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科学游戏特点(幼儿园中班的科学游戏)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五大领域
- 2、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学科学有什么特点
- 3、适合幼儿园中班,以观察法为主的科学游戏活动说明游戏活动目标,准备,规则,
- 4、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有什么特点
- 5、举例说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特点
- 6、幼儿园中班科学课程特点是什么
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五大领域
一、健康领域: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小班健康:
1、帮助幼儿养成独立进餐的习惯,引导幼儿愿意吃各种食物。
2、引导幼儿独自、按时入睡,会脱简单衣物,并放在固定位置。
3、不害怕健康检查和各种健康接种。
4、引导幼儿外出时不离开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的物品,不跟陌生人走。
5、具有初步的安全意识,户外活动时能注意安全,不将异物塞入耳、鼻、口里。
6、初步学习投、掷、钻爬、攀登、平衡等动作。
7、引导幼儿学会上体直立、一个跟着一个走,能听信号走成圆圈。
8、引导幼儿能根据简单的口令或音乐较合拍地做模仿操和徒手操。
9、引导幼儿自然协调地跑,不与他人碰撞。
10、引导幼儿在活动后知道合作收拾整理小型体育器械。
▷中班健康:
(一)发展目标
1、知道五官的用处及简单的保护方法,有初步的健康意识。
2、愿意配合医务人员接受治疗。
3、知道一些基本的求助方法,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4、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活动后能主动收拾整理小型体育运动器械。
5、认真完成动作要求,动作协调。
6、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规则意识,竞争意识。
(二)具体措施
1、营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2、引导幼儿能根据口令或信号切段分队走,较快地集中、分散,会做徒手操,动作基本到位。
3、指导幼儿走、跑时,上、下肢动作协调,有精神。
4、引导幼儿跳跃时,蹬地较有力,落地时要轻。
5、引导幼儿大胆地钻,爬障碍物,基本做到手脚协调。
6、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球的多种玩法,学会拍球。
7、引导幼儿学会用单手向前上方用力挥臂掷物。
8、引导幼儿平稳、轻松地在一定高度,宽度的平衡板上行走。ㅤ
▷大班健康: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乐意和老师、同伴交往;
2、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密切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注意个人和生活场所的卫生,会做简单的收拾、整理及清洁工作;
5、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灵敏协调、灵活,用幼儿感兴趣而有安全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学习基本体操,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6、了解身体的主要部位及基本的保护方法,了解简单的防病知识,知道通过讲卫生、开展运动来增强体质。
7、知道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安全使用常用工具、学习简单的自救方法。
8、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逐步提高对寒冷、炎热的适应能力,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基本动作灵敏协调。
9、勇敢、坚强,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较强的竞争意识。
10、基本动作的具体内容要求:
(1)走:步伐均匀,有精神地走
①听信号变换方向走;
②一对一对整齐地走;
(2)跑:
①上体稍前倾,两手半握拳,曲肘在体侧,前后自然摆动,用前脚掌着地跑,
②快跑:20~30米;
③跑、走交替距离为200~300米
(3)跳跃:曲膝摆臂,四肢协调,用力登地跳起,轻轻落地,保持平衡
①原地纵跳触物20~25厘米;
②练习跳绳或跳橡皮筋(上下跳30 立定跳30到40跨跳50平行线不作要求)
(4)平衡:上体正直,步子均匀,上下肢协调,动作自然。
①两臂侧平举,单腿站里5~10秒钟;
②两臂侧平举,闭眼转3~5圈;
③在有间隔的木版或硬指板上走;
④在高30~40,宽20~15厘米的平衡木上变换手臂动作(侧平举、前平举,叉腰)走;
(五)投掷:
①两人相距2~4米抛接大球;
②原地变换形式拍球;
③边走或边跑拍球;
④肩上挥臂投远;
⑤肩上挥臂投准(3米,直径60厘米左右)
11、基本体操的要求:
①以徒手操为主,并选学一、二套轻器械操,每套六至八;
②教幼儿学习立正,稍息、看齐,向左右转,原地踏步、立定,变步走,齐步走,左右转弯走;
③听信号切段分队走。
二、语言领域: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阅读有关的汉字;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ㅤ
▷小班语言:
1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别人说话,理解谈话的基本内容,初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引导幼儿说普通话,能用普通话进行语言交流。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
4能朗诵简短5—6首儿歌,复述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散文。
5知道看书的基本方法,知道一页一页地看书。
▷中班语言:
(一)发展目标
1、能用普通话大胆、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2、培养幼儿能口齿清楚地与老师、同伴交流;理解故事内容并较连贯说出主要情节;接触多种题材的文学作品,获得聆听的乐趣;适当丰富幼儿的词汇,会仿编儿歌。
3、学习有顺序地看图书,乐意与同伴交流图书的主要内容,喜欢看电视、听录音机。
(二)具体措施
1、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都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班内设立语言区,鼓励幼儿特别是胆子小的孩子主动与老师和同伴交流,多鼓励个别幼儿克服胆怯心理,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大胆与人交往。鼓励幼儿正确发音,口齿清楚地表达愿望,回答问题。
3、在温馨书屋提供多种体裁的图书,继续激发幼儿对图书的兴趣,学习从前往后一页一页地翻阅图书并能将有趣的情节简单讲述出来。
4、会念十首儿歌,复述5个故事。
5、运用故事阅读、儿歌朗诵、自由谈话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6、鼓励幼儿运用多种词汇说出 简单而完整的句子。ㅤ
▷大班语言:
1、能有礼貌、专注地倾听别人说话。
2、能用普通话大胆、连续地表达,主动与他人交流。
3、学会观察,能讲述事件的完整过程。
4、独立并生动地朗诵和讲述,乐意表演儿童文学作品。
5、看懂图片和图书,并想象画面以外的情节与活动,喜欢进行创编活动。
6、爱护图书,学会正确的翻阅图书的方法
7、关注适当丰富幼儿词汇:如形容词、连接词、常用虚词(在、向、从)。
8、在电视盛行时代,培养幼儿喜欢听录音机的习惯。
9、给幼儿提供一个敢说、想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三、社会领域: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小班社会:
1喜欢上幼儿园,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了解自己,能感受周围成人的关心和爱护,爱父母、爱老师、喜爱自己的家和幼儿园。
3愿意和同伴交往,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4学习并尝试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5知道“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小朋友自己的节日。
6乐于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
▷中班社会:
(一)发展目标
1、继续学习与同伴合作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尊重别人,学习懂得关心别人的方法,并适当表现,继续体会与人分享的快乐。
2、关爱长辈,接触与自己生活有关的社会工作人员,了解与自己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
3、初步辨别是非,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基本规则。
4、对自己能做的事有信心。
5、了解家乡著名的设施、景观,喜爱参与活动,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二)具体措施
