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分类三 > 正文

分类三

七旬老人天天吃保健品(老人吃保健品有效果吗)

hacker2022-06-29 05:29:25分类三44
本文目录一览:1、家中老人总喜欢吃保健品,应该要怎样劝说他?2、

本文目录一览:

家中老人总喜欢吃保健品,应该要怎样劝说他?

首先大家要清楚,保健食品按照我国的法规,是食品的一种类别,但它又比较特殊,可能有一定的改善身体机能的作用,所以是允许宣传有一定功能的。

但是仍然要注意的是,保健食品并不能宣称有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看功能

产品所宣称的功能符不符合自己的诉求,这是最起码应当关注的事。

我奶奶买的那款产品虽然是有蓝帽子的正规保健食品,但是它的功能宣称是「预防视疲劳」。显然这个跟我奶奶想让自己眼睛看得清楚点关系不大。

审品牌

我妈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这个产品去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抽检中显示霉菌超标15倍。

换言之,该品牌的生产环境等方面可能存在问题,很容易导致最终产品质量堪忧,所以算是有劣迹的品牌了。

因此我妈觉得肯定不靠谱。

关于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我妈的判断,我也鼓励大家一定要用脚投票,像是这种层层代工已经被抽检查出过产品质量问题的品牌,就真的不要选了。

注意销售渠道

市面上也有一类的产品,产品质量应该没啥问题,但是在宣传上往往有过分之处,特别是某些采取微商代理以及直销方式的品牌也要慎重。

像我奶奶这种可能更过分,因为它是电话销售,而且货到付款,这样就没有一个判断和审核的机会。很多都是老年人一个电话打过去,产品就送上门了,当场交了很大一笔钱,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比如这个品牌,我也查不到它一般的售价究竟是多少。但无论如何,9000块钱买保健食品,显然性价比来说是很低的。

所以我跟奶奶沟通说,我充分理解她想让眼睛看得更清楚的诉求,也是可以通过吃相关产品来获得一些帮助的,但是一定要买到真正合适的产品,从安全和性价比的角度,不妨选择品牌更可靠、成分更透明合理的配方。

2. 抗氧化补充剂对眼睛有用吗

影响老年人视力的重要原因

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是老年人视力下降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它背后的机制一般认为和氧化应激的损伤积累有关。不过更确切的机制目前也没有研究得非常透彻。

但有关这个病是有着有积极效果的临床试验证据的。所以这也是一个少见的保健食品或者说膳食补充剂似乎有效的一个领域。

哪些天然食物有帮助?

视网膜黄斑区域有着较多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影响着精细视觉,一般鼓励多吃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蔬菜水果对抗视疲劳和蓝光伤害。

单纯以叶黄素来统计,菠菜、鱼、甘蓝、开心果还有鸡蛋算是含量比较丰富的,一个鸡蛋大约有0.14毫克叶黄素,最高的应该算是菠菜了 —— 100克生的菠菜中含有6.6毫克叶黄素。此外像是羽衣甘蓝、香菜还有绿色的豌豆等等,也都是叶黄素含量比较高的天然食物。

然而,由于老年人的饮食结构可能无法从日常饮食中摄取足够的有效成分,所以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去买补充剂。

怎样的补充剂有帮助?

什么配方?

著名的大规模临床试验 AREDS II,发现吃了一种特别的抗氧化成分配方的膳食补充剂之后,对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有改善作用。

这个配方一开始是用的维生素C、维生素E、锌、β-胡萝卜素,发现可以在随访的五年内降低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的病情,提高50到80岁老年女性的暗光条件下的视觉适应能力,而且可能有助于预防视网膜损伤。

后续也有添加叶黄素、玉米黄质或者Ω-3系脂肪酸的配方,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好处,似乎β-胡萝卜素也不是必须的。

但是考虑到使用β-胡萝卜素会增加吸烟患者患肺癌的可能性,而且类胡萝卜素在吸收的时候存在着竞争性抑制的问题,不妨用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来代替β-胡萝卜素。

因此,"维生素C+维生素E+锌+叶黄素+玉米黄素"的组合,也就形成膳食补充剂市场比较流行的一种配方了。

剂量多少?

这又到了一个很有争议的地方了,简单来说是目前并不确定这种补充剂应该吃多少。

原始的临床试验中大约是每天吃10毫克叶黄素和2毫克玉米黄质。

但一方面,除了这个病,其他很多研究都没发现抗氧化的补充剂对健康有益,另外一面补充剂有没有效果跟你本身的饮食中的摄入量是很有关系的。

好消息是这项大型临床试验中的研究对象,大体上来说是受过高等教育营养状况还不错的人。这个情况可能跟买得起补充剂的以及现在的各位读者来说是比较接近的,因此还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

不过还是要提醒的是: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饮食习惯,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季节吃的食物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膳食调查显示,在欧洲,比如西班牙,人群大约每天的总类胡萝卜素的摄入量是3.5毫克,在德国人群中可能5.33毫克。在美国的一项针对老年人的研究中,男性平均每天摄入量是2.7毫克,女性是3.09毫克。

所以这么看,市面上的大多数的产品,一片叶黄素含是15-20毫克,超出膳食摄入的范围,大家也不用追求更高的剂量,随便买一个应该就够了。

单一还是复合成分的?

