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钟保健品科学会理事长(保健品王振)
本文目录一览:
- 1、5个中国科学家的名字与他的成果
- 2、谁会写小传?
- 3、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的理事会
- 4、王钟是一个冷冻食品厂厂长,该厂专门生产一种奶油特别多的冰淇淋。在过去的4年中
- 5、王钟是一个冷冻食品厂厂长该厂专门生产一种奶油特别多的冰淇淋。在过去的4年中每年的销售量都稳步递增。
- 6、“两弹元勋'b nbvnb
5个中国科学家的名字与他的成果
中国科学家刘树生近日完成了他在澳大利亚的巡回讲学回到杭州。在不久前召开的第22届国际昆虫学大会上,他刚刚荣获“国际昆虫学杰出成就奖”,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
在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任所长的刘树生教授此次是应澳大利亚蔬菜害虫治理协作网的邀请,在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州和昆士兰州面向专业人士进行学术演讲的。在8月15日于布里斯班召开的第22届国际昆虫学大会上,刘树生和其他4位来自世界各国的昆虫学家一起,荣获了大会颁发的“昆虫学杰出成就奖”。
刘树生的研究以昆虫行为和化学生态学、蔬菜害虫的生物防治和综合治理、入侵昆虫的种群发展和扩张为重点开展,先后成功主持了10余项国家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昆虫学杰出成就奖”是由同行提名,再经由国际昆虫学界的常设理事机构“国际昆虫学大会理事会”理事投票产生的,每届国际昆虫学大会获奖的科学家不会超过5位。国际昆虫学大会理事会主席里德福特教授在给刘树生教授颁奖的致词中说:“刘树生教授在昆虫生态学、害虫生物防治、蔬菜害虫综合治理几个领域都取得了国际同行公认的创新成果,并一直致力于将研究成果服务于生产实践,为促进农业害虫持续治理和农业持续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随着登海种业昨日在中小板的上市,李登海,这位与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并称为“南袁北李”的“杂交玉米之父”第一次被资本市场衡量出身价,并以超过11亿的纸上财富,超过袁隆平。
“南袁”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隆平高科在当年上市时,其主要股东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是许多人“做了多次工作”后才同意用自己的名字作为公司名字的。他本人既不担任公司任何职位,也不参与公司管理,只是持有“隆平高科”250万股股票,占2.38%,并获得“姓名使用费”580万元。
“北李”
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李登海的人生与玉米是不可分割的,他研制出来的杂交玉米品种让玉米的产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同时,玉米也成就了李登海人生的辉煌。
从1985年4月创办起我国第一个集科研、生产、推广、经营于一体的农业民办科研单位———莱州市玉米研究所到后来的登海种业顺利上市,李登海经历了整整二十个年头。
1993年5月,该研究所被升格为莱州市农业科学院,下设玉米、小麦、蔬菜、果树四个研究所和一个负责推广经营的远征种子公司。远征公司的出现,为后来的登海种业打下了基础。
1998年,登海种业有限公司成立,莱州市农科院以所属远征种子公司出资,占注册资本的68.86%,李登海以实物资产出资3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1.14%。后经增资,农科院的股份增加到了89.33%。随后,登海种业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并购活动。
第三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股票
此前,深沪股市以个人名字做公司名和股票简称的股票仅有两只:一是1994年上市的兰生股份(600826),以公司主要创始人,也是公司上市时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兰生命名;二是2000年上市的隆平高科(000998),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命名,也是我国第一只以科学家的名字冠名的股票。据介绍,当年隆平高科上市时,其主要股东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是在包括省领导在内的许多人“做了多次工作”后才同意用自己的名字作为公司名字的。袁隆平个人因此获得“姓名使用费”580万元,另外袁还持有“隆平高科”250万股股票。
而登海种业则是李登海以玉米育种和栽培专家的身份创建并逐步成长起来的,也是深沪股市历史上第三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股票。
李登海纸上财富超过11亿
与袁隆平只持有250万股隆平高科的股票不同,李登海由于直接和间接拥有登海种业4951.76万股的股份(占目前总股本的56.27%),其“纸上财富”已超过11亿元。
据查,作为登海种业的创始人和董事长,李登海也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目前他除了直接持有公司8%的股份之外,还通过第一大股东莱州市农科院(李登海拥有82.9901%的股权)间接持有公司48.27%的股份。
而作为中小板和询价发行以来的第一高价发行股,登海种业昨日上市后最高攀至25.76元,全天成交均价24.36元,收盘23.91元。仅以收盘价计算,李登海的纸上财富已达到11.84亿元。
当年隆平高科上市时,尽管当天收盘价达到40.37元,但由于袁隆平只持有250万股隆平高科的股票,所以即使按收盘价计算,袁其时拥有的股票市值也只不过1亿多一点。
少为人知的“杂交玉米之父”
在当今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档案记载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创始人华莱氏,世界春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一个就是李登海,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的创始者。
在我国育种领域,也有“南袁北李”之说。“南袁”是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北李”就是指李登海,紧凑型玉米研究的创始者,被称为“杂交玉米之父”,由于他一向低调,李登海似乎少为人知,但提起他培育的“掖单”系列高产玉米种子,却是家喻户晓。
