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分类7 > 正文

分类7

健康中国2030意义(什么是健康中国2030)

hacker2022-06-27 23:41:27分类739
本文目录一览:1、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意义有哪些2、什么是2030国民健康计划

本文目录一览: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意义有哪些

(一)政治意义: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取向、治国理念和目标的升华

把国民健康作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并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扭转了一段时期以来侧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和为之付出巨大健康代价的倾向。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而是需要以民为本的领导决心和全局性、前瞻性的健康规划,以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健康中国建设体现着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取向,指明了未来政策和资源的倾斜方向,是国家治理理念与国家发展目标的升华。

(二)经济意义:健康是最大的生产力,健康业是庞大的民生产业

1. 健康是最大的生产力。中国已进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提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实现人口红利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换,并助力经济和综合国力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阶段。鉴于中国近14亿的庞大人口规模,个体健康指标的改善将汇集为全社会巨大的健康人力资本提升。微观层面,对于企业而言,维护员工的职业安全和健康也是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手段,有助于提升企业生产率和核心竞争力。

2. 健康业培育民生经济新增长点。在“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健康中国建设中,健康管理、休闲健身、医养产业、医疗服务产业等健康服务业必将得到长足发展。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人民币,2030年达到16万亿。作为规模相当可观、覆盖范围广、产业链长且在不断扩张的民生产业,健康服务业培育了民生经济新增长点,有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服务业供给结构、创造就业并拉动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增长。

(三)社会意义:健康中国的建设关乎社会和谐安定

发展社会保障顺应的是民生诉求,解决的是民生疾苦,化解的是社会矛盾与经济危机,促进的是国家认同、社会公正与全面发展,维系的是社会安定与国家安全。[2]从本质上说,健康中国建设也是保障民生福祉之策,同样关乎社会和谐安定。例如,若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突出,健康不公平现象普遍,则会酝酿社会矛盾甚至危机;若慢性病、职业病、失眠抑郁等精神障碍高发,则会降低民众的生活质量,使其难以安居乐业,社会更失安定之基;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不到及时处置,则会人心惶惶,危及社会和谐稳定;若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等主要健康危害因素未能加以有效控制,则易引发公众的担忧、不满和社会氛围的趋紧。

什么是2030国民健康计划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2030意义的行动纲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于国民而言,健康绝对是头等大事,25日晚间,新华社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健康中国2030”究竟说了什么?将怎样影响着你健康中国2030意义我的生活?

2030年“健康中国”预期寿命再增3岁

规划纲要明确,“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为实现以上目标,规划纲要还从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并细化了2030年的具体目标包括:人均预期寿命较目前的76.34岁继续增长,达到79岁健康中国2030意义;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下降30%健康中国2030意义;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目前29.3降至25左右等。

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开展食物营养功能评价研究,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至20%。加大对重点人群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

到2030年,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3平方米,在城镇社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到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

2030年 全民医保体系成熟定型

到2030年,全民医保体系成熟定型。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显著提高。规划纲要要求,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企业、个人参加商业健康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

进一步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机制,加强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与医疗救助等的有效衔接。

完善健康筹资机制,健全政府健康领域相关投入

规划纲要还专门针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部署。在完善健康筹资机制方面,规划纲要要求健全政府健康领域相关投入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健康领域投入力度,科学合理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责任,履行政府保障基本健康服务需求的责任。中央财政在安排相关转移支付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予以倾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

国家2030大健康战略是什么意思?

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

扩展资料

要惠及全人群,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使全体人民享有所需要的、有质量的、可负担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

要覆盖全生命周期,针对生命不同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确定若干优先领域,强化干预,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全面维护人民健康。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健康中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一)政治意义健康中国2030意义: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取向、治国理念和目标的升华

把国民健康作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并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康中国2030意义,扭转了一段时期以来侧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和为之付出巨大健康代价的倾向。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而是需要以民为本的领导决心和全局性、前瞻性的健康规划,以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健康中国建设体现着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取向,指明了未来政策和资源的倾斜方向,是国家治理理念与国家发展目标的升华。

(二)经济意义:健康是最大的生产力,健康业是庞大的民生产业

1. 健康是最大的生产力。中国已进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提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实现人口红利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换,并助力经济和综合国力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阶段。鉴于中国近14亿的庞大人口规模,个体健康指标的改善将汇集为全社会巨大的健康人力资本提升。微观层面,对于企业而言,维护员工的职业安全和健康也是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手段,有助于提升企业生产率和核心竞争力。

