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分类三 > 正文

分类三

存款保险制度国外研究(国外有存款保险制度吗)

hacker2022-06-11 08:51:23分类三49
本文目录一览:1、中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在国外叫存款保险制度吗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在国外叫存款保险制度吗

1.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能有效地调节基础货币投放,在国外,由于金融创新很活跃,仅仅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基础货币投放,而在存款保险制度国外研究我国金融创新不发达的现阶段,却能很好地控制基础货币投放。

2.国外企业主要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方式所占比重较小。当社会融资总量中很大部分不是通过存款类金融机构实现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就只能局限于存款类金融机构所发放的贷款,范围大大缩小因而政策效果大打折扣。而在我国现阶段,间接融资所占比重较大,因此,通过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银行货币投放,能有效地控制信贷规模。

许多国家的央行,如美国、加拿大、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都降低或取消了法定准备金率,零准备金率正成为一种趋势。

以美国为例,按美联储规定的2011年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标准,对交易账户分为三个等级,1070万美元以下部分(包括1070万美元)的准备金率为0,1070万美元至5880万美元部分(包括5880万美元)的准备金率为3%,5880万美元以上部分的准备金率为10%;对非个人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为0;

对欧洲美元借款,准备金率为0。以上数据显示,国外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远远低于中国,更重要的是,西方国家很少使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

扩展阅读存款保险制度国外研究:【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各国存款保险制度

真正意义上的存款保险制度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当时为了挽救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已濒临崩溃的银行体系,美国国会在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作为一家为银行存款保险的政府机构于1934年成立并开始实行存款保险,以避免挤兑,保障银行体系的稳定。目前,运作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是193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形势和金融制度、金融创新等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美国存款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尤其是在金融监管检查和金融风险控制和预警方面,FDIC作了大量成效显著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从而确立了FDIC在美国金融监管中的“三巨头”之一的地位,存款保险制度成为美国金融体系及金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货币主义的领袖人物弗里德曼(Friedman M.)对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给予了高度评价:“对银行存款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制度是1933年以来美国货币领域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20 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金融业日益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金融风险明显上升,绝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在本国金融体系中引入存款保险制度,台湾、印度、哥伦比亚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理论是把存款保险分为隐性(implicit)存款保险和显性(explicit)存款保险两种。

1、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则多见于发展中国家或者国有银行占主导的银行体系中,指国家没有对存款保险做出制度安排,但在银行倒闭时,政府会采取某种形式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因而形成了公众对存款保护的预期。

2、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对存款保险的要素机构设置以及有问题机构的处置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优势在于:

1)明确银行倒闭时存款人的赔付额度,稳定存款人的信心。

2)建立专业化机构,以明确的方式迅速、有效地处置有问题银行,节约处置成本。

3)事先进行基金积累,以用于赔付存款人和处置银行。

4)增强银行体系的市场约束,明确银行倒闭时各方责任。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现状

