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欧冠足球 > 正文

欧冠足球

古代哪一位诗人交友广泛(古代名人交友)

hacker2022-06-14 01:55:32欧冠足球57
本文目录一览:1、中国古代哪一位文人最多情,谈的对象最多?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古代哪一位文人最多情,谈的对象最多?

古时候三妻四妾的很正常,读过金瓶梅的人都知道,西门庆因为家财万贯,所以身边的妻妾也很多。但是西门庆毕竟只是小说中的任务,并非古人。

我感觉古代对象最多的,应该是唐朝的大诗人,家喻户晓的诗仙李白吧。

第一,李白爱喝酒,可以说是嗜酒如命了。这点到现在也是,情感受挫折最好的泄气方法可能就只有喝酒吧。喝酒能让人忘记烦恼。可见当时李白的感情生活可能不太顺利。

李白这个人一共有四段婚姻,第一段婚姻是进入了许家,许氏是一个贤惠的女人,但是李白不羁于小小的家庭,要出去浪,要出去游山玩水,便走了。

第二段婚姻,是到东山后遇到了刘氏,但是刘氏常常因为嫌李白穷而吵架,希望让他发财升官,所以这样的关系很快就破裂了。

第三段婚姻,李白看上了邻居家的女子 因为她的美色,就把她纳为妾。

最后一段婚姻是宗楚客的孙女最后几经波折,一起安享晚年了。

在古时候,三妻四妾可能已经没有什么稀奇的了,李白有些不一样,主要是为了自由的云游四方。

那是古人的理解,要知道那时候的女人地位是比较低下的,男人的三妻四妾常常为了争宠而争风吃醋,各种勾心角斗成为了家常便饭,堪称后宫剧。

可是以现在的时代看来,这些都是很荒谬的事情,现在的人看来,只要珍惜眼前的人,不就行了嘛。

古人交友的典范有哪些

古人荀巨伯交友故事

义字当头,方为男人本色。重温《命典》【作者(明)高濂】一书,在其“高子交友论”中,读得这样一则故事:

荀巨伯远方有个朋友病重,他去看望他。当时正遇上胡贼进攻这个地方。于是,荀巨伯病中的友人对荀巨伯说:“我已是快死的人了,你回去吧!”巨伯说:“我特意从远方赶来探望你,如今你有难我即离你而去,巨伯岂能做出如此之想呢?”顷刻,胡贼很快就攻到巨伯的友人住地了。到来的胡贼对巨伯说:“大军到这里来,发现这地方的人都走光了。你是什么人,竟还独自呆在这里呢?”巨伯回答说:“友人有病在身,我不忍弃他而去。现在我宁愿用自己的身体来换取我友人的性命。”胡贼听了巨伯这样一说,感到很是惊异。稍一会,胡贼首领把他的所有同伴聚来,说:“我辈无义之人,反而侵入了有义之国。”于是,偃旗息鼓,退回到他们自己的国家去了。这样一来,巨伯的友人所在的这个地方就得到了保全。

唐末有个王贞白,他曾将自己写的讽刺诗《御沟》(皇家下水道叫御沟),送给贯休看。诗曰:一派御沟水,绿槐相阴青。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

贯休是个和尚,诗写的棒,画画的好;诗画具佳。但为人坦诚直率。指着诗说:“你这诗虽好,但不完美,要改一字,诗才有‘味’出来”。 王贞白一听,疑或贯休傲慢?本来嘛是想听你夸几句的,让我先得意一下,而这和尚开口就说,要改字’!多自得的诗啊,还改字?脑子发热,心里发堵,一甩袖子就走人啦。

可贯休和尚想的是,这王贞白是个人才,心胸必然很宽。刚才,只是一时冲动才走的;且才思敏捷,他琢磨过味来就会回来的。就把他想改的字,先写在左手心里。果不其然,功夫不大王贞白回来了,一进门大声喊到:“此中涵帝泽”。贯休举开左手掌心:“你看,正是‘中’字”。两人开怀大笑不止。只因皇家下水道里有皇帝的尿及其它。因此俩人成了谈诗论文的好朋友。

白居易是唐代大诗人,刚漂在长安时,只有十五六岁,没有甚么名气。当他曾进见主管创作的大官顾况,顾初见问:“你叫白居易吗?”“是”堂下站着白净净的小青年恭恭敬敬答应,顾况开玩笑说:“现下长安米正贵呢,想‘久’居,可不‘易’啊”。一边接过白居易呈上来的诗稿翻看,当读到《赋得古原送别》一诗时,神情变的肃穆看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时忍不住击案赞叹:“能做出这样好的诗,来长安居住有甚么难呢。”

从此这首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赋得古原送别》五言小诗就成了白居易的敲门砖兼代表作,就像流行歌曲不径而走,满长安大街百姓间传来传去的一时轰动京城。因此,白居易的‘居’成了市民户型,生活也较‘易’了,白行简本人也在文坛初次有了不大不小的名气

唐朝诗人那么多,有哪些著名诗人是好朋友?

唐朝的唐诗被称之为我国中国古代文化的最巅峰,也正是数不胜数的唐朝诗人为我国留下璀璨夺目耀眼的唐诗,到至今仍保留着5万多首唐诗,唐朝诗人可谓是人才辈出,那有哪些著名的唐朝诗人是好朋友呢?