1、在一日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技能,在班内创设娃娃家、理发店、医院、银行、饮食店等区域,鼓励幼儿喜欢和同伴游戏,有意识地让幼儿学会分享、轮流、等待、合作。引导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基本的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讲礼貌的习惯。让幼儿明白安静倾听的作用,能学会尊重他人。加强个别自控能力差的幼儿的教育,使他们在集体活动时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
2、结合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各行各业的人们的劳动,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尊重劳动成果。
3、了解三八、五一、六一、教师节、中秋、国庆、元旦、圣诞等、春节节日,并知道相应的风俗。
4、及时肯定和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学会肯定自己、欣赏自己。
5、通过全园大活动、平行班活动和班级活动,使幼儿乐意参与并体验快乐,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培养形成幼儿自信、活泼开朗、大方大胆的良好个性。
▷大班社会:
1、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具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2、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兴趣了解各种民俗风情,热爱祖国。
3、简单了解其他国家的典型文化特征,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4、关心社会生活,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5、能友好、礼貌地与人交往,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
6、主动与同伴合作,体验同心协力完成任务的快乐。
7、喜欢劳动,关心果园、孔雀园的变化,乐意参加园内的公益劳动,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热爱并尊重劳动者。
8、能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自尊、自信、乐观,自己有进步不骄傲,愿意学习小朋友的优点,能为同伴的进步而高兴,能接受别人的批评,自己有了错知道改正。
9、做事认真,有始有终,有初步的责任感,会整理玩具和图书,学习修补图书。
10、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节约用水用电等习惯。
11、了解世界水日、环境日、地球日、无烟日、爱鸟周等主题日。
四、科学领域: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智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ㅤ
▷小班科学:
1引导幼儿喜欢观察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并对它们感兴趣。
2在活动中,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和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感官的作用。
3认识两种常见的花草、树木、野兽,知道其名称及特征。
4初步了解春、夏季最明显特征及人们的活动。
5认识1—2种生活用品,知道其特征及用途。
6引导幼儿大胆回答问题,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感受和发现。
小班教学:
1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幼儿按某个特征对物体分类。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比较两三个物体间量(大小、长短、高矮等)的显著差异,并按某个特征进行“3”以内物体的排序。
3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
4引导幼儿感知白天、黑夜和早晨、晚上。
5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感受和发现。ㅤ
▷中班科学:
(一)发展目标
1、尝试探索动、植物和人的特征,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周围环境及现象。喜爱提问,愿意收集感兴趣的信息。
2、能初步了解自己身体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并知道如何爱护自己身体。
3、形成一定的节约和环保意识。
4、能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的多样性,乐意操作,喜欢思考、提问,体验探索过程的乐趣。
5、获得有关物体数量、形状以及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简单的感性经验,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具体措施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点数“7”以内的物体,正确说出总数。
2、帮助幼儿认识“7”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感知物体数量的差异,初步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规律进行“5”以内物体的排序。
4、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引导幼儿认识长方形、椭圆形,感知其明显特征。
5.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引导幼儿区别物体间5个量的差异(长短、高矮、厚薄、粗细等)
6、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引导幼儿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
7、鼓励幼儿自己选择小组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操作活动,并关注自己的活动成果,体验到活动过程的乐趣。
8、引导幼儿正确辨认内外方位。
9、丰富自然角,按季节变化种植花卉、饲养小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其明显特征,学会保护小动物,培养爱心;
10、通过玩沙、玩水活动,对沙、水等自然现象感兴趣。
11、通过散步观察果园的变化,发现自然环境的明显变化,感知天气和季节的突出特征;
12、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ㅤ
▷大班科学:
1、能积极主动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①认识与人们生活有关自然环境和创造环境的变化,以及商店和公共场所。
②尊敬这里工作的成人劳动,爱护这里的自然环境。
③认识小学,初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如小学作准备。
2、在活动中能主动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变化和事物之间的联系,积极动手操作,爱思考、爱提问,尝试去探索答案并乐意与同伴分享、交流、合作。
①认识4~5种材料制成日用品,知道这些材料的名称、特性和用途,并进行分类。
②认识几种海、陆、空交通工具,比较其异同,并进行分类。
③认识常见的安全、交通标记。
④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干果、树木、花草和农作物各二、三种,比较其异同,并进行分类,了解其对人们生活的作用。
⑤认识家禽、家畜、鸟、昆虫和野生动物书种,从他们的外型特征、习性、功用与危害比较起异同,并进行分类。辨别几种常见的益虫和害虫,保护对人们有益的动物,消灭有害的昆虫。
⑥善于贯彻孔雀园里小动物的变化,知道起生活习性。
3、有初步的数学概念,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①学习十以内数的组成,并迅速正确地进行加减运算,认识加号、减号、等号。会解答应用题。
②掌握1—10的倒数、相邻数,学习正确书写啊拉伯数字1—10,区别10以内的单数、双数。
③从自身出发区别左右,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宽窄、轻重、远近、厚薄等。
④认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根据形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⑤学习将一个实物或形体等分成2、4份,知道原实物或形体比每一份大,没一份都比整体小。
⑥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有7天,知道昨天、今天、明天是星期几。
4、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探索科学活动的感受和发现,并积极与同伴交流。
5、主动关心和爱护动植物及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并乐意参加环保活动。
五、艺术领域:
1、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小班美术:
1、支持、鼓励幼儿参加美术活动,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造型简单、色彩鲜明的美术作品。
2、引导幼儿学习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安排主要形象,并把它画大些,鼓励幼儿丰富画面内容。
3、引导幼儿体验泥土的可塑性,学习用搓、团圆、压扁、粘合等方法塑造简单的平面物及立体物。
4、引导幼儿体验折纸的乐趣,学习用撕、贴等方法塑造简单的平面形象。
音乐:
1、引导幼儿在唱歌时学习听前奏,并逐步对歌曲的开始和结束作出正确 的反应。