据介绍,30多年间,先后选育玉米高产新品种30多个,6次开创和刷新了我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这些新品种获得了大面积的推广,最多时推广种植面积占到全国玉米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不想上市但要上市”
登海种业正是李登海以玉米育种和栽培专家的身份创建并逐步成长起来的。
据介绍,1985年4月,李登海创办起一个集科研、生产、推广、经营于一体的我国第一个农业民办科研单位———莱州市玉米研究所。1993年5月升格为莱州市农业科学院,下设玉米、小麦、蔬菜、果树四个研究所和一个负责推广经营的远征种子公司。远征公司的出现,为后来的登海种业打下了基础。
1998年,登海种业有限公司成立,莱州市农科院以所属远征种子公司出资,占注册资本的68.86%,李登海以实物资产出资3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1.14%。后经增资,农科院的股份增加到了89.33%。
2000年,一个重要人物开始登场,他就是曾经导演了同仁堂高科分拆上市好戏的赵炳贤。正是在赵的鼓动和策划下,2000年9月,登海种业为上市而进行的股份制改造开始进行。之后,公司开始进入上市辅导期。2004年3月8日,排队近三年的登海种业在证监会发审委顺利过会。
李登海称,“公司并不缺钱,绝不是为了圈钱而上市,从个人私利角度出发,我并不想让企业上市,因为上市后其他股东要分享收益。但从公司长远发展来看又必须上市,要通过上市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记者 梁惠元)
南袁北李聚首资本市场 李登海一夜身价过十亿元
昨天上市的登海种业一大看点是实现了科学技术与资本运作的完美融合,也成就了李登海个人财富的最大化。随着登海种业的上市,李登海,这位与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并称“南袁北李”的“杂交玉米之父”第一次被资本市场衡量出身价。
“玉米大王”李登海:三十载心血为农民
李登海一点都不后悔,因为从他1972年开始进行高产玉米研究开始,他已经玉米育种78代,培育出近百个玉米新品种。其中“掖单”、“登海”两个系列的玉米品种已经成为我国玉米生产的主力品种。他曾调侃自己的工作是当全国人民的“厨师”:“中国人多地少,要实现农民的增收,就要靠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拿出最好的农作物品种。”
李登海:中国紧凑型玉米之父
李登海研究员在杂交玉米方面特别是在紧凑型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承认和尊重,被种业界誉为“南袁北李”,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
袁隆平获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
2004年3月29日,世界粮食基金会在华盛顿宣布,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研究专家袁隆平教授和非洲水稻专家蒙蒂·琼斯博士共同被授予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
吴建平是中国互联网技术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从1998年开始,他致力于推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开发,在全国率先建设了第一个IPv6试验床,并主持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CNGI示范网络核心网,其中,基于真实IPv6源地址认证和两代互联网过渡技术为世界首创。不久前,他当选为亚太地区下一代互联网学术组织主席。
获奖后的吴建平表示:“这个奖其实是奖给中国所有的下一代互联网和IPv6研究者的。这表明中国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及开发领域获得了重要地位,得到了世界的重视与尊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For Women in Science)”计划2003年度颁奖典礼于巴黎时间2月27日晚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李方华;埃及科学家Karimat Eksayed;美国科学家Johanna M.H.Levekt Sengers;阿根廷科学家Mariana Weissmann和土耳其科学家Ayse Erzan等共5位女性分别代表亚太、非洲、北美、拉美和欧洲地区获得“2003年度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李方华院士是我国单晶体电子衍射结构分析的开创者,也是在我国建立并发展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次她代表亚太地区夺得“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是继前三届中国女科学家获得提名后,中国科学家首次摘取该奖项。
据了解,“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诞生于1999年,每年评选一次。其中“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在全世界范围内授予5位卓有成就的女性科学家。2003年,这一奖项的评奖范围由原来的生命科学领域扩大至物理、化学等领域,该奖项因此成为当今世界唯一一项在全球范围内奖励和资助从事生物、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领域所有女性的奖项。
据介绍,该奖项的评选过程严格、独立。每年先由800多位国际科学界的专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委员会专家评审小组推荐在相关研究领域中贡献卓著的女科学家为候选人。每年12月初,由诺贝尔奖获得者领导的、国际知名权威科学家组成的评审小组从候选名单中正式评选出“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入围者,并最终产生5名获奖者。2003年度“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国际评审团主席由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Pierre Gikkes de Gennes教授担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女士是评审团中唯一的中国评委。
