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和塔菲尔专利诉讼的简单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 1、氢云观察:专利侵权频发!宁德时代起诉塔菲尔,夏普控告特斯拉
- 2、新能源市场萧条 ,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遭遇剧变?
- 3、宁德时代起诉塔菲尔专利侵权 索赔1.2亿元
- 4、宁德时代起诉中航锂电专利侵权,这场官司中谁的赢面更大?
- 5、二线电池企业,路在何方? | 汽车产经
氢云观察:专利侵权频发!宁德时代起诉塔菲尔,夏普控告特斯拉
导读: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的相似
宁德时代起诉塔菲尔
近日,动力电池龙头老大宁德时代起诉塔菲尔专利侵权一案,由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据悉,这是宁德时代首次就专利问题提起诉讼。
而此次专利案主要是关于电池防爆相关的一项很重要的专利,关系到电池生产、使用的安全以及寿命问题。氢云链根据防爆结构、动力电池这两个关键词在专利搜索的网站找到宁德时代和塔菲尔的文章如下,从申请日可以看出宁德时代是2016年7月15日申请,而塔菲尔申请日期是在两年后。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表示,“经过内部核实,涉案标的为1.2亿元,具体涉案专利是电池防爆相关的一项很重要的专利,关系到电池生产和使用的安全。”
除了1.2亿元赔偿,宁德时代还希望塔菲尔停止制造、销售和许诺销售侵害宁德时代专利权的电池产品。
夏普控告特斯拉
除了宁德时代起诉塔菲尔之外,近日,据海外媒体报道,日本电子巨头夏普在东京对特斯拉日本公司提起诉讼,寻求禁令,禁止部分特斯拉电动汽车进口到日本。夏普表示,安装在特斯拉Model S、Model 3和Model X上的车载通信设备侵犯了其专利。
目前尚不清楚夏普对特斯拉指控的细节,不过该公司提到了车载通信设备,指出被指控侵犯其专利的产品涉及到特斯拉的信息娱乐系统,而该系统是了解汽车功能的主要途径。
有趣的是,其实特斯拉汽车自2018年5月就更新了信息娱乐系统,甚至自去年开始,特斯拉汽车还安装了定制版H3计算机。考虑到Model S、Model 3和Model X车型在日本已经上市多年,夏普此时对特斯拉提起诉讼的行为就有点奇怪了。虽然有关夏普对特斯拉提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的细节很少,但是其提供了大量对其他公司不满的细节。
氢云链总结
氢云链认为,动力电池技术被诉侵权,新能源车也被诉侵权,其实,对整个新能源产业来说,也是好事,这样也能让电池企业和车企提升自主研发的能力,推动整个产业良性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市场萧条 ,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遭遇剧变?
作者丨贾国琛
编辑丨王瑞
“最让宁德时代和塔菲尔专利诉讼我烦恼的问题是特斯拉汽车还不够亲民。”特斯拉CEO马斯克对降本“念念不忘”,动力电池或将首当其冲。
近日,有媒体爆料称,特斯拉已完全与松下电池解约。“国产Model?3目前使用的仍是LG电池,但未来搭载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将陆续下线。”相关特斯拉人员表示。
虽然特斯拉很快表示“相关报道”并不准确,但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们确实已经对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格局重构起到宁德时代和塔菲尔专利诉讼了巨大作用。
受新冠疫情、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及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大幅下降,近乎腰斩。
同时,全球车企加紧布局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有潜力的动力电池企业逐渐得到车企厚爱,动力电池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新一轮变化。
淘汰、崛起、洗牌......一系列极具冲击力的词语成为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关键词。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当下格局如何宁德时代和塔菲尔专利诉讼?未来将朝何方向发展?
