3h后的注射器进行细菌监测,细菌平均污染率为21.2%,且加药注射器放置时间越长污染越高。 静脉穿刺时污染 护士操作前未洗手,穿刺时皮肤消毒不严格,穿刺不成功时未更换针头,多次反复穿刺,均可造成细菌污染,可直接把细菌及微粒带入静脉,引起热原反应。 环境空气污染 在进行静脉输液处置时,治疗室环境状态和空气污染程度对药液质量有直接影响,在细菌超标的环境下配药及输液,将大大增加了污染的机会,且放置时间越长,污染机会越大。 预防措施 ——重视输液安全 健全护理制度 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护士执业法律意识,强化风险意识。严格执行操作细节,规范护理行为,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用药前核对病人姓名时,采取“呼唤应答法”进行查对。实行弹性排班,在输液高峰期增加上班人员,可缓解工作压力,避免忙中出错。 ——加强输液巡高,防止发生意外 在输液过程中,观察病情,巡视输液是护士的基本职责,专设一名巡视员,检查输液部位,处理输液故障,及时更换输液瓶,认真填写输液卡,询问患者不否不适,对老年病人,危重病人尤为重要。护士根据病情,年龄、体质、药物的性质,调节输液速度,针对不同的患者,作相关的健康教育,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融入人文关怀。 ——遵守无菌操作堆积,控制感染 正确切割与消毒安瓿瓶 对“非易析”安瓿割据痕长应少于颈段的1/4,开启前用75%酒精棉签擦试颈段,忌用镊子等物品敲开安瓿,避免加药时使用大针头反复穿刺瓶塞,防止不溶性微粒污染药液。 正确抽吸药液 采取正确的抽吸方法,针头置于安瓿的中部,抽药时不能横握注射器,抽药的注射器不能反复使用,保证注射器处于无菌状态。 严格手的清洁消毒 拐杖作前洗手,强调护士为第三一例病人进行静脉穿刺后应用消毒液洗手,方可为第三二位病人穿刺,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原则。 治疗环境洁净化 治疗及治疗台按常规消毒,配液及输液操作过程中减少人员流动,避免扫地、扫床,减少空气中的尘粒。 影响静脉输液安全的因素很多,与护士的专业知识、穿刺技术、工作责任心、液体的质量及病人的身体状况有密切关系。提高输液质量,保证输液安全,必须引起每一位护士的高度重视,强化安全意识,强化优质服务意识,做到审慎、细致、耐心,防范措施到位,及时发现输液中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隐患,把握操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有效地防止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儿科病房隐患分析措施

一、护理组织管理。

1、个别护士仪表不符合要求儿科病房隐患分析措施,上班有玩手机儿科病房隐患分析措施的现象。

2、护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疾病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流程进一步完善、落实。

3、个别科室需要完善晨会及交接班制度没有床头交接。

4、按要求完善业务学习儿科病房隐患分析措施,次数不够。

5、完善科室质控、要有记录。

6、护士长手册按要求及时填写,有人员变动的及时登记。

7、科室应急预案没有培训。

二、病房管理、安全管理。

1、重症病人的床单元进一步完善,床下物品放置杂乱,窗台有杂物。

2、无床头牌,过敏标识不完善。

3、办公室物品放置杂乱,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

4、氧气筒用后要放余气并关总开关,空满标识按要求挂不要自己写的。

5、输液瓶签加药后未签名及时间,无菌观念差,有不消毒就换瓶的现象,输液瓶有留在病房的现象。

三、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

1、无输液卡,有输液卡的个别没签名及时间。

2、个别床单元晨间护理不到位。

3、管道没有标识,静脉留置针穿刺完没有记录日期。

4、各种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要有标识。

5、健康宣教进一步完善,个别做的不到位四、消毒隔离。

1、有过期物品的现象,吸痰器没有及时清理。

2、压脉带用后没有及时消毒。

3、冰箱内有杂物,肝素液当天用当天配。

4、治疗车用后及时擦拭干净,治疗盘不要放病人床上。

5、消毒液更换后没有记录五、急救药品、物品。

1、有交接不及时的,有质控不及时的,有没有记录的。

2、个别科室有两卡一本不健全的。

3、急救药品有没固定数量的。

4、有效期不明确的,有过期的六、护理文书。

1、体温记录单原始要规范记录,写床号、姓名,新入院的写下面,按表格要求书写,并保存,体温单有漏项、涂改、刮,新入院病人15:00之前血压要靠前。

2、医嘱单打印不及时督促、漏签名,血压记录单在同一年内写儿科病房隐患分析措施了两次应写一次。

3、核对医嘱没核对病历。

4、个别科室没有核对医嘱登记本。

5、个别科室没有出入院登记本。

6、护理交接本漏项,涂改护理质量检查。

问题分析:

1、个别护士对护士素质及纪律认识不足,护士长监督力度不够。

2、基础护理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基础护理对于病人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或认识到但执行力度不大。

3、急救药品个别护士对急救药品知识欠缺,个别科室缺乏急救药品知识的学习,交接班流于形式不认真不及时,质控不到位消毒隔离存在的问题反映出个别护士无菌观念差,护士长对院感工作的认识不足,缺乏监督和检查。

4、护理文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质控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

1、落实规章制度,建立监督机制各科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护理各项制度及护理文书书写要求,严格落实各项护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2、充分发挥质控小组职能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加强人人参与科室管理的意识及科室质控小组的检查力度。

3、加强基础护理特别是危重、特、一级护理的病人的管理,达到六洁、四无。

4、急救物品专人管理,每日严格检查有登记,护士长每周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必须保证完好备用。

5、护士长要严格按照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和工作检查标准以及护理质量质控要求履行好职责。

6、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分析、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再次检查落实。

7、提高护士长管理意识,突出工作重点,加强护理环节质量管理,注重细节质量,争取护理质量雾缺陷。

护理质量检查的特点

服饰、头发符合要求,上班佩戴胸牌,不戴戒指、耳环、手链、脚链、有色眼镜及有色隐形眼镜,上班时精神状态良好,仪态端庄,站立、行走姿势符合礼仪要求,上班时间不谈论、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携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上岗。

严禁佩戴手机上班护士长除外,病室安静、光线适中,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各个工作间物品技标准要求分类放置,管理有序,公共用品有消毒措施,里垃圾箱及时清理,周围保持干净。

科室不得随意张贴,无扯绳悬挂,无蜘蛛网,墙边及角落无污锁污垢,有防滑、防烫伤、安全用氧等各种安全警示标识,呼叫器处于正常状态,病人能触及呼叫装置,开水炉有防烫伤标识,地面干燥无积水,有风险管理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流程合理,有演练记录。

病室内禁止吸烟、饮酒、使用酒精炉及个人电器,确保用电安全,人人掌握消防知识及操作规程,消防钥匙定点放置,人人知晓,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应急灯功能充好,病历存放于病历车内妥善保管,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能遵照医嘱正确提供治疗、给药等护理服务,及时观察、了解患者用药及治疗反应。

病房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及整改措施分析

病房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及整改措施分析如下:

一、存在问题原因

1、普遍护理人员不重视仪表,缺乏文明礼貌。

2、个别护士不认真执行护理常规,对患者不负责任。例如,术前患者准备皮肤不及时,术后患者不能铺床。病情观察不细致。不要巡视病房等。

3、测量生命指征不认真,特别是测量脉搏几乎不测量。

4、更换药包和拆线包经常出错。

5、外科患者、手术患者有费用泄漏。

6、医生指示执行不及时,签字漏了。

二、整改措施:

1、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训,逐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2、建立科室考核制度,加强学习和培训各项护理流程和应急预案。

3、指导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的中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耐心解

答患者的疑问,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

4、严格拒绝事故和差错的发生,勤督促、勤检查,从而减少护患纠纷。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笙沉听净(2022-07-02 17:30:40)回复取消回复

    种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要有标识。5、健康宣教进一步完善,个别做的不到位四、消毒隔离。1、有过期物品的现象,吸痰器没有及时清理。2、压脉带用后没有及时消毒。3

  • 澄萌迷麇(2022-07-02 23:10:15)回复取消回复

    患者之间儿科病房隐患分析措施的沟通 掌握沟通技巧,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保护病人的隐私权。这是降低护理纠纷的有效措施。工作方法儿科病房隐患分析措施:部分护理人员没有按照护理

  • 痴者只影(2022-07-03 02:39:54)回复取消回复

    制度、岗位职责、疾病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流程进一步完善、落实。3、个别科室需要完善晨会及交接班制度没有床头交接。4、按要求完善业务学习儿科病房隐患分析措施,次数不够。5、完善科室质控、要有记录。6、护士长手册按要求及时填写,有人员变动的及时登记。7、科室应急预案没有

  • 美咩笙痞(2022-07-03 00:44:21)回复取消回复

    分析如下:一、存在问题原因1、普遍护理人员不重视仪表,缺乏文明礼貌。2、个别护士不认真执行护理常规,对患者不负责任。例如,术前患者准备皮肤不及时,术后患者不能铺床。病情观察不细致。不要巡视病房等。3、测量生命指征不认真,特别是测量脉搏几乎不测量。4、更换药包和拆线包经常出错。5

  • 莣萳又怨(2022-07-02 20:38:07)回复取消回复

    药及输液,将大大增加了污染的机会,且放置时间越长,污染机会越大。 预防措施 ——重视输液安全 健全护理制度 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护士执业法律意识,强化风险意识。严格执行操作细节,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