成分的选择上除了我上面说的那些,我个人建议是大家尽量的选择单一成分的。

比如我奶奶买的这类产品在配方上会有很大的差别。有的是含有几种抗氧化成分的,有的甚至还包括了鱼油以及复合型维生素,越是复方越不利于评估它的风险和收益。

所以我不太建议大家买多个复合型的产品,补充剂约简单越好,食物越多样越好。

和大家在平时吃药的时候也是一个道理,少选择复方的,以免不同的来源的药物叠加造成剂量的过量。

3. 长辈们为什么买保健品?

身体需求

我奶奶解释说她并不是必须要买保健食品,她知道也是可以通过吃天然的食物来实现的。

这个理念非常的好,我强调过很多次:对于一般人群来说,日常只要均衡饮食,就没有必要吃保健食品。

但那毕竟是一般人群,而我的奶奶已经90岁了,这两年几乎每年都会做手术,身体状况很差,消化吸收功能也和一般人群不一样。

比如我奶奶买的保健品,标志性成分是花青素和叶黄素,它们在五颜六色的天然食物中含量很丰富,但是作为一个肌肉很少、热量摄入不足,存在消瘦风险的老太太来说,这时候的重点更应该是保证热量和蛋白质,而不是去吃大量的蔬菜、水果以期待给眼睛带来一点点的益处。

所以这时候买合适的保健食品是个不错的选择。

心理需求

另外我个人分析感觉我奶奶肯定还是有心理需求的,希望通过“吃点产品就能实现相关诉求”这点很好理解,换位思考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也是爱买各种补充剂希望来达到比如美白、瘦身的目的嘛。

如果能够在做到安全无副作用,花一点钱让她吃到一个安慰剂,我认为也是值得的。

所以我立刻说,当天晚上我就下单,回头你就可以吃我给你买的。

4. 怎样避免长辈乱买保健品?

主动买

上面提到老年人的确是会有买保健品的需求的,但与其让分辨能力相对弱的长辈自己从市面上种类繁多,宣传夸张的各种保健品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产品,不如就像我一样直接说:“我现在来买!”

在给长辈挑产品的时候,除了选择大品牌更有保障,一个小技巧是选择不易懂且包装唬人的....

比如这次我还是先看了看国内比较方便可以买到的产品,但是考虑到我以前给我奶奶买这种产品,她会不太信任,可能就没觉得这些常见品牌并没有多好。所以这次我还是优先选择国外的品牌,反正奶奶看不懂外语,就没办法评价。这时候再配以一些她们看得懂的宣传和文献资料,效果更佳。

因此我看了几个国外的大众品牌的相关的产品,比较了一下价格和成分以及大体上筛选了一下。

当然这些的前提都是需要自己对保健产品有个清醒的科学认识,能分辨出产品是否合规和合适。这些知识我在过往文章都写过,看完后再帮长辈买基本就没问题。

多陪伴

最后我想说的是,很多中老年人之所以沉迷于保健品和器械的推销,往往与其老年生活较为孤单寂寞有关。培养中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丰富健康的晚年娱乐生活,子女的关心陪伴和耐心劝慰,给他们一个充实而又快乐的内心世界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老年人都喜欢吃保健品,长期吃保健品有什么坏处?

保健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许多人正在服用或准备使用健康产品,大多数医疗保健产品都是基于补充,提高免疫力,所以很多人认为健康产品对人体非常好,但实际上健康产品人体也有一定的伤害,那么保健产品的缺点很长一段时间?卫生产品有哪些危害?不知道的朋友可以看到下来。

很长一段时间吃保健品的缺点

1,加重条件

有些人认为健康产品对疾病直接治疗,所以他们盲目服用,这不仅影响疾病的治疗。健康产品不是药物,如果健康产品长时间用作药物,那么只能用作身体的亚健康状态,这可能会加剧这种情况。

2,营养不平衡

有些人已经拍了健康产品并将医疗保健品视为一顿饭。例如,有些人必须补充营养素,服用维生素C和其他保健品,然后不要吃蔬菜和水果,这实际上是非常不利的,蔬菜和水果等,除了我们人体所需的营养,许多活性成分,轻盈套装不能保证营养的平衡。长期使用卫生产品取代正常饮食以照顾营养,而长期,这是不利的。

3,滋补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已经开始采取健康产品。有些人可能认为健康产品仅适用于人体。我觉得更好,更好,它会造成过度占用。人体具有最大的营养素耐受性。如果超过这个值,将有盈余,导致比例的不平衡,它可能导致身体中的各种情况。采取保健品应该清楚,他们需要有条件的地方,疾病和适当的金额,会有一个很好的调理效果。

4,不孕

许多性健康产品含有一些化学成分。例如,在女性的性健康产品中,有一些高浓度的雌激素,如长期过量消耗,会导致女性内分泌,生理周期疾病,严重甚至引起不孕症。

5,生活危险

在一些保健品中,有一个合适的患者具有高血压,心脏病,但实际上,高血压和心脏病的患者不能服用健康产品,并且对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甚至会有很大的伤害有生命的危险。