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分析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分析本文已作为国际经济学作业上交至导师处作者地址: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4级经济学类邮编:450001摘要纵观存款保险制度国外研究我国保险业20多年的发展,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取得存款保险制度国外研究了很大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加入WTO后,中国保险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就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分析,同时提出加入WTO后应采取的对策。关键词:保险业现状发展趋势挑战潜力对策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取得存款保险制度国外研究了一系列成果。一个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外资保险公司争相入市,多家保险公司竟争发展的保险市场新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保险业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中国保险业在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业务快速发展。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的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3年保费总收入达到38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1%,相当于1999年的2.8倍;保险业总资产达到9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41.5%;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8739亿元,比上年增长51.4%。2003年保险密度为287.44元(即每个公民的平均保费),保险深度为3.33%,中国保险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2、市场体系逐步健全。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保险公司61家,其中中资保险公司24家,外资保险公司37家。按业务性质分,财产保险公司25家,人身保险公司30家,再保险公司5家,政策性保险公司1家。此外还有6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专业保险中介机构705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507家,保险经纪公司115家,保险公估公司83家,保险从业人员达到150万人。3、体制改革进展顺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等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部分股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吸收外资和民营资本参股,股权结构得到优化,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分别设立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把保险资金实行了专业化管理和集中统一运用。在探索保险资金管理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4、法律法规初步完善。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保险业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阶段。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中国保监会积极清理了与世贸组织规则不符的法律法规和规章。2002年颁布实施了新的保险法,与此同时中国保监会依据新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先后制定、修改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和制度。一个适合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逐步形成。5、保险监管逐步与国际接轨。偿付能力监管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颁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建立了偿付能力预警指标体系,符合中国国情的偿付能力监督制度框架初步建立。与此同时,实施了《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监管指标》、《财产保险公司分险种监管报表》以及《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等一系列监管规章。加强了保险业监管的制度建设。(二)与发达国家相比,存款保险制度国外研究我国的保险业就以下几个方面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1、从保险业发展的规模上看,存款保险制度国外研究我国保险公司的数量、保费总收入和资产总量都相对很少。规模是行业和企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从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应该看到,我国保险业还处在起步阶段。2、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上看,我国在这两方面都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保险深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年保费收入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目前,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10%左右。而我国2000年的保险深度为1.8%。保险密度指标是指人均保费。发达国家已达2000---3000美元,日本高达4600美元。而我国人均保费只有127.7元,约15美元,美国1600美元,人均保费是中国的107倍,日本是中国的307倍。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是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3、从我国民众对保险业认识的程度上看,保险观念还较差。人们对保险在稳定社会经济,维护个人切身利益上的作用认识不够。主动买保险的个人寥寥无几,整个保险业,特别是人身保险是个买方市场,迫使百万保险推销大军四处奔波,推销保险产品。保险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必须让人们从切身利益上认识其作用。(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20多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预计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保险业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1.保险市场体系化。从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特别是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以来的情况来看,建设和完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个体系完整、门类齐全、法规健全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正在建立。2.经营业务专业化。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年也会成立专营诸如火险或机动车险业务的专营保险公司。3.市场竞争有序化。从1997年开始,人民银行从整顿代理人入手调整了航意险、机动车险的退费、手续费,大力整顿保险市场,许多违规行为被制止,中国保监会成立后,进一步强调要逐渐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机构和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取得显著成效。4.保险产品品格化。在逐渐成熟的市场里,产品要占领市场只能靠品牌+价格+服务,这就是品格化。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5.保险制度创新化。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的保险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业务管理、组织机构、电子技术、服务内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通过上述内容的创新,促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6.经营管理集约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保险公司都已意识到原来只注重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弊端,而纷纷寻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内涵式集约化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7.