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煤炭分类第一指标(煤炭分类的指标主要包括)
本文目录一览:
煤炭指标是什么
煤炭五大常用指标:
第一个指标:水分。
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过大是,不利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
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也常用Mar表示。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份,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份”的。
第二个指标:灰分
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
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第三指标: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
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
在燃烧中,用来确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用来确定配煤的比例;同时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使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Vad)、干燥基挥发份(Vd)、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四个指标:固定碳
不同于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据水分、灰分和挥发份计算出来的。
FC A V M=100
相关公式如下:FCad=100-Mad-Aad-Vad
FCd=100-Ad-Vd
FCdaf=100-Vdaf
第五个指标:全硫St
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部分地区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指硫份较低的煤。
常用指标有:空气干燥基全硫(St,ad)、干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
中国各种煤炭分类具体国家标准是什么?
回收应该是回收率, 特征表示煤目前我国煤炭分类第一指标的粘结性和煤化程度, 计数表示固定碳含量。 简单地, 一)从成分上说目前我国煤炭分类第一指标: 1.碳:主要可燃成分,占50-95%,含碳越高,燃点越高,越容易着火。 2.氢:占2-4%,H目前我国煤炭分类第一指标的发热量很高。会占煤的一部分发热量,越大越好。 3.氧:起到助燃的作用。 4.硫:是煤中的有害成分,要避免。 5.氮:燃烧时,随着烟气一同排出,损失热量。 6.灰分:含的越少越好,是垃圾。 7.水分:对煤的燃烧有影响。含适量的水分,可以放出H,但含水太多目前我国煤炭分类第一指标了,着火难,烟气含水大。 8.磷:是占很少的,有的煤种基本不含,磷也可以燃烧放出热量。 二)要从工业分析: 1.挥发分:占15-20%,越高越好,越高发热量越高。 2.固定碳:燃烧C和CO都可提供热量。 3.灰分及溶渣:占2-5%,灰分高的煤,易熔渣和结焦。 4.水分:像上面说的。 新制定的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首先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烟煤部分按挥发分大于10~20%、大于20~28%、大于28~37%和大于37%的4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大于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大于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大于25mm或奥亚膨胀度b大于150%(对于Vdaf大于28%的烟煤,b大于220%)的煤定为特强粘结煤。这样,在烟煤部分,可分为24个单元,并用相应的数码表示。编号的十位数中,1~4代表煤的煤化程度,编号的个位数中,1~6表示煤的粘结性。在这24个单元中,再按同类煤性质基本相似,不同煤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分类原则将部分单元合并为12个类别。再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和习惯叫法,仍保留气煤、肥美、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煤的分类和用途及各种指标是什么?
回收应该是回收率,