6,乳腺增生

人体的激素具有平衡点。如果您全年服用含有各种含雌激素的健康产品,如果长期使用,它会导致乳腺增生等各种疾病。

每个人都有自我平衡的能力,也不需要采取医疗保健品。如果是一个健康的人,并且在正常的生活条件下,他可以保持健康,如果您想采取医疗保健产品,不需要采取健康产品,您也应该妥善采取并无法盲目地采取。

老年人怎么才能避免被骗买保健品

我最近也是被这样的问题烦恼,家里老人天天赶场听讲座,家里保健品都一堆一堆的的,花好几百买即使块钱的东西,我搜集了这份《老年人防骗大全》,打印了给老人,让老人一条一条对着看,看他们听的讲座是不是骗人的。尽最大努力,帮他们认清事实吧。希望能帮到你。没别的办法,又不是小孩子。

《保健品骗局骗术大揭秘》 保健品虽具有保健功能,但不是药品,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只能辅助治疗,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而且因人而异。不讲科学乱吃保健品,不仅难以起到保健功效,还会损害人的健康。保健品生产商鱼龙混杂,不乏资质不高甚至没有资质的生产商。很多保健品实际上并不具备广告所说的功效,甚至使用后会起严重的副作用,假劣保健品还可致人死亡。一些不法商人给老年人设置“陷阱”,采用各种推销方式来骗取钱财,并且频频得手。老年人辨别能力有限,往往掉入“陷阱”而被骗健康、钱财。 推销保健品的9种常见骗局、骗术大揭底

有关部门统计显示,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而其中有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夸大功效的现象。尽管媒体关于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的报道屡见不鲜,仍阻止不了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热情。针对老年人推销保健品的骗局可谓层出不穷。

骗局1 “专家”义诊免费讲座。不法商贩在住宅小区、早市或公园推销药品、保健品或医疗器械,通过免费体检途径,无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身体的健康隐患,从而达到推销药品的目的。

骗局2 大肆宣传疗效。正规保健品都有国家批准的功效,任何保健品最多只能起到保健或治疗时的辅助作用,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而不法商贩大肆宣传疗效。

骗局3 产品“包治百病”。宣传产品神乎其神,对大部分的内科疾病都有效,甚至“包治百病”。

骗局4 “慢性病也能治愈”。说乙肝、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世界医学难题居然能通过服用保健品治愈,违背医学,满足患者急于想治愈、不想长期服药的心理。

骗局5 “进口、专利、高科技”。打着“进口、专利、高科技、绿色环保”的旗号,吸引老年消费者。有意夸大宣传,将普通的商品宣传成高科技或绿色环保商品。

骗局6 “免费旅游”、“赠送体检”。以免费专车、旅游、赠送体检等“策略”推销保健品,诱导老年人消费。

骗局7 “陪聊”搞感情促销。有些独居的老人,很希望与人交流,骗子们就抓住这一点搞感情促销。先是对老人家热情招呼,然后天天上门陪老人说话,还帮忙做家务,取得老人的信任后就开始推销价格不菲的产品。

骗局8 步步设套,最后“走人”。第一天办免费讲座,并赠送洗衣粉等物;第二天推销某低价物品,称回家试用,可退货退钱;第三天如期退货退钱,并推销另一高价物品,一般几百元,仍承诺退款;第四天“走人”。

骗局9 “买保健品能发财” 日前大连一家厂商称“健康投资”回报丰厚,只要购买我市一家企业生产的保健品,不仅可以获得包括境外旅游在内的种种丰厚赠品,更诱人的是可以获得大量该集团公司的原始股。证监部门表示,类似行为涉嫌变相、非法发行原始股,但“买产品赠送原始股”的方式实际是在打擦边球,这给证监部门和工商部门对其进行查处都带来了难度。总结分析老年人买保健品上当个中原因,既有老年人健康意识强、对保健品“情有独钟”,也缘于骗子的推销手段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具有欺骗性,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也是重要原因。

最近工商部门总结了近期推销规律:

第一步,一些经营者会注册个体工商户执照,取得合法经营身份,进一批有批准文号的保健品或普通食品放在店内销售,为推销产品作铺垫;另有一些经营者会在居民区、公园等地分发参加保健知识宣讲班的邀请书,并注明,与会者有礼品赠送。

第二步,截取相关的医学资料印制成册,以理论探讨形式进行病情剖析,但不作任何产品宣传,目的是让老年消费者放松警惕,并迫切想知道如何治疗。

第三步,播放正规的医学宣传片,要给老年消费者造成一个久病逢良医的错觉。

第四步,气氛营造到一定程度后,有些经营者便会当场销售,给予各种承诺,想方设法让老年消费者购买。如果老人钱不够,他们就会送货上门再结算;有些经营者则会“放长线钓大鱼”,只要求填写健康调查表,然后上门,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建立长期的营销关系。

《民警总结常见骗术》

1、举办保健讲座 商家通过组织老年人参加保健讲座推销药品。每瓶标价数百元的保健品,实际上价值仅几元。组织免费旅游 以老龄办、助老工程组织活动的名义打电话,邀请老年人参加免费旅游和义诊,然后租用大客车把老年人送到景点,借机请所谓的 “专家”进行现场保健知识讲座,进而推销各类保健药品。