竺可桢(1890~1974)气候、地理学家。浙江绍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科院生物学、地学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以及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竺可桢对我国气象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在研究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以及变迁方面,在研究物候学和自然科学史方面作出了很大的成绩。 竺可桢,字藕舫,浙江省上虞县东关镇人。生于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在北京逝世。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主要奠基人。1910年赴美,1918年以论文《关于台风中心的几个新事实》获博士学位。1949年以前,他先后创建了我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开辟了中国的气象事业;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使浙大挺进到全国名校行列;1949年以后,他出任中国科学院副 ... [更多...]
自然科学史所为研究生举办竺可桢讲席
在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这几年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为纪念近代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先后设立了“竺可桢科学史讲席”与“竺可桢科学史奖”。 竺可桢(1890-1974)是中国近现代卓... ...点击进入 [参与讨论]
科学史家竺可桢
□文 / 杜 扬 在20世纪的中国科学发展历程中,竺可桢在各个阶段都是一个关键人物,他也被誉为我国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同时值得提出的是,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史家,中国科学史学科建设... ...点击进入 [参与讨论]
《竺可桢文集》:20世纪科学文化的历史宝藏
20卷、共计1300多万字的《竺可桢全集》(下简称为《全集》)可能是最好的竺可桢读本,不仅有学术论文、科普文章,还有工作报告、思想自传等,以及保存下来的38年之久的日记。 他是中国第一代科学家,科学成就可列出长长的一串... ...
谁会写小传?
余敏的可以吧
●核武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是某些核大国的核战略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去是威慑性的,现在则在考虑将核武器从威慑变为实战;二是某些核大国加紧研究和布置反导系统,防御了对方的威慑,就成为新的垄断。
●如果丧失威慑能力,我们就要重新受到核讹诈。但我们不能搞核竞赛,不能被一些经济强国拖垮。我们要用创新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法打破垄断。
“国产的土专家一号”
于敏是一个神秘人物,曾经“隐身”三十年之久,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1999年9月18日,在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第一个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科学家发了言。
由于保密的原因,这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著述多未公开发表,连他的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不过他的杰出贡献仍有蛛丝马迹可寻,原中顾委常委、国务委员张劲夫在《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中提到,“研制氢弹工作主要是于敏他们做的,方案是于敏提的,也得过大奖”。在《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中,“于敏”的条目下写着:“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1926年8月16日,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他父亲当时是天津的一位小职员。于敏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惨痛的记忆。他在天津耀华中学念高中时,以门门功课第一闻名全校。1944年,于敏考进了北大工学院机电系。但上学后于敏发现,因为是工学院,老师只是把知识告诉学生会用就行了,根本不告诉学生根源。而他却偏偏喜欢沉浸在“纯粹”的理论之中,高深的物理学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1946年于敏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他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张宗遂先生的研究生。张先生病后,胡宁教授担负起指导之责。在两位先生的悉心教导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这个所1950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
1957年,以朝永振一郎(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对此于敏有自己的见解,他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在大的学术气氛中,互相启发,才利于人才的成长。现在的环境已有很好的条件了。”
提前进入氢弹研究
在我国研制第一枚原子弹尚未成功时,有关部门就已做出部署,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一步。为什么提前研究氢弹?原来,原子弹和氢弹有很大差别,氢弹是利用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点燃氘、氚等轻核的自持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巨大能量,又称聚变弹或热核弹。氢弹的威力要大得多。1960年底,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让他参加氢弹原理研究,于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他的一位老同事对记者说,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
