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足球新闻 > 正文

足球新闻

因地震破裂为两半的塔(地震时山崩地裂)

hacker2022-06-26 07:15:16足球新闻48
本文目录一览:1、小雁塔裂合之谜2、小雁塔的裂缝为什么能自动愈合?

本文目录一览:

小雁塔裂合之谜

小雁塔位于西安市南约1公里,原名荐福寺塔,建于唐中宗景老年间。这座砖砌方形密檐式塔,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塔座和底层特别厚重、高大,而从第六层起,塔身急剧收缩,呈现出流畅飘逸的柔美曲线。整座塔给人的感觉,既古朴雄浑,又挺拔秀丽,堪称我国古塔中的杰作。

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十二月十二日午夜,发生了举世为之震惊的华县大地震,震级达8级,强度为11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特大地震之一。据当时的记录称:地震时,“同移数里,平地裂陷,水溢出。西安诸府州县城皆陷没”,“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达八十二万余人”。西安距震中仅80余公里,是地震严重波及的地区之一,有十分之三的居民死于地震,房屋与地面建筑大部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尤其是高大的建筑物更是所剩无几。整个西安城,颓垣断壁处处可见,瓦砾废墟比比皆是。而小雁塔却赫然矗立着,令人惊异不已!

在这次地震之前,明代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的一次破坏性地震中,小雁塔从顶到底裂为两半,裂缝宽达一尺余。正德十六年(1521年)的一次地震中,这偌大的裂缝竟在一夜之间弥合了,外观完整如故。以后又多次裂而复合,合而又裂。到了民国年间,小雁塔在一次地震中第四次裂开。直到1965年,国家拨款进行维修,并用钢箍加固了塔身,小雁塔反复裂合的历史方告结束。

小雁塔建成1200多年来,共经受了70多次地震,不仅塔身严重裂开,塔顶也受震坍落,原为15层、高43米,现剩13层,高43.3米,但却危而不圮,一直岿然屹立!尤其它的“四裂三合”,为旷古罕见,古人因“不知其理”,便认为塔是神人所造,能昭示世运盛衰,预兆吉凶。当地民间曾流传“动乱之年塔缝开,大治之年塔缝合”的谚语,越发给小雁塔裂合之谜抹上一层诡秘神奇的色彩。

经过专家们的调查研究,小雁塔地震裂合之谜,已有比较科学的解释。

小雁塔的反复裂合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即多是大震裂、小震合。由于小雁塔自身构造存在一处致命的缺陷,它与早期的唐塔一样,南、北两层的门窗洞口,上下开在同一垂直线上,这样便在此形成塔身强度最薄弱的断面,虽裂成两半的塔身仍十分坚固,其重心又未越出既宽又广的底面,所以没有倾倒之虞。值得庆幸的是小雁塔裂开后,下一次地震正巧是小震,小震水平推力不大,不足以将塔推倒。相反,由于分为两半的塔身重心仍偏向塔中,所以轻微的震动反使它向中间聚拢, 由裂变合,而一旦合拢后, 当然也就多少增强了其内在联系,从而提高了抗震能力,以致“四裂三合”。

小雁塔的裂缝为什么能自动愈合?

1556年12月12日,陕西省华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西安距震中仅80千米,有3/10的居民死于地震,房屋与地面建筑大部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尤其是高大的建筑物更是所剩无几。整个西安城,瓦砾废墟比比皆是。而小雁塔却赫然矗立着,令人惊异不已!

在此之前,1487年的一次破坏性地震中,小雁塔从顶到底裂为两半,裂缝宽达03米。1521年的一次地震中,这偌大的裂缝竟在一夜之间弥合了,外观完整如故。此后,小雁塔又多次裂而复合,合而又裂。至民国年间,小雁塔在一次地震中第四次裂开。直至1965年,国家拨款进行维修,并用钢箍加固了塔身,小雁塔反复裂合的历史方告结束。

小雁塔建成1200多年来,共经受了70多次地震,不仅塔身严重裂开,塔顶也受震坍落,原为15层,高46米,现剩13层,高434米,却一直岿然屹立。尤其它的“四裂三合”,为旷古罕见。古人因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便认为塔是神人所造,能昭示世运盛衰,预兆吉凶。当地民间曾流传“动乱之年塔缝开,大治之年塔缝合”的谚语,越发给小雁塔裂合之谜抹上一层诡秘神奇的色彩。

