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分类12 > 正文

分类12

煤炭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文献(煤炭行业市盈率)

hacker2022-07-02 08:28:29分类1266
本文目录一览:1、因为毕业论文的需要,希望哪位好心人能给我几篇关于盈利能力分析的外文文献及综述啊,我将非常感谢。急需

本文目录一览:

因为毕业论文的需要,希望哪位好心人能给我几篇关于盈利能力分析的外文文献及综述啊,我将非常感谢。急需

你这篇中国知网也好,

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

甚至百度文库都有!

英文原文最好用谷歌学术搜索!

==================论文写作方法===========================

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骗人的,就不上算了。

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一遍,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

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

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急求: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方法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程培先

企业的盈利能力煤炭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文献,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煤炭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文献,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环节经营结果的具体表现,企业经营的好坏都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为基础,通过表内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一套指标体系,通常包括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利息保障倍数等,然后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本文针对盈利能力分析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九忌。

一、仅从销售情况看企业盈利能力

对企业销售活动的获利能力分析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重点。在企业利润的形成中,营业利润是主要的来源,而营业利润高低关键取决于产品销售的增长幅度。产品销售额的增减变化,直接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许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比较关注销售额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试图只根据销售额的增减变化情况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然而,影响企业销售利润的因素还有产品成本、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等因素,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因素还有对外投资情况、资金的来源构成等,所以仅从销售额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不够的,有时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忽视税收政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税收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任务,选择确立的税收分配活动的方针和原则,它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调节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纳税环境,能有效调整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则被要求缴纳高额的税收,从而不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因此,国家的税收政策与企业的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离不开对其面临的税收政策环境的评价。然而,由于税收政策属于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很多财务人员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只注重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而容易忽视税收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三、忽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企业的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非经常项目收入共同构成,一般来说,主营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占公司利润很大比重,尤其主营业务利润是形成企业利润的基础。非经常项目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在企业总体利润中不应该占太大比例。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很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只注重对企业利润总量的分析,而忽视对企业利润构成的分析,忽视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实际上,有时企业的利润总额很多,如果从总量上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好,但是如果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一些非经常性项目,或者不是由企业主营业务活动创造的,那么这样的利润结构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

四、忽视资本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

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负债经营程度的高低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企业借款利息率时,企业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否则企业负债经营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有些企业只注重增加资本投入、扩大企业投资规模,而忽视了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有可能会妨碍企业利润的增长。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许多财务人员也忽视了资本结构变动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只注重对企业借入资本或只对企业的自有资本进行独立分析,而没有综合考虑二者之间结构是否合理,因而不能正确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五、忽视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资产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资产运转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着企业营运能力的好坏,也影响到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通常情况下,资产的运转效率越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就越好,而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越强,所以说企业盈利能力与资产运转效率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很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往往只通过对企业资产与利润、销售与利润的关系进行比较,直接来评析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忽视了企业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忽视了从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效率角度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性。这将不利于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进而推动盈利能力。

六、忽视对企业盈利模式因素的考虑

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途径和方式,是指企业将内外部资源要素通过巧妙而有机地整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经营模式。独特的盈利模式往往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法宝,也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即使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但若没有一个独特的盈利模式,企业也很难生存。显然,企业的盈利模式并不是指从表面上看到企业的行业选择或经营范围的选择。因此,要想发现企业盈利的源泉,找到企业盈利的根本动力,财务人员就必须关注该企业的盈利模式,要分析这家企业获得盈利的深层机制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从其经营领域或企业行业特征上进行判断和分析。

七、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

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是指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只注重分析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规模、资本结构等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物质性因素,而忽视企业的商业信誉、企业文化、管理能力、专有技术以及宏观环境等一些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事实上,非物质性因素也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动因,比如企业有良好的商业信誉、较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将会使企业在扩大销售市场、成本控制、获取超额利润等方面有所收获,这都有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分析时,如果只注重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物质性的因素,而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就不能够揭示企业盈利的深层次原因,也难以准确预测企业的未来盈利水平。

求助,谁有论文文献,关于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外文文献

1:Barton J, Simko P. TheBalance sheet as an Earnings Management Constraint[J]