01
“压力山大”,大幅下滑
“下滑”是上半年中国电池企业的主基调。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3.5GWh,同比下降45.8%宁德时代和塔菲尔专利诉讼;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21.3GWh,同比累计下降41.7%;搭载动力电池装机量约17.5GWh,同比下降41.8%。
制图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贾国琛
动力电池产业巨幅下滑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萧条。
据乘联会统计,2020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766万辆,同比下降22.9%,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减少了222万辆,这其中包括了新能源乘用车的20.67万辆。
2020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约35.2万辆,同比下降42.2%;新能源汽车总批发量为32.86万辆,同比下降38.61%。
大环境惨淡,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等中国新能源车企“压力山大”。
截止2020年6月,比亚迪新能源板块已连续12个月下滑,其中,今年1-6月销量为60677辆,同比下降58.34%。同样,从去年9月开始,除了年底12月的冲量带来短暂正增长外,北汽新能源已经连续8个月处于下滑状态。
曾经的新能源霸主亦如此惨淡,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萧条可见一斑。
不过,随着疫情逐渐受控,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呈现复苏之势,动力电池市场也一起“解冻”。自2月开始,动力电池装机量呈增长趋势,同比降幅也在逐渐收窄。
与此同时,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正在加速“分化”。
02
头部选手:外企入局,一超两强
外资电池生产企业的加速渗透,使得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头部格局形成了“一超两强”的态势。
在上半年中国市场装机量TOP10的企业中,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高居榜首。在市场严重遭遇下滑时,其市场份额反而进一步提高。同时,占据了近半市场份额的宁德时代与身后企业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成为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超级强者。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贾国琛
市场份额超过10%的还有LG化学和比亚迪两家强者。
2020年,在特斯拉(上海)开始量产交付的带动下,LG化学在中国市场的装机量实现了巨幅增长,不仅仅是冲入了装机量前十阵营,更是代替比亚迪成为了第二名。同样,松下也借着特斯拉的“东风”,占据了1.7%的份额,位列第七。
反观比亚迪,虽然排名仅下降了一名,并且依旧位列前三,但其市场份额下跌了10.3%。一方面是受到自家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销量下滑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其未能拿下更多车企动力电池供应的订单。
今年三月,比亚迪为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举行发布会,并表示已经和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品牌探讨了“刀片电池”的合作,其“刀片电池”首先搭载在前不久刚刚发布的“汉”上。市场倒逼比亚迪必须作出改变,其也在通过自己的创新探索前行之路。
把握市场动向、建立技术壁垒是逆流而上的“助推器”。
03
非头部企业:优胜劣汰加剧
与去年同期相比,前十名中,装机量实现同比上涨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仅有中航锂电、塔菲尔两家,其排名、市场份额也都实现了同步上涨。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能够实现逆袭,其蕴藏的“电量”不容小觑。
2015-2017年,中航锂电的主要市场领域是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但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下行压力逐渐增大,市场发展也进入了阶段性调整。从2018年8月开始,中航锂电开始调整市场战略,转向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目前中航锂电与广汽新能源、长安新能源、吉利等车企全面战略合作,利用定向开发实现规模效益,进而取得成本优势。及时根据市场动向进行转型,是其能在寒流中前行的动力。
中航锂电D148模组及PACK/中航锂电官网
而另一位“逆行者”塔菲尔的排名与去年相比上升9名,是TOP10中上升最多的企业,也是今年动力电池领域名副其实的黑马。
今年3月,塔菲尔曾遭到宁德时代的专利侵权起诉,诉讼标的金额高达1.2亿元。之后塔菲尔回应其生产的产品均有知识产权保护,也无意侵犯宁德时代和塔菲尔专利诉讼他人的知识产权。截至3月20日,塔菲尔拥有489件专利。
不过,与中航锂电与塔菲尔不同,大部分中小微动力电池企业的命运岌岌可危。
据盖世汽车报道,目前中国动力电池相关企业共有近1.3万家。但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装机的企业仅有59家。如此悬殊的数据对比背后,能预见的是,众多缺少对抗风险能力的中小微动力电池企业的命运岌岌可危。
动力电池行业的两极分化早已是大势所趋,弱肉强食也是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该有的样子。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能在上万家动力电池企业中杀出重围,也许还未等到答案,就已釜破舟沉。
一个对中小企业有利的消息是,“一超两强”暂时吞不下整个市场。
04
动力电池割据战
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与汽车企业的“朋友圈”非常热闹。
动力电池企业为了与车企深度绑定,谋求长期发展。同时,车企为了完善产业链,也在提升自己在动力电池的把控力度。双方的共同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合作应运而生。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贾国琛
纵观目前动力电池企业与车企的合作,大致可以分成三种:合资建厂联合研发生产、出售部分股份、成为外部采购供应商。
宁德时代早在前几年就已经与国内除比亚迪外的绝大部分新能源车企展开了深度合作。不过,车企同时也在寻求与不同的动力电池企业开展合作,如大众就入股了国轩高科、丰田与比亚迪成立了合资公司。
这背后有车企深层次的考量。
一方面,“不能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汽车行业的至理名言。
以吉利汽车为例,其近几年在电池产业进行多路径的布局。
2016年4月,吉利投资20.5亿开展产能150万KWh的吉利汽车金华动力电池项目;2017年5月,吉利汽车总投资128亿元的汽车产业链项目签约落户宁波杭州湾新区;2018年7月,吉利商用车公司向钱江锂电采购动力电池系统;2018年12月,吉利汽车子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成立合资公司;2019年6月,吉利汽车子公司与LG化学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从事生产及销售电动汽车电池......