原来,小雁塔的反复裂合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即多是大震裂、小震合。值得庆幸的是小雁塔裂开后,下一次地震正巧是小震,小震水平推力不大,不足以将塔推倒。相反,由于分为两半的塔身重心仍偏向塔中,所以轻微的震动反使它向中间聚拢,由裂变合,而一旦合拢后,当然也就多少增强了其内在联系,从而提高抗震能力,以致“四裂三合”。

运城地区砖塔,塔身开裂为两半塔仍然屹立,这个塔在哪个县?

在山西运城市的安邑镇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安邑县、好高塔,离天不过丈七八。”它形象地道出了安邑塔的雄伟壮阔气魄。因该塔处于太平兴国寺内,属寺内禅师之墓塔,所以又称“太平兴国寺舍利塔”。

太平兴国寺塔矗立于运城市的安邑镇内东北隅,创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0),原名南海塔。宋太平兴国年间重修,现存形制为宋代风格,名字也使用了当时的年号。平面八角形,原高86米,13级,现存高约70米,11级。塔内直径11.5米。一层南面开门,二层至顶层四面各施圆拱窗,每层八角各悬风铃。据说是当时北方最高的塔。寺院早已经不存,而这幸存下来的塔的故事,经历多次大地震,充满了离奇。

因地震开裂,又因地震神秘复合

千百年来,太平兴国寺塔历经坎坷,备受灾难,不仅遭到大火的袭击,而且承受过地震的毁坏。

据记载,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使塔从顶端裂至第七级,缝宽一尺有余;到明万历年该塔又遭受地震,却奇迹般地使裂缝复合;然民国九年(1920年)大地震时,不仅使塔身裂至最底层,而且还将塔顶全部震落下来。时至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时,太平兴国寺塔摇晃达两分钟左右,塔顶层的土砖掉落,塔身裂度进一步加大。

该塔为何历遭数次地震而不倒呢?考其原因,这主要是古代工匠们建塔时首先重视了基础工程,用掺有砾石的红黏土,夯填密实成高大的土台基,因而质地均匀坚硬,使塔体的重量比较均匀地分布在较大面积上,有效地避免基础不均匀而下沉,保证了塔体的稳固。

其次是塔身的平面八角形比较正规,中心对称,塔壁极厚,八面互相衔接,砌筑得比较牢固,整体的收分、出挑等结构比较适当,使整个砖塔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加之砖的质地坚硬、规格整齐,咬砌严实,所以塔身虽然裂缝多年,但不容易倒塌,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由于该塔历史悠久、造型古朴,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2004年6月,该塔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该塔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保护该塔,修复其宏伟原貌,2012年11月,盐湖区文物旅游局开始对它进行专项修缮保护。届时,千年古塔将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为美丽河东、大美运城增光添彩。

关于建塔的美丽传说

在当地,关于建造太平兴国寺塔一直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有一位皇帝忽然心血来潮,要在安邑建塔一座,以保国泰民安,稳坐江山。于是,他便下令征集民工二百,巧匠五十,堆砖如山,集木成丘,限期一个月之内务必建成;如果拖延时间,定要全部杀头。工匠们虽然夜以继日拼命苦干,但眼看工期将近,塔身仅起五尺,工匠们无不提心吊胆。

正在这时,南海菩萨摇身变成一位老妇,身带大锅一口来到人间,帮助工匠建塔。她用大锅做饭供民工食用,工匠们吃了她做的饭,人人精神焕发,个个力大无穷,不到三天塔即竣工。工匠们为了纪念这位爱民如子的老妇,便把她走后留下的大锅扣在塔顶,并起名“南海塔”。后来由于地震,使塔身裂开,南海菩萨又变成一位补锅匠,一夜之间把塔补好。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离鸢莣萳(2022-06-26 15:16:41)回复取消回复

    式塔,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塔座和底层特别厚重、高大,而从第六层起,塔身急剧收缩,呈现出流畅飘逸的柔美曲线。整座塔给人的感觉,既古朴雄浑,又挺拔秀丽,堪称我国古塔中的杰作。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十二月十二日午夜,发生了举世为之震惊的华县大地震,震级达8级,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