特征表示煤的粘结性和煤化程度,
计数表示固定碳含量。
简单地,
一)从成分上说:
1.碳:主要可燃成分,占50-95%,含碳越高,燃点越高,越容易着火。
2.氢:占2-4%,H的发热量很高。会占煤的一部分发热量,越大越好。
3.氧:起到助燃的作用。
4.硫:是煤中的有害成分,要避免。
5.氮:燃烧时,随着烟气一同排出,损失热量。
6.灰分:含的越少越好,是垃圾。
7.水分:对煤的燃烧有影响。含适量的水分,可以放出H,但含水太多了,着火难,烟气含水大。
8.磷:是占很少的,有的煤种基本不含,磷也可以燃烧放出热量。
二)要从工业分析:
1.挥发分:占15-20%,越高越好,越高发热量越高。
2.固定碳:燃烧C和CO都可提供热量。
3.灰分及溶渣:占2-5%,灰分高的煤,易熔渣和结焦。
4.水分:像上面说的。
新制定的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首先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烟煤部分按挥发分大于10~20%、大于20~28%、大于28~37%和大于37%的4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大于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大于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大于25mm或奥亚膨胀度b大于150%(对于Vdaf大于28%的烟煤,b大于220%)的煤定为特强粘结煤。这样,在烟煤部分,可分为24个单元,并用相应的数码表示。编号的十位数中,1~4代表煤的煤化程度,编号的个位数中,1~6表示煤的粘结性。在这24个单元中,再按同类煤性质基本相似,不同煤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分类原则将部分单元合并为12个类别。再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和习惯叫法,仍保留气煤、肥美、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有哪些
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是什么
能源提供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是什么。有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含量,发热量,胶质层最大厚度,粘结指数,煤灰熔融性温度,哈氏可磨指数,吉氏流动度,增锅膨胀序数,焦渣特征等指标。
一、水分(M )
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 ) ,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 ) ,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通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水分的存在对煤的利用极其不利,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运输资源,而且当煤作为燃料时,煤中水分会成为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对炼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水分每增加2 % ,发热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炼精煤中水分每增加1 % ,结焦时间延长5 一10min。
二、灰分(A )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研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灰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 ?发热量降低10okcal / kg 左右。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 % ,焦炭强度下降2 % ,高炉生产能九下降3 % ,石灰石用量增加4 %。
三、挥发分(V )
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称为挥发分。挥发分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氢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它是鉴别煤炭类别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讲,随着煤炭变质程度的增加,煤炭挥发分降低。褐煤、气煤挥发分较高,瘦煤、无烟煤挥发分较低。
四、固定碳含量(FC )
