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民族觉醒的深远影响(亚洲觉醒中的民族解放运动)
本文目录一览: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产生 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
①战争的重担压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身上,使他们与帝国主义矛盾空前激化。
②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对殖民地的经济控制相对来讲有所放松。民族工业有所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有所壮大。
③战争的胜利促使了亚非拉民族的觉醒,很多国家在战争中为了反抗法西斯入侵建立了武装,在战争中积累了经验。
④战后中国、朝鲜、越南革命的胜利给亚非拉国家以新的希望和鼓舞
什么是亚洲的觉醒 有什么特点和其历史意义
亚洲觉醒,不仅指亚洲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斗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更是指亚洲资产阶级从改良走上革命,走上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以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为主体,也包括旧式农民起义。资产阶级改革如中国戊戌变法和印度1905—1908年反英斗争;资产阶级革命如中国辛亥革命、伊朗革命和土耳其革命;旧式农民起义如中国义和团运动、朝鲜义兵运动。
特点
以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为主体,也包括旧式农民起义。
历史意义
(1)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本地区的封建势力,对各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2)它标志着亚洲各地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在客观上成为西方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亚洲成为反帝的重要阵地。
(3)它传播了民主思潮,为亚洲各国走上独立道路奠定了基础。
(4)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形成,古老的亚洲开始走上近代政党政治的道路。
(5)标志着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亚洲觉醒"有何必然性
亚洲的崛起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大事。过去两个世纪中,先是欧洲占据了全球主导地位,后来是欧洲的子嗣北美巨人。如果亚洲过去几十年的增长得以持续,那么欧美主导世界的世纪将会终结。日本曾一度预示着亚洲的未来。事实证明,日本太小,并且内向,难以改变世界。继日本之后,尤其是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证明,它们既不小,也不内向。(千金难买牛回头 我不需再犹豫)
亚洲得名于欧洲人的观念:古希腊人将欧亚大陆不属于欧洲的那部分取名为亚洲。在历史上,这片辽阔的土地分成四个区:西部、北部、南部和东部。近1400年来,西部都是伊斯兰教的领地;北部是游牧民的世界;南部是印度文明的领域;而在东部,中国在政治和文化上占主导地位。还必须加上亚洲南部和东部沿海的许多岛屿,最重要的一些岛屿现在分属于日本、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今天,西亚的经济影响仅来自那里的石油。俄罗斯和苏联帝国解体后独立的国家构成了北亚。亚洲东部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南部人口略少。这两个地区已开始变革,这种变革将改变世界。截至2002年,以市场价格计算,这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占全球的24%;以实际购买力平价�PPP 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但亚洲国家也拥有全球56%的人口。这些国家仍具有巨大的潜力。(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亚洲民族觉醒的深远影响!)
据经济史学家安古斯·麦迪森�ANGUSMADDISON 称,1820年,亚洲�东亚、南亚和西亚 拥有全世界68%的人口,按实际购买力平价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额的59%。但在18和19世纪,在经济停滞,外国干涉及被彻底征服面前,亚洲只能屈从。到1950年,虽然亚洲人口依然占全球人口的55%,但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已下降到仅18%。
亚洲正在觉醒。19世纪下半叶,日本第一个觉醒。自1945年战败后,日本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迅速升入发达国家行列。香港地区、台湾地区、韩国和新加坡紧随其后,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崛起。自1966年始,统治下的印度尼西亚也走上了相似的道路,并获得了部分成功。中国和印度两大巨人一度因外国干预而遭受重创,但两国利用了重新获得的独立地位,来追求社会主义的自给自足。
最后,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包括印度和中国两大巨人在内,大多数东亚和南亚国家终于选择了市场导向的经济,它们选择了以世界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东亚和南亚的发展中国家纷纷崛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2%,这意味着年人均收入增长了2.8倍。
1973年是个分水岭。1973年后,东亚和南亚的经济增长率远远高于1973年前,这也是全球惟一能维持这种增长速度的地区。用麦迪森的话说,这些国家“�不同程度地 复制”了日本在20世纪50和60年代这个“黄金时代”取得的大飞跃。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经济增长在上世纪70年代出现加速,在亚洲发展中国家,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升至3%。20世纪80年代,这一数字跃升到4.9%,20世纪90年代则达到了5.4%。
最重要的是,在繁荣程度、经济规模和成功程度上,该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亚洲有五大高收入经济体,分别是香港地区、日本、新加坡、韩国和台湾地区,若“地区”的定义扩大,则还应加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但亚洲也有众多低收入国家,它们的实际人均收入只有上述高收入国家的10%或不到�以购买力平价计算 。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蒙古、老挝、柬埔寨和尼泊尔都在此列。以市场价格计算,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在该地区占主导地位,GDP占东亚和南亚GDP总额的56%;日本、中国、印度和韩国GDP的总和占东亚和南亚GDP总额的85%。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情况又有很大不同。2002年,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和印度紧随其后。这三个国家总共创造了该地区四分之三的GDP产值(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尽管该地区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表现卓越,但这并非普遍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际人均收入年均增长8.8%;越南为6%。印度、新加坡和韩国的年人均GDP增速达到了4%到5%。孟加拉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泰国勉强达到了3%到4%。而印度尼西亚、香港地区、尼泊尔�还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的年人均GDP增速则下降了2%到3%。排在最后的国家则有巴基斯坦、菲律宾和日本�令人惊讶 ,它们的年人均收入仅增长了1%左右。尽管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但请注意,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普遍强劲。然而,金融危机的确重创了部分国家,其中首推印度尼西亚。