一.白居易与元稹

这两位真的是当时有名的好基友,白居易与元稹被后人尊称为“元白”。白居易的一首《赠元稹》,讲述了他与友人元稹之间真挚的情谊,诗中也高度赞美了元稹的为人及表达了白居易对元稹的深深的欣赏与喜爱。一句“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淋漓尽致的表现二人的心心相通,而元稹也在一首《酬乐天频梦微之》中写下了“我今因病昏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由此表达了对白居易的深厚情谊,可见友谊之深,是非常好的朋友。

二.李白与杜甫

据说李白在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途中于四川与杜甫相遇,被称之为一次太阳与月亮之间美好的相遇,杜甫曾用是十余首诗写下了这场美丽的邂逅。一首《赠李白》可谓是深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杜甫渴望与友人李白一起去环游天下,远走高飞。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中,杜甫和李白已是铁哥们。李白虽然写给杜甫的诗很少,但每一首都是情谊深深的,一首《鲁郡东石门送杜甫》深深的表达了李白对杜甫的恋恋不舍之情之深。可见这二人的深厚情谊。

三.柳宗元与刘禹锡

在柳宗元去柳州,刘禹锡去连州时,二人一路一路相伴,一起喝酒作诗,互相勉励,成为彼此最好的知己。一首《鲁郡东石门送杜甫》正是在刘禹锡两眼湿润润,伤感之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柳宗元的难舍难分,不舍之情。二人的深厚情谊更是令后人读之不忍泪下,久久羡慕与回味这二人间的珍贵友情。

古代诗人资料

1、诗仙-李白

李白(701 年-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 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 年病逝,享年 61 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2、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 1400 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 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3、诗王-白居易

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 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4、诗鬼-李贺

李贺(约公元 791 年-约 817 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 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 岁英年早逝。

5、诗骨-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 661~公元 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

其存诗共 100 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 38 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 首和《登幽州台歌》。

6、诗狂-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

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 19 首。

7、诗囚-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

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 500 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8、杜牧

杜牧(公元 803-约 852 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我国古代诗人有哪些?

1、李商隐(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诗人,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

李商隐的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

2、温庭筠(812年-870年),男,又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世称温助教、温方城。晚唐著名诗人、花间派词人。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

温庭筠的词表达细腻,造语清新,善于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细密婉约,情意悠远,主要描写女性的生活与心理,文字华艳,工于雕琢,词藻富香泽浓烈的脂粉气和富贵气。名作有《梦江南》。

3、卢照邻(约636-约695)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人,初唐诗人。

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

4、王昌龄(698年-756年),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和高适、王之涣齐名,因其善写场面雄阔的边塞诗,而有“诗家天子”(或作“诗家夫子”)、 “七绝圣手”、“开天圣手”、“诗天子”的美誉。世称“王江宁”。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著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5、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统称“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在所有古代诗人中,有哪些诗人之间的友谊让人羡慕?

王维与孟浩然的友情,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第一,两人被合称“王孟”,并称王孟诗派

王维和孟浩然都是山水田园诗人。两人诗作主攻山水田园题材,写作风格非常相似,自是有很多交集与切磋探讨的机会,萌生深厚友谊也是必然。古书有多处记载,两人关系“甚笃”。

第二,两人之间的差距,没有成为友情的羁绊

1,成就上的差距。虽孟浩然是唐朝山水诗的创始者,但后来者居上,孟浩然承认自己不及王维诗作的诗意高远。

2,年龄上的差距。王维生于701年,孟浩然生于689年,两人相差12岁。开元十六年的728年,已39岁的孟浩然再次科举不中,这一年王维为其在郢州亭子里画像,名浩然亭,又称孟亭,两人从此为忘年之交。

3,仕途上的差异。王维的一生基本是官途顺畅,除做了一段“伪官”,自认人生污点外,其余顺风顺水,一帆通畅。孟浩然的仕途则是命运多舛,一生坎坷。40岁进士不第,直到48岁在好友张九龄的帮助下才为官,但不足一年,就辞官回家。

4,家境上的差异。王维自幼家境殷实,后为官,自有足够的财力支撑他游历山水,修养身心,孟浩然则不同,生于不太富裕的书香门第之家,后因他为官之路百般艰难,一生都是生活拮据,捉襟见肘。

5,两人之间所有的差距都没有阻碍彼此间友情。王孟都是心胸开阔之人,自是不会蝇营狗苟,生出羡慕嫉妒恨的小人之心。

第三,两人互赠诗作,互慕才华,一生挚友

1,孟浩然曾写有《留别王侍御维/ 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尽管此诗被后人解读有“酸醋”之意,但事实两人的关系依旧友好。

2,开元十六年的728年,王维为孟浩然在郢州亭子里画像,名 “浩然亭”,晚辈后人觉得这样称呼有不尊之嫌,故改称“孟亭”。

3,开元二十九年的741年,孟浩然不遵医嘱,与王昌龄相聚饮酒食鲜而亡。王维襄阳探友,才知浩然已逝,痛哭失声,悲伤欲绝,后做诗《哭孟浩然》:“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王维哭诉:江山依旧,但却无处再寻孟浩然。

以上归之,王维与孟浩然的友情的确相当深厚,尽管有着种种差距,但两人惺惺相惜,肝胆相照,成就了一段千年传颂的佳话。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礼忱苍阶(2022-06-14 12:27:35)回复取消回复

    的美誉。世称“王江宁”。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

  • 慵吋美咩(2022-06-14 07:31:43)回复取消回复

    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4、王昌龄(698年-756年),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