2:Baron D.A model of thedemand for investment banking advising and distribution services for newissues [J].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背景等

企业盈利能力,在于市场部的前瞻性,和业务部的稳定性,再有就是人事的管理,和相关的规章制度,

论文题目 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对策 求近一两年的好的相关文献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题目煤炭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文献:浅谈某民营制造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及对策

姓 名: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浅谈某民营制造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及对策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摘 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煤炭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文献,随之而来的是民营制造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在一系列的资源整合与重新配置之后如何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成为企业管理者遇到的难题。本文在回顾煤炭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文献了民营企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结合某民营企业在培训管理方面的现状,分析现代民营企业在培训工作中产生瓶颈的原因。通过进一步分析民营企业培训需求、培训课程开发设计等方面的工作,为企业如何构建科学的培训体系、提升企业培训效果提出参考。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下载券 15人已下载

下载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浅谈某民营制造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及对策

引 言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广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发育,民营企业的数量由少到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形态日渐成熟,且发展形式丰富多样。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资料,从1993年到2002年,登记的民营企业户数由23.8万户增加到243.5万户,增长了11.1倍;从业人数由372.6万人增加到3409.3万人,增长了8.1倍;注册资本金由680.5亿元增加到24756.2亿元,增长了36.4倍。工业总产值由421.1亿元增加到15339.0亿元,增长了36.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190.5亿元增加到7929.4亿元,增长了40.6倍;缴纳的商税收由10.5亿元增加到945.6亿元,增长了89.1倍。

根据中国科学院和全国工商联在1997年从21个省250个市所做的1947家民营企业调查。一半以上的配偶和20%的成年子女参加本企业的工作。有26%的企业业主就是经理,有17%由业主的亲友担当经理,有5%由同乡担当经理。由没有个人关系担当经理的人不到一半[1]。

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后的各项政策,特别是民营企业法律地位的确立。然而,随着民营企业群体的不断扩大,发育中市场经济的新矛盾及其同传统计划体制惯性间的摩擦、冲突日益显现,转轨经济中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束缚民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为了长远的发展考虑都会选择上市。但这些企业无一不存在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培训提高企业员工岗位技能,解决企业长期发展的人才需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民营企业在培训管理方面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意义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良好的绩效是盈利的基础和前提。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由资本竞争进入到了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人力资源作为一种高增值的资源,在使用过程中要不断实现自煤炭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文献我补偿、更新和发展,就要不断对其进行投资,使其得到维持与提升,来保持

其价值和增值。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阶段,员工不仅是生产的成本,而且是一种待开发的资源,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人力资源质量。通过培训开发,企业就能激发起每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推动员工的能力发展与潜能开发,形成一支高效率的工作团队[2]。

1、培训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对员工培训得越充分,越能发挥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2、培训能促进企业与员工、管理层与员工层的双向沟通,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3、培训能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4、提高工作绩效。有效的培训和发展能够使员工增进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包括对企业和部门的组织结构、经营目标、策略、制度、程序、工作技术和标准、沟通技巧,以及人际关系等知识。[3]

改革开放以后,培训管理工作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的培训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都是借鉴国外相关理论发展起来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民营企业的上市,民营企业的培训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投资者在关注企业盈利状况的同时也关注企业的管理状况。因此改善企业在培训管理方面的不合理之处,为企业的中长期发展储备高技能的人才就解决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的难题。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强化企业员工的培训意识,成了企业在战略中的一大重点。

一、某民营制造企业培训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员工培训管理理论综述 1、员工培训管理理论

员工培训是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公开课、内训、等均为常见的员工培训及企业培训形式。[4] 2、员工培训的分类

员工培训按授课形式来划分,可以分出两种: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 3企业培训体系的构成 (1)员工培训体系概述

求关于"盈利质量分析"的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

储一昀 王安武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00433)

一、研究目的

上市公司盈利问题一直是个很敏感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因此如何合理评价公司的盈利情况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用来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等。这些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进行评价,比较全面,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不能反映盈利的现金流人,即无法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问题。毫无疑问,盈利如果没有现金流人,不仅无法进行分配,而且还会影响到资产的质量,误导投资决策。为此,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拟通过对有关盈利指标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问题,即盈利是否有足够的现金保证,是否普遍存在应计制下盈利的虚假问题,

