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煤炭归国家哪个部委管理(煤矿归国家哪个部门管)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的电力是哪个部门管理的
电力、煤炭、石油、天燃气等机构统一划归,成立“能源部”。
中国能源管理经历了一个由集中到分散,然后再次集中的过程。建国初期,政府内的部委数量很少,仅成立燃料工业部全面实施石油、煤炭、电力的行政管理职责。1970年代,这一部门演变为燃料化学工业部,并随之分拆为煤炭部、石油部和电力部,逐渐分行业进行管理。受苏联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中国在这段时期成立了涉及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众多行政机构,政府机构逐渐变得庞杂,单是机械工业部就成立了8个。
1980年代,众多计划经济部门开始收缩。1982年和1983年,石油部分别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简称中石化),两大企业同时具有行政职能。1988年,中国政府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撤销石油部,第一次组建能源部试图对中国的能源进行统一管理,撤销的石油部被改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简称中石油),但后者同样是一家政企不分的国家公司。
在各种压力下,1993年,成立仅5年的能源部就被撤销,中国能源的管理再次分裂为煤炭部和电力部,石油行业则由几个大型企业自主管理。
1998年,随着市场经济深入,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拉开帷幕,将化学工业部与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的行政职能合并,组建了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三大石油公司正式挂牌,实现政企分开。2001年,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被撤销,并改组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负责行业的协调。
但由此以来,多头管理的局面就此形成。石油行业管理权限被分散到各个部门:上游勘探开发的准入在国土资源部(该职能最早是在石油部,然后到了中石油总公司,最后划给了国土资源部);加油站的审批和建设在商务部;价格在发改委价格司;规划在发改委能源局;重大投资在发改委的投资部门;人事在国资委。在很长时间内,中国的能源管理被指责为“不见国家,只见部门”。煤炭行业亦是如此,煤炭部被撤销后,管理权限也被归属到了不同部门。
煤矿是属于什么部门管?
煤矿监管部门如下电力煤炭归国家哪个部委管理:煤监局、煤炭局、安监局、国土资源部门、工商、税务,审计、环保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务院煤炭管理部门依法负责全国煤炭行业电力煤炭归国家哪个部委管理的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电力煤炭归国家哪个部委管理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煤炭行业电力煤炭归国家哪个部委管理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煤炭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炭行业的监督管理。
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电力煤炭归国家哪个部委管理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煤矿范围包括地上地下以及相关设施的很大区域。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代。煤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属光泽。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电力局由哪个部门管
各地供电公司行业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以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为例,机构职能中明确提出,依法行使全省电力行政管理职责,协调电力运营中的有关问题,培育电力市场,参与制定交通产业发展政策。
同时《电力法》中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电力管理部门,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
在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之前,由国家电力工业部直供直管的供电企业,都称之为供电局。省级电力工业局在作为地方行政机构,既有行政职能又负责生产销售,所以省电力工业局是政企合一的机构,
在电力体制改革前,各省电力工业局和省电力公司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省级以下的供电企业无行政管理职能,只负责生产销售。1988年后,部分地级市供电局更名为电业局,县级供电企业都叫供电局。
扩展资料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内设机构(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设18个内设机构:
1.办公室。
负责机关文电、会务、机要、档案、安全、保密、信访、督查督办、舆情应对等工作,负责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外事工作。
2.综合处。
围绕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产业发展,综合分析研究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形势及重大问题,提出政策措施建议,承担重要文件和综合性文稿起草工作,收集、整理、发布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信息,负责政务宣传工作。
3.策法规处。
分析国内外产业发展动态和趋势,组织工业和信息化战略性、前瞻性课题研究,提出年度研究课题总体安排的建议。组织起草工业和信息化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草案并监督实施,承担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担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工作。
4.行政审批处。
负责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和审批工作,拟订行政审批规章制度,组织协调行政审批事项现场勘查、专家论证和技术审查等工作,负责提出行政许可决定和行政许可证照发放,组织协调办理与省直部门联合行政审批事项。
5.投资与规划处(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督查办公室)。
拟订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并组织实施,提出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省级财政性建设资金和基金安排的意见,按权限承担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相关管理工作。
6.产业政策处。
归口管理工业和信息化产业政策相关工作,组织拟订全省工业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并监督检查落实情况,提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及管理创新的政策建议,组织实施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负责工业行业准入,提出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政策。