2. 健康业培育民生经济新增长点。在“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健康中国建设中,健康管理、休闲健身、医养产业、医疗服务产业等健康服务业必将得到长足发展。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人民币,2030年达到16万亿。作为规模相当可观、覆盖范围广、产业链长且在不断扩张的民生产业,健康服务业培育了民生经济新增长点,有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服务业供给结构、创造就业并拉动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增长。

(三)社会意义:健康中国的建设关乎社会和谐安定

发展社会保障顺应的是民生诉求,解决的是民生疾苦,化解的是社会矛盾与经济危机,促进的是国家认同、社会公正与全面发展,维系的是社会安定与国家安全。[2]从本质上说,健康中国建设也是保障民生福祉之策,同样关乎社会和谐安定。例如,若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突出,健康不公平现象普遍,则会酝酿社会矛盾甚至危机健康中国2030意义;若慢性病、职业病、失眠抑郁等精神障碍高发,则会降低民众的生活质量,使其难以安居乐业,社会更失安定之基;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不到及时处置,则会人心惶惶,危及社会和谐稳定;若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等主要健康危害因素未能加以有效控制,则易引发公众的担忧、不满和社会氛围的趋紧。

(四)政策意涵

1. 凝聚共识,激发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建共享。在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关注健康、促进健康将成为国家、社会、个人及家庭的共同责任与行动。在国家层面战略性的统筹规划下,凝聚全社会对建设健康中国的共识,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各相关方协同施策,对包括行为和环境的健康影响因素持续发力,才能在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公众健康状况的持续改善。

2. 标志着健康观和相应政策的优化:从疾病治疗到健康促进。“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3]过去一段时期,中国健康领域实际上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相关制度安排与资源投入亦将重点置于解除疾病的医疗问题上。然而,医学治疗对健康的影响有限,个人行为、生活和社会环境等才是健康更关键的决定因素,疾病治疗为中心的策略失之偏颇。健康中国战略下由疾病治疗全面向健康促进发展,寓健康于万策,发挥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从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社会性、整体性出发进行综合治理,[4]无疑是健康观和相应政策的优化。

谈谈对健康中国2030的认识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健康中国2030心得体会一

8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的重大消息经中央媒体于8月27日早上公布,这必将推动老年人健康的发展。细读这则重大消息的报道,进一步看到党中央对人民的健康极为重视,认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并提出把人民的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我国老年人已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据报道,2014年我国60岁的人口达到2.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5%,这个比例还要持续上升。有关人口专家认为,我国面临着老年人增长快,高龄人增长快,失能人增长快,农村留守老人增长快,独居老人增长快。如何解决老年人健康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央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不是就健康而谈健康,而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出发,从全方位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健康问题,是一个确保人民健康的长久之计。

从个人层面上,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制订并印发2015年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这是由百余名健康专家在总结2008年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的基础上重新修订的更适合中国公民需要并能做到的健康指南。

从社会层面上,强化全民健康宣传,组织全民健身运动,增设、完善和强化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各种健身设施,实施全民健康保障机制。

从国家层面上,进行顶层设计,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老年人的平均寿命逐步提高,但由于年龄渐长的关系,老年人的身体渐走下坡路,各项器官正在慢慢衰退,一些重大疾病随时会发生。他们的健康更需要得到党和政府、社会、家庭的关怀和呵护。

“纲要”特别指出,“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老年人在享受党和国家对健康服务的同时,更要注意自己的健康。首先要调整好自己正常的生活规律。什么时候起身,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健身运动,什么时候一日三顿就餐,都要符合科学的常态化,切不可破坏自己的“生物钟”。二要科学膳食。膳食的目的是为身体的健康与发展提供能量及各种营养,维持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膳食以谷物为主,粗细搭配,多吃以深绿色的蔬菜和水果、薯类、奶类及豆制品,每天多喝水,戒烟限酒,保持适量体重指标。三要每年一次体检。老年人的疾病不是说来就来,它有个一至几年的渐变过程。通过每年一次的体检,或许能查出疾病的蛛丝马迹。也就是“纲要”中提出的“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有些老年人对每年一次体检不以为然,往往在感到病重自己受不住时才检查诊断,错过治疗的最佳期,这时再治疗要花出沉重的代价。四要坚持体育运动的常态化。“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谁坚持体育锻炼,谁就赢得健康。这一方面,许多老年人都有很好的认识,但有部分人还认识不足,运动量还没有到位。今后老年健身运动不但要常态化,而且运动方式还要多样化,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各个器官都能得到锻炼。五是保持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对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无论是生活上,待遇上,处事上,健康上都不要攀比,俗话说,“人比人气煞人”。在可能的情况下乐为社会、乐为他人作奉献,厚德者必长寿。有些患重病的老人,他听不得“某人走了”,好似“五雷轰顶”,这是不可取的。而有些人认为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活着一天就要享一天福,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