同时提出一个评价盈利质量的合理方法,以提高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水平。

二、分析方法

(一)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的含义

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企业的盈利情况,二者各有侧重。盈利能力强调企业获取收益的能力,它以应计制为基础,其表现为税后净收益的大小及有关比值的大小;而盈利质量则反映盈利的确认是否同时伴随相应的现金流入,即以应计制为基础的盈利是否与现金的流人相伴随。只有伴随现金流人的盈利才具有较高质量,具体表现为以应计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盈利指标数值与以现金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盈利指标数值的差异程度,一般而言,这一差异越小,盈利质量就越高。

(二)实证指标设计

根据前面对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的界定,盈利质量可以用应计制和现金制下有关盈利指标的差异程度来评价,因此盈利质量的评价与现金有关,盈利质量评价指标的构成应体现现金流量的特征。盈利质量的高低主要看盈利是否伴随现金的流入,如果有现金的同步增加,则盈利是有现金保证的,盈利质量较高,否则盈利质量较低。用现金流量来反映盈利状况的指标也有多个: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的现金,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等,这些指标在反映盈利状况方面各有优点。但这些指标是以现金制为基础的,无法直接与以应计制为基础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因此如果要将这些以现金制为基础的盈利指标和以应计制为基础的盈利指标联系起来,则应构建与应计制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具有可比性的指标,也就是说,对比指标的构成含义并不改变,但有关数值应为现金流量表中的有关数值。这些指标的含义与应计制下的含义相近,只是数值转换为现金流量,通过这些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目前上市公司盈利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评价盈利质量指标的设计,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设计了四组对比指标,其排列顺序分别为:净资产收益率(ROE)、每股收益(EPS)、总资产收益率(RQA)和销售利润率(具体情况见下表)。将其具体分成两类:第一类对现金流量表的有关项目进行了调整后计算而得到,第二类直接利用现金流量表的有关项目进行计算。这样分类的原因在于:虽然我国发布了现金流量表准则,但其具体构成项目与国际会计准则、美国和英国等国的会计准则还存在差异。在我国的现金流量表中,分得股利或利润收到的现金、债券利息收入收到的现金等并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而列在投资活动中;对于付现利息和筹资费用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而列在筹资活动中,而这些项目均反映在净利润中,这样使得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可比性受到影响。因此本文的前四个指标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做了调整,将分得股利或利润收到的现金和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加项,而将付现利息和筹资费用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凋项,这样使得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计算。口径趋于一致,具有可比性,以便客观地评价上市公盲的盈利质量,而后四个指标均未调整而直接计算。

盈利指标

现金制

应计制

对比指标(现金制-应计制)

净资产收益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利息付现-筹资费用付现)/股东权益

净利润/股东权益

CHAI

每股现金流量和每股收益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利息付现-筹资费用付现)/股本

净利润/股本

CHA2

总资产收益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利息付现-筹资费用付现)/总资产

净利润/总资产

CHA3

销售利润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利息付现-筹资费用付现)/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CHA4

净资产收益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股东权益

净利润/股东权益

CHA5

每股现金流量和每股收益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股本

净利润/股本

CHA6

总资产收益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总资产

净利润/总资产

CHA7

销售利润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CHA8

相比较而言,前四个指标比较客观,而后四个指标便易懂。将这8个对比指标的差额分别定义为CHAl、CHA2…CHA8(下文同此),这样如果差额为正则表明盈利有现金保障,盈利质量较好,反之则较差。

(三)盈利质量的评价标准

在用上述8个指标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时,如果指标为正,则表明应计制确认的盈利有现金保障,盈利质量较好;如果指标为负,则表明应计制确认的盈利缺乏现金保障,盈利质量较差。但盈利质量不能仗凭一两个指标来评价,因此本文将盈利质量分为三个层次:(1)8个指标均为正值,盈利质量良好;(2)8个指标有正有负,盈利质量一般;(3)8个指标均为负值,盈利质量较差。并以此标准来评价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