2、宣传投资项目 为把自己包装成正规公司,一些骗子首先在高档写字楼租下房间,精心装潢,然后虚构“投资项目”到处宣传。老年人来投资咨询时,他们热情接待,并请所谓的分析师“分析”行业背景、利润走向,以高额利息诱骗中老年人加盟投资。一旦老年人投入资金,公司就会人去楼空。

3、上门维修检测 骗子一般两人,谎称是暖气维修工,受物业公司委托到居民家中检修暖气,然后伺机实施盗窃。也有一些伪装成检测人员或民政工作人员,以检测煤气或办低保的名义,上门实施诈骗或抢劫。

4、冒充老人子女朋友 骗子谎称自己是被骗老人子女的朋友,能说出其儿子或女儿的姓名、工作单位等情况。取得老人信任后,便谎称家人有病急需用钱,向老人借钱。

5、掉包分钱 骗子一般在两人以上,骗子甲在匆匆行走时故意掉下一个包,里面装有成捆现金。老人拾到时,骗子乙立即上去要求“见面分一半”。此时甲返回找包,乙见状骗老人说:“你带上捡拾的包,我引开丢包人,为防止你独自带包逃走,必须将身上带的现金或值钱的物品押给我,待丢包人走后再分钱。”两名骗子走后,老人才发现包里的钱是假币。

6、其他骗局形式

一、 “招聘”、“招工”

二、祖传秘方:骗子们摆放在地摊上的的所谓海底珍珠、虎骨、虎鞭、牛黄等“珍贵药材”,大多是用牛骨、猪骨或其他相近物质,经加工、伪装而成,由同伙在一旁“忽悠”,引人上勾。提示:患有各种疑难病症还是前往正规医院治疗、或有行医资格的个体门诊治疗,切勿因顾及脸面而耽误救治,甚至引来更大灾祸。

三、手机短信

您与这些骗子取得联系时,他们总会找出“缴纳所得税”、“邮寄包裹费”、“折抵现金手续费”等等名目繁多的借口,让您先期把上述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万元的费用汇入他们指定的银行帐户。一旦您把钱汇了出去,便中了骗子的圈套。 提示:短信中奖莫轻信,不宜轻易把款汇,提供线索助查案。

四、住宅电话失密 :作案手段 不法分子事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您的家庭住宅电话号码(有时还有家庭成员)和手机号码,随后便假冒“刑警队长”身份,通过手机联系,让您停机若干小时,以“配合警方查案”云云,以切断您与家人的联系。当您停机后,不法分子随即挂通您的住宅电话,对您的家人谎称“×××出车祸了!正在手术!请速汇×万元到××地点!”家人情急之下,又与您无法联系(此刻您的手机正处于关机状态),往往听任不法分子摆布,将钱款汇入其指定的去处。数小时后,您与家人的联系恢复正常,方知受骗上当。 提示:警方办案一般情况下不会干涉普通公民的通讯自由,更不会用手机联系的方式要求普通市民“配合办案”。因此,市民在接到此类来历不明的所谓“刑警队长”、“刑警”的电话时,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同时市民在社会交往中,尤其是外出时,不要轻易将手机、住宅电话或家庭成员情况透露给途中偶遇的所谓热心“朋友”或“同行”,以免引狼入室。

五、证件被盗用,需汇钱了事。洛阳市民李女士的父亲王先生今年80多岁,10月19日上午,王先生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对方说他是长沙市公安局的,他们查到我的身份证被人盗用,别人以我的名义买了100多万元的毒品。”王先生回忆道,当时自己被吓了一跳,一时不知所措。电话里的“民警”告诉王先生,他现在可以帮助王先生将此事了解,让他免于刑罚,前提是王先生给他汇2.3万元。“民警”还交代王先生,千万不能将此事告诉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家人,要立刻去汇款。想到事情可以迅速了结,王先生马上答应了,并立刻出门将2.3万元汇入“民警”提供的账号。当日下午,李女士下班回家后,王先生才向她提起此事,李女士得知父亲被骗赶忙报警。民警提示:骗子利用老年人易紧张、判断力差等弱点,通过电话骗取老年人钱财。老年人在家中接到陌生人电话,最好转接给子女,或报警询问。

骗子无孔不入,老年人该如何防范?坚持如下原则,让老人毫发无损:

首先,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谎言,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克服贪欲的心理,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或“不劳而获”的念头,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你出钱的时候,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儿,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送出去。

其次,平时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内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宣传,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法,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第三,远离可疑人员。现在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时表现得很热情,此时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我们提醒老年人,千万不要和 “陌生人”过于亲热,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不要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第四,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鬼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找老伴、孩子或找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商量对策,需要报警时要坚决报警。

第五,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及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防止受其蒙蔽;不要相信有高额回报的各种投资,防止利令智昏;一般来讲,所谓年收益能“保证”超过10%的,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一叶蔽目。老人有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去买,征婚要通过自己信得过的亲友和正规的婚介所去征,谋求工作要到正规的中介所去找,出版书籍要到正规的出版社去洽谈。