2、用自然音唱歌,吐字清楚,学会唱5—6首歌曲。
3、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演唱熟悉的歌曲。
4、能随简单的音乐节拍做拍手动作。
5、学会歌表演,提醒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自由选择空间,不与同伴相撞。ㅤ
▷中班艺术:
(一)发展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大胆的有表情的唱歌(合唱和独唱),喜欢模仿创编歌曲和动作。喜欢随音乐的节奏和情绪做模仿动作、跳舞和游戏。
2、能发现周围环境中的美,喜欢欣赏美并尝试自己创造美,学会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能大胆安排画面。学习集体艺术 活动的规则,体验集体艺术活动的乐趣。
(二)具体措施
1、创设音乐表演区,摆放乐器和幼儿自制的沙球,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通过唱歌、跳舞来激发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
2、利用零星时间(晨间、饭前、进餐时、午睡起床时)给幼儿欣赏音乐,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和欣赏力,初步能借助动作、表情、语言等,表达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3、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激发幼儿对画画和手工制作的兴趣。在绘画技能技巧的培养基础上,继续尝试使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如印章、手掌、颜色、纸团、积木等,通过画、折、粘帖等方法来完成美术作品。
4、充分利用幼儿的作品布置教室环境,激发幼儿大胆表现的能力。
5、创设美工区和创意区,让幼儿大胆想象、选择和创造。
6、创建建筑区,让幼儿利用积塑、积木等材料表现日常观察到的美。
中班美术:
(一)发展目标
1、关注、发现并喜爱自然环境和生活中各种美的事物。
2、喜欢参加美术活动,能感受并初步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美。
3、在美术作品中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从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4、能初步感知并理解美术作品的情感和意义,能初步运用色彩、线条、构图、造型,创造性地进行美术表现活动。
5、能使用较丰富的色彩作画,进行简单的布局,表现简单的情节;能塑造出物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
6、初步养成良好的美术活动习惯。
(二)具体措施
1、引导幼儿寻找并发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2、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活动环境,帮助幼儿获得参与美术活动的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其喜欢参加美术活动。
3、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并欣赏形象鲜明的生活用品、美术作品、节日装饰、环境布置及四季景色中的美,并鼓励幼儿用绘画语言、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4、鼓励幼儿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大胆进行美术表现。
5、在小班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一步学习多种绘画方法,体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
6、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绿、橙、紫等8—10种颜色,并逐步学会辨别同种色的深浅,学习用较丰富的颜色作画。
7、引导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乐于参加各种手工活动,帮助幼儿养成独立取放、收拾整理的习惯。
8、引导幼儿学习用捏、插接等方法,塑造简单的综合体。
9、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地折、剪、贴出简单的物象。ㅤ
▷大班艺术:
1、能积极、主动参加音乐活动,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①根据歌曲内容和性质、正确地、较有表情地演唱,学会10—12首歌曲。
②舞蹈和音乐游戏A在音乐伴奏下,按音乐节奏协调地做动作;基本律动和基本步伐(跑跳步、进退步、交替步)B在音乐伴奏下学会变换几种队形(圆圈扩大或缩小、横排、纵列);C学会4—6个舞蹈,三、四个音乐游戏,会根据歌曲或器乐曲的内容和风格,整齐地、有表情地跳简单的舞蹈,能按音乐游戏的要求,在创造性地表现出角色的特点。
③音乐欣赏,欣赏6—8首歌曲,能根据音乐的片断辨认出相关的歌曲和器乐曲,并感知他们的旋律变化和情感体验。
④打击乐,学习几种打击乐器,在音乐伴奏下齐奏、轮奏。
2、能感知和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通过想象,创造性地进行音乐表现活动,体验创造活动的快乐,大胆地在活动中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
3、能控制、调节自己的声音和音调进行演唱,节奏准确;知道保护自己的嗓音;较自然地运用各种动作进行韵律活动和演奏常见的打击乐器。
4、能自然的运用动作、表情与他人交流合作,并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表演与音乐、与集体协调一致。
5、在音乐活动中,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有初步的审美情趣。
6、绘画:在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等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逐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美的欣赏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
① 用各种几何图形表现事物的基本特征和某些细节,并会描绘出人物和动物的不同姿态(侧面、背面、有简单动作的四肢)
②能根据自己生活印象和故事、诗歌的内容画简单的情节画,初步学会恰当的安排画面。
③在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圆形纸的中心、边缘、角上,用学过的花纹和简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特色的3—5种花纹,有规律的画图案画。会在生活用品的纸型上用花纹或物象进行装饰。
④根据图画内容,会使用各种颜色,色彩鲜明。
7、泥工:学习在整块泥中捏出物体的各部分,并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辅助材料塑造某些细节部分,学会塑造人、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动作,表现简单的情节。
8、纸工:
①巩固中班折纸技能,学习用两张纸以上的纸折成简单的组合玩具。
②能按轮郭或用目测的方法剪出或撕出简单的物体的外形、会用对称折叠的方法剪出或撕出简单的图形和窗花。③④⑤
9、自制教玩具:用纸、布针、线或自然材料和无毒的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玩具。
10、欣赏:欣赏幼儿可理解的绘画、工艺美术作品。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培养幼儿美感和审美能力。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学科学有什么特点
1、3-4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及游戏特点
(一)、身心发展特征
(1)、生理发育幼儿的身高体重增长速度较3岁前有些降低,骨骼更坚硬了些,但骨化过程还远未完成,容易变形。幼儿大肌肉动作比较协调、小肌肉动作显得笨拙。胸重继续增加,脑机能也发展起来,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加强,但兴奋和抑制过程还是不平衡。
(2)、心理发育由于3-4岁幼儿动作的发展,活动范围扩大,幼儿的心理在一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也有了新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感知觉:3岁幼儿的感知觉比以前提高了,能根据成人的要求,迅速找出和家长手中一样颜色的彩旗,能正确分变几种基本颜色;3-4岁幼儿已能较好地辨别各种声音;3-4岁幼儿已能通过手,接触更多的物体,从而知道物体的冷热、软硬、光滑与粗糙等特性;幼儿的知觉已有明显发展,他们已知道了一些事物的名称,并能在成人诱导下,说出某些事物的特点,空间知觉与时间知觉方面有初步发展,对于上下方位已能分辩。注意:3-4岁幼儿注意的时间较短,无意注意占优势。在较好地教育环境中,注意可连续集中3-5分钟。颜色鲜艳、会动的玩具,适合他的需要和兴趣时,注意能维持较长时间。记忆:对事物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一般可保持两三个月,而且记忆的内容也较前丰富,不仅能记住人,还能记住一些人的动作、活动、别人的简单委托和要求。记忆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识记开始发展。对形象记忆的效果高于语词记忆。思维和想象:3-4岁幼儿的思维表现出感知动作向具体形象过渡的特点。他对事物还不会做复杂的分析综合,更不会逻辑推理,思维是具体直接的。3-4岁幼儿是以无意想象为主,他们的想象也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幼儿的分化能力差,想象有时与现实混淆,或脱离现实。语言:已基本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通过儿歌、讲故事等活动及成人的指导逐渐学会正确发音和比较恰当地使用一些词句。情感:3-4岁幼儿有时出现”怪“脾气,难管教,常和成人产生对立情绪;这时期自我意识逐步形成,独立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集体感非常弱,不习惯与别人共同生活和游戏;幼儿爱美的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如喜欢美丽的颜色和服装,爱听音乐,喜欢观赏歌舞表演及画片等。意志:3-4岁幼儿意志能力很差,缺乏忍耐性,不善于控制自己,不能很好遵守各种规则。