这种多样性使得广义的概括很危险。但如果我们把这一地区当作一个整体看待,我们可以勾勒出该地区经济景象的四大特征。
第一,该地区在世界贸易中的作用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001年,亚太地区占全球商品出口的比例,从1963年的10%和1983年的18%,提高到了24%。其中,日本的份额一直在下降,从1993年的10%,下降到了2001年的7%以下。但中国的份额在增加,从1983年的1%增加到2001年的4%以上。印度远远落在后面。在本世纪头10年,中国看来肯定要超过日本。到2001年,中国的商品出口额已经与英国旗鼓相当。
东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内部贸易,从1985年占全球贸易的2.2%,增至2001年的6.5%。同期,这些国家与世界其亚洲民族觉醒的深远影响他国家间的贸易则从占全球比例的7.5%增至12.1%。因此,到2001年时,这些国家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贸易在该地区内部进行的。
中国的崛起正给亚洲及亚洲以外的国家带来压力,尤其给那些依赖出口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品的国家带来压力。在2000年到2003年上半年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盈余增长了280亿美元(按年率计算)。而同期日本、台湾地区、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对美贸易盈余减少了260亿美元。
第二,亚洲地区是全球最重要的资本盈余地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的数据,东亚和南亚去年的经常账户盈余为2460亿美元,其中1130亿属于日本,另有680亿来自新兴工业化地区�香港地区、新加坡、韩国和台湾地区 ,另外还有650亿来自以中国和印度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亚洲的储户正为高消费的美国人提供资金。
这些盈余反映了亚洲高得惊人的储蓄率。在1997至2001年间,东亚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储蓄毛额相当于GDP的37%。这让该地区拥有了异常高的投资率,外加占GDP3%的净资本出口额。现在,中国的储蓄毛额相当于GDP的40%。日本则以相当于GDP30%的储蓄率,位列所有高收入国家之首。与之完全相反的是,美国的储蓄率平均还不到GDP的18%。
亚洲政府还一直以惊人的速度积累外汇储备。这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希望保持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亚洲金融危机教育了他们,正如波洛尼厄斯一句话的后半句:“做贷方,不做借方。”在1997年1月至今年6月间,全球外汇储备增加了1.079万亿美元,其中83%来自亚洲国家。在全球外汇储备增长总额中,30%的增长来自日本,22%来自中国。截至2003年6月,日本的外汇储备达到了5380亿美元,中国达到了3470亿美元。
第三,亚洲地区还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大磁铁”。2002年,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从上一年度的2090亿美元回落到1620亿美元,就在这1620亿美元中,有890亿美元流向了东亚和南亚地区。中国是主要的外资流向国,总共吸收了530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而印度只得到了34亿美元。截至2002年,流入本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累计为1.305万亿美元,而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总额为2.340万亿美元。到这一年时,中国拥有的外国直接投资累计为4480亿美元。
第四,经济增长对大众贫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在东亚,每天生活费在一美元以下的人口已从1999年的4.70亿降至2000年的2.61亿。单在中国,这一数据就已从3.61亿降至2.04亿。在南亚,这一数据也已从4.66亿降至4.32亿,只是降幅没有那么明显。
那么这个地区将向何处去呢?它对世界经济、进而对世界所造成的冲击将有多大呢?在这一问题的答案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即使在2002年,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人均GDP也仅有4000美元,印度仅为2800美元。由于高收入国家的人均GDP平均已达2.7万美元,这一地区需要迎头赶上的差距仍然巨大。如果这些地区性大国能保持稳定,同时政策能得到稳步改善,那么它们的经济就能获得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在中国的带领下,亚洲崛起才刚刚开始。
那么,这样的崛起意味着什么呢?不妨考虑下述三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是,随着中国走向工业化,中国将果断地转变贸易方式,放弃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而选择加工初级产品�石油、其他原材料,甚至食品 。这将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巨大影响。
第二种可能是,亚洲将成为世界最有深度的金融市场的大本营。在1997年金融危机发生前,大多数亚洲国家把金融业视为工业融资的渠道。残酷的事实告诉它们,开放这样一个金融业,并完全将它自由化将是致命的。金融产业需要现代化,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这一进程已经开始,但仍有许多事情要做。一旦金融现代化得以实现,新的金融产业将能充分利用全球存款额最高、最有活力的经济体。这些因素将成为强大的优势。
第三个可能性是,印度也将进行必要的变革,从而使经济增长率达到8%。如果印度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世界经济活动的重心将向亚洲转移,而且转移的速度可能更加惊人。即使印度做不到这一点,在不到几十年的时间内,亚洲也似乎肯定要成为最重要的地区。
日本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日本是一个拥有1.27亿人口的国家,还没有从二战战败的创伤中恢复过来。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也没有日本那样的受辱感。欧洲代表过去,美国代表现在,而中国主导的亚洲则将是全球经济的未来。这一未来似乎注定会到来。剩下的重要问题是�这一切发生的速度如何及平稳性如何。
《亚洲的觉醒》读后感
描写思路:以《亚洲的觉醒》内容作为主题亚洲民族觉醒的深远影响,真实得描述读后感受,正文:
今天我读了《亚洲的觉醒》,知道了亚洲觉醒不仅指亚洲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斗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更是指亚洲资产阶级从改良走上革命,走上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它以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为主体,也包括旧式农民起义。资产阶级改革如中国戊戌变法和印度1905—1908年反英斗争亚洲民族觉醒的深远影响;资产阶级革命如中国辛亥革命、伊朗革命和土耳其革命;旧式农民起义如中国义和团运动、朝鲜义兵运动。
而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因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如瓜分狂潮),亚洲人民必然掀起反帝反封的新高潮。同时亚洲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资产阶级民族和民主意识产生。
“亚洲的觉醒”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本地区的封建势力,对各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它标志着亚洲各地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在客观上成为西方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亚洲成为反帝的重要阵地。标志着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