三、样本选择

本文的样本分为两部分:

(一)选择1998年中期报告第一次公布现金流量表的26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由于虹桥机场巳月一6月)和杭钢股份(3月一6月)不具有可比性,故剔除这两家公司后,最终确定264家上市公司作为正式样本。由于罚·渝钦白和引二农商社的净资产为负,同时净利润也为负,会出现净资产收益率为正的不正常情况,因此在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时取净资产绝对值。264家公司占公布1998年中报的812家上市公司的32.51%,其中只有1家公司未经过审计,这样看来样本的可信性和代表性值得信赖。

(二)选择截至1999年4月30日已经公布年度

报告的86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有7家公司未公布现金流量表,其余861家公司均披露现金流量表,将861家公司作为正式样本,此时样本代表性更好,而且全部经过审计,其可信性较高。将引不白云山 (0522)净资产取其绝对值,以免净资产收益率计算的混乱。在现金流量表项目申,对于深发展(0001)和鞍山信托(600816)分别以收到的贷款利息和收回的中长期贷款代替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结果

差额

CHA1

CHA2

CHA3

CHA4

CHA5

CHA6

CHA7

CHA8

1998

中报

负值统计数量(家)

192

192

192

185

191

191

191

179

占比(%)

72.7

72.7

72.7

70.1

72.7

72.3

72.3

67.8

位置最大差距

13

平均值

189

1998

年报

负值统计数量(家)

608

609

609

620

549

550

550

564

占比(%)

70.6

70.7

70.7

72.0

63.8

63.9

65.5

位置最大差距

71

平均值

582

从上述统计结果看,在1998年中期报告公布现金流量表的264家上市公司中平均有189家上市公司存在盈利确认和现金流入不同步的问题,占264家上市公司的71.59%。保守计算有179家上市公司,最多有192家上市公司存在现金流入滞后于盈利确认问题。在1998年报中,平均有582家公司现金流入滞后于盈利确认,占861家公司的67.60%,较中报的71.59%略有下降。从8个指标的比例来看,除CHA4略有增加外,其余7个指标的负值比仍均有所下降,这个结果反映出我国在去年出台的一系列会计准则在实践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财政部的66号文件关于资产重组收益确认的规定,使得上市公司进行盈利操纵的空间进一步缩小。

(二)统计分析

(1)比例分析

项目

指标全部为正

指标有正有负

指标全部为负

合计

1998中报

数量(家)

67

21

176

264

占比(%)

25.38

7.95

66.67

100

1998年报

数量(家)

216

122

523

861

占比(%)

25.09

41.17

60.74

100

上表说明1998年中报的264家上市公司中有66.67%的公司盈利质量较差,有25.38%的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较好,而居于中间的上市公司则较少,盈利质量处于两极分化状态。在1998年报与申报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盈利质量有所提高,具体体现在指标有正有负的比例由7.95%提高到14.17%,提高了6.22%,指标全部为负值的比例由66.67%下降为60.74%,下降了5.93%;指标全部为正值的比例基本维持不变;同样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较差,且处于两极分化状态。

在平均有189家公司8个指标全部为负值的1998年中报申,有176家上市公司8个指标全部为负值,占189家公司的93.12%,占264家公司的66.67%,表明这8个指标在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质量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1998年年报中8个指标均为负值的有523家上市公司,占861家公司的60.74%,较中报的66.67%有所下降,盈利质量有所提高。但也说明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并不乐观,在861家公司中有523家公司现金流人严重滞后于盈利的确认,存在一定的盈利操纵问题。

1998年中报中指标既非全为负值也非全为正值的上市公司有21家。我们发现这样类型的上市公司比较少,只占264家公司的7.9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处于这种情况:要么指标全部为负,要么指标全部为正,而有正有负的情况则较少,即盈利质量处于两极分化状况。这同时也说明用上述8个指标评价盈利质量的有效性。1998年年报中指标既非全为负值也非全为正值的上市公司有122家,这122家公司占861家公

司的14.17%,比中报有所提高,但仍然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处于两极分化状态。