于敏开始涉足深奥的核理论研究工作。当时国内很少有人熟悉原子能理论,是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和于敏等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他几乎是惟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站到世界科技的高峰。彭桓武院士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钱三强称,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他拼命学习,拼命地汲取国外的信息,在当时遭受重重封锁的情况下,他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我们的设备更无法可比,国内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穷人有穷办法,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交到了钱三强的手里,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被攻克。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世界上引起轰动。1965年1月,毛泽东主席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远景规划设想的汇报时指出:“原子弹要有,氢弹要快。”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下达命令:把氢弹的理论研究放首位。这年,于敏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9月,38岁的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抓紧计算了一批模型。但这种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变比低,不符合要求。于敏总结经验,带领科技人员又计算了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于敏高兴地说:“我们到底牵住了‘牛鼻子’!”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隐语:暗指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年底,于敏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研究中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并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967年6月17日8时整,空军飞行员徐克江驾驶载有氢弹的飞机进入罗布泊空投区。随着指挥员“起爆!”的指令,机舱随即打开,氢弹携着降落伞从空中急速落下。弹体降到距地面两千九百多米的高度时,只听一声巨响,碧蓝的天空随即翻腾起熊熊烈火,传来滚滚的雷鸣声……红色烟尘向空中急剧翻卷,愈来愈大,火球也愈来愈红。火球上方渐渐形成了草帽状云雾,与地面卷起的尘柱形成了巨大的蘑菇云。强烈的光辐射,将距爆心投影点四百米处的钢板铸件烧化,水泥构件的表面被烙;布放在八公里以内的狗、十公里以内的兔子,当场死亡一半;七百米处的轻型坦克被完全破坏,车内动物全部炭化;冲击波把距爆心投影点近三公里、重约五十四吨的火车吹出十八米,近四公里处的半地下仓库被揭去半截,十四公里处的砖房被吹散。科技人员把爆炸当量的数据送上来了——三百三十万吨。当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了《新闻公报》,庄严宣告:“我国在两年八个月时间内进行了五次核试验之后,今天,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的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后来,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同于敏晤面,称赞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是“中国的氢弹之父”。
核武器进入了新阶段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我国正在准备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于敏参加了这两次试验。当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过了很长时间,在同事们的看护下,他才慢慢地恢复过来。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后来许多人想起来都后怕,如果那晚孙玉芹不在身边,也许他后来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未完全康复,又奔赴祖国西北。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上世纪80年代初,于敏意识到惯性约束聚变在国防上和能源上的重要意义。为引起大家的注意,他在一定范围内作了“激光聚变热物理研究现状”的报告,并立即组织指导了我国核理论研究的开展。1986年初,邓稼先和于敏对世界核武器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向中央提出了加速我国核试验的建议。事实证明,这项建议对我国核武器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88年,于敏与王淦昌、王大珩院士一起上书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建议加速发展我国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使我国的惯性聚变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如今的于敏虽然从领导岗位退了下来,但他仍然关注着这一领域的最新动向。他认为,现在的核武器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和新的历史阶段。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某些核大国的核战略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去是威慑性的,现在则在考虑将核武器
从威慑变为实战;二是某些核大国加紧研究反导系统,并开始部署,使得核武器对它没有威慑性。防御了对方的威慑,就成为新的垄断。于敏说:“我们当初是为了打破核垄断才研制核武器的。对此,如何保持我们的威慑能力,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丧失了我们的威慑能力,我们就退回到了上世纪50年代,就要受到核讹诈。但我们不能搞核竞赛,不能被一些经济强国拖垮。我们要用创新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法,打破垄断,以保持我们的威慑力。”
