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医药在健康养老中发挥作用(中药与健康养生)
本文目录一览:
- 1、综观世界传统医药,为什么只有中医药在健康领域至今还发挥重要作用?
- 2、如何促进健康养老?
- 3、"十三五"期间"老有所养"将如何实施?
- 4、通过中医药学基础,中医药在现代医养健康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
- 5、如何促进中草药产业的发展?
- 6、如何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综观世界传统医药,为什么只有中医药在健康领域至今还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历史没有断绝让中医药在健康养老中发挥作用,中华文化传承没有断绝。中医上升到哲学角度,中医和中华文化是一脉相承让中医药在健康养老中发挥作用的,接触中华文化必不可少接触和让中医药在健康养老中发挥作用了解中医。再一个实践是检验真理让中医药在健康养老中发挥作用的唯一标准
如何促进健康养老?
1、舒心养老,注意健康和饮食
辛辛苦苦了大半辈子,老了,应该着眼于放松和舒心,在养老方式选择上,仍应以居家养老为主,毕竟在熟悉的环境、和谐的关系里面生活,会令人感到愉快。如果换到新环境,面对模式的老人,难免会感到孤独和不安。
在生活方面,首要的是注意身体健康。平时有空的时候做适量运动,身体不是很佳的也要多走动,毕竟运动是治疗一切伤病的良药。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慢跑、打太极拳、广场舞等,以舒缓为主,不宜过于激烈,以免造成身体受伤和其他风险。
其次要保证心理健康。老了就不要纠结于名利、钱财、关系,在社会交往和家庭关系中应以平淡心态看待,少执着、少争辩,保持心情舒畅。多读书写作,保持内心安定;多参加和朋友或其他老年人聊天、下棋等活动,让精神充盈。
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食物为主,少吃过荤或刺激性食物,另外宜戒烟戒酒,杜绝熬夜等不良习惯,维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

2、快乐养老,预留一部分积蓄
常言道:“久病无孝子,久贫无贤妻”话虽然刺耳,但反映了社会无情的现实。在即将进入老年的时候,一定要预留一定的积蓄,以防不时所需。
社会压力大,儿女都很忙,他们要为生活和家庭奔波,也许没多少时间照顾老人,作为老人应给予充分的理解。所以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自己完成,能不给他们麻烦的尽量不麻烦他们。
有一定的储蓄,可以偶尔和老伴出去旅行,领略祖国山川大海的美景;或请个保姆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让生活过得从容。在生活出现意外的时候,有一定的资金保障,能从容应对。
至于投资方面,不宜强求,应以银行储蓄或养老基金为主,毕竟现在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段较多,一不注意容易上当受骗。

3、积极养老,发挥余热老有所为
老年人只是一个年龄的划分,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所以不宜过于悲观和颓废。
从目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来看,从退休开始,有接近20年的时光,应该在积极乐观中度过。
国家提倡老年人发挥余热,多为社会做贡献,故此老年人退休后应多利用自己的经验为国家服务,这不仅能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而且能培养老年人自立、自尊、自强和自爱。
"十三五"期间"老有所养"将如何实施?
规划提出了健康老龄化概念。其实,在去年10月底公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这一概念就已提出,今年2月底公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健康老龄化理念再次被提及。
此次规划正式定义了健康老龄化概念,即健康老龄化是指从生命全过程的角度,从生命早期开始,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干预,营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的社会支持和生活环境,以延长健康预期寿命,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功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具体内容:
防治中国老年人不断出现的慢性病及其由此引发的失能化,是制定该规划的出发点。统计显示,中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已达近1.5亿人,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人。而老年医护等机构数量有限且地区分布不均,失智照护、安宁疗护等机构严重缺乏,从事老年健康服务的人员数量不足,老年健康保障政策效率不高等,同样是规划出台的重要原因。
9项工作促健康老龄化
规划提出了9项任务,包括推进老年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加强老年健康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健全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服务,推动老年健康产业发展,推进适老健康支持环境建设,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据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公共卫生与风险管理研究室主任郝晓宁介绍,这9项重点任务是从老年健康的刚性需求出发,有利于提供预防保健、疾病救治、康复护理、医养结合和临终关怀等连续整合型健康服务,让更多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
规划指出,要提高老年医疗服务质量和可及性,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老年人医疗、康复、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到2020年,医疗机构普遍建立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规划还提出将研究出台老年人健康分级标准。
郝晓宁表示,规划的出台将推动形成有序衔接、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的健康评价体系。
推动独具特色的传统中医药为老年人健康服务是规划的又一亮点。规划指出,要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推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开展老年病防治和康复护理。
专家表示,传统中医药副作用低,且近年来中医药研发创新成果不断,对维护老年人健康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此外,规划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支撑健康养老发展,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促进智慧医疗行业,如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等医疗器械的发展,同时助推未来的医疗器械市场回归到服务以及技术上来。
通过中医药学基础,中医药在现代医养健康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
医养微课网()是在四川省科学养生促进会指导下由四川医宗天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天启中医药研究院、成都芳香美容医学研究院、成都天康教育咨询中心、中华医宗中医药国际教育培训中心、四川省科学养生促进会培训中心、台湾中华康养产业协会、印尼仲景中医学院等八家相关科文教机构共同发起并依托互联网数字技术开发和承办的中医药数字化教育平台。
现目前主要开展“中医中药、中医药适宜技术、职业认证、技能培训、芳香疗法、社区康养”的视频教学、题库管理、试卷解答等的线上结合线下网课形式的教育培训。
如何促进中草药产业的发展?