吉利不断强化电池等配套设施的布局。一方面是出于降低动力电池的成本和以及稳定供应的考虑,以多种合作的方式分担高昂的技术研发成本,共担风险;另一方面也是担心“鸡蛋放同一个篮子”会导致自己失去对动力电池供应的话语权。
吉利新能源汽车几何A/吉利官网
另一方面,车企就近扶植动力电池厂商便于打造新能源汽车生态圈。
2020年5月底,大众汽车通过增资的方式拿到了江淮50%的股权,使大众在江淮大众中的持股比例达到75%,获得了江淮大众的实际管控权。不久后,大众又宣布入股国轩高科,成为国轩高科第一大股东,占国轩高科总股本的26.47%。
坐拥江淮大众与国轩高科,又与中国头部造车新势力之一的蔚来汽车形成集聚效应,大众正以安徽合肥为据点,在长三角领域搭建新能源汽车生态圈,这是任何其它动力电池企业无法给予的。车企+动力电池企业的合作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标配。
05
结语
总体来看,在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较大下滑的基础上,外资企业冲击了整个市场格局,行业整体优胜劣汰加剧。头部形成了“一超两强”的态势。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建立技术壁垒的企业,实现了逆流而上。
动力电池企业与车企的合作层出不穷,市场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仍需实现新突破。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回暖,动力电池的需求将逐渐解封。2020年下半年,行业战况或将更加激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宁德时代起诉塔菲尔专利侵权 索赔1.2亿元
中国网汽车3月18日讯 近日宁德时代和塔菲尔专利诉讼,有媒体报道称宁德时代起诉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塔菲尔”)专利侵权一案宁德时代和塔菲尔专利诉讼,已由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诉讼标金额1.2亿元。
据宁德时代介绍,防爆阀主要是为了解决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的排放问题。传统防爆片在气压低于设计值时会提前爆开,缩短电池使用寿命。宁德时代为此研制了自己的防爆阀并申请了专利。宁德时代认为塔菲尔制造和销售多款电池产品与其相同或类似,侵犯了宁德时代知识产权。宁德时代希望塔菲尔停止制造、销售和许诺销售侵害宁德时代专利权的电池产品。
据悉,知豆两款车型JL7001BEV61和JL7001BEV57所搭载的151.5Wh/kg电池系统,其单体电芯即为塔菲尔自主研发的NCM-FFH3D3-120Ah电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宁德时代起诉中航锂电专利侵权,这场官司中谁的赢面更大?