《真实案例分析》

1、1月8日,家住银杏巷的余大妈被一位中年女士以借钱为名骗走4100元,这位女士曾多次以好心人身份到老人家中与其聊天。得知被骗后,老人才发现对该女子的身份一无所知。在这些处心积虑的骗局中,以健康、亲情为诱饵的骗局,老年人最容易上当。老人在动用钱物时,应主动与家人或亲朋好友进行沟通,这样会减少或避免上当受骗。同时给自己充电,了解掌握更多的信息,提高识别能力。当一个人的识别能力提高了,就有一双警惕的眼睛,避免上当受骗。不要轻信他人,遇事要听取多方意见后再下决定。老年人在与不知底细的陌生人交往时要有一定的警惕性,不要轻信花言巧语,不要贪图小恩小惠,不要随意透露个人真实信息,尤其涉及到钱的问题时,更要多加戒备,考虑周全,如果无法做出正确判断或者有任何疑问,不要立刻做决定,多征求子女和身边朋友的意见,做到三思而后行。要与时俱进,经常看新闻读报纸,增长见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老年人平常要多听、多看,多了解社会上的人和事,多看新闻读报纸,关心国事民生,尤其要多关注一些法制栏目,开阔自己视野,吸取他人的经验,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对各种骗术的防范和鉴别能力。

2、家住西安的王奶奶年近八旬,退休前是一名国企职工。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奶奶听别人介绍去听了一次保健品的讲座,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据记者暗访发现,所谓的“老人协会”讲座就设在一租用的民房里,不少老人挤在里面认真地记录着“讲师”所讲的内容,四周有不下10名“工作人员”监督,严禁老人或家属用手机等工具进行拍摄。而“讲师”则采用各种挑拨离间的手段忽悠老人从家里拿钱购买保健品。但等大部分人一交完钱,就立马人去楼空。

3、2016年3月10日,南京浦口区泰山新村一银行工作人员报警,称有一老太拿了一张假支票前来取钱,被拒绝后还纠缠不休,报警求助,接警后民警随即前往现场。经一番盘查后,发现老人是受骗被人忽悠购买保健品,对方称此支票上的钱是返还给老人的,经银行核实,此支票确实是假的。

4、2016年,西安一名69岁的高校退休老师说,他看到很多老人从酒店里出来,手里都拿着一些盆子之类的东西,好奇就问了些人,得知能听保健知识还能免费领礼品,于是跟老伴都加入了这个行当。结果听了3天课,让对方忽悠走8000元买东西。事后不久,儿女把老两口一顿批评,感觉到上当的他跑到酒店找人,早已人去楼空。

5、2016年8月,福建龙岩永定区一酒店内,一场养生讲座的举办者向老人推销鹿筋壮骨酒等商品,从2800元到5600元不等,吸引很多老人购买。据悉,讲座前期多以关爱老人为名进行,并送一些鸡蛋和面条,鼓励老人邀请更多的人一起听讲座,之后便慢慢开始让老人缴纳小额现金购买廉价商品,并于第二天退回货款,慢慢将购物金额提升到几千元。所幸,相关部门执法人员现场揭穿骗局,为70多位老人挽回了损失17万余元

6、2016年,一家保健品公司用免费旅游将老人们骗到北京房山六渡桥度假村,两天下来,不少老人花了万元购买保健品。但老人们不知道,从一开始的电话邀约就是陷阱。保健品公司从网上以两毛到一百元不等的价格买来老人的资料后,按照话术先以旅游名义打电话邀约老人,“一天打上百个”。老人约出来后发点小礼品,再聘“养生专家”给看看,最后带着老人参加会销。之后的事儿,就由会销公司接手。

7、老年人身体衰老,很容易病痛增多,为求不得病,他们往往会陷入保健品骗局。2015年,家住兰州的崔大爷老伴只是看了一段保健品广告,就背着儿女分批以不同的金额,在4个月内用12万余元钱换来一堆没有任何药用价值的保健品。当崔大爷得知老伴被骗后,对方公司还打来电话,找各种借口索要钱财。在投诉无门的情况下,欠债累累的老人只得向骗子告饶:“放过我们家,不要再给家里打电话了。”

8、近日,媒体报道称,一名78岁老太被拉进疗养店里体验足疗,3个月内被游说陆续花了25万多元,办理了各种治疗卡。觉得没有任何疗效的老太随后把店家告到法院,要求退款。其实,这种老年人被忽悠诈骗的案例早已屡见不鲜。究其原因,物质和情感两方面的需求被扭曲,给了骗子可乘之机,从而使老年人被骗几率大幅增高。

9、中奖诈骗也是常见的骗术。2014年12月24日下午,南京江东派出所接到一家银行工作人员的报警,一名七旬老人声称自己中了大奖,要汇款给对方缴纳所谓的税收,工作人员担心其被骗,但老人不听劝说,非要汇款,且对民警说话很难听,责怪对方耽误了自己中奖的机会。最后无奈,拖延到下班,银行以网络不通为由婉言拒绝了老人的汇款。警方查明,该老人的老伴已去世,子女也不在身边,平时都是孤身一人。