摘自《名人传记》2004年第4期作者:舒平、罗少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的理事会
理事长:
陈佳贵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 代主席、经济学部主任、研究员
副理事长:
彭华岗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局局长(常务副理事长)
李汉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刘迎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研究员
王延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监察局局长、研究员
黄群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常务副理事长)
王苏粤 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
渠敬东 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黄速建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韩朝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工作室主任、研究员
张峻峰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工与信息研究所副所长
程多生 中国企业联合会雇主工作部副部长
冯 仑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
荀振英 广州百货集团董事长
于瑞波 得利斯集团总裁
黄文生 中国石化股份董事会秘书
刘丛生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郭宏波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首席信息官,办公厅主任
杨爱民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战略策划部主任
刘静萍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战略策划部副主任
胡晓冬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党群部主任
李可杰 中国中钢股份董事会秘书
何 潮 宝钢集团公司公关部总监
张建忠 唐山钢铁集团非钢事业部部长
杨海燕 中国盐业总公司办公厅主任
胡玺光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改革与管理部副主任
兰珍珍 欧莱雅(中国)副总裁
温子健 《证券时报》社长
耿清智 《国企》杂志社社长
杨世伟 经济管理出版社副社长
刘 刚 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系系主任,教授
陈积勋 基业长盛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主 任:
钟宏武 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 副研究员
副主任:
李伟阳 国家电网公司社会责任处处长(常务副主任)
侯 洁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研究一处处长
陈荣平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余 菁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赵卫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BA中心执行副主任
张 蒽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常务副主任)
李晓峰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运营管理部副主任
周泉生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办公厅外宣一处处长
史 军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质量与社会责任部社会责任处处长
曹雪森 中国民生银行企业社会责任中心主任
龚鹤强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战略策划部社会责任工作处副处长
曾四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办公厅外宣处
罗 欣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办公厅新闻中心主任
左新词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办公厅副处长
莫 莉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改革与管理部社会责任处副处长
开昌平 广发基金机构理财部总经理
张 旺 《证券时报》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秘书长
孙孝文 正德至远(北京)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主任助理)
吴湘钰 正德至远(北京)咨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主任助理)
王钟是一个冷冻食品厂厂长,该厂专门生产一种奶油特别多的冰淇淋。在过去的4年中
您能查出销量的下降和生产的下降王钟保健品科学会理事长,包括员工的缺勤率都精确到20%,说明王钟保健品科学会理事长你管理还是有一套的。建议王钟保健品科学会理事长你应该从市场竞争和市场的大气候环境去做一下考察研究。
王钟是一个冷冻食品厂厂长该厂专门生产一种奶油特别多的冰淇淋。在过去的4年中每年的销售量都稳步递增。
王钟保健品科学会理事长我认为;管理与经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王钟保健品科学会理事长,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简单地说;管理是省钱王钟保健品科学会理事长,经营是赚钱。贵厂销量下降,就意味着员工拿不到奖金(收入的提高),对企业失去信心。管理的再管理模式好再先进,这种情境也会发生,只是发生的慢一些而已。我个人建议王钟厂长把精力主要放在销售市场上,加强销售团队。其次是产品,找着自己产品的特点,发之所长,避之所短。产品包装是不是该改变一下。个人观点,有不当之处谅解王钟保健品科学会理事长!