1998年中报中8个指标均为正值的上市公司有67家,表明这67家上市公司的盈利是有现金保障的,盈利质量较好,但这类公司只占264家公司的25.38%,比例较低,同时,有近四分之三的上市公司盈利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现金保障,盈利质量较低。1998年年报中8个指标均为正值的上市公司有216家。这216家公司占861家公司的25.09%,与中报的25.38%基本相当,进一步证明有近四分之三上市公司的盈利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现金障,盈利质量较低。

(2)平均值分析

下表列示了8个指标的平均值情况:

CHA1

CHA2

CHA3

CHA4

CHA5

CHA6

CHA7

CHA8

1998中报

-0.0444

-0.1599

-0.0313

-0.4374

-0.0302

-0.1266

-0.0266

0.4938

1998年报

0.0011

-0.1853

-0.0355

-0.1417

0.0313

-0.1236

-0.0241

-0.1094

1998年中报中,CFlA4如果排除深发展极端值的影响则为-0.80998,CH舱如果排除深发展极端值的影响则为-0.124526。经过上述调整,我们发现8个指标的平均值均为负数,这从总体上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现金的流入严重滞后于盈利的确认。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不够理想,存在盈利操纵问题。盈利的获得缺乏现金的保障,这同时也制约了上市公司的发展。在1998年年报中,CHM和CH妨为正,其余为负,较中报有所提高,但在盈利质量方面并没有明显改善,同时能够看出上市公司更加关注净资产收益率,尤其是一些特别处理公司,在1998年报中THM指标前20名中有14家为特别处理公司。

(三)盈利质量与应收帐款关系的分析

应收帐款的增加并不一定就是盈利操纵的结果,应收帐款的增加有许多原因,如赊销政策的变化、资产规模的增加等,所以不能通过应收帐款的增加而得到盈利操纵的结论。但如果应收帐款(包括应收票据)的增加与主营业务收人的比值为正,对于这样的上市公司是否有盈利操纵行为呢?本文对此做深人分析。将1998年年报的861家公司剔除30家公司(未公布期初资产负债表和主营业务收人为负值的港澳实业)后的831家公司做为研究对象,其

中(期末应收帐款+期末应收票据-期初应收帐款-期初应收票据)/主营业务收入大于0的公司有540家,占831家公司的64.98%。这540家公司的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这540家公司的盈利质量平均水平较低,可能存在一定的盈利操纵行为,对8个指标均为负值的378家公司做进一步的分析后,发现378家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摊薄

8项对比指标

数量

比例

样本比例

按本计算应有数量

差额

均为正

97

17.96

25.09

135(540×216/861)

-38

正负兼有

65

12.04

14.17

77(540×122/861)

-12

均为负

378

70.00

60.74

328(540×523/861)

50

合计

540

100

100

540

计算)为11.35%,而样本总体831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摊薄计算)为3.06%,可见这些公司存在着利用应收帐款(包括应收票据)虚增盈利的情况,由于没有相应的现金流入,使得8个指标均为负值。在378家公司中净资产收益率(摊薄计算)小于0的有3家公司,在0与6%之间的有47家公司,其余378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摊薄计算)大于6%,占378家上市公司的86.77%。据《上海证券报》(1999年5月6日)公布的拟于1999年配股的上市公司有134家,其中有75家公司(占134家公司的55.97%)属于上述378家公司之中,可见我国拟配股公司盈利操纵之严重。

(四)亏损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

1998年公布年报的861家公司,有77家公司出现了亏损,对其进行盈利质量的分析,结果如下:

8项对比指标

数量

比例

样本比例

按样本计算应有数量

差额

均为正

60

77.92

25.09

19(77×216/861)

41

正负兼有

12

15.59

14.17

11(77×122/861)

1

均为负

5

6.49

60.74

47(77×523/861)