10、2014年,西安的何师傅接到一个自称是收藏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他的手机号中奖了,可以低价购买一套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纯金纪念币。心动的何师傅花了1500元买了一套。没想到货到后发现是一套“金钥匙”,而且发票、收藏证书都是假的。

11、而近年来时有发生的“民族资产”解冻骗局,实质上是中奖诈骗的升级版。骗子利用宝藏情结,诱使他们中招。2009年2月,时年75岁的美籍华人陈先生被骗案在北京开审。2007年4月至2008年6月间,拥有博士学历的他,却被只拥有小学文化的周志评等3人冒充国民党元老,以解冻13兆民族资产为由,先后骗取人民币74.9万元。而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为首的骗子周志评当时已年近99岁,其余两名被告也都已50多岁。

12、投资诈骗则是另一个老年人容易中招的骗术。老年人对养老钱等物质保障信心不足,想通过理财等手段寻求安全感,便很容易上当。2013年,北京大望路一家公司专向老人兜售国外连体钞及邮品,说能迅速升值。多名听信忽悠的老人分别花了数万到几十万购买,不想“分红”没等到,公司却搬走了,业务员也联系不上。察觉被骗后,老人们报警。

13.2016年,家住北京丰台区的老人听信朋友介绍,将房产“抵押”给了一家公司,然后将抵押款交给了一个人理财。老人原本是想理财结束拿回本息,再拿本金赎回房本。没想到,理财的人一个子儿不给,而抵押出去的房子也被过户了。之后,买了这处房子的人催促老人搬家,甚至把家具搬了出去。

14、2014年,超过20位市民来到广州市白云区公安分局报案,他们的年龄从50岁到80岁不等。大约在一年半之前,他们先后认识了一个名为姜国梁的男子,他给了老人们一条“水库养鱼发财路”,因收到前期利息而被“鼓舞”的老人们先后“或借款、或投资”,交给了他3万至200万不等的金额,然而从当年1月起,“返利”彻底消失,姜国梁的电话再也打不通了。

15、家住湖南益阳赫山区的杨奶奶省吃俭用一辈子,才攒下了将近16万元的养老钱。可2016年有一天,她在家中接到了一个自称上海警方的电话,说国家在清查她,让她把钱都转到一张卡上冻结三天。为证清白的她按对方要求照做,并告知了密码,她的15.8万元毕生积蓄瞬间只剩2毛5。这让年近七旬的老人根本无法接受,郁结于心在家卧病不起。

16、而还有一些骗子会利用老人特殊的成长背景和爱国情绪,进行隐形诈骗。2011年9月30日,“建国先锋——共和国杰出人物国庆座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全场共有约500人参加,其中七成左右是退休老人,他们中大多数胸前都别着奖章。据了解,参加这个座谈会,一般要交纳2000—2600元的入会、住宿和餐费。以每人2000元计算,500名参会者共交纳100万元。而相关单位表示,从没有组织过这项活动。

17、老年人容易被骗,并不能完全归咎于爱贪小便宜,辨别能力弱,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精神需求和安全感在儿女、社会那里得不到满足,而善于揣摩心理的骗子利用这点,“甘当儿女”,口蜜腹剑,才一步步将老人诱入骗局。图为2011年,兰州出现多个保健品推销团伙欺骗数千名老人,涉案金额达数百万元。这些团伙往往打着“替天下儿女行孝”的幌子,在影剧院、地下室等场所诱骗老人参与,他们先给老人一些小礼品吸引老人每天清晨前去“听课”,然后开始洗脑,最后向老人推销两三千元不等的保健品,购买保健品的老人成为他们的“会员”,得手后就逃之夭夭。

那么,社会上针对老人,或者老人容易被骗的骗局有哪些呢?调查显示,主要有下列几种:

其一、以健康为诱饵:这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一种骗局,可以演化成许多版本。有的骗子以免费体检、免费服务为名,深入社区,忽悠中老年人“身体有病”要及早治疗;有的则在宾馆酒店、教室礼堂举办所谓的“健康讲座”,诱导中老年人购“神奇”药品或理疗器械。

其二、以亲情为诱饵:此类骗局常以当事人的子女、亲友发生车祸、欠债等意外事件为由,要求当事人转账救急。当事人听到这样的消息,常常会因为心情焦急而乱了方寸,情急之下,按照骗子的要求行事,因而上当。

其三、以发财为诱饵:此类骗局主要针对发财心切的当事人。骗子描绘只要参加他们集资、参股等投资理财活动,或者购买奇特的宝物、古董,就能获得高额的回报。骗子在开始的时候,往往会放长线钓大鱼,给予当事人一定的甜头尝尝,当敛财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随即销声匿迹,让上当者叫苦不迭。

其四、以分赃为诱饵:此类骗局多发生于街头巷尾,以捡到大额现金、贵重金属、珠宝等值钱的物品为诱饵,让当事人参与“见者有份”的分赃,然后以分赃现金不足需要筹钱为由,由当事人拿现金或贵重物品作为抵押,保管捡到的贵重物品。其实,所谓的贵重物品或钱财,要么是假货,要么就被调包。

其五、以“权威人士”为招牌:此类骗局涉及健康、发财等多种骗局,而担任忽悠职能的人常常是披上权威的外衣。例如,养生专家、海归博士、古董收藏鉴定师、荐股分析师等等,反正什么来头有效,就顺手拈来当作招牌。而当事人往往被这些耀眼的光环所唬倒。