中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药房提升现代化水平
“互联网+中医药”发展概况分析
意见提出,支持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中医专家系统等建设,开展互联网延伸医嘱等服务应用;探索和推广“智慧药房”建设,提供一体化药事服务。“互联网+中医药”还将在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养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预计到202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融合发展新模式广泛应用;到2030年,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互联网为依托、融入现代健康管理理念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形成并加快发展。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分析预测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中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万亿元,到了2015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到了12123亿元,到2016年增长至14451亿元。截止到2017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7500亿元。预计2018年中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780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04%,预计到了2022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7680亿元。
2014-2022年中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全国中医类诊所数量统计分析
2017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中医药发展的相关政策,尤其是《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开办中医诊所由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执业时长要求由5年降低至3年,对于一些祖传秘方、偏方灵方的保护也有帮助,中医类诊所数量激增。2012年中医类诊所数量仅34707家。2017年末,全国中医类诊所达到了47214家,比上年增加3886家。
2012-2017年全国中医类诊所数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逐年增加
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逐年增加,截止2017年10月,诊疗人次已经突破10亿人次。同时,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占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重也在持续增加,7年间增加了1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医类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提高,在整个医疗体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品牌中药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分析
2014-2018年Q1品牌中药收入增速始终维持在10%以上,2017年开始逐季提升,2018Q1
受流感影响收入增速大幅提高至20%以上。2014-2018年Q1品牌中药利润增速维持在10%-30%,业绩稳定。而非品牌中药2017年开始收入增速有所下降,且利润有所下滑。
2017年开始,品牌与非品牌中药净利率水平呈现分化趋势,品牌中药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14-2018年Q1中药企业营业收入及扣非净利润增长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1、政策利好为中医药行业创造有利条件
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紧接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发布了《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指出“推动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对服务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将中成药的发展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目标到202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
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做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医药特点的重大制度创新,奠定未来中医药发展基础。《“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加快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实现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并提出“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形成不少于50项药典标准和100项行业标准,实现20-30个中成药品种的药物注册以及5-10个中成药品种在欧美的药品注册;加强中医药研究的国际合作”等战略目标,为中医药产品的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017年10月8日发布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中指出,将支持中药传承和创新,建立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注册管理制度和技术评价体系,处理好中药传统优势与现代药品研发要求的关系。
2、市场需求大
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与城镇化、老龄化人口结构使得国民对医药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疾病谱的变化也造成了医药消费结构的变化,过去以各类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谱患病率逐步下降,逐步被以心脑血管类疾病、消化类疾病为代表的各类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所取代,而中成药对这些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已被不断的实践验证,因此国内对中成药的需求在未来将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加强中医药的国际贸易,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中医药的海外市场需求也会逐步上升。
3、中医药+互联网+人工智能
2017年12月,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在此期间,全国首家互联网国医馆落地乌镇,并以“中医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理念吸引了医药界的目光。
该互联网国医馆最大的亮点是其配备有广东一方制药研发的一方智能药房系统。使用该系统,医生只需要将处方信息输入电脑,智能药房系统将自动接受处方信息指令,识别所需药材,并自动测量剂量,再将中药配方颗粒按需封装,整个流程不到10分钟,大大缩减了患者的等候时间。
该智能药房不仅大大提升了医院对中药房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同时也提升了消费者对中医、中药服务体验,方便了用药,提高了患者服用中药的依从性;同时,也降低了药房药师的劳动强度,进而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用药咨询服务中去,提升了中医机构药房的现代化水平。
近年来,智能药房开始进入大中型医疗机构,在中西医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有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智能中药房系统的出现,更是解决了中医医疗机构药房需要“确保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的药效一致”、“提升配药效率”、“方便患者服用中药与提升用药依从性”等痛点和棘手的问题。
4、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
在中医药产业领域,从六大方面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从消费需求看,人们对中医药服务无论是质和量都产生了“井喷式”的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特征日益明显;从服务领域看,中医药服务正由主要提供药事服务和医疗服务向提供融药事、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于一体、全链条服务的方向发展;从服务供给看,中医药服务正从主要由政府举办向由政府和市场共同举办发展;从服务模式看,中医药服务正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发展;从服务产品来看,中医养生产品、小型保健理疗设备等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从国际形势来看,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重视开发和利用中医药,对国内发展形成倒逼态势。
未来,国家将着力推进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如何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一、更新观念 从根本上认识中医是历经几千年的实践检验而符合健康之道的独立体系,不仅是医术与健康产业,更是民族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性产业,中医作为健康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最佳结合,必将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自信而不自贱!中西医的关系应是“中本西用、中主西从、和谐包容、相反相成”。中医现代化发展应是发扬自然之道,展现生命原理,采用现代技术解决现代问题。不是用西医方法鉴定中医,而是用中医理论审查西医,包容其符合生命原理的成果,解决其违反生命原理的谬误。不是局限于寻找中医理论的物质基础,而是领悟中医理论的精蕴而践证与临床实践。不是用现代科学的思路与方法研究中医,而是用中医的方法与智慧指导与解决现代问题。不是在国际标准的前提下让中医走向世界,而是在中医标准的 规范下让世界走向中国。 二、为此,必须从源头引起高度重视,上至国家高层,下至各级主管部门,必须革新观念,从体制入手,专门立法建制,为复兴中医及中医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环境并保驾护航。中医院校的指导思想与教学实践必须彻底改革,以培养真真正正的中医人才为目标。 三、重视并整合散落在非专业领域的中医 资源,大力发掘真正具备中医素质而无资质的“民间中医”,采用合理合情宽松的政策倾斜,扩大真正具备在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并有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的中医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