“两弹元勋'b nbvnb
1.钱三强 (1913-1992)
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
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
学奖金。1948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
学院近代物理所(后改为原子能所)所长、计划局局长、副秘书长,二机部副部长、中国
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19
92年逝世。
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50年代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
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仪器设备。使我国的堆物理、堆工程技术、钎化学
放射生物学、放射性同位素制备、高能加速器技术、受控热核聚变等科研工作,都先后开
展起来。在苏联政府停止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后,一方面迅速选调一批优秀核科技专家去二
机部,直接负责原子弹研制中各个环节的攻坚任务,一方面会同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人,
组织联合攻关。使许多关键技术得到及时解决,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重
要贡献。早在1960年,即在原子能所组织中子物理理论与实验两个研究组开展氢弹的预研
工作,为氢弹研制作了理论准备,促成了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仅两年零八个月,就
研制成了氢弹。
2.钱骥 (1917-1983)
江苏省金坛县人,1917年生,男,中共党员,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
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
任、主任,二部卫星设计院业务负责人。1968年以后,历任七机部第五研究院卫星总体设
计部主任,第五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
理事长。1983年逝世。
我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环境模拟理论研究。负责
与组织小型热真空环境模拟试验设备、中小型离心机、振动台设备的研制。负责领导探空
火箭头部空间物理探测仪器、跟踪定位和数据处理设备的研制,获得丰富的试验资料。参
与制定星际航行发展规划,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为我国空
间技术早期的发展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1965年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的
报告。组织编写《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组织并提出预研课题,为人造卫星
研制打下了初步的技术基础。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机构,是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
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同时为回收型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1964年获国
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3.姚桐斌 (1922-1968)
江苏省无锡市人,1922年生,男,中共党员,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
194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7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留学,1951年获博
士学位,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1957年
回国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长。1968
年逝世。
作为我国第一代航天材料工艺专家和技术领路人,对现代冶金学有关金属和合金粘性
、流动性的研究卓有成绩。1962年组织制定了国防部五院材料工艺的研究方向,并按“材
料要先行”的要求,安排组织材料工艺的预先研究。在此前后的4年中,他除向国内各兄弟
单位提出大量研究课题外,在所内开展的研究课题500多项。领导和指导锰基钎料合金的研
制和钎焊工艺研究课题,研制成国产一号及二号锰基钎料,并以钎焊结构取代了我国液体
火箭发动机的老式焊接结构。主持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和液体火箭
焊接结构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的研究,并应用到型号的研制工作上,对火箭部件的设计、
选材和制造起了指导性的作用。他治学严谨,以身作则,为科研人员培养和作风建设作出
了重要贡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4.赵九章 (1907-1968)
浙江省吴兴县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3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赴德国攻读气象学专业,1938年获博士学位,同
年回国。历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地球物理学
会理事长。1968年逝世。
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从1957年起,他积极倡议发展中国自己的
人造卫星。1958年8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人造地球卫星研制组,他是主要负责人。同年10月
,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重要建
议。在他领导下,开创了利用气象火箭和探空火箭进行高空探测的研究,探索了卫星发展
方向,筹建了环境模拟实验室和开展遥测、跟踪技术研究,组建了空间科学技术队伍。19
64年,根据国内运载工具的发展,他提出了开展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的建议。他对中国
卫星系列发展规划和具体探测方案的制定,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卫星等总
体方案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研制,起了重要作用。在他的领导下还完成了核爆炸试验的地
震观测和冲击波传播规律以及有关弹头再入大气层时的物理现象等研究课题。1985年获国
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5.邓稼先 (1924-1986)
安徽省怀宁县人,1924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缚美国普渡大学
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
、副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
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中共第12届中央委员。1986年逝世。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
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
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
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
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6.王淦昌 (1907-1998)
江苏省常熟县人, 1907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同年回国。曾任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教授。1950年5月以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
究所研究员、副所长,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副所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
九研究院副院长,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科学
技术协会第2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第一届理事长,第
3、4、5、6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98年逝世。
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核武器研究实验工作的开拓者。在从事核武
器研制期间,指导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他是原子弹冷试验技术委员会主
任委员,指导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并具体组织了中国第二、三次地下核试验。
主持指导的爆轰物理试验、炸药工艺、近区核爆炸探测、抗电磁干扰、抗核加固技术和激
光模拟核爆炸试验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1964年他与苏联著名科学家巴索夫同时独立地
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新概念。他是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积极促成建
立了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并一直指导惯性约束核聚变的研究。积极指导原子能研究
所开展电子束泵浦氟化氢激光器等的研究。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7.彭桓武 (1915- )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
等理论研究,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5年与N•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
的麦克杜加耳——布列兹班奖。1948年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1947年回国,历任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
长等职。
领导并参加原子弹、氢弹的原理突破和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在中子物理