其六、以恐吓手段圈钱:此类骗局常见于利用电讯手段威吓当事人,他们常常冒充公安、银行、电信公司,甚至孩子、老师、亲友等,一个电话,一条短信,甚至网上聊天工具,告诉当事人亲属遭绑架,银行卡密码泄露被盗用等。什么让当事人担忧害怕,他们就采用什么手段,让当事人上当。

其七、以“碰瓷”加威胁手段行骗:此类骗局以当事人碰撞以后致人受伤为主要方式,其同伙配以恐吓威胁、和事劝架等多种方式,让当事人掏钱私了。

那么,面对这些处心积虑的骗局,老年人最容易上当的是哪些呢?调查表明:以健康为诱饵的骗局最容易让老人上当,达到73.3%;其次是以发财为诱饵的骗局,达到48.4%;位列第三的是以亲情为诱饵的骗局。

那么,老年人为什么容易被骗呢?本次调查表明:有74.9%的受访者认为老年人特别关注健康,害怕生病,这是他们容易受骗的主要原因;有44%的受访者认为老年人的信息来源渠道陈旧,对很多新事物,包括骗局了解不够;有39.8%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老年人年龄关系,认知能力退化。以后依次为,老年人有较多的盲从意识,老年人渴望亲情友谊、渴望被尊重等。

通过对一些老年人受骗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到他们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孤独的老年人更容易上当

本次调查显示,大约有5成的老人不与自己的小辈一起居住,老年夫妻一起生活的为37.8%,老太太单独居住的为8%,老先生单独居住的为5.3%。这些单独居住的老人,缺乏家庭关心照料,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老年人精神空虚的弱点,主动嘘寒问暖,骗取信任后诈骗。-些老年人热衷于参加保健品讲座,一方面是重视健康,另一方面是由于内心孤独,明知道是促销活动,就想去凑个“热闹”,去的时候还想着捂紧自己的口袋,但一到现场,就挡不住诱惑。

部分老人的“贪小”心理作祟。有些老年人存在着贪图非份之财的心理弱点。走在马路上,遇上有“生财之道”的机遇,如工地挖来的金元宝,中奖的易拉罐提环,小票可变成大票等,都当作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明明摆着很多蹊跷的事,只因贪财心切,也就自然看不到了。骗子对他们说什么,他们就相信是什么;骗子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去做什么,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有些老人希望能够证明自己。老人退休以后,远离了长期伴随自己的社会角色,部分老人有一定的自卑意识,加之与小辈的共同语言不多,有时候甚至感觉被小辈看不起,因此希望通过某些成功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类老人很容易被投资类、收藏类的骗局所迷惑。而且往往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听人劝。

部分老人迷信权威从众心理较强。从认知能力来说,老年人接受信息时,往往缺乏批判精神。通常是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特别是来自“权威”专家的声音。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面对花样百出的骗局,如何防止老人被骗?受访者认为:需要社会管理机构,家庭和老人共同努力。首先是管理机构需要加大打击力度。调查显示,就社会管理层面而言,受访者对各类骗局屡禁不止原因的分析还是比较理智的,有53.3%的受访者认为,骗子流窜作案,破案难度较高;有48.4%的受访者认为,有些骗局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或者介于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之间,界限比较模糊,执法需要较高的智慧。然而,无论执法的难度有多大,有81.1%的受访者希望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显然加强打击管理是受访者的共识。同时,受访者还表示,老年人尤其是一些身体比较健康的中老年人,也应该有所警惕。首先是不自作主张,遇事先征求家人意见。尤其老年人在动用钱物时,应主动与家人或亲朋好友进行沟通,这样会减少或避免上当受骗。

其次是莫贪图便宜,轻信花言巧语。老年人要懂得天上不会掉馅饼的深刻道理,克服了贪图便宜心理,做起事来就不容易上当受骗。

第三是老年人需要不断学习,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识别能力。当一个人的识别能力提高了,就有一双警惕的眼睛,避免上当受骗。

毫无疑问,在防止老人受骗这一系统工程中,家人的作用或许更为重要,对骗局进行打击,常常是事件发生以后,造成的损失无法挽回,而让老人提高自身的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何况,老人学习新的东西的难度很大。受访者指出:关爱老人,经常和老人交流是最重要的防骗手段。调查表明,有88.4%的受访者认为,经常陪老人聊天,让老人从亲人的嘴里了解社会是最重要的;其次,有79.9%的受访者认为,让老人了解尽可能多的新鲜资讯也是防骗的重要手段;有70.9%的受访者认为,必须让老人有更多的健康的社交机会,消除他们的孤独感。

 也正因为如此,下一代人如果孝顺的话,除了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之外,提醒老年人别受骗上当,也是孝顺的基本内容之一。有这么一个“老年人防骗协会”,结合着典型案例,经常给老年人讲一讲,念叨念叨,就会使老年人防患于未然,避免受骗上当。

越来越多的老人家选择吃保健品,可长期服用对身体会有什么坏处吗?