固定碳含量是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残留物,它是确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标。从100减去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差值即煤的固定碳含量。根据使用的计算挥发分的基准,可以计算出干基、干燥无灰基等不同基准的固定碳含量。
五、发热量(Q )
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的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煤的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汽化热即是低位发热量。发热量国际单位为百万焦耳/千克(MJ/kg ) ,常用单位大卡斤克,换算关系为:1MJ / kg =239 . 14kcal / kg ? 1J = 0.239gcal ? 1cal= 4 . l8J 。如发热量550kcaL/ g , 5500kcal / kg=550÷239 . 14 = 23MJ/kg .为便于比较,我们在衡量煤炭时消耗时,要把实际使用的不同发热量的煤炭换算成标准煤,标准煤的发热量为29 . 27MJ/kg ( 700okcal / kg )。国内贸易常用发热量标准为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ar) ,它反映煤炭的应用效果,但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如水分等,因此Qnet,ar 不
能反映煤的真实品质。国际贸易通用发热量标准为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 Qnet,ar) ,它能较为准确的反映煤的真实品质,不受水分等外界因素影响。在同等水分、灰分等情况下,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比收到基低位发热量高1.25MJ/g ( 300kcal / kg)左右。
六、胶质层最大厚度(Y )
烟煤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所形成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是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中利用探针测出的胶质体上、F 层面差的最大值。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动力煤胶质层厚度大,容易结焦;冶炼精煤对胶质层厚度有明确要求。
七、粘结指数(G )
在规定条件下以烟煤在加热后粘结专用无烟煤的能力,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冶炼精煤的重要指标。枯结指数越高,结焦性越强。
八、煤灰熔融性温度(灰溶点)
在规定条件下得到的随加热温度而变化的煤灰熔融性变形温度(DT )、软化温度( ST )、流动温度(FT ) ,常用软化温度(ST )来表示。灰熔融性温度越高,煤灰不容易结渣。因锅炉设计不同,对灰熔融性温度要求也不一样。煤灰熔融性温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煤作为燃料和气化原料时的性能,煤灰熔融性温度低,煤灰容易结渣,增加了排渣的难度,尤其是固态排渣的锅炉和移动床的气化炉,煤灰熔融性温度要求较高。
九、哈氏可磨指数(HGI )
哈氏可磨指数是反映煤的可磨性的重要指标。煤的可磨性是指一定量的煤在消耗相同的能量下,磨碎成粉的难易程度。可磨指数赵大,煤赵容易磨碎成粉。在发电煤粉锅炉和高炉喷吹用煤,可磨指数是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十、吉氏流动度(ddpm)
煤的流动度是表征煤在干馏时形成的胶质体的粘度,是煤的塑性指标之一。流动度是研究煤的流变性和热分解力学的有效手段,又能表征煤的塑性,可以指导配煤和焦炭强度预测。吉氏流动度是以固定力矩在煤受热形成的胶质体中转动的最大转速表示的流动度指标,用每分钟转动的角度来表示。
十一、增锅膨胀序数(CSN )
增塌膨胀序数是在规定条件下以煤在增祸中加热所得焦块膨胀程序的序号表征煤的膨胀性和塑性指标.增祸膨胀序数的大小取决于煤灰熔融性、胶质体生成期间析气情况和胶质体的不透气性。
十二、焦渣特征(CRC )
煤炭热分解以后剩余物质的形状。根据不同形状分为8 个序号,其序号即为焦渣特征代号。
1.粉状。全部是粉末,没有相互粘着的颗粒。
2.粘着。用手指轻碰即为粉末或基本上是粉末,其中较大的团块轻轻一碰即成粉末。
3.弱粘性。用手指轻压即成块。
4 .不熔融粘结。用手指用力压才裂成小块,焦渣上表面无光泽,下表面稍有银白色光泽。
5 .不膨胀熔融枯结。焦渣形成扁平的块,煤粒的界限不易分清.焦渣上表面有明显的银白色金属光泽,下表面银白色光泽更明显。
6.微膨胀熔融粘结。用手指压不碎,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但焦渣表面具有较小的膨胀泡.