7.经济运行处(中直企业协调联络处)。
牵头承担工业增加值指标任务,监测分析全省工业经济日常运行,分析国内外工业形势,发布相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提出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有关政策措施建议,负责产业集群运行监测分析工作,。
8.制造强省建设推进处(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担《〈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的组织实施与统筹协调工作,研究提出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工作的政策措施,承担全省智能制造工程的组织和实施工作,负责全省智能制造项目的管理和推进工作。
9.装备处(省汽车工业办公室、省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
负责全省装备制造业行业管理工作,拟订行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行业经济运行的信息采集、分析和预测,负责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基金支持的重点领域及项目的审核和推进工作,指导行业产业集群发展、技术创新和安全生产工作。
10.石油化工处(省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办公室)。
负责全省石油化工行业管理工作,拟订行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行业经济运行的信息采集、分析和预测,负责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基金支持的重点领域及项目的审核和推进工作。
11.冶金处。
负责全省冶金(钢铁、有色、黄金、稀土)行业管理工作,拟订行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行业经济运行的信息采集、分析和预测,负责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基金支持的重点领域及项目的审核和推进工作。
12.轻工处。
负责全省轻工行业管理工作,拟订行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行业经济运行的信息采集、分析和预测。
13.建材处(省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
负责全省建材行业管理工作,拟订行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组织拟订并实施镁、硼资源开发保护政策和发展规划,负责行业经济运行的信息采集、分析和预测,负责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基金支持的重点领域及项目的审核和推进工作。
14.电子产业处。
负责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行业管理工作,拟订行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行业经济运行的信息采集、分析和预测,负责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基金支持的重点领域及项目的审核和推进工作,指导行业产业集群发展、技术创新和安全生产工作。
15.纺织处。
负责全省纺织行业管理工作,拟订行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行业经济运行的信息采集、分析和预测。
16.医药处。
负责全省医药行业管理工作,拟订行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行业经济运行的信息采集、分析和预测,负责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基金支持的重点领域及项目的审核和推进工作。
17.电力处。
负责全省电力行政执法与监督管理工作,分析电力运行态势,平衡电力资源,拟订下达电力供需调控计划,监督指导电力调度,协调解决电力运营中的重大问题,负责电力市场建设及监督管理工作,
指导全省节约用电工作,组织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负责监督指导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参与拟订全省电力行业规划,参与电力工业行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参与电力价格调整和整顿等管理工作。
18.软件服务业处。
负责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管理工作,拟订行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行业经济运行的信息采集、分析和预测,组织推进软件技术、产品和系统研发与产业化,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发展和升级工作。
参考资料: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要职责
中国电力属于那个部门管理
电力、煤炭、石油、天燃气等机构统一划归,成立“能源部”。
中国能源管理经历了一个由集中到分散,然后再次集中的过程。建国初期,政府内的部委数量很少,仅成立燃料工业部全面实施石油、煤炭、电力的行政管理职责。1970年代,这一部门演变为燃料化学工业部,并随之分拆为煤炭部、石油部和电力部,逐渐分行业进行管理。受苏联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中国在这段时期成立了涉及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众多行政机构,政府机构逐渐变得庞杂,单是机械工业部就成立了8个。
1980年代,众多计划经济部门开始收缩。1982年和1983年,石油部分别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简称中石化),两大企业同时具有行政职能。1988年,中国政府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撤销石油部,第一次组建能源部试图对中国的能源进行统一管理,撤销的石油部被改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简称中石油),但后者同样是一家政企不分的国家公司。
在各种压力下,1993年,成立仅5年的能源部就被撤销,中国能源的管理再次分裂为煤炭部和电力部,石油行业则由几个大型企业自主管理。
1998年,随着市场经济深入,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拉开帷幕,将化学工业部与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的行政职能合并,组建了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三大石油公司正式挂牌,实现政企分开。2001年,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被撤销,并改组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负责行业的协调。
但由此以来,多头管理的局面就此形成。石油行业管理权限被分散到各个部门:上游勘探开发的准入在国土资源部(该职能最早是在石油部,然后到了中石油总公司,最后划给了国土资源部);加油站的审批和建设在商务部;价格在发改委价格司;规划在发改委能源局;重大投资在发改委的投资部门;人事在国资委。在很长时间内,中国的能源管理被指责为“不见国家,只见部门”。煤炭行业亦是如此,煤炭部被撤销后,管理权限也被归属到了不同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