健康中国2030心得体会二

早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政府就作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决策。在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的领导下,2016年3月成立了以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体育总局等部门为主,环境保护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20多个部门参加的起草工作组及专家组。编制工作坚持充分发扬民主,协调各方参与,组织有关部门、智库和专家开展了专题研究、平行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借鉴国内其他领域和国际国民健康中长期发展规划经验,广泛听取地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多方面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在8月19—20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征求了全体与会代表意见,反复修改。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纲要》。

当前,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由于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仍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我们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也面对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把握好一些重大问题。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要坚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全体人民公平获得。要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政府要有所为,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市场要有活力。

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要重视重大疾病防控,优化防治策略,最大程度减少人群患病。要重视少年儿童健康,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卫生与健康工作,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主动防病意识,有针对性地实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餐或营养包行动,保障生长发育。要重视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妇幼健康,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关注流动人口健康问题,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

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建设健康中国等重大任务作了深刻阐述,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建设健康中国,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要针对健康影响因素抓好预防保健,为保障人民健康营造良好环境。要着力补短板,把卫生与健康资源更多引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加大对贫困地区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支持力度。

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义

近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以下简称《健康中国行动》)出台。提出15个重大专项行动,包括: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健康促进等。

目标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等。

向四类重大慢性病发起“总攻”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于学军在发布会上说,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占到了总死亡人数的88%,由此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我国将对这些疾病展开防治行动。

推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至2030年提升至30%: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我国将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推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到2022年不低于22%,到2030年不低于30%。文件倡导个人定期记录身心健康状况、了解基本中医药健康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八大行动保障全民健康

01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健康中国行动》提出,将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其中在个人和家庭层面,提倡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掌握必备的健康技能、不轻信偏方、不相信“神医神药”等。

02

合理膳食行动

如何保证合理膳食?《健康中国行动》提倡,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成人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不高于25~30g,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蔬菜和水果每日摄入量不低于500g,每日摄入食物种类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成年人一般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饮用白开水或茶水。

03

全民健身行动

《健康中国行动》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超过70%和90%,农村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基本实现全覆盖和覆盖率100%。个人层面,鼓励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或者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多动,达到每天6000~10000步的身体活动量。

04

控烟行动

《健康中国行动》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分别低于24.5%和20%。提出研究推进采取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提高控烟成效。进一步加强卷烟包装标识管理,完善烟草危害警示内容和形式,提高健康危害警示效果,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健康的认知程度。

05

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健康中国行动》披露,中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81万人。提出到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提倡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为7~8小时;鼓励个人正确认识抑郁和焦虑症状,掌握基本的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06

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

《健康中国行动》披露,中国中小学生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突出。提倡中小学生白天学习时,充分利用自然光线照明,避免光线直射在桌面上。晚上学习时,同时打开台灯和房间大灯。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同时,保持健康体重,提倡足量饮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学校层面,《健康中国行动》提出,校园内限制销售含糖饮料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关心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干预。

07

老年健康促进行动

《健康中国行动》披露,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2018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49亿,占总人口的17.9%;65岁及以上人口约1.67亿,占总人口的11.9%。提出全社会进一步关注和关爱老年人,构建尊老、孝老的社区环境;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居家养老服务。

08

癌症防治行动

《2017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80万,死亡人数约229万,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健康中国行动》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提倡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平衡膳食、科学运动、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发生。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寻妄梦息(2022-06-28 04:27:23)回复取消回复

    危害健康的认知程度。05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动》披露,中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81万人。提出到到2022年和

  • 冬马涴歌(2022-06-28 10:30:41)回复取消回复

    治党战略布局出发,从全方位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健康问题,是一个确保人民健康的长久之计。从个人层面上,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制订并印发2015年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这是由百余名健康专家在总结

  • 拥嬉孤央(2022-06-28 03:58:44)回复取消回复

    病的蛛丝马迹。也就是“纲要”中提出的“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有些老年人对每年一次体检不以为然,往往在感到病重自己受不住时才检查诊断,错过治疗的最佳期,这时再治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