7.膨胀熔融粘结。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明显膨胀,但高度不超过15mm。
8.强膨胀熔融粘结。焦渣的上、下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焦渣高度大于15mm。
煤炭的分类,指标,产地
GB5751-86 中国煤炭分类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无烟煤、烟煤和褐煤的分类。
1. 有关标准及规程
GB 482-1981 煤层煤样采取方法
GB 481-1964 生产煤样采取方法
GB 475-1983 商品煤样采取方法
GB 474-1983 煤样制备方法
GB 212-1977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 476-1979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GB 5447-1985 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
GB 479-1964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
GB 5450-1985 烟煤奥亚膨胀计试验
GB 2566-1981 年轻煤的透光率测定方法
GB 213-1979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 4632-1984 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测定方法
煤炭部颁布(1979)煤炭资源勘探煤样采取规程
2. 分类参数
A. 本标准按煤的煤化程度及工艺性能进行分类。
B. 采用煤的煤化程度参数来区分无烟煤、烟煤和褐煤。
C. 无烟煤煤化程度的参数采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干燥无灰基氢含量作为指标,以此来区分无烟煤的小类。
D. 采用两个参数来确定烟煤的类别,一个是表征烟煤煤化程度的参数,另一个是表征烟煤粘结性的参数。
烟煤煤化程度的参数采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作为指标。烟煤粘结性的参数,根据粘结性的大小不同选用粘结指数、胶质层最大厚度(或奥亚膨胀度)作为指标,以此来区分烟煤中的类别。
E. 褐煤煤化程度的参数,采用透光率作为指标,用以区分褐煤和烟煤,以及褐煤中划分小类。并采用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为辅来区分烟煤和褐煤。
3. 煤类的划分和编码
A. 种类煤用两位阿拉伯数码表示。十位数系按煤的挥发分分组,无烟煤为0,烟煤为1~4,褐煤为5。个位数,无烟煤类为1~3,表示煤化程度;烟煤类为1~6,表示粘结性;褐煤类为1~2,表示煤化程度。
B. 按中国煤炭分类表和图进行编码和分类。
a. 煤炭分类总表(表1);
表1 煤炭分类总表
类别 符号 数码 分类指标
Vr(%) PM(%)
无烟煤 WY 01,02,03 ≤10.0 -
烟 煤 YM 11,12,13,14,15,16,21,22,23,24,25,26,31,32,33,34,35,36,41,42,43,44,45,46, 10.0 -
褐 煤 HM 51,52 37.0* ≤50**
*凡Vr37.0%、G≤5,再用透光率PM来区分烟煤和褐煤(在地质勘探中,Vr37.0%,在不压饼的条件下测定的焦渣特征为1~2号的煤,再用PM来区分烟煤和褐煤)。
** 凡Vr37.0%、PM50%者,为烟煤,PM30%~50%的煤,如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 大于24MJ/kg(5700cal/g),则划为长焰煤。
b. 无烟煤的分类(表2);
c. 烟煤的分类(表3);
d. 褐煤的分类(表4);
表2 无烟煤的分类
类别 符号 数码 分类指标
Vr(%) Hr*(%)
无烟煤一号 WY1 01 0~3.5 0~2.0
无烟煤二号 WY2 02 3.5~6.5 2.0~3.0
无烟煤三号 WY3 03 6.5~10.0 3.0
*在已确定无烟煤小类的生产矿、厂的日常工作、可以只按Vr分类;在地质勘探工作中,为新区确定小类或生产矿、厂和其他单位需要重新核定小类时,应同时测定Vr和Hr,按上表分小类。如两种结果有矛盾,以按Hr划小类的结果为准。
表3 烟煤的分类
类别
符号 数码 分类指标
Vr(%) G Y(mm) b**(%)
贫 煤 PM 11 10.0~20.0 ≤5
贫瘦煤 PS 12 10.0~20.0 5~20
瘦 煤 SM 13
14 10.0~20.0
10.0~20.0 20~50
50~65
焦 煤 JM 15
24
25 10.0~20.0
20.0~28.0
20.0~28.0 65*
50~65
65* ≤25.0
≤25.0 (≤150)
(≤150)
肥 煤 FM 16
26
36 10.0~20.0
20.0~28.0
28.0~37.0 (85)*
(85)*
(85)* ≤25.0