(二)、游戏特点
(1)、从游戏的内容看3-4岁幼儿的游戏,有很多地方还跟婴儿的游戏差不多,游戏的主题更多的是反映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但此阶段的幼儿已经开始不能满足于单纯的动作的重复,而是力图赋予这些动作以一定的意义,如幼儿已不像婴儿那样只把钥匙放在布娃娃的嘴上,简单地重复喂东西的动作,而且还力图做出妈妈的样子,这能反映出母亲与孩子间的关系。
(2)、从游戏的形式看3-4岁幼儿的创造性游戏,有了明显的主题和角色,但是,他们还不是经常从角色的分配来开始,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事物如玩具、材料等的直接支配。如孩子拿起橡皮管的时候,就说:”我是大夫“,是因为有听诊器这个游戏材料的直接刺激,而且这时孩子与同伴在游戏中发生纠纷,也往往是争夺玩具或游戏材料产生的(3)、从游戏的其他因素看在游戏的时间方面,3-4岁孩子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兴趣常常转变。对同一个游戏,不能坚持很长的时间,往往只能玩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在成员方面,参加的人数也很少,根据研究材料显示:约有70%的3岁儿童都喜欢做个人游戏,或跟其他儿童进行短时间的交流。
2、4-5岁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及幼儿游戏特点
(一)身心发展特征
(1)、生理发育:4、5岁儿童精力充沛,他们的身体开始结实,体力较佳,可以步行一定的路程。基本动作更为灵活,不但可以自如地跑、跳、攀登,而且可以单足站立,会抛接球,能骑小车等,手指动作比较灵巧,可以熟练地穿脱衣服、扣纽扣、拉拉练、系鞋带,也会折纸、穿珠、拼插积木等完成精细动作。动作质量明显提高,既能灵活操作,又能坚持较长时间。
(2)、心理发育:注意力:4、5岁幼儿以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喜欢新玩具、新衣服、新图书,因为这些新东西本身的吸引力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中班孩子的有意注意在逐步发展,呈现出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趋势,比如当孩子看图书显出失去兴趣的样子要丢掉图书时,我们表扬激励的话能使他又认真翻阅下去,这就表现出了孩子的有意注意。但中班幼儿的有意注意还十分有限,他们虽然在受表扬之下能继续看图书,可过不了多久便会弃书另找乐趣。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在引导孩子学习时应当选用有动感、色彩明艳、能吸引幼儿目光的教具以及生动有趣的语言和表情,采用故事或游戏的形式,寓教于乐,使孩子集中注意,并要多采用正面教育,促进孩子有意注意的发展。观察力:幼儿的观察是随自身的兴趣产生或结束的。4、5岁幼儿由于见识不多,对事物的理解有限,因此观察过程十分依赖成人,结论也脱离不了成人的帮助。以观察手表为例,他们感兴趣的是里面那根会走动、发出声响的长针,当放开手表,问他们里面有几根针,他们就不一定说得准。能引导他全面地观察,如有几根针,有哪些数字,表面是什么形状的,表带上有什么等等,那孩子的收获与独自观察所得就大不一样了。我们还可引导他观察长短针的关系,然后让孩子小结,和他一起寻找正确答案。发展中班幼儿的观察力,需要多角度的指引,多问一些问题,促使孩子深入观察。想象力:想象是孩子的一种创造性表现。4、5岁幼儿的想象,常常是在游戏、制作、观察活动中有所发现而产生的突发奇想。如捧起米来,米粒从指缝间落下来,他们会叫:下雨啦。但如果给他们定下主题,让他们想象创作,就有困难了。因此,需要我们帮孩子找一个着眼点,或是示范想象这样容易使孩子开窍。到中班后期,一般的孩子能大胆想象,独立创作了,如画大象,他能没见过的情况下画出大象的多种形态:洗澡、吃苹果、卷木头等。孩子的想象与其本身掌握的知识很有关系。因此,要不断扩大孩子的视野,孩子的想象力才能丰富?记忆力:5岁左右的幼儿记忆特点是无意中进行的记忆较多,也能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记忆。如在游戏时无意中看到妈妈切洋葱,让洋葱熏出了眼泪,以后便不敢弄碎它了。中班幼儿记忆怕另一特点:是能学会忘。如要他们学一首儿歌,他们反复朗诵几遍就记下了,但如果长时间不复习,会忘得一干二净。当然,这跟孩子学儿歌时对儿歌的理解程度有关,如果不理解,只是机械地背诵,那么背的快,但短时间里就会忘记了,如果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记忆,那他们记的时间会长一些,但也必须重新巩固,否则也会忘记。要发展中班幼儿的记忆力,关键的一环是锻炼他们的注意力,同时要提高孩子对语词的理解能力,当孩子听得懂故事和父母解说的各种现象时,那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学习能力增强,记忆效果也会明显提高。思维力:4、5岁幼儿的思维主要依靠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对它们的联想。和大班相比,他们还缺乏通过词语逻辑来思维的能力,更多的是在动手玩乐中进行思维,如洗手时,他们会一次次的把肥皂攥到手心里,然后看着肥皂滑落。同时他们会思索着:为什么肥皂这么滑?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如到草地上去捉虫,问问虫子为什么是哪种颜色,蚯蚓什么走路等等。
(二)、游戏特点。
4岁儿童的想象力比3岁儿童更为丰富,他们的游戏更富于胆略和进取心。他们常常十分逼真地扮演男角或女角,他们喜欢穿上能充分体现所扮演的角色的特点的服装。在区别自己和所扮演的角色方面,4岁儿童比3岁儿童有更高的鉴别力。他们开始懂得什么时候是扮演角色,什么时候是他们自己。4岁儿童开始做有规则的游戏,他们能懂得游戏规则的重要,还懂得具有一定目的性的游戏的含义。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更为广泛了,有些角色来自日常生活,有些角色则是他们创造出来的。由于协调能力的提高,4岁儿童能玩更为复杂的玩具。他们能使用画笔画出他们想要画的东西,能用积木搭起楼房和很有意识的建筑群。
3、5-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及游戏特点
(一)、身心特征
(1)、生理发育这时期,孩子的身高增长相对较快,头长和身长的比例因身高的增长而逐渐变小,身体各部分外观比较匀称了。5岁的儿童走路速度已基本上接近成人了,平衡能力明显增强了,还可以做一些比较复杂的技巧性运动,如骑小自行车、滑板车、滑旱冰都可以让孩子尝试,同时他们也非常喜欢进行一些竞赛性的活动,我们在体育游戏中会更多安排一些有竞争的游戏,培养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上进心。学前后期的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及积极的求知态度是令人惊叹的,他们对与一些比较有深度的问题更感兴趣,如”为什么月亮会跟着人走“”鱼儿为什么、会在水里游“,他们也不在满足于等待成人的回答,他们更喜欢自己找答案,他们对百科全书更感兴趣。而且这时的孩子非常喜欢把玩具拆开,其实不是搞破坏,是他们更满足于探索玩具里面的奥秘,他们对自然现象和机械运动的原理开始感兴趣,我们不妨提供一些废旧的东西让他们拆。
(2)、心理发育第一、5-6岁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点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的能力上,他们不再轻信成人的评价,当成人的评价和儿童的评价不一致时,他们会提出申辩,也就是我们一直说的”小孩越大,主意越大“,他们不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了。不过这时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会越来越强,随意发脾气的现象会大大减少,如摔跤了也不太会大声啼哭,而且会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
(二)、游戏特点
(1)充满幻想和创造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不同的玩法,并且玩得津津有味。游戏就是玩,是"假装的,不是真的"。游戏的假想性是以模仿现实生活的某一个侧面为基础,但又不是照样模仿,而是加入了人的想象活动。如用一根棍子当马骑,用一根冰棍棍当注射器等。
(2)合作意识增强,规则意识逐步形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有了比较明显的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同伴,也能三五成群地一起游戏了,这时经常会听到"我不理睬你了"、"我不要跟你玩了"之类的矛盾。在游戏中他们能很好的分配各种角色、工作任务,在大班年龄小组活动的形式会越来越多地出现,这是一种锻炼孩子团队行为的活动形式。他们在自己的小团队中进行各种活动,同时也会形成一种他们自己认同的规则,并会努力遵守,如果谁违反了规则,儿童常常会"群起而攻之",破坏规则的儿童会被排除在外,这段时间成人要适当引导,这对孩子今后的集体意识培养是有意的。