行业发展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中资保险公司也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与国际保险(再保险)市场的技术合作和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保险业务。8.从业人员专业化。在国内外同行竞争的背景下,客观上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业保险公司将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适应国内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核保师、核赔师、精算师、专业人才,更要培养精通国际保险惯例、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外向型的人才。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自身又存在巨大的潜力加入WTO后,中国保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中国保险业自身又存在巨大的潜力。(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1、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加强了保险市场竞争程度,导致保险企业保费利润率的迅速下滑。2、造成一部分保费外流。尽管1995年实施的《保险法》第102条规定了“保险公司需要办理再保险分出业务的,应当优先向中国境地内的保险公司办理”,但实际操作时,难度比较大。目前保险监管部门要求外资保险公司自留保费不低于30%,加上法定分保20%部分,仍有50%的保费可以由外资历保险公司安排再保险。3、与国内保险公司争夺一定的市场份额。外资保险公司客观上有着资金实力雄厚,管理先进,技术服务水平较高的优势,目前尽管在业务经营范围上还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发展势头还是比较好的。从全国的市场结构看,外资保险公司所占比重年还不到百分之一,但在开放区域内的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已接近10%,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4、外资保险公司由于在待遇方面有着比国内保险公司优厚的条件,会造成国内保险企业一部分优秀人才流失。(二)从影响保险业的发展的诸因素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存在巨大的潜力1、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的不断降低,保险品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消费品必然会逐步伴随收入的增加而日益提高。2、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保险业必将随着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不断增加。在当代世界经济活动中,保险业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保险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日益增加。保险机构应充分认识到我国保险业存在的巨大市场潜力和生存空间,实现保险业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化。3、在我国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转型时期,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范围呈日趋增长和扩大的趋势。各种意外事故屡屡发生,天灾人祸不期而至,这就为拓展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为保险人员推销保险,开拓业务活动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为保险业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三、中国加入WTO后保险业的对策面对中国保险业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及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我们应考虑以下对策:(一)加快对内开放保险市场的步伐,提高民族保险业的竞争力现阶段我国保险市场有两大特征,一是封闭,二是垄断。针对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加快对国内保险市场开放的步伐,尽快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的保险机制,打破封闭垄断的市场格局,放开内资保险市场,大胆的让现有保险公司都加入竞争行列,实现保险市场的充分有序竞争,并充分发展。(二)国家对保险业应实行低税政策,进一步壮大民族保险业实力。我国现行的保险公司税收标准是按照保费收入每年上缴8%的营业税、33%的所得税和15%的调节税。我国财政对保险公司实行揽底课税,一定程度上影响保险公司责任准备金的积累,从而影响保险偿付能力的提高。此外,政策给予外资保险公司超过国民待遇的某些政策,也会使中外保险公司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以上都需要国家从政策上予以探讨研究。(三)改革我国国内资保险公司的保险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尽快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保险业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现在内资保险公司在人事、财务等的管理上基本是旧的管理体制。由于体制僵化、待遇低,人才的使用,员工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还不能与外资公司相比。因此要通过改革,克服内资保险体制上的种种弊端,引进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使内资公司尽快提高企业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要尽快健全和发展有利于内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拓宽国内保险业经营渠道,壮大内资公司资本实力,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内资保险公司改革的同时,使之在公司结构和保险业务运作上尽快的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竞争。(四)在竞争日益国际化的保险市场上,我国保险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全新的保险经营理念。要真正培育出具有雄厚实力和国家知名度的民族保险公司,内资保险公司必须转变经营观念,树立效益成本的经营思想,建立适应未来保险市场的内控机制,特别对承保质量、管理效率、防范风险能力、规范操作的程序等,都要实行严格管理。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苦练内功,提高风险管理及技术水平。要转变单一的经营模式为多种形式的营销模式,以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探索多种形式的营销手段。要学习和借鉴国外保险公司的办惯例,侧重培育中介机构和利用中介机构展业。以提高保险服务质量为手段,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此外,国家应从政策上对民族保险公司进行扶持,在来源配置上实行倾斜政策,增强其综合实力。(五)积极开展保险科技创新活动,全面快速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保险技术创新是就保险业的业务经营上,所进行的种种富于开拓性、创造性的变革。主要包括险种创新、营销方式创新、服务项目创新等多方面。保险技术创新有利于缩小民族保险业与国际保险市场的差距,带动保险业迅速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保险需求,使我们在未来的保险市场中居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目前,就险种创新而言,我们要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医疗保险等险种,全力开拓新险种。如分红保险、变额保险、单一疾病和特定疾病保险。其次,就营销方式而言,可以学习借鉴外国保险业的经营经验,结合我们自身情况,大力发展新的营销手段和方式,尽早为开展网络保险做好铺垫。将发展网上保险作为21世纪的战略举措,为占领网上市场做好积极铺垫。(六)加快培育高素质的人才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民族保险业除了要注意筑巢引凤,通过尊重、优待政策来吸引人才外,更需要全方位加快现有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与此同时,要注意培育企业文化的氛围,创造和谐宽松、团结向上的环境,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防止人才流失。(七)完善保险法规,强化市场监督保证保险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做到监督的全程化、动态化、持续化。同时,要加快制定入前后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修改和完善《保险法》,对内外保险公司应实行统一监督,在监督目标、指标、手段上应避免双重标准,切实有发挥国家保险监督的职能作用。参考文献:1.乔桂明:《中国保险业发展战略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2-012.3.魏华林、俞自由、郭杨: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及其监管。《保险研究》,1998(7)、(8)、(9)作者地址: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4级经济学类邮编:450001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存款保险制度国际比较研究