≤25.0
≤25.0 (150)(150)(220)
1/3焦煤 1/3JM 35 28.0~37.0 65* ≤25.0 (≤220)
气肥煤 QF 46 37.0 (85)* 25.0 (220)
气 煤 QM 34
43
44
45 28.0~37.0
37.0
37.0
37.0 50~65
35~50
50~65
65* ≤25.0 (≤220)
1/2中粘煤 1/2ZN 23
33 20.0~28.0
28.0~37.0 30~50
30~50
弱粘煤 RN 22
32 20.0~28.0
28.0~37.0 5~30
5~30
不粘煤 BN 21
31 20.0~28.0
28.0~37.0 ≤5
≤5
长焰煤 CY 41
42 37.0
37.0 ≤5
5~35
* 当烟煤的粘结指数测值G小于或等于85时,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r和粘结指数G来划分煤类。当粘结指数测值G大于85时,则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r和胶质层最大厚度Y,或用干燥无灰基挥发Vr和奥亚膨胀度b来划分煤类。
** 当G85时,用Y和b并列作为分类指标。当Vr≤28.0%时,b暂定为150%;Vr28.0%时,b暂定为220%。当b值和Y值矛盾时,以Y值为准来划分煤类。
分类用的煤样,如原煤灰分小于或等于10%者,不需减灰。灰分大于10%的煤样,需按GB474-83的煤样制备方法,用氯化锌重液减灰后再分类。
表4 褐煤的分类
类别 符号 数 码 分 类 指 标
PM(%)
褐煤一号 HM1 51 0~30 ——
褐煤二号 HM2 52 30~50 ≤24
* Vr37.0%、PM30~50%的煤,如恒温无灰基高位发热量 大于24MJ/kg(5700Cal/g),则划为长焰煤。
e. 中国煤炭分类简表(5);
表5 中国煤炭分类简表
类 别 符号 包括数码 分 类 指 标
Vr(%) G Y(mm) b(%) PM**(%)
(MJ/kg)
无烟煤 WY 01,02,03 ≤10.0
贫 煤 PM 11 10.0~20.0 ≤5
贫瘦煤 PS 12 10.0~20.0 5~20
瘦 煤 SM 13,14 10.0~20.0 20~65
焦 煤 JM 24
15,25 20.0~28.0
10.0~28.0 50~65
65* ≤25.0 (≤150)
肥 煤 FM 16,26,36 10.0~37.0 (85*) 25.0
1/3焦煤 1/3JM 35 28.0~37.0 65* ≤25.0 (≤220)
气肥煤 QF 46 37.0 (85)* 25.0 (220)
气 煤 QM 34
43,44,45 28.0~37.0
37.0 50~65
35 ≤25.0 (≤220)
1/2中粘煤 1/2ZN 23,33 20.0~37.0 30~50
弱粘煤 RN 22,32 20.0~37.0 5~30
不粘煤 BN 21,31 20.0~37.0 ≤5
长焰煤 CY 41,42 37.0 ≤35 50
褐 煤 HM 51
52 37.0 37.0 ≤30
30~50 ≤24
* 对G85的煤,再用Y或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他煤类。当Y25.0mm时,应划分为肥煤或气肥煤;如Y≤25.0mm,则根据其Vr的大小而划为相应的其他煤类。
按b值划分的类别有矛盾时,以Y值划分的类别为准。
** 对Vr37.0%、G≤5的煤,再以透光率PM来区分其为长焰煤或褐煤。
*** 对Vr37.0%、PM30%~50%的煤,再测 Q
第二。主要指标
前面分类指标有挥发分、奥雅膨胀度等等
还有工业分析的指标:主要有灰分、水分、硫份、挥发分、发热量、其他元素含量等。还有粒度(大小)。一般动力煤主要看发热量,炼焦主要看灰分、水分、挥发分、粘结指数等。
第三。产地
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中华民族赖以牛息繁衍、发展壮大、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要物质基础。在已发现的142种矿物中,煤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量,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煤田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居世界严煤国家之前列。中国聚煤期的地质时代由老到新主要是:早古生代的早寒武世:晚古生代的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中生代的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晚株罗世—早白垩世和新生代的第三纪。其中以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早、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四个聚煤期的聚煤作用最强。中国含煤地层遍布全国,包括元古界、早古牛界、晚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各省(区)都有大小小一、经济价值不等的煤田。