-42

合计

77

100

100

27

从上表可以看出,亏损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高于样本总体水平,这反映了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比较好。而从一般的角度看,亏损与盈利质量应成相反方向变动,但上述结果却成正方向变动,这里是否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公司将被处以暂停股票上市,之后,若在限期内仍无法扭亏为盈,不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最终将受到终止股票上市的处罚。上市公司一旦因亏损而被特别处理、暂停上市乃至终止上市后,公司的管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失。与此同时,在我国目前发行股票采用额度制、社会闲置资金相对充裕和大量企业急于改制上市的情况下,一家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价值昂贵,但若因亏损而被特别处理、暂停上市乃至终止上市后,这一宝贵的\"壳\"资源将会流失或大打折扣,由此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因此可以推论,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会有很强的动机去管理盈利,以尽可能避免出现亏损或避免连续三年亏损,以逃避有关法律、法规的惩罚和处理。当公司已经出现亏损,则想方设法尽可能避免连续三年亏损,从而导致这些上市公司在出现亏损一年或两年中,采用明显的调减盈利的应计制会计处理,彻底将以前年度的潜亏全部处理掉,并尽可能将以后的费用提前预计,使得后期的费用减少,为扭亏为盈利打下基础。这样的会计处理是现行会计准则和应计制所允许的,另一方面,在应计制下,预计一些损失或多推销一些费用往往被认为是稳健原则的产物,并不会引起注册会计师的注意,也不容易被外部信息使用者所洞悉。如此的会计处理,从一定程度上虚增了亏损(减少了利润),但现金流量并不随之减少,因此有关现金制指标与应计制指标的差额增加甚至为正。比如ST深华宝(0034)1998年亏损5.5182亿元,公司在年报中称:公司根据《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共处理坏帐损失197357966,78元、存货跌价损失121677042.30元、长期投资损失14723879.38元、征地拆迁损失 37415262.35元、房改损失18680319.77元、其他损失33655955.78元,合计人民币423510426.36元。董事会认为上述帐目处理均遵循了实事求是、依法处理的原则。从中可以看出该公司一次处理掉4.24亿元的\"包袱\",而且找到了合法的根据,如果是这样,那么以前年度盈利的水

分之大可想而知。将如此之大的损失在1998年一次处理,使得当年不仅亏损而且还侵蚀了股本,因此被特别处理。如果不处理4.24亿元的损失,其利润仍为-1.2831亿元,但不会侵蚀股本。因此可以认为该公司如是处理是在有关规定保护下的一种盈利的逆向操纵:即在应计制下多计入一些费用或损失,其目的在于减少以后年度的费用,为扭亏打下基础。而这种处理很少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往往被认为是稳健原则的体现,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净资产收益率的进一步分析

我们一般以净资产收益率(R哑)来衡量企业的盈利水平。我国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达到10%(每年不低于6%)是取得配股资格的主要条件。对于那些已经连续两年净资产收益率均在6%以上的公司,在第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尤为关键,三年平均是否达到10%是能否继续在资本市场融资的关键。但这也给正确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带来困难,有相当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能在资本市场继续融资,操纵利润,突破10%的生命线。

有部分上市公司经常进行所谓的\"资产重组\",其主要目的在于达到净资产收益率10%的要求。由于存在一定程度的盈利操纵动机,因此相应的现金流量有可能并没有配合盈利的增加而增加,应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重新评估。经统计截至1998年8月22日公布经审计中期报告的上市公司(本资料来源于《中国证券报》1998年8月31日第10版)有212家,其中有121家公司的审计原因为配股,占212家上市公司的57.08%。这121

家公司的8个指标的有关情况见下表:

项目

数量

比例

样本比例

CHA1

CHA5

CHA1和CHA5

应有数量(按照CHA1计算)

差额

均为负

87

71.90

66.67

94

94

93

88(121×192/264)

6

有正有负

8

6.61

7.95

2

均为正

26

21.49

25.38

27

27

26

33(121×72/64)