最近宁德时代和塔菲尔专利诉讼,宁德时代起诉中航锂电宁德时代和塔菲尔专利诉讼,称中航锂电涉嫌专利侵权。
在7月21日,确认宁德时代在之前就以“中航锂电专利侵权”一案向法院递交宁德时代和塔菲尔专利诉讼了起诉书,并且法院已经对该案进行了受理。
宁德时代向外界称,中航锂电所用的电池涉嫌对宁德时代专利侵权,并且已将此电池搭载在了汽车上,性质恶劣。
宁德时代和中航锂电这两家公司都是以动力电池作为公司的主营业务,这些动力电池是用来给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的源泉。
面对宁德时代的起诉,中航锂电也在外界对此发布消息回应,称中航锂电始终坚持着自我研发,从未侵权过他人的知识产权,客户选择中航锂电产品都是经过专业团队风险调查的,所谓侵权宁德时代是无稽之谈。
根据市场统计,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在国内市场上占有49%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很多汽车上都装载着该品牌动力电池,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中航锂电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四名,但是他的市场占有率仅仅只占了7%,远远不及宁德时代,但是中航锂电风头正盛,在不断的突破。
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行业巨头,这不是第一次专利维权,在2020年曾起诉塔菲尔新能源,称塔菲尔新能源侵犯了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防爆技术等等专利。
这一场官司,显然宁德时代的的赢面更大,如果最后确认中航锂电败诉,中航锂电此次的全系产品可能会禁止销售。
专利的维权并不容易,取证困难,成本又高,而且维权的时间往往较长,涉及到了方方面面,中航锂电有没有侵犯宁德时代的专利权,还是得等到法律对此进行判决。
二线电池企业,路在何方? | 汽车产经
7月底的动力电池行业宁德时代和塔菲尔专利诉讼,风起云涌。
这边宁德时代和塔菲尔专利诉讼,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使得电池供应不足的新闻层出不穷宁德时代和塔菲尔专利诉讼,“电池荒”似乎比“芯荒”来势更猛。
广发证券在最新研报中预测,根据目前的产能规划,2023年电池产能缺口才有望缓解;而到2025年,这一缺口又将继续扩大。
那边,不久前一条宁德时代起诉中航锂电侵权的新闻,让中航锂电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二线电池企业与频频登上头条的宁德时代一起引发了外界关注。
有分析认为,宁德时代之所以在此时发难,与近来二线电池企业的向上突围不无关系。
不过不管原因究竟怎样,动力电池市场的火热正为玩家们带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在如今的条件下,身处二线的电池厂们路在何方?是趁机突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封锁,抑或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被雨打风吹去?
1,逐渐崛起的二线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和塔菲尔专利诉讼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了52.5GWh,同比大涨200.3%。
与2020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排名4-10位的二线企业市场占比达到了19.3%,与去年相比增长明显。
而在这其中,中航锂电、蜂巢能源、孚能科技等企业的增速更为惊人。
在2018年时,中航锂电的全年装机量还仅为0.71GWh,排名全国第九。
2019年,中航锂电取代宁德时代成为广汽乘用车动力电池的最大供应商。在2019年和2020年时,其装机量分别达到了1.49GWh和3.55GWh,国内排名第六和第四。
而在此次全球范围内的“电池荒”中,中航锂电的版图又有了进一步扩展。
今年年初,中航锂电与上汽通用五菱合作成功,开始为宏光MINI EV提供电池。在4月份时,中航锂电的装机量一度反超LG化学,登上第三的位置。有不少业内人士预测称,其2021年全年的装机量也极有可能超越LG化学。
比中航锂电发展更快的,是有着车企背景的蜂巢能源。自去年4月实现装机配套以来,蜂巢能源便一路高歌猛进。
2020年8月,蜂巢能源的动力电池装机量首次冲进TOP20,此后又连续5个月位列前十。
凭借与长城、吉利、东风等企业的合作,今年上半年,蜂巢能源实现了279倍的同比增长。
在7月12日时,蜂巢能源发布消息称,已经与Stellantis集团达成总额约160亿元的订单,在跟宁德时代、比亚迪、三星和LG化学等几个供应商的PK中获得了胜利。
而在今年,宁德时代和塔菲尔专利诉讼他们的目标是要进入国内电池企业TOP5的行列。
虽然从市场份额角度来看,如今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一线电池企业占有绝对优势,但中国汽车动力电池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马小利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现在,动力电池的市场很大,并不是哪一家或哪两家企业能够独打天下的时代”。在她看来,从第二梯队中再发展出来5家、10家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才是比较理想的产业状态。
而蜂巢能源高级副总裁王志坤也认为,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高速增长,这也意味着从今年开始,动力电池行业才进入到真正比赛的阶段,“以前的头部企业和现在的新晋企业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进行角逐”。