中国聚煤期及含煤地层的分布在:华北、华南、西北、西南(滇、藏)、东北和台湾六个聚煤区而各有不向。在华北聚煤区的主要聚煤期为石炭二叠纪.其次为侏罗纪,第三纪也有煤聚集,震旦—寒武纪石煤也有零星分布。石炭二叠纪的含煤地层分布最广,储量最多,要为上石炭统太原组、中石炭统本溪组和二叠统的山西组、石盒子组;主要煤田有山西的沁水、霍西、河东、大同、宁武,山东的淄博、肥城、新汶、枣滕、眼、兖州、济宁,陕西的渭北,内蒙古的准格尔,宁夏的贺兰山—桌子山、为、韦州,辽宁的本溪、沈南,吉林的通化,河北的开滦、兴隆、井陉、峰峰、邯郸,北京的京西,河南的鹤壁、焦作、平顶山,江苏的徐洲—贾汪.安徽的淮南、淮北等;侏罗纪的含煤地区主要集中在本区的西部和东部,主要有京西门头沟群,山西大同群,内蒙古石拐子群等;主要煤田有京西、大同、宁武、大青山(石拐子)、鄂尔多斯及坊子等;第三纪的含煤地层丰要分布于山东的临朐、昌乐、黄县—带及河北、山西北部地区;震旦—寒武纪石煤主要分布在山西五台山,河南内乡、淅川及河北燕辽等地。在华南聚煤区,聚煤期多、时间延续长、分布广泛.有震旦纪到早古生代的石煤,晚古生代、中生代与第三纪都有煤的集聚积,另外还有第四纪泥炭沉积;主要聚煤期有早石碳世,早、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株罗世及第三纪,其中以晚二叠世为主;古生代的主要含煤地层为早石炭统大圹阶,广泛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在上、下二叠统含煤;主要煤田主要行宣威、富源、六枝、盘县、水城、南桐、中梁山、天府、合山,扶绥、涟邵、彬耒、兴梅、天湖山、龙永、长广、苏南、皖南、萍乐等;中生代主要含煤地层晚三叠统的安源组及早侏罗统的金鸡组;主要的煤田有一平浪、渡口、西湾、浙西、萍乐、资宣、秭归、荆当等.新生代早第三系含煤地层在南岭以南,滇西也有分布;新第三系含煤地层主要集中于南方,尤其是云南,典型地层是小龙潭组;第三纪的煤田主要有小龙潭、宜良、昭通、百色、长昌、茂名等。在古生代的石煤主要在陕南、鄂西、湘西、浙西、皖南等地。在西北聚煤区的主要聚煤期为早、中侏罗世,其次为石炭纪,第三纪的褐煤和第四纪的泥煤也有零星分布,在秦岭西段、甘肃武都及四川边境地区还有早古生代石煤沉积:石炭纪含煤地层主要有上石炭统太原组、中石炭统本溪组,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及祁连山一带;保罗纪含煤地层遍布全区,主要有内蒙石拐子群,青海小煤沟组,新疆八道湾组等:主要煤田有甘肃的永登、窑街、青诲的大通河、新疆的吐鲁番—哈密、乌鲁木齐—伊宁、库苏于田等。在西南(滇、藏)聚煤区的聚煤期有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晚古牛代的含煤地层主要在昌都地区到青海的乌丽一带;中生代的含煤地层分布广泛,上三叠统冉滇西详云煤系、藏北的土门格拉及巴贡煤系,中下侏罗统分布于藏中拉萨附近,中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在西藏地区也有分布,晚白垩统秋乌煤系分布于日喀则地区;第三纪含煤地层主要分布于滇西剑川、双河一带和点、滇西南的腾冲、梁河、保山和沧源一带,喜马拉雅山南麓、拉萨附近及藏北湖区仅有零星分布.在东北聚煤区的主要聚煤期为侏罗纪(包括早白垩世),其次为第三纪,上述两个时期的含煤地层普遍.分布较广.侏罗纪(包括早白垩世)的主要含煤地层有吉林红旗组,黑龙江穆棱组、城子河组等,主要煤田含鸡西、双鸭山、鹤岗、勃利、和龙、延吉、蛟河、扎诺尔、牙克石、白音华、元宝山、北票、阜新、铁法等;新生代早第三纪含煤地层主要发育于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新第三纪也有零星分布;第三纪的主要煤田有抚顺、沈北、舒兰、珲春等;二叠纪含煤地层在黑龙江北部宝青一带也有分布.在台湾聚煤区的主要聚煤期为新第三纪,主要分布于阿里山边缘凹陷带,尤其是中央山脉以西基隆、台北、新竹、苗栗等地区.中国煤种齐全,褐煤、长焰煤、不粘结煤、弱粘结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均有。煤质多种多样,分布广泛:在华北聚煤区新生代第三纪煤田均属褐煤,或少许长焰煤;中生代三叠一侏罗纪煤田大多为低变质的长焰煤和气煤,只有宁夏汝箕沟、北京京西、山东坊子属无烟煤;古生代石炭二叠纪煤田的煤变质程度较高,大致以中部地区的高变质烟煤与无烟煤带为中心,煤的变质程度向聚煤区的边缘逐渐降低,依次出现中、低变质烟煤等。华南聚煤区新生代第四纪为泥炭,第三纪多为褐煤;中生代和晚古生代多为高变质烟煤、无烟煤,也有少量中、低变质烟煤,早古生代石煤变质程度为无烟煤.西北聚煤区第四纪为泥炭,第三纪为褐煤,中生代与晚古生代煤的变质程度不一,煤种较多,但以低变质烟煤为主,早古生代石煤变质程度为无烟煤:西南聚煤区(滇、藏)新生代第三纪以褐煤、低变质烟煤为主,也有中变质烟煤;中生代煤多以中至中高变质烟煤为主,也有无烟煤;古生代煤除在个别地区外,一般均为高变质烟煤。东北聚煤区主要是低变质烟煤,其次是褐煤及中、低变质烟煤,而中—高变质的烟煤和无烟煤较少。台湾聚煤区煤种比较单一.为低变质褐煤和烟煤.。