、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多种学科领域取得了对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
一系列理论成果,并为中国核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瞬拧?972年调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
研究所副所长,1978—1983年任理论物理所所长。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
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8.程开甲 (1918- )
江苏省吴江市人, 1918年生,男,中共党员,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工作,1948年获博士
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历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副教授
、教授,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国防科工委核试验基地研究
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科技委顾问。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我国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国内第
一个计算出原子弹爆炸的弹心温度和压力,其内爆机理研究解决了原子弹的关键问题,为
原子弹爆炸威力、弹体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他创建了核试验研究所,成功地设计和
主持了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和增强型原子弹等不同方式的几十次核试验,推动
了核武器设计、改进和试验技术协调发展。他是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及时提出了向
地下核试验方式转变的建议并在较短的时间里组织实现了大气层试验向平洞与竖井试验的
转变。创立我国自己的系统核爆炸及其效应理论,为我军的核武器应用奠定了基础。开创
了核爆炸的测试研究,对武器的研制及改进、效应及其防护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开创了抗
核加固技术新领域并完成首次抗加试验。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9.黄纬禄 (1916- )
安徽省芜湖市人,1916年生,男,中共党员,火箭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
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7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风一号”副总
设计师兼控制系统总设计师、“东风二号”副总设计师、“东风三号”副总设计师、潜地
固体战略导弹及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
技术顾问。
我国固体战略导弹的奠基人,在导弹武器系统总体及控制技术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方面
具有很深的造诣,对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大型工程方案的决策、指挥及组织实施发
挥了重要作用。50年代末,在我国涉及火箭技术相当多的学科和技术领域都处于空白状态
下,他主持突破了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仿制和改型设计难关,进而通过自行设计
相继解决了远程、多级火箭的液体晃动、弹性弹体稳定、级间分离及各种制导、稳定方案
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使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70到80年代,在
没有任何外国实物和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主持研制我国
第一个潜地和地地固体机动战略导弹并获得成功,突破了水下发射、三轴稳定平台在运动
基座上的调平及瞄准、导弹射击诸元的适时计算和装订、陆上机动车的研制及冷发射、高
海情下导弹出水大姿态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0.屠守锷 (1917- )
浙江省湖州市人, 1917年生,男,中共党员,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中国科学院
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留学,获硕士学
位。1945年回国后,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后,历任国
防部五院研究室主任、总体设计部主任,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科技委副
主任,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空航天工业部一院技术总顾问和航空航天部高级技术顾问
。
从50年代后期起,作为开创人之一,投身于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作为总体设计部主
任和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领导和参加我国地空导弹初期的仿制与研制。他先后担
任我国自行研制的液体弹道式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的副总设计师,洲际导弹和长征
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带领科技人员突破了一系列技术关键,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
特别是在洲际液体弹道地地导弹的研制试验中,以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提
出独到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保证了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洲际导弹任务的圆满
完成。他作为研制长征二号E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的技术总顾问,参与领导研制试验工作,
保证发射成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获七机部劳动模范称号,
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获航天部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1钱学森 (1911- )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中共党员,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
工程院院士。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后
入加州理工学院,1939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
究。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七机
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第3届中国科协主席,第6至8届全
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9至12届中央候补委员。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
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1956年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最先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
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协助周恩来、聂荣臻筹备组建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
研究院,1956年10月任该院院长。此后长期担任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
务,并以他在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质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
领域的丰富知识,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57年获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
进步奖特等奖。1989年获小罗克维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
、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
12.周光召 (1929- )
周光召院士1929年5月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7年至1997年任
中国科学院院长,现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
周光召教授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国际
交流协会副会长,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中方委员,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会长,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协会名誉主席,国际粒子和场学会委员,
国际纯粹和应用物理学会副主席,太平洋科学协会主席兼理事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顾问委员会委员;被聘兼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2000年亚洲基金会名誉顾问,中国科学
院特邀顾问等职。
周光召教授在理论物理的各主要领域都有过杰出的创造性成果,使他在国际物理学界
享有盛誉。因其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于1964年获国家
自然科学一等奖;因在量子场论的研究中有重大突破,1987年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
果奖一等奖。周光召教授还被美国纽约市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加拿大麦吉
尔大学四所世界知名大学授予荣誉博士;1993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意大利共和国爵士勋