于是,为抓住这一轮的发展契机抢占份额,近来二线电池企业们在产能规划上也纷纷大展拳脚。
2021年,中航锂电量产、在建及开工的实际产能超过100GWh,2022年产能规划200 GWh,2025年的规划则达到了300+GWh。
今年上半年,蜂巢能源的新增产能也达到了90GWh,2025年的目标要达到200GWh。
而国轩高科也计划到2023年产能达到80GWh,2025年达到100GWh。除此之外,在今年上半年时,孚能科技、亿纬锂能等也均有新项目开工或签约。
2,技术竞争下如何生存
不过,尽管前景广阔,但此次宁德时代对中航锂电的起诉,也让电池企业之间技术竞争的问题再次浮出了水面。
据宁德时代表示,中航锂电涉嫌侵犯了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涉嫌侵权范围覆盖其全系产品。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宁德时代胜诉,那么中航锂电将面临全线产品禁售的风险。
而从宁德时代此前的动作来看,在起诉中航锂电之前,他们对友商发起专利战的谋划已经筹划已久。
在今年3月上旬的“两会”期间,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宁德时代的董事长曾毓群曾专门提交过一份关于锂电池知识产权保护的提案。
而在两会结束后不久,宁德时代就以“侵犯电池防爆设计专利”为由,把同样生产动力电池的塔菲尔告上了法庭。
虽然从目前的消息来看,两桩案件都暂无下文。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在动力电池这个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掌握更多专利的一线电池企业或将更加广泛地打响专利之战。
从今年工信部发布的多个批次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来看,如今,各个电池企业在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上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
或许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不少二线电池企业纷纷将精力放到了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研发之中,希望实现弯道超车。
蜂巢能源无钴电池
例如,从2019年开始,蜂巢能源便开始专注于无钴电池的研发,并于7月16日实现了首款无钴电池的量产下线。
据蜂巢能源的技术人员介绍,这一电池的能量密度为240wh/kg,不仅比高镍三元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且更安全。
抓住无钴的商业化契机进而跻身一线,蜂巢能源的野心显而易见。
而在宁德时代、LG化学等高镍电池出货量不断增加的当下,孚能科技的高管也表示,高镍电池在大电量情况下的安全问题并未完全解决,他们的技术路线是直接跳跃到半固态电池上,寻求弯道超车。
可以说,如今处于第二梯队的企业大多拥有自己的独门秘籍。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马小利看来,二线电池企业在未来有很大的机会,“只要有创新发展的思维,突围是迟早的事”。
3,绑定车企,站稳脚跟的“捷径”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研发资金相对较少的二线电池企业来说,依靠新技术弯道超车并不简单。
要想站稳脚跟,与车企绑定是更为简单有效的方式。
在二线电池企业中,蜂巢能源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必然离不开长城汽车的支持。
再以国轩高科为例。今年5月,大众中国正式入股国轩高科,以87亿元人民币成为第一大股东。国轩高科在之后的公告中表示,募集到的资金会要用于高比能锂电池产业化项目和三元正极材料项目。
有了大众中国的支持,国轩的“补课”效果也十分明显。在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国轩高科能量密度超过200 Wh/kg的三元锂电池已经实现装机;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也达到了160Wh/kg,两者均与第一梯队不相上下。
在7月20日时,国轩高科还宣布,合肥国轩与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拟在新站高新区建设2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未来这一基地将专注于大众汽车标准电芯的生产制造。
而至于其他那些并没有车企背景的电池企业,近来也纷纷加速与车企绑定:
去年年底,中航锂电在Pre-A轮融资中得到了广汽集团旗下广汽资本的支持;孚能科技继去年年中引得戴姆勒入股之后,今年5月中旬又与吉利正式签署了协议成立电池工厂。
关于这一趋势,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此前曾直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企涉足动力电池领域,而这种趋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4,写在最后
不过,就在二线电池企业风风火火抢占市场份额之时,7月29日下午,动力电池行业的绝对一哥——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发布会如期举行。
从锂电池到钠电池,坐拥市场和资金优势的宁德时代这次似乎又将走在技术的最前列。
由于钠原材料的价格远低于锂,这一电池技术的发布对于整个动力电池行业来说,或许又将是一个巨变时刻。
而对于二线电池企业的崛起来说,不确定因素似乎又增加了一个。如何应对挑战,二线电池企业无疑需要拿出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具智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