(3)喜欢有挑战性的游戏,能够初步归纳游戏中所学的知识大班幼儿有明显的好学、好问的特点,喜欢有挑战性的游戏。游戏内容要有一定适当的难度和一定的挑战性,这样能够更好的吸引到幼儿,而且内容最好是随性的,能够有所收益,有所启发的。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一些生活知识,和在生活中所学到的东西,对游戏进行改造,加以完善,使游戏更加生活化。而且会将所改的游戏进行归纳,运用于别的方面,并且在其他的方面也能将所归纳的东西运用开来。
适合幼儿园中班,以观察法为主的科学游戏活动说明游戏活动目标,准备,规则,
活动目标:
1、玩影子游戏,初步了解物体都有影子。
2、知道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位置有关,在探索实验中获得对影子变化的经验。
3、运用各种感官,积极探索,体验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幻灯机、台灯或手电筒、玩具等。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有什么特点
1、科学性和启蒙性;
2、广泛性和代表性;
3、地方性和季节性;
4、时代性和民族性。
以传授基本科学知识为手段(载体),以素质教育为依托,体验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建立完整的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进行科研基础能力训练和科学技术应用的教育。
以全体青少年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自然科学学科教育为主要内容,并涉及技术、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整体教育。
扩展资料
人们最初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满足人类社会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工具,整个社会崇尚科学知识,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成为近现代科学教育的旗帜。
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出了“科学技术是柄双刃剑”,到现在开始重新思考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变化,基于尊重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
其次,表现在从只把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物质文明的手段,神化科学,造成信仰危机、拜金主义,到批判科学主义,挖掘科学中的人文精神,再到提倡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发展过程。
再次,表现在从面向少数人的精英科学教育,到科学为大众的教育,再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结合的发展趋势。
最后,表现在科学文化领域,从近现代西方科学文化传统的霸权,到后现代主义对近现代科学的批判,再到多元科学文化教育的理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幼儿园科学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学教育
举例说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特点
前期的初步实施中中班幼儿科学游戏特点,课题组教师普遍感到本课题涉及面太广,具体操作实施时不容易把握。根据教师的反馈,课题组积极与幼教专家联系,将研究的问题范围界定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科学区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通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组主要从小班幼儿参与科学区活动的兴趣研究、幼儿园科学区探究记录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如何创设幼儿园科学区环境等方面,从引领教师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探索——确定子课题研究问题——实践反思——形成经验总结——提升策略几个层次开展研究,解决中班幼儿科学游戏特点了实践问题,提升了专业水平,促进了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中班幼儿科学游戏特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问题、对策
一、问题的界定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是在2006年9月正式开题,通过2006年9月至2006年12月前期的初步实施和研究,课题组教师普遍感到本课题涉及面太广,具体操作实施时不容易把握,因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主要包括集体活动、区域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指导)、幼儿无意识活动,到底在以上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关注和解决哪方面的问题呢中班幼儿科学游戏特点?根据教师的反馈,课题组积极与幼教专家联系,将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专家进行了详细的沟通,专家根据本园实际,对课题中问题的界定提出了新的建议,将本课题研究的问题范围界定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科学区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这一界定受到了课题组教师的一致认可。
无班界区域活动是银川二幼根据本园班级布局和本园幼儿实际需求开展的园本活动,区域活动对幼儿积极性的调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等都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自开展以来受到了区内专家和同行的普遍认可,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而科学教育也是本园的园本课题,教师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教研的活动能力,因此,将问题具体化更便于课题的深入开展。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全区乃至全国在科学区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是空白,此课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的指导思想
随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意识的增强,21世纪对全民科学素质的要求,以及幼教改革的深入,科学教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功效被纳入幼儿教育体系中,成为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课题以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为指导,解决教师科学区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以及科学探究的精神,从小为幼儿播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种子。
三、科学教育的目标
1、探索幼儿园区域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2、提高教师对幼儿科学教育意义的认识,了解幼儿学科学的特点,掌握开展幼儿园科学区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内容、方法,以促进幼儿不断发展。
四、研究解决的问题
1、小班幼儿参与科学区活动的兴趣研究
2、幼儿园科学探究记录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如何创设幼儿园科学区环境
五、研究的办法和过程
(一)研究的办法
1、行动研究法。美国学前教育著名学者斯鲍达克认为,幼儿学科学是一个智力活动的连续和再建构过程。包括观察、描述(交流意见)、提问等。通过这个过程,达到创造或再造想象、行动、联系和理解有关儿童自己周围世界的自然现象。因此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中班幼儿科学游戏特点我们坚持学习—实践—反思—提升的行动研究过程,以实践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形成学习共同体,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创造性地开展研究。
2、文献法。搜集整理有关幼儿园科学活动方面的教育理论文献,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二)研究的过程
2006年9月正式开题,整个研究阶段,历时近三年多的时间,包括了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研究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准备阶段(2006.9——2006.12)也就是课题研究的初期实验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研究的子课题,拟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的前测,搜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加大课题研究需要的硬件设施,注重研究者自身知识的积累与提高。
