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有儿科吗(右江附属医院医生简介)
本文目录一览:
右江民族医学院是否招收儿科的大专生?
右江民族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有儿科吗的临床专业没有大专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有儿科吗,只有本科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有儿科吗,所以也就没有儿科的大专生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有儿科吗了。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怎么样
医术非常腭精湛,感谢他治好了我孩子的先天性巨结肠!现在孩子大便已经正常了!我们全家都很感激!
悲哀!!!难道小儿患了病毒性脑炎就没希望了吗???
病毒性脑炎目前在临床上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大部分患儿经积极治疗后可无生命危险,但病情较重的患儿由于脑组织的损伤可以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这些有后遗症的患儿通过早期干预及护理,有计划地进行综合性训练,能收到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小儿病毒性脑炎目前在临床上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为主,大部分经及时治疗后可无生命危险,但病情较重的患儿由于脑组织损伤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瘫痪、运动障碍、肌痉挛等,影响患儿日后的生存质量和社会负担,进行早期干预运动疗法,能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减轻残障〔1〕。本科对30例有运动功能障碍的病毒性脑炎患儿在传统的抗病毒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干预运动疗法,并与30例采用传统常规药物治疗的病毒性脑炎运动功能障碍患儿进行了比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2002年2月~2004年2月本科收治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病毒性脑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早期干预运动组和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个月~14岁,平均年龄(3.6±4.5)岁,病程1~20�d,右侧偏瘫14例,左侧偏瘫12例,四肢偏瘫4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2±4.2)岁,病程1~30�d,右侧偏瘫12例,左侧偏瘫15例,四肢瘫3例。两组年龄、性别、〖HJ〗病情、病程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传统治疗、高压氧治疗、针灸及中频电疗法。早期干预运动组在常规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早期干预运动疗法,具体方法步骤为:1)针对偏瘫痉挛患侧进行良肢位摆放,给予轻柔的,特殊关节除外。对被动关节者,先健侧后患侧,2次/d,20�min/次。2)对患儿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到功能训练治疗室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为:使上肢外展,伸肘前、臂旋后,伸腕伸指,下肢内收内旋,屈髋屈膝,背屈踝。针对上下肢的痉挛模式,在平衡功能训练时,采用坐位、跪位、立位,保护伸展和翻正反应。根据儿童生长发育,依次训练抬头、翻身、坐位、爬行、站立、步行及体位转换能力。并且训练患儿进食,穿衣、排泄、移动等生活自理能力及手的协调性。根据儿童心理特点,选择游戏及儿童喜爱的童谣、歌谣纳入训练中,训练每天2次,30�min/次。同时,取得家长配合,鼓励并指导家长参与训练。�
2 结果�
两组患儿肢体恢复功能疗效比较,早期干预运动组30例中,基本恢复6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 93.33 %,对照组30例中,基本恢复3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0.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9.844,P=0.020,P0.01)。�
提示常规传统药物治疗病毒性脑炎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儿治疗有一定疗效,但早期给予干预运动疗法效果更为显著。见表1。�
表1 早期干预运动组与对照组比较(略)
注:�χ�2=9.844,P=0.020,P0.01。�
3 观察与护理�
3.1 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如神志,瞳孔,肌张力的改变,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以免延误抢救时机,如双侧瞳孔不等大或忽大忽小,同时有烦躁、喷射性呕吐、血压升高,提示有颅内压增高或脑疝形成的可能,精神方面如嗜睡或意识模糊转为昏迷,提示病情加重,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做好抢救准备,对惊厥的患儿适当予镇静,并观察用药后疗效。�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儿由于长期卧床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极易形成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堵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窒息,同时诱发惊厥,本组病例中6例患儿口鼻腔及气道内有大量分泌物,我们密切观察,随时吸痰,并配合雾化吸入,背部叩击,叩击时患儿以侧卧位,护士的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指关节微屈,以肺叶底部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叩击背部,震动气道,每侧肺叶反复叩击2~3�min,目的以促进痰液排出。吸痰尽量避开餐后半小时以内,以防刺激患儿咽喉引起呕吐。�
3.3 加强基础护理,对禁食或留置胃管的患儿,每天进行口腔护理3次,眼睑不能闭合者,用纱布遮盖眼部,并用0.25%氯霉素滴眼液滴眼,我们对昏迷或肢体瘫痪的患儿设翻身卡,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记录。对骨突处用红花酒精按摩,用气垫放在身体易受压部位,避免褥疮发生,同时保持肢体于功能位置早期进行肢体按摩和被动训练,避免肢体变形导致功能障碍,对留置尿管的患儿予冲洗膀胱,以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3.4 保持静脉通道,由于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时间较长,并且定时使用脱水剂以减轻或预防脑水肿、脑疝。为避免重复穿刺静脉增加患儿痛苦及刺激加重惊厥,我科全部采用留置针输液,对重症患儿采用深静脉置管术,保证用药及时。为了确保甘露醇于半小时内快速输完,采用输液泵准确控制输液速度,效果理想。�
3.5 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病毒性脑炎患儿,由于病情急、重,严重者可导致后遗症及死亡,作为家属精神很紧张,心理恐惧、担心预后,针对此情况,我们用热情和蔼、关怀的护理服务与家属交流配合治疗,增强治疗信心,促进早日康复。�
4 讨论�
4.1 早期干预运动疗法能促进大脑功能代偿和重建,运动功能训练能促进大脑皮层神经纤维发芽〔2〕,刺激突触发芽增长使脑皮层血管增多。脑损伤后,康复治疗愈早愈好。据报道,目前认为脑损伤在患儿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即可开始早期康复训练。本组患儿在疾病的急性期就对患儿肢体进行良肢位摆放,即四肢适当被动关节活动,生命体征平稳后即进行早期干预功能训练,总有效率 93.33%,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本组早期干预运动疗法对于有运动功能障碍的病毒性脑炎患儿康复治疗愈早愈好,早期干预运动疗法是该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4.2 目前国内公认和流行治疗脑瘫和偏瘫的早期干预运动疗法,以抑制异常运动模式,促进正常运动模式为原则,适用于病毒性脑炎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3〕,病毒性脑炎患儿肢体运动障碍一般以偏瘫为主,也有表现四肢瘫的,训练时在提高肢体功能的同时,也要逐步训练患儿抬头,翻身、爬行、坐、立、行等整体运动能力,通过游戏与音乐寓于儿童的早期康复功能训练中相当重要,游戏与音乐不仅使患儿避免了枯燥无味的功能训练,而且音乐能促进受损后大脑康复,提高患儿的语言,认知能力。同时给家长参与康复的重要性,仅靠治疗师是永远不够的,特别是对患儿强制性使用训练时,需要家长的充分配合才能完成,而且指导家长康复的技术指导,为日后的家庭康复训练奠定了基础。�
5 结论�
早期干预运动疗法能明显改善伴有肢体运动障碍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降低肌张力,提高肢体的运动能力。早期干预运动疗法越早越好,方法可以多样,要适应儿童心理,必须与药物、针灸、高压氧、中频电疗法等治疗相结合,有利于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1〕 黄燕,刘逢光.病毒性脑炎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J〕.现代康复,2001,5(2):40-44�
〔2〕 高谦,吴宗耀,姚志彬,等.运动训练对小鼠脑局灶缺血后大脑皮质胆碱能纤维密度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6):�2�274-� 2�275�
〔3〕 李哲志,冯晶.Bobath技术对病毒性脑炎偏瘫患儿的康复疗效〔J〕.现代康复,2001,5(1):86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邮编 533000
右江民族医学院的办学历史
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基础学院、临床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检验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学院6个二级学院和口腔系、影像系、预防医学系、药学系、管理系、外语系、体育部、社会科学部等10个系(部、中心),开设有21个本、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涉及医学、文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4所。
专业设置 院系名称专业名称学历学制临床学院 临床医学 本科 五年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免费医学定向) 康复治疗学 四年 康复治疗技术 高职 三年 检验学院 医学检验技术 本科 四年 卫生检验与检疫 医学检验技术 高职 三年 医学影像系 医学影像学 本科 五年 医学影像技术 高职 三年 口腔医学系 口腔医学 本科 五年 护理学院 护理学 本科 四年 护理 高职 三年 护理(口腔护理方向)(中外合作办学) 助产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预防医学 本科 五年 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方向) 四年 公共事业管理(医学与信息管理方向) 医疗保险实务 高职 三年 药学院 药学 本科 四年 中药学 药学 高职 三年 中药 外语系 英语(医学英语方向) 本科 四年 预科班 少数民族预科班(免费民族预科班) 预科 一年 普通民族预科班 预科 一年 截至2013年底,学院有自治区精品课程6门、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自治区级人才创新实验区1个。
自治区精品课程:神经病学、生理学、医用基础化学、预防医学、解剖学、儿科学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实验教学中心(模拟医院)、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心、机能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实验教学中心(模拟医院)
自治区级教学团队:临床教学实验中心(模拟医院)教学团队、预防医学教学团队
自治区级人才创新实验区:少数民族临床医学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截至2013年底,学院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2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3个,广西卫生重点建设学科1个;有2个为硕士授权一级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中医康复学 、中药化学
广西高校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小儿肾脏病学
广西卫生重点建设学科:神经病学
硕士授权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