现在老人家购买保健品似乎成为了一股趋势。许多老人因为网上贩卖七旬老人天天吃保健品的保健品太过昂贵卖房卖车也要维持自己七旬老人天天吃保健品的服用。这有很多原因七旬老人天天吃保健品,是因为一些老人过度的在意自己身体的健康七旬老人天天吃保健品,被那些贩卖保健品的机构所骗。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服用保健品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

一些负责任的保健品是用各种维生素和营养物质添加合成,是能够给人体带来一定的调养作用。但是有一些黑心厂家卖的保健品不仅贵,而且含有一定的化学药物成分,在那些保健品里面含有的雌性激素长期服用的话会引起老人们的内分泌失调。有的人服用保健品后,甚至会因为过敏现象出现一定的生命危险。

如果长期吃保健品的可能造成人体排泄不顺畅,虽说排毒养颜的作用是每个保健品上都会添加的内容,但是如果长期服用的话反而会让人体的排泄器官受到损害。人们甚至会对保健品产生像毒品那样的依赖性。这些症状都是在较长的期间难以治愈的,会对老人们的身体和生活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有的保健品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a在人体不需要服用的情况下,长期服用会造成维生素a中毒。而保健品中含有的维生素e是可以长期服用的,但是老人们如果大剂量的服用的话,会对人体的生殖器官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引发疾病。保健品中的维生素c长期服用的话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如果突然不吃保健品会引发人体的败血症。

所以我们应该劝说老人家少吃保健品,如果想要让自己身体健康的话,应该更加注重平时的锻炼与饮食。

老人经常吃补品,身体受得了吗?

天吃药,总也治不好。这时候有人说能治好,治疗过程还简单,没痛苦,老年人就会抱着侥幸心理试一试,可能是巧合,更多七旬老人天天吃保健品的是心理作用,吃了保健品或是用了保健产品,感觉还真的好多了。对三高的中老年朋友,如再补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他需要的是降。身体健康指标正常的中老年朋友,在食补上应坚持以下两点,一是注重补钙。豆腐,黄豆,鸡蛋,纯牛奶,是高钙食物。

使得腿发酸,膝盖疼痛,日常的生活开始有点力不从心,根据个人的经验,这几年来七旬老人天天吃保健品我坚持吃氨糖软骨素,自己感觉效果很好,膝盖基本上没有什么疼痛,所以说我认为氨糖是老年人一定要吃的补品。个人觉得现在的生活水平已经很好了,基本上饮食营养都是过剩的,只要是没有病痛身心基本健康的中老人,我建议保持健康的作息时间和良好的心态,同时只要坚持适度的运动就可以了。

中老年人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很健康,有的老弱病残,要因人使补,不可千篇一律,究竟吃什么补品好呢,食补就是最好的补品,平衡膳食,均衡营养,如若体虚可酌吃些阿胶浆糕之类或蜂王浆参茸任何人吃补品都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来决定,不是看着别人吃啥自己也吃啥,甚至认为越贵越好。只要饮食合理,不偏食,身体器官功能正常不必刻意吃什么补品。没听说哪位长寿的人是靠吃补品吃的。

果胶及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等营养。五因为中老年人蛋白质,钙,铁,锌和维生素D的合成能力降低,因此注意根据自身体状况补充。比如牛奶,鸡蛋,鱼虾,瘦肉,磨茹类,黑木耳。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离鸢叙詓(2022-06-29 13:39:46)回复取消回复

    ,不是看着别人吃啥自己也吃啥,甚至认为越贵越好。只要饮食合理,不偏食,身体器官功能正常不必刻意吃什么补品。没听说哪位长寿的人是靠吃补品吃的。果胶及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等营养

  • 森槿织谜(2022-06-29 12:54:09)回复取消回复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影响着精细视觉,一般鼓励多吃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蔬菜水果对抗视疲劳和蓝光伤害。单纯以叶黄素来统计,菠菜、鱼、甘蓝、开心果还有鸡蛋算是含量比较丰富的,一个鸡蛋大约有0.14毫克叶黄素,最

  • 弦久鹿岛(2022-06-29 17:22:30)回复取消回复

    们一条“水库养鱼发财路”,因收到前期利息而被“鼓舞”的老人们先后“或借款、或投资”,交给了他3万至200万不等的金额,然而从当年1月起,“返利”彻底消失,姜国梁的电话再也打不通了。15、家住湖南益阳赫山区的杨奶奶省吃俭用一辈子,才攒下了将近16万元的养老钱。可2016年有一天,她在家中接到

  • 绿邪性许(2022-06-29 06:59:07)回复取消回复

    的风险和收益。所以我不太建议大家买多个复合型的产品,补充剂约简单越好,食物越多样越好。和大家在平时吃药的时候也是一个道理,少选择复方的,以免不同的来源的药物叠加造成剂量的过量。3. 长辈们为什么买保健品?身体需求我奶奶解释说她并不是必须要

  • 拥嬉莺时(2022-06-29 14:03:44)回复取消回复

    证”超过10%的,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一叶蔽目。老人有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去买,征婚要通过自己信得过的亲友和正规的婚介所去征,谋求工作要到正规的中介所去找,出版书籍要到正规的出版社去洽谈。《真实案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