研究实施阶段(2007.2——2009.6)课题组成员严格按照课题计划、步骤,遵循研究的具体要求实施操作,以保证实施过程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课题组广大成员在调查、收集、积累和分析有关材料与具体实施的基础上,充实了科学发现室的材料。按时进行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及论文等。
课题总结阶段(2009.6——2009.9),是在有关学者的直接帮助和指导下进行的。课题组广大成员对前期工作进行了认真了分析,整理实施资料,分析研究结果,总结幼儿科学区教育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策略,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六、结果与分析论证
(一)多途径激发小班幼儿参与科学区活动的兴趣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了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发展认知能力,其中兴趣是基础。兴趣是推动幼儿感知事物的内部动力,只有幼儿对感知的事物和现象产生浓厚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探求知识,学习技能。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幼儿对周围一切实物都充满了好奇,正是引发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的最佳时期,教师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内容、材料和指导方法。
1、选择幼儿生活化的科学内容
小班幼儿的科学探索具有容易满足于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动作表现、经验具体化、易受情绪感染等特点。教师选择的科学内容应以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贴近幼儿最近发展区,符合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能引发幼儿探究兴趣、能成为幼儿需要的、能为幼儿直观地感知和操作。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每次洗手时,他们会站在水池前乘着老师不注意悄悄地玩一会水,互相泼着玩,用手弹着玩。偶尔请他们洗杯子,他们也总是边洗边玩。不管老师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孩子们操作时都会忘乎所以,玩的不亦乐乎。泡泡同样是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所熟悉和喜爱的,不论是用香皂洗手,还是妈妈用浴液给洗澡,他们总是很关注泡泡的变化。选择生活化的科学内容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2、提供拟人化的科学操作材料
幼儿常常把无生命的物体拟人化,往往认为没有生命的物体也会说、会动、会想,是他们的同类,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喜欢拟人化这一特点提供科学活动材料,把科学教育的要求顺利转化成幼儿自身探究的需求。当教师将瓶子娃娃改成天平娃娃后,不论是从外观的欣赏性,还是它的实际操作性来看,孩子们都非常的喜欢,增强了幼儿探究的兴趣。
3、以游戏来激发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游戏是适应小班幼儿的内部需要产生的,是幼儿主动自然进行的活动,是最受幼儿欢迎的。如果把理性的科学知识结合到游戏当中,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吹泡泡一直是孩子们所喜欢的游戏,利用它来引发起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是无可厚非的。吹泡泡可以让孩子游戏在其中,快乐在其中,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了一些初浅的科学知识。
4、循序渐进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在选择教育内容时一般都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原因,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原则。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尊重、接纳个体差异,通过操作材料的不同使用方式,或提供难易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让每个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感兴趣,并获得成功感,才能激发并维持每个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如,天平在小班只是用一些小珠子来代替砝码,但到了中大班,可以让幼儿自制一些砝码或者用真正有一定克数的砝码来操作实验。在对自我的认识方面,小班幼儿认识自己的五官,中班幼儿便可认识自己的身体,大班幼儿则可认识自己的能力。这些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教育内容,可以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5、教师的行为、语言要具有感染力
小班幼儿具有好模仿和易受暗示的特点,教师喜爱的,往往也就是幼儿所喜欢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他们。因此,我们要以对科学活动充满喜爱的情绪去感染孩子,以好奇的神情、生动的语言指导幼儿参加科学活动。特别要注意体会孩子的心理,努力使自己的心理和孩子们一致起来。幼儿缺乏感情认识,往往在成人看来不值得奇怪的事,孩子们会觉得无比新奇,因此,我们尽量满足和顺应他们的这种心理,理解他们,更多的是和他们一起玩、一起看、一起探索,让幼儿从教师的表情动作中学到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等,此外,感染幼儿,使幼儿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科学活动中去。
(二)在科学区探究记录活动中形成幼儿科学的品质
随着幼儿园科学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近年来,开展探究式科学活动已经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多,但在对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科学记录的使用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开展时间短、感觉比较新的问题,也存在着较多的困惑,甚至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直接影响科学探究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顺利开展,影响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更不利于幼儿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的形成。我们在子课题幼儿园科学区探究记录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开展以下研究:
1、科学记录活动存在的误区
(1)运用科学记录表是一种成人行为,对促进幼儿发展发挥的作用不大。
(2)幼儿科学记录活动太难,教师在其中是一种组织者、指导者,难于把握幼儿科学记录的特点。
(3)可以进行幼儿科学记录的内容太少,如何选择?选择的标准是什么不容易确定。
(4)小班幼儿不能进行科学记录
从以上教师开展科学记录活动所存在的误区来看,教师对科学记录活动的认识和理解不够,缺乏组织幼儿开展科学记录的方法和途径,教育理念有待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不足将直接影响幼儿科学品质的形成。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了子课题的研究目标。
2、子课题研究目标
(1)研究幼儿园科学区探究记录活动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的策略。
(2)探索幼儿园科学区探究记录活动中内容选择的策略。
(3)探索幼儿园科学区探究记录活动中材料运用和方法的策略。
(4)探索创设幼儿园科学区探究记录环境的策略。
通过研究,教师从误区中走出来,认识到记录是科学研究和探索的重要步骤,是探究式科学教育的重要环节,记录有助于幼儿对自然界的客观认识。通过不断的探究和实践,我们从中总结出开展幼儿园科学区探究记录的策略性方法,提升教师原有发展水平,激发了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萌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促进了幼儿科学品质的形成。
3、形成的具体策略
策略一:搭建平台,使教师成为幼儿进行科学记录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1)建构学习共同体,把握科学记录的特点
确定主题,专业引领:2008年3月,根据子课题实施方案,我们将科学研究的内容确定为如何开展幼儿科学记录活动,由保教主任张玲进行了《国内外幼儿科学记录活动介绍》、由教研员杨春燕进行了《让幼儿在探究中开启心智》的前期讲座,目的是以《纲要》的精神和要求出发,把握好开展幼儿科学记录研究的方向。
提出问题,下放到组:根据主题如何开展幼儿科学记录活动,科学课题组确定了三个相关的学习问题,小班是:如何选择适宜不同年龄幼儿科学探究记录的内容?中班:如何为不同年龄幼儿提供不同记录工具,材料与方法?大班是:教师如何组织与指导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五个环节?
