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速度与频率关系(何谓地震波的速度)
本文目录一览:
地震波的频散: 群速度
图1-13 群速度与相速度的图解说明
在上述面波的介绍中,已提到波散现象。波散指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频率变化,导致波列的形状发生色散畸变。某个单频波或一个给定相位(例如一个波谷)的速度称为相速度v。波列的包络的传播则是群速度U。物理学中已经证明群速度和相速度之间有如下的关系(图1-13)。
地震勘探
式中:λ为单频波的波长。
可以看出,群速度能够大于或小于相速度,它决定于 是正值还是负值,正的 值
(或相速度随频率的升高而降低)称为正常频散,反之称速度具有反向频散。(1-76)其中的v、f、λ是在形成主波形的频率范围内的平均值。
地震的横波和纵波都是如何产生的?
横波纵波都属于地震波。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
地震波仅仅是声波吗?地震波与声波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急!!先谢谢了。
地震波不是声波地震波速度与频率关系,是能量波。
简单地震波速度与频率关系的说,声波是能量波在空气中传播的一种形式,以空气为介质。
就像水波的传递一样,此时水为介质。
地震波是能量波在地壳中的传递,地壳为介质。
但是因为声波的介质为气体,地震波的传播介质为固体。地震波就比声波复杂很多。
确切的说,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发出的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弹性波。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地球内部存在着地震波速度突变的基干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震被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