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制度、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安排一起,被世界公认为金融安全的三道重要防线。

国外的实践证明,存款保险制度自其创立以来已经经历了多次金融危机的考验,在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最近,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国际存款保险协会在总结各国经验的基础上,联合发布了《有效存款保险制度核心原则》,包含18条原则,再次强调了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安全网组成部分的重要作用。

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试图建立这一有效的安全保障制度,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步履艰难,其阻力究竟在哪里?如何加快这一进程?日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这些问题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魏加宁进行了独家专访。

中国经济时报:能否介绍一下存款保险制度是如何发展的?中国的存保制度发展历程又如何?

魏加宁: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国家级的存保制度起源于美国,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催生了美国的联邦存保制度。有数据显示,到2006年6月,全世界共有9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这一制度。

中国对存保制度的讨论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首次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保障社会公众利益。

1997年,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又提出要研究和筹建全国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机构。

2004年以后,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存保制度的建设与推进工作也明显加快,工作重心从理论研究、模式比较逐步转向制度设计阶段。

2007年,在第3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到了要建立存保制度。

2008年3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存保制度。

中国经济时报:存保制度讨论了十多年,但推行起来却似乎十分困难,您认为操作的难点在哪里?

魏加宁:一个是认识上有分歧,再就是利益上的掣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识上的分歧已不是主要障碍了,而部门之间的协调到去年似乎也已经完成,相关各方已基本达成共识,决定要加快存保制度建设。然而国际金融危机一来,有些人似乎又犹豫起来。

中国经济时报:存保制度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有什么作用?

魏加宁:其实,金融危机恰恰说明了建立存保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爆发了银行危机,5年内共有9000多家银行倒闭。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马上就推出《银行法》,建立存保制度,很快就把银行倒闭风潮给稳定住了。

而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2008年1月25日至2009年3月19日,美国共有42家银行倒闭,但是没有发生大的挤提现象。可以说,如果没有联邦存款保险制度做后盾的话,美国此次的金融危机恐怕还会更加严重。

存保制度不仅有力地防范了金融风险的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金融恐慌和社会不稳定。所以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或加固存保制度。

中国经济时报:除此之外,您觉得存款保险制度还有哪些现实意义?

魏加宁:目前银行信贷增长很快,但中小企业却依然嗷嗷待哺。要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大力发展与中小企业“门当户对”的中小银行,而发展中小银行就需要有存款保险制度来保障。如果没有这个制度做保障,中小银行就很难发展起来,与大型国有银行之间就会存在着不公平的竞争,因为后者靠的是国家信用。

中国经济时报:您曾经认为我们错过了建立存保制度的最佳时机。而现在全球都在经历金融危机,不确定因素很多,这时候建立存保制度时机合适吗?

魏加宁:确实,我们已经错过了2005年至2008年上半年这段最佳时机,当时中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银行经营状况向好,不良资产大幅度降低,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若在当时建立存保制度可能会容易得多,成本也更低。

但是,现在虽然不是最佳时机,但也还不是最差的时机。而且,现在正是货币投放的时候,与其毫无目的开闸放水,不如像厉以宁说的那样,“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认为,应当趁这个机会把存保制度建立起来,当然这个制度建立之初,肯定需要中央银行和中央政府有一些投入。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存保制度最好是赶在银行出现倒闭之前建立起来。应对危机首先是要避免出现最坏的情况,必须尽早建立健全金融安全网和社会安全网。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世界各国存款保险制度比较

世界各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及评价 什么是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一种金融保障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国外研究,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存款保险制度国外研究,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目录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发展现状 二、存款保险制度国际比较 三、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四、结语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发展现状 各国的存款保护方式分通常为两类: (1)、隐性存款保险制度 (2)、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Kunt. Kane and Laeven(2005)指出,在纾缓大型银行危机时,世界各国都存在事实上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implicit deposit insurance scheme。) UIrich Klueh(2005)指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区别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主要基于三个特质一是存款人赔付的正式立法:二是额外工具规则的存在,如风险调整保费制度等三是不对称信息的政府救助政策被削弱。 存款保险制度的历程 真正意义上的存款保险制度诞生于美国。1 933年6月.为应对经济危机以及银行破产风潮,美国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法》明确建立了全国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次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开业.正式开始为参保银行提供存款保险服务。 此后,世界各国也开始建立自身的存款保险制度。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采用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明显的快速增长。1995年,全世界有49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了存款保险制度.至2003年.已经有87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了存款保险制度,总数几乎上涨了80%。根据世界存款保险协会(IADl)的统计截至201 1年3月31日,全世界共有111个国家和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痛言怀桔(2022-06-11 18:01:27)回复取消回复

    人事、财务等的管理上基本是旧的管理体制。由于体制僵化、待遇低,人才的使用,员工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还不能与外资公司相比。因此要通过改革,克服内资保险体制上的种种弊端,引进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使内资公司尽快提高企业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要尽快健全和发展有

  • 嘻友摘风(2022-06-11 12:28:10)回复取消回复

    施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形势和金融制度、金融创新等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美国存款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尤其是在金融监管检查和金融风险控制和预警方面,FD

  • 性许闻呓(2022-06-11 09:28:36)回复取消回复

    8年上半年这段最佳时机,当时中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银行经营状况向好,不良资产大幅度降低,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若在当时建立存保制度可能会容易得多,成本也更低。但是,现在虽然不是最佳时机,但也还不是最差的时机。而且,现在正是货币投放的时候,与其毫无目的开闸放水,不如像厉以宁说的那样,“

  • 澄萌寄晴(2022-06-11 17:57:43)回复取消回复

    倒闭,但是没有发生大的挤提现象。可以说,如果没有联邦存款保险制度做后盾的话,美国此次的金融危机恐怕还会更加严重。存保制度不仅有力地防范了金融风险的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金融恐慌和社会不稳定。所以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或加固存保制度。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