小组学习,自我提高:课题组将以上三个问题分别下放到三个平行组,邀请非课题组的教师也参与学习,平行组通过小组教研的形式,形成相关的经验学习总结。具体方法是:将小组问题进一步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通过找准问题——个人承担问题——自我学习——小组中轮流汇报——小组讨论——形成小组问题的学习总结。
集体交流,相互学习:召开经验学习汇报会。三个平行组分别推选一名汇报员,对本小组的问题进行小组自学后的汇报,其他教师可以进行相关的补充。其他教师如果对有相关的困惑,可在本组结束后进行集体探讨。
通过以上专业引领后的小组教研到相互分享的集体教研模式,形成了专业引领式、小组教研式、集体研讨式的三种园内学习共同体,这三种互相渗透、相互补充的学习共同体形式,影响教师自觉以专业的思维去思考课题中遇到的问题,以专业的角度来把握幼儿科学记录的特点。
(2)开展实践观摩,内化学习理念
纵向比较,把握年龄特点:2008年,课题组不断探讨,共同确定子课题的具体观摩研讨内容为溶解和磁铁。认为这两个内容都可以在大、中、小班进行教学,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班级开展,教师可以直观地比较出不同年龄段幼儿在科学记录活动中的认知、情感、动手操作等方面的差异,具体地感受到针对幼儿园不同年龄段设计开展科学区记录活动的方法和途径。溶解活动内容是:小班是《好喝的饮料》、中班是《糖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大班是《溶解》,磁铁内容有:小班是《会跳舞的小兔》、中班是《好玩的磁铁》、大班是《有趣的磁铁》,并要求参与课题观摩研讨活动的教师,从活动内容是否适合本年龄段幼儿、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活动准备是否合理、记录表的设计是否科学、活动过程是否体现师幼互动、教师指导策略是否适宜等几个方面,认真分析做好记录、开展研讨。这样的观摩研讨形式,创新性的使教师在纵向比较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幼儿科学记录特点。如小班适合以游戏为主的集体记录活动,中班适合通过物品的操作和尝试开展的小组或个人记录活动,大班更适合科学探究活动的五个环节中的猜想环节(活动前、活动后)和活动中探究过程的记录活动。
横向归纳,探讨记录方法:观摩活动前,各平行班的4个班先进行集体备课、说课活动,共同讨论后拿出两个有关溶解和磁铁内容的最佳设计教案,再选派两名教师实施。观摩活动后,各平行组根据课题组教师共同评课,归纳出不同年龄班幼儿科学记录的一般方法,改进或完善教学设计,再由另外两位教师二次上课,探讨归纳出各年龄段幼儿科学记录的最佳方法。
教师以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身份,营造良好的科学记录氛围:在小班《水果和干果》科学活动中,教师用神秘的口吻请幼儿观察后猜一猜盘中:哪是水果,哪是干果?,并告诉幼儿只要猜了,都会请他品尝。在自由品尝后,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水果和干果的?。整个活动由于教师抓住了幼儿想品尝的心理特点,以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和动作引导幼儿,使幼儿兴趣倍增,积极地参与到科学记录活动中来,并用语言真实地表达自己猜测和品尝后的感受,从中初步感受到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
策略二:以适宜的科学记录内容,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
(1)选择适合进行科学探究与记录的内容
记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幼儿记录什么,怎么记录,对探究活动是否有效至关重要。在小班《那个甜那个酸》活动中,教师对记录内容的确定和记录方式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缺陷: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三种水果,有苹果、橘子和葡萄,先请幼儿猜一猜这三种水果,哪个味道是甜的,哪个味道是酸的,只有个别幼儿能说出自己的猜想,随后让幼儿尝一尝,并向幼儿介绍了记录及记录方式,要求甜味的帖上红点子,酸味的帖上绿点子,结果却很不满意,只有个别幼儿能记录下品尝结果,多数幼儿却不能按要求记录。活动后教师科学的分析了原因,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第一,提前做铺垫,让幼儿感知这三种水果不同的外形特征;第二,了解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准确定位。选择了三种水果来区别酸甜后记录,对小班幼儿来说有些多了,应选择两种就够了。第三,在设计小班幼儿科学记录单时,不应该让小班幼儿把猜想的结果记录下来,这样对于小班幼儿有些难,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尝到的结果就可以了。第四,用红绿标记记录酸甜幼儿不容易理解,可以用表情标记、水果图片等进行具体记录,幼儿容易理解。
由此可见,教师在确定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时,必须考虑它们能否有效提示并促进幼儿探究,能否让幼儿明确要探究的问题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
(2)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记录内容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记录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里探究记录,是激发幼儿好奇心的方法之一。如《让蛋宝宝站起来》、《糖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好喝的饮料》、《软软的和硬硬的》等内容,都是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来选择科学记录内容的。
(3)选择趣味性的科学记录内容
如中班《有趣的声音》中,请幼儿自由操作小玲、圆舞板、钹等各种打击乐器,通过操作用点、线、面等图形来记录自己对声音的感受和理解,使幼儿在听觉与视觉中建立了一种联系,同时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记录,增加了幼儿对不同乐器发出的不同声音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丰富了幼儿的体验。
如《我的变化》中,为幼儿提供凸透镜、凹透镜和平面镜,分别在镜子的下方表上1、2、3,请幼儿玩三种不同的镜子,看一看自己在三种不同的镜子里有什么变化,并将自己的变化用画大头贴的形式分别记录在记录表中进行对比,幼儿对这一活动乐此不疲。
(4)选择具有操作性的科学记录内容
在操作中探究是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对于用记录的形式开展的科学活动,更离不开操作,操作是感知,记录是对信息的内化处理。如大班《什么东西能被吹动》,幼儿必须亲自操作实验,才能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如小铁棍能被吹动,和自己的猜测不一样。
策略三:提供恰当的材料和方法,有利于帮助幼儿进行分析记录
(1)材料和方法要符合幼儿认知水平
小班用运记录的方法目的是萌发小班幼儿记录科学信息的意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真正体验探索科学的乐趣。因此,选择记录的材料要能引发幼儿探究的欲望,不宜过多,如在小班《会跳舞的小兔》活动中,教师用一只是铁底座的小兔和一只是木头底座的小兔,示范小兔在舞台上跳舞,请幼儿讨论:为什么一只小兔会跳舞,另一只小兔却不会跳舞,引导幼儿了解两只小兔的不同点后,再提供了磁铁、区别针、纸片、积木,引发幼儿自己尝试进行磁铁能吸铁的东西的记录。
幼儿的记录的方法除了图表、绘画或各种符号记录外,课题组还探索出实物粘贴、动作表现等记录方法,丰富了科学记录方法。如在大班《认识磁铁的南北极》中,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两块磁铁,引导幼儿在操作探索后,用红、蓝及时贴将自己的探索直接贴在磁铁上进行记录。
(2)记录表要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录