-6

合计

121

100

100

121

121

121

121

注:1998年报中有192家上市公司CHIA1为负值,有72家上市公司CHAI为正值

由上表可见,在121家因配股而审计的上市公司中,有87家上市公司的8个指标全部为负值,占121家公司的71.90%。对于即将配股的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更为重要,CHA1全部为负值的为94家公司,CHA5全部为负值的为94家公司,二者均负的有93家公司。按照192家上市公司的CHA1为负值的比例计算,121家公司中应有88(121x192/264)家公司的CHAl指标为负,而实际有94家上市公司的CHI1为负,多出6家公司。这样看来即将配股的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CHAl)低于其他上市公司。由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了解到,264家上市公司中有66.67%的公司8个指标全部为负,盈利质量不佳,而即将配股的上市公司中有71.90%的上市公司8个指标全部为负。这充分说明即将配股的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低于其他上市公司盈利质旦水平,据《上海证券报》(1999年5月6日)公布拟于1999年配股的上市公司有134家,本文对此134家公司做上述同样分析,其结论与

前相同,具体见下表。

项目

数量

比例

样本比例

CHA1

CHA5

CHA1和CHA5

应有数量(按照CHA1计算)

差额

均为负

97

72.39

60.74

108

99

99

95(134×608/861)

13

有正有负

13

9.70

14.17

9

均为正

24

17.91

25.09

26

35

26

39(134×253/861)

-13

合计

134

100

100

134

134

134

134

五、本文的局限性

1.样本选择不够全面,只选择了1998年中期报告的264家公司和年度报告的861家公司,只有两期,其代表性并不十分全面;

2.因中国现金流量表1998年第一次披露,无法选择以前年度资料为样本,作时间序列分析,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3.反映盈利的指标有多个,本文只选择其中几个进行比较研究,有一定局限性;

4.上市公司会计报告虽经审计,但并不能排除企业在编报会计报表时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差错及某些不可比的因素。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多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1.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盈利的获得和现金的流入并不同步,而且存在一定的盈利操纵行为。实证结果表明:98年中报中平均有71.59%的上市公司现金流人滞后于盈利的确认,有176家上市公司8个指标全部为负值,占264家公司的66.67%;1998年年年报中平均有67.60%的上市公司现金流入滞后于盈利的确认,有523家上市公司8个指标全部为负值,占861家公司的60.74%,盈利质量较中报有所提高,但同样处于两极分化的状况,有近四分之三的公司盈利质量较差,有近六成公司的盈利质量很差,值得引起关注。

2.由于盈利的确认缺乏现金的保障,上市公司现金缺乏,因此不顾股权稀释的压力而争取配股等融资手段继续在资本市场融资;

3.拟配股的上市公司为达到继续融资的目标,进行利润操纵,使得其净资产收益率达到规定的要求,容易误导投资决策;

4.亏损公司的逆向盈利操纵(即过多转销费用或损失,以便于以后年度扭亏)行为应引起注意,需要加强有关监管;

5.配股条件的盈利指标只有净资产收益率一个,很容易被上市公司操纵,建议采用若干个指标或若干个指标的加权平均数,同时体现现金流量要求,防止上市公司通过操纵盈利来获得配股资格。

主要参考文献

1葛家澎 论现金流且表、财会月刊、1998;5

2林坤霖 上市后盈余管理与盈余资讯关系之研究·会计研究月刊、第151期

3李爽、杨莉、现金流量分析一从东南亚金融危机说起,会计研究、1998;6

4陆德民,现金流量表若干问题探讨.审计研究.1998;

5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6周正庆主编、证券知识读本、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7陈志谷、张训苏,资产经营与重组、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8陆建桥 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1998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性许婳悕(2022-07-02 09:58:09)回复取消回复

    5.59 14.17 11(77×122/861) 1 均为负 5 6.49 60.74 47(77×523/861) -42 合计 77 100 100 27 从上表可以看出,亏损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高于样本总体水平,这反映

  • 断渊惑心(2022-07-02 17:03:39)回复取消回复

    09.3万人,增长了8.1倍;注册资本金由680.5亿元增加到24756.2亿元,增长了36.4倍。工业总产值由421.1亿元增加到15339.0亿元,增长了36

  • 世味笑惜(2022-07-02 18:38:13)回复取消回复

    (0001)和鞍山信托(600816)分别以收到的贷款利息和收回的中长期贷款代替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结果 差额 CHA1 CHA2 CHA3 CHA4 CHA5 CHA6

  • 囤梦饮湿(2022-07-02 09:32:55)回复取消回复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程培先 企业的盈利能力煤炭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文献,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煤炭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文献,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