章”,1994年被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授予“中国杰出科学家”奖,1996年经国际小行星命名
委员会审议通过,将国际编号为346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周光召星”。他目前是美国科学
院、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捷克科学院、保加利亚科学院、蒙古
科学院、法语区工程师科学院、罗马尼亚科学院、韩国翰林院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
院士,是目前中国担任外籍院士头衔最多者。
13.杨嘉墀 (1919- )
江苏省吴江县人,1919年生,男,中共党员,卫星和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留学,获硕士
和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北
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68年后,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航天工业部
总工程师。
他长期致力于我国科学技术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参与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
是中国科学院早期开展航天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领导和参加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姿
态测量系统的研制。是空间技术分系统的设计师,在我国返回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方案论
证和技术设计中,提出一系列先进可行的设计思想。领导研制的返回式卫星姿态系统及数
据分析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指导研制为原子弹爆炸试验所需的检测技术及设备等
重大科研项目。1984年获航天部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4.陈能宽 (1923- )
湖南省慈利县人,1923年生,男,中共党员,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6年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1947年赴美国留学,1949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获
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员
。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实验部主任、第九
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1986年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
1988年兼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工作中,主要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
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组织
并参加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以及核装置球面同步起爆的方案制定和研究,在较
短的时间内,攻克了技术难关,实现预期结果。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4年
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985年获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5.陈芳允 (1916-2000 )
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中共党员,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
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
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工作。1956年,参加了国家12年长
期科学规划制定工作,负责新电子学研究所的筹组工作。1964年起从事空间技术工作,19
76年调入国防科委,在技术上负责卫星测量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设备研制、布局建设以
及星地协调工作。1984年调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原苏联发 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他
即对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卜勒频率测量,并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
数,该方法成为以后我国发射人造卫星所采用的跟踪测轨的主要技术之一。1963年研制出
国际领先的纳秒脉冲采样示波器。1965年担任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为我国
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准确测量、预报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参加了我国回收型遥感卫星的测
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工作,为我国十几颗遥感卫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相继
提出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双星定位系统”、遥感小卫星群对地观测系统和小卫星移动
卫星通信系统等方案。他直接参与指导研制成功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在我国同步通信卫
星发射和运行中发挥了很高的效用。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6.吴自良 (1917- )
浙江省浦江县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后在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昆明中央
机器厂任设计师、工程师。1943年赴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学习获理学博士学
位,后任该校金属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1949年任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师。
1950年底回国,1951年任北方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所(后为上
海冶金所)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1954年领导完成了中央军委下达的抗美援朝前方需要的特种电阻丝研制任务,获得奖
励。50年代,用国内富产元素锰、铝等代替短缺的铬,研制苏联40X低合金钢的代用钢取得
成功,对建立中国合金钢系统起了开创作用。60年代,在困难的条件下,冶金所承担气体
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用的“甲分离膜的制造技术”任务,与原子能所、复旦大学等单位的
科研人员联合攻关,组成第十研究室,他兼任该室主任,主持这项工作。在他的领导下,
经过艰苦探索和反复试验,于1964年试制成功并投入使用。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
17.任新民 (1915- )
安徽省宁国县人,1915年生,男,中共党员,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
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毕业。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获机械工程
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9年8月回国,在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任研究员。1952年
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1956年8月参加筹建国防部五院的工作,历任总体室主任、液
体火箭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长兼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所长,七机部副部长,
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部高级技术顾问。
1964年作为型号副总设计师,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
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保证了东风2号导弹飞行实验取得圆满成功。他相继领导
组织了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的多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试验工作
。1980年5月在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弹道式导弹的飞行试验中,作为首区总指挥,协
助领导和指挥了这一重大的飞行试验任务。组织研制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保证发射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获得成功。领导组织了氢氧发动机、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和整个通
信卫星工程的研制试验;领导组织了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准确地送入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实现了中国运载火箭国际发射服务零的突破。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
功,1989年和1990年两次荣获航空航天部通令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
18.孙家栋 (1929- )
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男,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
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