记录表是幼儿具体操作后的结果反映,设计记录表要科学、合理,便于幼儿了解和记录。如设计小班科学记录表时,尽量设计集体记录表;如果需要幼儿进行个人记录时,应避免设计猜想记录一栏,因为小班记忆短暂,不能准确记录自己之前的猜想,可以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猜想,只设计操作后的记录表。另外,记录表上可以根据内容,贴上实物做标记,使幼儿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如小班《会跳舞的小兔》科学活动中,教师在记录表上贴上可以被磁铁住和吸不住两种实物,请幼儿只在能被吸起来的在记录纸上贴上一个红点点,幼儿很容易理解。所以,小班幼儿只适合简单的 、形象的、不要猜想记录环节的记录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顺序性。
(3)恰当运用猜想环节
运用猜测制造悬念,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在小班科学活动《猜猜哪杯是清水》活动中,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运用猜测活动,制造悬念,让孩子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通过记录单验证自己的猜想,引导孩子发现牛奶与其他水的区别,培养幼儿初步的猜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小班适合采用集体猜测的方法:小班幼儿独立操作能力差,教师适合采用集体猜测的方法,精心设计了置疑、猜测、验证、交流等各个环节,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清楚活动的每个环节,这是形成小班幼儿初步的猜想、记录意识的主要途径。
教师们在课题实践中,深刻理解到记录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在确定记录方法时要尊重幼儿,选择适宜的记录方法,并有意识地培养幼儿记录的习惯和能力,使幼儿乐于探究,逐渐理解科学结论必须建立在事实之上,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探究态度和良好的科学品质。
(三)创设开放的、易于交流和鼓励的科学环境
(1)利用废旧物设计制作科学玩具
2008年我们还发动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利用废旧物设计制作了许多科学玩具,进一步吸引幼儿参与,使幼儿玩中学、学中玩,在观察和探索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
(2)设计班级科学记录墙,为幼儿相互交流提供平台
每个班根据本班开展的科学活动内容,设计科学记录墙,让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和探究结果直观的展示在记录墙上,有助于幼儿同伴之间的交流和经验的分享,以获得更多的视角,了解更多的观点和不同的发现。
如小班在进行了《软软的和硬硬的》科学活动后,教师发现幼儿对摸一摸,猜一猜物体还保持这浓厚的兴趣,就在班级环境中创设了一个触摸墙,并且在墙边用架子提供了各种材料供幼儿在平时或区域活动中触摸,还设计了一个活动的集体记录表,让幼儿随时可以粘贴记录自己的触摸结果,给幼儿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在触摸活动的探索过程中,丰富了感性经验及科学知识,从中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创设幼儿园科学发现室,开阔幼儿科学视野
为了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幼儿园在2003年投资建立了意识超前、设计新颖、制作精良、涉及知识面广、操作性强的DIY科学发现室,它是集知识与趣味相结合、自然知识与物理知识相结合、美育与智育相结合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乐园。2006年开展课题以来,在园领导的精心组织下,教师们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创设、补充、完善了一系列活动区域,如:科学区、操作区、展示区、图书区、观察区、电脑操作区等,每个活动区不论在材料的选择上还是在材料的投放上,均体现了科学知识与幼儿可操作性,既有各式各样的航空航海模型;也有动物类、植物类的标本;同时根据操作材料的性质、用途进行科学化分类,具体分为:磁性类、听觉类、视觉类、声光电类、玩具模型类、生活用品类等等。每天安排大中班幼儿分组轮流到科学发现室进行观察探索活动,并且将操作与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张贴在展示墙中,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4)以大带小的形式,吸引小班幼儿参与活动
幼儿园科学发现室为各年龄段幼儿相互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场地,小班的孩子们不会玩磁铁,可以先看中大班的哥哥姐姐怎么玩;哥哥姐姐们也可以交给弟弟妹妹们玩,小班幼儿掺乎到大中班幼儿的科学活动中,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5)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科学探究环境
教师要在科学活动中成为幼儿活动的帮助者,材料的提供者,成为幼儿的朋友,这样,幼儿就会愿意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获得的成功、感受、需要告诉老师和同伴,互相交流共享科学活动中的乐趣,建立起真正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七、课题成果
(1)在银川市教科所、银川市幼教研究会2009年6月开展的我与园本教研共成长主题征文活动中,由尚丽银执笔撰写的本课题论文《科学主题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体验探究和创造的快乐》荣获一等奖。
(2)在银川市教科所、银川市幼教研究会2009年6月开展的我与园本教研共成长主题征文活动中,由冯晓琼执笔撰写的本课题案例《如何引导小班幼儿进行科学记录》荣获二等奖。
(3)在银川市教科所、银川市幼教研究会2009年6月开展的我与园本教研共成长主题征文活动中,由尚丽银执笔撰写的本课题论文《捕捉教育契机多途径引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荣获二等奖。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作者: 张丽丽
3、《利用电化教育 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江西省上高县幼儿园 陈砌英
4、《幼儿园教育》、《学前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等学术刊物
5、《幼儿园教育词典》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6、网络资料
附件(三)
宁夏第二届基础教育课题《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子课题多媒体技术在科学活动中的运用问题征询表
课题组全体成员:
宁夏第二届基础教育课题《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子课题多媒体技术在科学活动中的运用正在实施中,为了落实子课题目标:1、探究多媒体技术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内容及方法。2、形成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策略;通过研究活动,我们以自上而下的课题教研形式,在问题中形成课题策略,请大家本着为课题负责的科学态度,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1、你是如何选择适合幼儿园多媒体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
2、你在研究开展幼儿园多媒体科学教育观摩活动中,遇到了那些问题?
3、在观摩同伴的多媒体科学教育活动中,你有什么发现或感悟到了什么问题?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程特点是什么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